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七章 何罪之有

烽火十国 第七章 何罪之有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翌日,潭州府,楚王宫。

李源奉命而来,右脚刚迈进大殿,便瞧见十来名披挂完整的将军肃穆地分坐于两侧,更有两人面南而坐,其一便是主帅湖南安抚使边镐,另外一人李源倒不认识,无甲胄在身,只着一身长长的紫色官袍,胸前绣有七种图形,甚为复杂。

李源只看此人头顶的进贤冠有三道梁,瞟了一眼便知道定然是三品以上的大官。(杜甫《丹青引》:“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但在此欢庆时刻,众人却是满面愁容,殿内气氛实在怪异。

李源不动声色,恭恭敬敬地拱手见礼:“小人见过边帅!见过诸位将军!”

边镐毫无感情地冰冷开口道:“李源,本帅可是等候你多时了!此行我军能够兵不血刃拿下潭州,楚王束手就擒,你辛苦了。”

李源寻思了片刻,淡淡地应道:“小人不敢居功!马希崇能够降服,只是畏惧我大唐陛下和王师的天威。若无边帅的信任,小人怎能侥幸成功?!”

边镐仿佛面色缓和了几分,扬手道:“不必自谦!你三骑入城,说降楚王,将来必定传为佳话!我大唐人才济济,可谓英雄出少年。”

“好一个英雄出少年!李源,本相问你,你可知罪?”

这一声冷厉,李源猛地抬头,瞧见坐在边镐身侧的那人忽然发起官威,但还是保持着平静说道:“不知这位大人是?”

此时边镐抢过话来:“李源,这位是陈觉陈使相,也是此行陛下钦命的监军使!还不快见礼?”

陈觉?李源脑海里飞速运转,渐渐清晰,这位就是那个“五鬼四凶”之首,南唐权臣陈觉么?!忽而不免心惊肉跳,这陈觉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李源的惊恐并非是由于陈觉的身份,而是此人一贯而来的骚操作,因为他想起了一段很有代表性的南唐往事。

保大四年(946年),南唐灭闽之战到了最后一步,只剩福州一地。由于“五鬼”中的查文徽在平灭闽国时立了头功,作为老大陈觉开始心生妒忌。

本来继续出征便可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不懂军事的陈觉非要在皇帝面前毛遂自荐,说自己可以借着陛下天恩,游说福州来降之类云云。

偏偏皇帝还真信了,排除众议让他去了。结果陈觉到了福州立马后悔,差点没被福州兵的阵势吓尿了,半天憋不出话来,又灰溜溜地跑回去。

这下丢脸丢大了,越想越气,又不敢回江宁府见皇帝,最后一不做二不休,竟然矫诏出兵!由于陈觉这番折腾,南唐已经耽误了最佳战机,前线指挥权又落到了陈觉等人手里,大军硬生生在福州城下耗到了第二年,保大五年二月。

这时,正值契丹灭了后晋,南唐震动。中原无主,南唐这淮南之地就紧挨着,已经有无数中原官吏及百姓南下投奔。如若南唐此时北伐,说不定便可复兴大唐!可惜被陈觉这番操作,不仅国库粮草耗费巨大,大军陷在了南线的泥潭之中。

最后,北面的后晋太原留守刘知远趁机窃取了中原,建立了后汉。南面福州选择投降了邻国吴越国,南唐啥也捞不到,到手的泉州府,还干脆割据自立了。

南唐自此元气大伤,生平宏愿在于一统天下恢复盛唐的皇帝李璟,差点没气吐血,于是勃然大怒想把陈觉斩了,但最后还是忌惮宋齐丘陈觉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只是轻判贬职,并没有重罚。

此时已经过去了四五年,期间对于陈觉的去向史籍记载的倒是不多。李源马上反应过来,上次虽然陈觉犯了大罪,但此人在朝中势力庞大,虽然触怒了皇帝李璟,但几年间官复原职是必然的。而作为监军专业户的他,如何能放过这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源心里暗暗有数,佯装一副畏惧的模样:“小人见过陈使相!不知小人犯了何罪?”

不等陈觉开口,李源立马接道:“小人居于乡野之时,便曾闻陈使相乃我朝难得的贤相,上为陛下分忧,下有识人之明,素来忠君爱民,秉公治政,有房杜之风,可谓我朝中柱石!”

刚想瞪眼却被下了眼药,陈觉最喜奉承,对李源此人倒是有了一丝好感,刚想骂出口只能无奈地收住:“咳咳,这个嘛,本相承蒙陛下厚爱,自是要为陛下鞍前马后。我且问你,你是否假传陛下诏命,许诺降王马希崇节制楚地?”

该来的还是来了!李源心想,马希崇果然是向边镐及陈觉,讨要封地了。

好戏上演。

昨日的庆功宴上,边镐便被马希崇当着众人的面求讨楚地,心里正窝着火,此时见李源抬头注视着自己,只是冷冷地开口道:“使相,李源年方二十,做事难免欠考虑。但此役我军不战而胜,楚地并入我朝指日可待,许诺之事,必是一时权宜之举,不如许他功过相抵,使相......”

陈觉轻哼了一声,目露寒光:“边大帅,何谓权宜?我大唐乃上国,陛下极重信义,怎能信口开河?此战你虽然有功,但你要陷陛下于不义吗?那马希崇可口称,此子是奉了你的命令,向他许诺——”

这可是大逆不道的重罪!眼看大功在手,立马飞黄腾达的边镐,果断做出了选择:“荒唐!绝无此事!本帅一心忠君报国,怎敢犯如此大逆之罪?本帅可没有陈使相的胆量,还想多活几年!至于命李源入城招降,这是本帅的妙计,可此子却私传陛下诏命,本帅即刻以军法论处便是!”

这一番暗讽,不仅撇干净责任,还直接刺中了陈觉的痛处。

陈觉满脸憋得通红,差点失了使相的威严:“你!”

李源此时已对边镐这番言语深深的失望,果不其然,先前他便预料到,此战边镐大多会把这计策和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以求高升。若不是自己多了一个心眼,借马希崇之口,把自己这个关键人物引出来相见,说不定最后顶多赏赐点银钱就草草了事了。

此人好大喜功,心胸狭窄,无半分情义。

见边镐与陈觉两人之间剑拔弩张,必有龃龉。李源当即下了决心,慷慨激昂道:“陈使相,此事与边帅无关。是小人一人所为!”

陈觉倒是有些讶异道:“哦?好,是条汉子!你可知假传陛下诏命,论罪当诛?!”

李源不紧不慢地回道:“小人知道。但使相,小人只是承认向那马希崇许诺节制楚地一事,却并未假传陛下诏命!”

陈觉不知李源话中之意,只以为是垂死挣扎,立即接道:“呵,还敢狡辩!本相久居御前,奉命到此监军,陛下诏谕皆是由本相传达。陛下何曾下过如此诏命?”

李源心里早已准备妥当,从容不迫地说道:“使相容禀,小人非是狡辩,许诺一事乃安楚之计。原因有二,其一,马希崇此人乃重利忘义之辈,正是因为小人向其许诺节制楚地,他才愿举族投降,得使我军不战而胜。其二,如今楚都潭州府已下,楚王束手就擒,除了朗州一隅,楚地再无反抗的军力了,数月后必然再无战事!而战事之后,便是抚民!

楚地毕竟被马家父子占据多年,尽管马希崇等不肖子孙祸国殃民,但时至今日,楚地仍然不乏心念先祖马殷之人。

因此,借马氏之名节制楚地,既顺民心,也绝了那些想以复国之名造反的余孽。如此,楚地必然安宁!

使相乃一代贤相,楚地以后便是我大唐疆土。您到此监军,战事虽由边帅操持,但治政安民的重任陛下必定会问计于使相!故而小人心想,使相如此大贤,必能想到此计,此后楚地臣服安宁,陛下定然龙心大悦!这才斗胆向马希崇许诺!”

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话下来,在场一众将领心中大致有数,无不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人还朝李源露出了十分欣赏的眼神。

陈觉作为官场老手,岂能不明白,李源这是在向自己靠拢,送来一份泼天功劳!

但还是有些许狐疑,此人方才的反应显然是不认识自己的,不过想想也正常,一个普通小卒如何能一睹本相尊颜!

于是优雅地拂手顺了顺自己的衣袍,语气缓和道:“李源,这么说你是为了本相?你所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但马希崇乃降君,陛下如何能让他继续节制故地......”

李源隐隐一笑:“使相可听闻魏武帝曹操取荆州故事?”

“你且说来听听!”

李源淡淡地说来:“魏武帝昔年取荆州,降刘琮,便许诺刘家小儿遥领荆襄......”

“遥领荆襄?”陈觉先是顿了一刻,紧接着站起身来,拍掌称道:“妙,妙哉!李源,想不到你有如此良谋!堪称智勇双全!本相先前以为你只是匹夫之勇,哈哈哈是本相看错了!”

李源顺水推舟,不卑不亢地总结了一番:“小人才疏学浅,哪有如此计谋?只不过是想使相所想,谋使相所谋。小人鲁莽,斗胆为您分忧!小人知罪!”

陈觉心中已大抵拿捏稳当,自从数年前灭闽时自己被皇帝严惩后,不知承受了多少风语恶评!大有日落西山的颓势。此番讨了一个监军使的差事,本想一雪前耻,却不料边镐率军不战而胜,还擒了楚王全族,眼看便要成了陛下的大红人,至少也是个封疆大吏!

而自己在此行中却无半分功劳,皇帝一高兴,顶多就是随着众人接受一点赏赐,和边镐的大功难以相比。

最要命的是,边镐此人向来清高,偏偏油盐不进,与自己对付不来,先前在帅帐中争吵一事,已是惹得众将不快,谁知道边镐以后会向陛下进什么谗言?

此时蹦出来一个李源,看似翻涌起一个小水花,但却为自己献上一个翻身的机会。借马氏之名遥领楚地,这等良谋,以自己之名上疏面圣,接着让朝中的党羽再鼓动,陛下定然把此地治政安民的重任托付!

使楚地完全臣服安宁,这才是大功!

陈觉心中暗想,这边镐此战虽然是主帅,但实际上全靠眼前这李源说降了楚王。此人又送给自己这么一份功劳,显然已经是朝自己站队了。

自己莫不如拉上一把,上疏的同时再特意放大此人的功劳,边镐尽管是主帅,功绩扼杀不了,但也会随之削弱,总之得益者是自己便好......

越想越兴奋,陈觉不加掩饰,径直起身走到李源跟前,双眼都眯成两道浅壑:“好一个为本相分忧!你何罪之有!李源,你虽年纪尚轻,但文武双全,有大才!待王师凯旋之日,本相必会在御驾前为你请功!天佑我大唐!你将来必是我大唐年轻一辈的翘楚!”

果然是权臣,一点就通!李源深呼了一口气,大声回道:“小人谢过使相!”

“李郎大才!”

“英雄出少年!”

“天佑大唐!”

......

气氛缓和下来,众将渐渐开始了欢畅的交谈。

陈觉还不满足,决意发难从此刻开始,似是无意地说道:“李源,为何一再自称小人?而非末将?听闻边帅已任命你为营副指挥使,手下也有五百军士,你穿着这身盔甲怎不知礼?”

见一旁的边镐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李源露出一丝不为人知的微笑,接着一番殷切的模样:“回使相,小人并无官身!任用一事,并无造册登名,小人也知自己身无所长,有何德何能担当军职?至于这身偏将盔甲,是小人临行前向边帅求借来的,免得见了那马希崇堕了我大唐威名!如今战事已了,小人即刻归还!”

陈觉顺坡骑驴,转身大声指责道:“胡闹!边镐,你身为一军主帅,怎可拿任用一事开玩笑?李源此战劳苦功高,你如此对待,岂不寒了众将士的心?!难道你妒忌贤能不成?”

“使相莫要给本帅扣上此等恶名!大军刚刚入城,本帅只是忙于军务!李源此次功劳卓著,本帅定会论功行赏!”

边镐心中已成乱麻,毕竟任用一事确实是自己给出的空头支票,但此时找上门来了,也不得不兑现:“李源,现在本帅便正式授你神武军左厢第一军第三营副指挥使一职,参军即刻造册登名呈枢密院,另赐白银三百两,钱五百贯!”

众将深深吸了一口气,心知虽然李源立下了大功,但年方二十,便任指挥使一职,而且受赏了如此丰厚的银钱,如何能不教人眼红!(注:南唐通用货币是铜钱。一贯一千文。白银、黄金不常用,属于硬通货,民间也有使用但少。一两白银相当于一贯铜钱。一位普通士兵的月俸是大致是三分银,不到一贯。)

李源心脏激动地怦怦直跳,就凭这个军职和这些赏赐,自己在这个年代安身立命的第一步,便打下了基础了。

正要上前受赏,谁料陈觉又插了一手,扬手制止:“且慢!”

不仅李源,边镐与众将都面面相觑:“使相何意?”

陈觉露出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情,盯着李源不紧不慢地说道:“银钱犒赏一并发放。但本相掌枢密院诸事,此次灭楚李源乃是头功,又有大才,这营副指挥使一职实在是低微!待本相修书禀明陛下之后,再行定夺!”

边镐只当是陈觉喧宾夺主了,但也无可奈何:“但凭使相之意!”

李源暗暗吃惊,不曾想这陈觉如此厉害,既让自己欠了一份人情,还借机打押了边镐,一石二鸟!但自己当然照单全收,于是露出感激的神情说道:“小人谢过使相,谢过边帅!”

接着陈觉挑了挑眉:“去领赏吧!”

李源立即会意:“那小人先退下了!”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