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荣耀

烽火十国 第一百七十六章 荣耀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节度使府署议事厅,李源率一众文武齐齐拱手行礼,随即分列两旁让开一条通道,郑王李从嘉领着周行逢与张洎昂首阔步而入,身后禁军亦紧紧护卫,跟随三人走到议事厅匾额之下便止步分散,分列四周手按兵刃肃容警戒,排场十足。

“陛下谕旨!武平军节度使李源,及以下诸文武官员接旨!”李从嘉挺直身躯走到大厅中央,嘴角轻轻勾起,举起锦盒高声喊道。

李源淡定地率领文武官员齐齐拱手弯腰,高呼陛下万岁,静静地听候宣旨。

只见李从嘉煞有其事地面朝东方躬身福了一福,接着便打开锦盒,捧出圣旨来徐徐展开,开始大声宣读这道由南唐右相徐铉亲自代写的诏书:“门下,天下之本。呜呼!昊天有命,皇王受之。朕闻古来圣王治世赖有贤臣良将,周、召以降,有晏婴、百里奚、孙叔敖之属;汉有萧何、曹参、周勃往续。臣举则君正,将忠则王明,天下治焉!

然朕拂衣于舞象之年,抽剑于斩蛇之地,思国朝,忧州县,无有不谙。湖南之地,承国脉,位尤重焉,朕殊重之。

今有武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右千牛卫大将军李源,率大唐雄兵,镇千里之地,天生自德,熟达军务,效王以诚;平叛乱,安黎元,御蛮夷,攘大患。

朕闻辛李卫霍之将,咸分土宇;缙绅廊庙之材,共垂带绶。旨进李源朗州大都督之职,充武平军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封授怀化大将军衔、侍中,加上户军勋。赏钱十万,帛百匹......”

这一大串的封赏和名号,从官职到钱帛的赏赐无一不包,尤其是谕旨中华丽雄浑的行文,将李源这个地方节度使的荣耀和尊严写得极为夸大,连古时候的先贤名将都搬出来作对比了......

放眼整个南唐,拢共不过十余名节度使,武平军从法理上实则算是所辖之地较小的一个,毕竟仅有二州之地。而撇去已沦陷的武安与静江二镇,武平又是唯一一个如今正逢战事的节镇,此种艰难的处境下,皇帝行封赏以激励,似乎倒情有可原。

“臣谢陛下隆恩!”李源的心中自然是压抑不住地激动,却又暗自觉得好笑,毕竟离上次在溪州接旨不过十日的时间,从如今这道谕旨中的用词,足可推测这两道谕旨定是前后脚发出,而后者似乎是皇帝李璟忘记了什么,才匆忙补上以安军心。

到底李源如今在名义上已握有节制整个楚地的军事大权,什么怀化大将军、侍中、上户军之类的,包括上次给的检校太师一职,统统是虚职压根儿无需在意,加的那些俸禄按照唐律的各种叠加抵消算法,还不如这十万钱来的实在。

至于朗州大都督这个名头,倒是弥足珍贵,毕竟这大都督头衔在南唐极少设立,几乎都是在大战之时特设,主要是便于军事统帅,能够名正言顺地干涉地方政务,以调动全部力量抵御外敌内患。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军权,楚地的一并民政亦正式统归李源执掌,如此倒教李源有些迷惘。自上回金陵面圣后,自己连同身旁的亲友部下,无不变着法儿地在暗示皇帝李璟已生忌惮,而朝廷的很多举动亦有所证明,可为何此次旨意却如此反常的大方?

常言道,帝王心思,深不可测,诚如是也......

“授仪仗,大都督印!”李从嘉面无表情地大喝道。

周行逢缓缓上前,将手中的托盘送上,李从嘉又捧过盘中红绸包裹的四四方方之物,郑重地交到李源手上,眼神还不忘朝这张年轻俊朗的面孔多瞟了几眼。不言而喻,这是沉甸甸的朗州大都督的大印,即日起也便是楚地最高权力的象征。

随后便开始交授仪仗,尽管半年前李源建节时已有过一次经验,但那时作为南唐新任节度使,所受的唤作“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节度使高于刺史,持双旌双节,实则是铜叶片制作的精美节仗,作为皇帝授予地方节度使的信物。

此外再加上两面门旗,一面龙虎大旗,两根龙首麾枪,两根豹尾长枪,这才叫做仪仗之物。成为节度使之后,行则建节,树六纛。所到之处,仪仗凛凛,杀气腾腾。

这便是自盛唐以来传承至今,专属于节度使的荣耀和威严。

大都督的仪仗,倒是与节度使仪仗大同小异,只不过多了一面代表天子意志的黑龙旗,李源十分严肃地一件一件亲手接过这些象征着皇帝恩德的赐物,每接过一件,口中便高呼谢恩一次。许是上回建节时激动的情思已挥洒干净,此时倒是心如止水。

由于礼节繁杂,在场众文武官员只得静静等待,鸦雀无声地看着李源接旨接印,领下仪仗等物,有人欣喜感慨,有人腹诽暗语。想来这李源不过二十一岁,深受陛下恩宠,作为大唐立国以来最年轻的一名节度使就算了,此后又是更加位高权重,怎能不教人艳羡?

然而事实却告诉他们,无论是羡慕还是嫉妒,都不得不对这名年轻的大帅心悦诚服。单说军事能力,短短半年便立下多少奇功?近日更是挥军直捣了连楚国历代君王都望而生畏的洞溪之地,将洞溪三州尽皆纳入大唐疆土。谁敢怀疑李源没有镇守一方、保护大唐边陲安宁的能力?

谕旨尚未宣读完毕,对李源这名主帅封赏完成之后,自然便轮到了武平众将。

朝廷倒是并不含糊,自三月李源建节后,半年来陆陆续续报上去的主要将领的名单一长串,此次大多数人都得到了略高于本职的封赏。

“……武平兵马使刘江生,赏钱两万,加忠武将军衔。武平兵马副使罗二虎,赏钱两万,加壮武将军衔......武平节度长史许匡衡,赏钱两万,加通议大夫。

武平步军指挥使范仁遇,赏钱一万,加宣威将军衔。武平马军指挥使柴克武,赏钱一万,加明威将军衔。武平亲从军指挥使林嗣昌,赏钱一万,加定远将军衔。武平亲从军副指挥使乌木特勤,赏钱一万,加宁远将军衔。

加……加……加……”

一大串封赏名单念下来,李源麾下的武平将领几乎都有封赏,文职之中除了许匡衡之外,亦出乎意料地多了两三人得到嘉奖。

虽然赐封的最高品轶不过正四品,但众人无不心满意足,一个个嘴巴咧开了花,到底顶上多了个某某将军之类的头衔,不说光宗耀祖,以后腰杆儿也必定直了许多。

终于,谕旨宣读完毕。估计李从嘉自打出生以来,除了读书吟诗之外,就没一口气念过这么多字,早就口干舌燥。

此时算是完成了使命,李从嘉朝李源众人微笑着拱手道:“本王恭喜诸位了!父皇对武平一镇如此不吝重赏,自保大元年来实为罕见,此真乃皇恩浩荡啊!”

李源淡定地拱手还礼道:“殿下说的是!陛下大恩,无以为报,唯有鞠躬尽瘁,忠诚效命!殿下辛苦了,还请落座饮茶!今日午后还得去劳军,殿下可别累着了!周刺史、张舍人,也请落座罢!”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5994450.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