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三十五章 家乡

烽火十国 第三十五章 家乡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待送了陈觉出门,李源便径直回了自己的殿直军衙署,正好撞见彭师杲正发着闷气。一询问才知道,先前陈觉和李源前脚刚走,刘彦贞便莫名其妙地将火气撒在了大堂的众将身上,点到殿直军的名头时,由于李源不在,统军使彭师杲自然背起了黑锅。

“李虞候,这诸军司的命令下来了,让咱们殿直班儿抽调人马,年后到北苑大营集结。”

李源疑惑地问道:“咱这殿直班儿本来人就少些,也无甚精兵,平日里也只在皇城戍守,怎么打起咱们的主意了?”

“唉,他刘彦贞有枢密院的手令,咱还能抗命不成?方才我到营房中宣布此事时,诸将大多都不太乐意,我也不好勉强,只好等你归来再说。到底你和陈使相亲近,诸将也都服你......”彭师杲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源只觉得一阵阴阳怪气,这殿直军可是你彭都使做主,还有枢密院的手令摆在上头,有什么不好勉强?怕是底下这些人安逸惯了,彭师杲不好做工作,把包袱甩过来罢了。不过念及彭师杲这些日子以来,对自己算是不错,李源倒也接下了。

“彭都使,陛下既然下了旨意,诸将就算不乐意,咱也得照办。依末将看,先前随我到楚州的那一营军士算是骁勇,也随末将剿过流匪,不如便抽调了去。”

彭师杲若有所思地抚掌道:“如此甚好!那我便下令,年后让右厢刘都使带去北苑罢。”

李源笑了笑,回道:“彭都使英明。”

调兵的命令很快便送了下去,这个小插曲算是解决了。此时日头已经上得猛烈,公家是有提供午饭的,李源在衙署里用完之后,便出门上马。刚过饮虹桥,李源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调转马头,奔着东边去了。

与李源如今居住的城西不同,金陵城东的人气显然更旺一些,从镇淮桥往东走,过了国子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商业区及居民区。

能仁寺、棉帛市、清溪坊,除了前者,后两个地方则分别是妇人和男子的最爱。令李源唯一感到奇怪的是,现下刚到午时,分明还没到那清溪坊内那些个酒肆开门迎客的时辰,却早有不下数十名年轻的书生,三两成群,硬是顶着正午的日头在各家门前翘首以盼。

李源打量了一番,这些书生普遍穿着都比较寒酸,如何去形容只能说还算整洁,但仅仅是整洁,身后也没个书童伺候,却是个个等着心焦的模样。李源默默骑马而过,暗道,就是你们这些人整日不好好读书,老早便跑来这不是哄抬市价么......

片刻,李源寻到了目的地,在城东一处隐于闹市中赫然矗立的庞大院落,周府。

“李虞候,今日怎来得这么早?可用过午饭了?”

这黄莺出谷的妙声儿,这顾盼生姿的可人儿,加上这柳叶眉,杏核眼,可不就是周娥皇的侍女秋儿么?

李源尴尬地笑了笑:“秋儿就知道拿我打趣,我这大半月,每日都来拜访,你可曾见过我进去用过午饭?怎么,今日娥皇愿意见我了?”

秋儿轻轻走上前,柔软的腰身直接挨着李源的马头,娇嗔道:“虞候,小姐的性子你是知道的,怕是急不得......”

这事儿确实是自己理亏,尚未成婚便敢当着未来岳父的面喊着要纳妾,他李源怕是唐国第一个。只得苦笑道:“罢了,我还是回府去,果然今日又吃了一道闭门羹。我看午饭也不必吃了,饱了饱了。”

接着李源从怀中掏出一页帛书,递给秋儿:“这是今日的。”

秋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接着不动声色地将帛书收好,低声说道:“虞候且先回府罢,小姐说——”

李源一脸无奈地接过话梢:“你家小姐肯定又说,依照古礼,成婚前不便相见。行了秋儿,我都倒背如流了,这便走!”

瞧着李源一副丧气的模样拍马而去,秋儿轻声叹了口气,接着转身便进了府门。

周府深院一处雕栏玉砌的亭台上,涓涓琴音正如清水般肆意流淌,片刻,琴声戛然而止,转而一道清冷的声音:“他走了?”

不知是自家小姐长得太过惊艳,还是自己心中发虚,秋儿始终低垂着头,不敢直视。

周娥皇向来被诩为金陵城中最会打扮的大户小姐。今日衬着这满园的萧瑟之意,特意穿着一身深色的长裙,袖口上却绣着几朵蓝色的牡丹,扬州府的匠人还用银丝线在这胸前勾出了几片祥云,身子只需轻轻转动,这锦缎彩云裹胸,瞬间就变得立体起来,好一个呼之欲出,简直勾人魂魄!

此时周娥皇嘴上默不作声,也禀着一副高冷清幽的神情。接过帛书后,只读得开头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双颊瞬间泛起了晕红,一双星眼如波,不禁咬起了朱唇轻声道:“这个登徒子......”

“阿嚏!”正在自家前院检视亲兵的李源,猝不及防地打了一个喷嚏,惹得罗二虎在一旁嬉笑道:“大哥,照你之前说的,莫不是有人骂你了?”

李源一边绑好夹腿,一边瞪了这黑厮一眼道:“胡说,我只打了一下,倒是有人想我了!”

话正说着,许匡衡正领着一位身躯凛凛的中年男子走来。定睛一瞧,这男子虽穿得一身唐国服饰,但这相貌却与常人大不相同,光这白皙的肤色以及高耸的鼻梁,外人看得疑惑,但李源却心知肚明。

男子谦恭地单手抚在胸前,弯下腰沉声说道:“在下乌木特勤,拜见李虞候!”

李源满脸欣喜地上前搀起:“回鹘勇士终于来了!快别多礼!”

罗二虎早就听得发懵,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这番邦男子是何人?你们在说什么?”

见李源已经亲昵地拉着那个名叫乌木特勤的“番邦男子”攀谈起来,罗二虎只得把目光投向正微笑不语的许匡衡:“俺大哥怎地如此高兴?许先生,可否与俺说道说道?”

许匡衡只是轻轻眨了眨眼,露出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表情。

此时乌木特勤正认真地听着李源热切的话语,眼中时不时闪出异样的神采。

当他半月之前,在常州府被几十名身披甲胄的唐军士兵“请”出家门时,心里是极为愤怒又无可奈何的,毕竟这里到底是汉人疆土。最终只得告别了妻小,依照那些士兵的吩咐,疑惑地收拾好自己家传的兵器,跟着车马上路。

而更让他疑惑地是,与他一路同车而行的,还有一位看似文弱却谈吐不凡的许先生,三言两语交谈之下,只说是奉了李虞候的军令寻访而来,请他到金陵一叙,此外再无多言。乌木特勤见此人带着善意,又碍于落在了一群陌生军士的“护卫”中,只能乖乖顺从。

但今日终于见到了这位李虞候后,又颠覆了乌木特勤的设想,这位李虞候并不是他想象的那种蛮狠无礼的武人,不仅年纪轻轻,而且生得英俊高大,加上他对自己始终彬彬有礼,甚至出乎意料地讲述起了关于自己那遥远又陌生的家乡。

“......昔年安史之乱,玄宗皇帝西狩,幸得你们回鹘勇士援手,骑兵奔袭两千多里直趋河北,最终一举平灭残余叛军,史朝义枭首,我大唐才终得重见曙光!回鹘与我大唐本是手足,如今天下,战乱四起,诸国林立,而我陛下素有恢复中原、一统天下之宏愿。我既受陛下大恩,不敢苟全惜命于安乐,故而此番将乌木首领冒昧请来,还望你相助于我!若他日中原鼎定,我必向陛下请命,助尔等攻伐契丹,恢复祖上荣光......”

乌木特勤此时已是听得泪眼盈眶!

百年前回鹘乌介可汗贸然起兵却被唐武宗打败之后,回鹘自此分崩离析,部分族人逃到西域建国续命,部分族人则留在草原之后被崛起的室韦契丹蚕食殆尽,剩下的部分族人则被迫南迁。

南迁的回鹘人光是被唐军俘获的便有二十七部,三十万人之多,其中便有他的部族。而后除去一些死于战乱的族人之外,大部分都被唐武宗迁徙到陌生的江淮地区。

这是一段回鹘人不愿提起却深刻在骨子里的,血与泪的历史。

百年过去,这些外域之人早已在南方扎根生养,穿起了汉服,说起了汉话,除了不与汉人通婚,长相迥异之外,与大多数汉人其实没什么两样。而这几十年来,这些回鹘人又亲身经历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虽然仍世代操练武艺,但所谓的复国念头,早已泯灭在心头了。

而今日李源的这番话,瞬间唤醒了乌木特勤骨子里属于回鹘人的草原血性。

不知为何,当李源娓娓道来那些往事的时候,他对这位侃侃而谈的少年武将便逐渐有了亲近之感,到李源说出这番“唐国回鹘是一家”的话语,又言及讨伐契丹、回归故土时,双眼简直快冒出火光,直呼遇到了难得的知己,已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乌木特勤一脸坚毅地高声道:“李虞候,今日起,如虞候不弃,我乌木特勤便任凭虞候驱使,我的部族也甘愿为虞候效命!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如此反应正如李源所料,这位回鹘首领到底还是耿直性子,要说服他并不困难,除了真诚,便是两个字——家乡。

李源紧紧地拉着乌木特勤的双手,兴奋地朝众人说道:“诸位,今日起,乌木特勤便是我们的兄弟!此后我会让他教习武艺,本虞候也不例外!你等需勤勉学之,将来随本虞候建功立业!”

许匡衡、罗二虎及一众亲兵连忙拱手齐声:“遵命!”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6075436.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