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四十四章 天印山

烽火十国 第四十四章 天印山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如同李源预料的一般,朝廷的动作很快。即使朝中朋党相互争斗再过激烈,常常导致各项政令的下达并不顺畅,但在人事关系上却从不含糊,因为他们都明白,迟则生变。

翌日,李源便穿戴整齐,在侍卫诸军司领受了朝廷的任命。许是公务繁忙,或是为了避嫌,陈觉并未出现,任命诸事自然便由刘彦贞一并主持。

过程倒也简单,枢密院的官吏先是当众唱了李源的姓名、籍贯以及现任军职后,再将枢密院对李源的褒扬溢美之词,以及此番的任命照本宣科地读了一遍,接着再由刘彦贞接过任命状,以侍卫诸军都指挥使的名义,正式将任命状交给李源。最后李源再朝着皇宫的方向遥拜,以感念陛下大恩。

不得不说,刘彦贞虽然滥竽充数,但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多年,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在李源接受了任命,枢密院官吏离场后,便立即笑吟吟地拍着李源的肩膀,不断说着“本帅早就知道李虞候的能耐”、“侍卫诸军司向来看重李虞候”、“恨不得早日与李虞候同赴沙场”之类云云,如此熟络亲近,惹得在场不知情的,甚至都有种李源是因他刘彦贞的保举才有今日。毕竟是顶头上司,又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源也不好不给面子,权当是勉励,连忙表现出一副恳切的模样,连连答谢。虽然李源心中喜悦,但也不糊涂,在刘彦贞嘴里出来的话,十句能有半句是真的便知足了。

出了侍卫诸军司,李源便领着亲兵又回了趟殿直军衙署,彭师杲以及几名值守的武将自是笑脸相迎,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恭贺。虽说李源在殿直班儿的日子并不长,但向来与众人相处,始终都保持着平和低调的心态,众人对于李源的作风自是认同,故而今日的寒暄双方都表达出了些许不舍。

李源尤其注意到彭师杲此时的眼神,虽然真诚,但也夹杂着一丝艳羡之意。旁人不知,但李源自然能体会,彭师杲蛮族出身武艺出众,纵横沙场多年,只因降将的身份被搁置在天子眼皮子底下,何况如今楚地尚未平定,眼瞧着与自己一同到任的下属,又得了朝廷的重用,自然心里百感交集,但也无可奈何。

临行前,彭师杲陪着李源走到了门口,屏退了身后众将后,又低声补充了一句:“贤弟,此次西征,朗州不比潭州,情势复杂。我的兄长及族人都在溪州,这有我的一封亲笔书信,战时但有所需,贤弟只需命人送去便是。”

李源自知彭师杲此举的分量,先是露出了迟疑的神情接着不动声色地接过。两人私下里时常以兄弟相称,如今李源已非彭师杲的下属,故而只是紧紧地握着他的双手,沉声说道:“小弟此次若能立功,定不负彭兄恩情!”

未等彭师杲回话,岂料李源又凑到耳边说了一句:“盼兄与我共创大业......”接着李源退后了半步,右手举起,表情严肃地朝自己的胸膛捶了三下。

彭师杲惊讶地盯着李源,紧接着不假思索,同样蹙着眉头,与李源做了相同的动作,两人相视一笑,只通过眼神无声地交流。

出了殿直军衙署,许匡衡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虞候,方才您与那彭师杲是何意?在下有些看不明白。”

李源淡淡一笑,朝许匡衡意味深长地说道:“先生别忘了,彭兄是洞溪蛮出身,此去朗州,战局复杂,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

正擎着缰绳的许匡衡忽然停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后露出了心领神会之意,笑道:“虞候先见之明,在下佩服!”

“彭兄今日此举,我倒是不曾预料。先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李源颇为感慨地说道。

与彭师杲相处时,他还真未想过能得到任何助力,除了对上级应有的尊重,更多的只是为这位远离故乡的降将抱着些许壮志难酬的不平。反观彭师杲,兴许一开始与自己交好,只为了在南唐这个陌生的国度能够站稳脚根,但缘分何其巧妙,如今从他的一言一行看来,两人的关系显然已真正上升到了友谊的层面,今日也已达成了某个不为人知的默契......

金陵城南,天印山。

天印山又称方山,由于山势呈方形而得名。

此山正挨着秦淮河东岸,四周悬崖壁立,中心处却有一处平坦的沟壑深谷,登高望下,整座天印山便如同凹进去的一个口袋一般,是一个天然隐秘的藏兵之地。而进山唯有一条荆棘满途,又不断弯曲的山道,又丛林密盖,散发着阴森难测的气息,故而周围鲜少有人来往。

当然,尽管许匡衡一路不停地感叹此处练兵天下难觅,李源也不会详细地告诉他,这天印山,其实就是几百万年前自然形成的一座死火山。

当李源一行赶至山中的校场时,乌木特勤正在从容训练着大队骑兵,沿着校场列队来回冲阵,响亮的马蹄声配上回鹘勇士的呐喊声,堪称天作之合。

此时罗二虎也正领着一队弓弩兵,正在练习射靶,这大黑汉子,一见到李源走近,紧绷的脸色立即舒展,惊喜地跑上前:“大哥!你可算来了!俺可想死你了!”

天气寒冷,李源看着罗二虎身上的布衫却被汗水渗出了几道印子,这张原本就黢黑的大脸显然更深了几分。两兄弟热情地聊了几句后,乌木特勤也连忙跑了过来,于是李源便在两人的指引下,来到了校场的高台上。

只见乌木特勤和罗二虎分别传下命令,底下大小将校赶忙有条不紊地集结队伍。片刻,这支八千回鹘精壮勇士组成的秘密军队,便完完整整、纹丝不动地列队在李源面前。

罗二虎仿佛有些迫不及待,与乌木特勤相互点头致意后,接着沉足了底气大吼了一声:“全军听令,拜见统帅!”

回鹘勇士齐声高呼:“拜见统帅!”

这轰隆隆的阵仗,连山林的鸟儿几乎都忙不迭振翅而出,久久在空中盘旋,似乎也正瞻仰着这支气势非凡的军队。

八千回鹘勇士齐刷刷列队在自己跟前,还是有些震撼的,个个人高马大,面容粗犷,并且每个人都面容严肃地望着高台上的李源,这支军队真正的统帅,所有人坚定的眼神中都不乏敬仰之色,使得李源心中抑制不住的狂喜。

连日以来,许匡衡便奉命在金陵城与天印山两头奔走。自从周宗采购的三千契丹战马与一应兵器盔甲运送到山里后,乌木特勤与罗二虎便依照李源的命令,先行挑选出三千名善于骑乘的勇士组成轻骑兵,由乌木特勤亲自率领并训练,其余五千人分为枪兵、刀剑兵以及长弓手,交由罗二虎率领。

按照李源的意思,这八千人作为自己手里如今唯一的底牌,除了依照精锐之师的标准严加训练之外,不仅得吃好喝好,也需立下严厉的军规,唯命是从,任人有度,奖惩分明,更重要的是保证这支军队的完全忠诚。而乌木特勤与罗二虎两人也并没有让李源失望。

这些回鹘汉子原本都是乌木特勤的族人,在常州集结之日时,乌木特勤便当众率先向李源表忠,并且领着大家盟誓,众人当时兴许有些不解,但也只能遵令而行。但自从到了天印山后,所有的疑惑甚至不满已逐渐消失。

这里的住处、伙食以及平日里或多或少的赏赐,完全足以让这些回鹘人臣服。他们这些回鹘人自从百年前被迫迁徙到了江淮后,虽然历代唐朝皇帝屡次下旨安抚,并曾给予不少优待,但随着唐末天下分崩离析,这些政策早就一去不返,到了南唐建立之后,这些回鹘人虽然已逐渐汉化,但始终与当地的汉人格格不入,屡遭白眼,更无进身之道,有些人甚至为了讨口饭吃,不得不去从事一些卑贱的营生。

但此刻今非昔比,除了不必为生计发愁之外,在这里,首领乌木特勤还告诉他们,那位大英雄李虞候,不仅把首领视为兄弟看待,并且只要众人此后一心一意效忠统帅李虞候,不仅可以建功立业,家小也能得到安顿,有朝一日李虞候还会领着大家打回北方去!这番话如同暖阳一般,彻底融化了这些回鹘勇士的内心。

再加上罗二虎,这位统帅的结拜兄弟,自从到了此处便与他们同吃共住、艰苦训练,罗二虎为人豪爽又耿直,很快便与这些回鹘人打成了一片。许匡衡与罗二虎又按着李源的攻心之策,不时在军中宣传一些诸如李虞候的英勇事迹以及雄心壮志等等,当然除了潭州那次天下皆知的功绩,其余的如何编造出来,那就不干李源的事儿了。

总而言之,如今的李源,除了是这八千虎狼之师的统帅,已成了他们心中的精神支柱。每日严苛繁复的长时间训练,他们并无任何怨言,反而坚定了时刻为李源效命沙场的决心。

李源严肃地望着这八千张坚毅的面孔,高声喊道:“回鹘勇士们!自今日起,你们不仅是我李源的兵,更是我的兄弟!!当今乱世,诸国并立,刀兵四起,英雄辈出!尔等可愿随我征战天下,同生死,共富贵?!”

热血磅礴之际,乌木特勤与罗二虎先后拔剑高呼:“愿为统帅效死!”

八千回鹘勇士,纷纷高举手中兵刃,满腔热血瞬间爆发:“愿为统帅效死!”

“愿为统帅效死!”

“愿为统帅效死!”

......

任谁都臆想不到,这座幽僻神秘的天印山中,竟凭空降下了一支虎狼之师。至于他日何以搅动天下,未可知也。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6075427.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