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八章 圣旨到

烽火十国 第八章 圣旨到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边镐大军兵不血刃攻克潭州、楚王归降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江宁府。

不出意料,举国振奋,皇帝李璟龙颜大悦,享受着满朝文武的欢呼声。同时收到了陈觉的奏疏之后,更是满脸震惊,当廷议论奏疏中所说的两件事,一是陈觉献上的以马氏之名遥领楚地的奏请,二是李源三骑入城说降楚王的光辉事迹。

三日后,圣旨下。

第一道圣旨是军令,令武昌军节度使刘仁瞻立即率领水军进攻战略要地岳州,同时派遣张峦、李建期两名大将分别率军从陆上进军,一路南下桂州,一路向北,进驻朗州以南的益阳。准备一鼓作气占领整个楚国。

另一道圣旨便是封赏,除了犒赏全军将士之外,提拔边镐为武平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命其率军原地待命,随时策应友军行动。陈觉加太子少傅兼侍中。其余将校官升一级。

而马希崇,依陈觉所请,被任命为羽林卫大将军、武安节度使,还有稀里糊涂在潭州城外被南唐大军缴了械的马希萼,也被任命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但由于楚国多年战乱,居住环境不佳,皇帝十分体谅马希崇、马希萼等马氏王族,决定让他们到南唐国都观光一段时间,于是又任命了陈觉推荐的自家小舅子李敬之为武安节度副使,“帮助”马希崇治理潭州府。

大局已定,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哭笑不得。

这一日,圣旨下至军中,李源也奉命前来听旨。

来宣召的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刘少监,陈觉与边镐领着众将恭恭敬敬地听完陛下旨意之后,最为兴奋的莫过于陈觉,激动地作揖不停,高呼天子圣明,甚至开始嗫嚅起来。

众将都得了封赏,个个满面春风,对于这位陈使相的惺惺作态自然也乐得配合。

如此欢欣鼓舞的时刻,主帅边镐满脸阴沉,一言不发地自动远离了人群,一手紧紧地攥着剑鞘。因为皇帝给的武平节度使一职,治所便是远在百里外的朗州,而那里仍然是刘言等人的地盘。皇帝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想要那就继续打,打下来朗州就是你的!

至于自己几个月来处心积虑垂涎的潭州府,这只煮熟的鸭子就在自己面前飞了。苦啊恨啊!

忽然,被众人包围在中间吹捧的鹤发童颜的刘少监拨开人群,满脸矜笑呼喊道:“哪个是李源李郎?”

同样与边镐一般郁闷半天的李源,听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识举起手喊出声响:“我在,小人在!”惹得众将哈哈大笑。

只见这位刘少监踮着略微蹒跚的步伐,走到李源面前,一双弯曲的青眼打量了片刻,接着微笑道:“果然是好男儿!这相貌也好看得紧。”

听到这般尖细的腔调,又见这刘少监一直在注视着自己,李源不由得下身一凉,连忙夹紧了双腿,紧张起来。

刘少监似乎明白了什么,捂嘴笑将起来,接着犹如变脸一般,瞬间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大声说道:“陛下口谕,此次攻克潭州,楚王俯首,李源三骑入城,智勇过人,当属头功。朕惜才,着李源即刻返京,另有任用。”

方才在一旁听了半天旨意,正有些失望彷徨,谁料忽然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李源来不及思考,心中澎湃的同时,连忙拱手谢恩:“谢陛下厚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少监点了点头:“还算懂规矩。李郎,今日便随咱返京吧!”

李源立即拱手道:“那就劳烦少监了!”(注:这个时代的宦官皆有大小官职,而并不能称“公公”,“公公”这个称呼盛起于明清时期)

在众人羡慕惊异的目光聚集下,李源此时已然成了焦点。

正当李源接受着众将恭贺之时,陈觉神秘兮兮地走上前来,一手拉着刘少监,一手拉着李源,三人走到大殿一侧。

虽然众目睽睽,但李源并不抗拒。因为这一举动说明了,陈觉已经逐渐把他当成了自己人。而历史上距离陈觉倒台的中兴元年(958年)还有足足七年时间,更何况此次自己穿越而来,说不定会有变数。

至少此刻的陈觉,在朝中仍然是极有分量的。向此人靠拢,虽然可能会被视为同党,但对于自己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来说,不失为一个暂时的靠山。

只见陈觉压低了声调,问道:“刘少监,陛下圣体可安好?”

“使相,陛下得知楚地平定,圣心大悦,还特意下诏大宴三日呢!自是好极!”

“好好好,那就好!老臣时时挂念着陛下!老臣惭愧啊,这回总算是不辜负陛下的信任......”说着陈觉又开始感伤起来,用自己光洁的袍袖擦起了并不湿润的眼睛。

刘少监也是老手,连忙劝道:“哎呀!使相不必如此!此次大胜,陛下称赞使相监军有功,还在朝上对使相献上的安楚之计颇为赞扬,使相应该高兴才是!”

李源:“......”腹中一阵翻涌,安静看戏。

陈觉正沉浸在自己回朝后的美梦之中,忽而眼角瞟到了李源,才想起自己的主题来:“刘少监,本相前日托皇后娘娘之事,可有......”

李源正不明就里,处在茫然中,却见刘少监拉着陈觉朝自己靠拢过来,小声低语道:“娘娘言道,陛下对李郎欣赏得紧,称李郎年少大才,智勇双全,又是李姓本家,有意留在金陵当值,待其返京,宜授殿直都虞候......”(注:唐元宗李璟在位时,金陵城早已改为江宁府,但人们有时候习惯性还是称金陵)

此言一出,不仅陈觉惊讶不已,李源更是气血上头,满脸不可思议,如若真是被封为殿直都虞候,自己刚满二十岁的年纪,当真是一飞冲天,前途无量了!

南唐的军队大致分为三种,李源如今所在的神武军属于禁军的六军之一,六军堪称禁军中的精锐部队;六军以外的其他禁军,也叫杂号军,比如此次边镐大军中的奉节军,这些部队统称为侍卫诸军;此外便是各节度使刺史统率的地方军,州郡兵乡兵。

军队里百人为都,设都头,五都为营,营设指挥使,五营为军,军设都指挥使,十军为厢,一般分为左厢和右厢,厢以上就是番号军了,比如神武军。厢以上军官便是统军使,这也是南唐各军中的最高军职。

殿直军虽然不是南唐六军这样的王牌部队,属于侍卫诸军,但它却是禁军中的一个特殊存在,那就是戍卫皇城。守着皇帝大臣们上下朝,这真真正正是帝国心脏的位置。殿直都虞候仅次于统军使,副统军,属于整支军队的三号人物,妥妥的禁军高级军官。

而说到先前边镐任用李源的营副指挥使,名字乍一听很唬人,其实只是个率领五百人的小头目,还是副的,属于南唐军队基本建制的副长官,跟这个殿直都虞候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毫无可比性。

因此李源深知,这个任命,要说没有陈觉这个枢密使从中斡旋,他是不相信的,说不准皇后娘娘也可能吹了一阵枕头风......这便是典型的“我上面有人”。

李源抑制住了激动的情绪,还是秉承年轻人谦逊的态度,既不推辞,也不自满,诚恳地拱手说道:“使相及刘少监提点之恩,末将铭记在心!来日必当酬谢!但终究年纪尚浅,以后在朝中还得多多仰仗二位才是!”

此时虽然任命未下,但李源在这两位炙手可热的皇帝红人面前,不再自称小人,这便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陈觉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拍掌笑道:“本相先恭贺李郎高升了!嗯,年少却不气盛,必成大器!”

刘少监更是喜笑颜开地说道:“李郎,哦不,李虞候李将军如今是自家人,不必多礼!快去收拾行装,随咱上路吧?”

李源规规矩矩地应道:“末将遵命!”

接着,快步退出大殿,而两位好兄弟刘江生、罗二虎早已等得焦急难耐。只看见李源露出一抹神秘的笑意之后,两人狂喜不已、情难自禁,也知此地不便说话,便随着李源一同上马驰骋而去......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