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商贾

烽火十国 第五百二十三章 商贾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谈谈说说,大半个时辰后,李源二人突破蛛网般的阡陌小道上了一条大道。

此时朝阳初升,前面的平畴之地一片雾气蒸腾,像是平地上起了一道白色的飘带一般。白色的雾气之中传来巨大的喧哗声,一**地传了过来。

“快到了,这位兄弟看你很着急进城的样子,你放我下马来,我自己推着车走便是。也不耽误你进城,前面便是运河边的码头了。不过你要是进城找人的话,恐怕还要先探听探听,现在城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码头上领粮食,你进城了未必能找得见你要找的人。”孙大道。

李源答应了,让孙大下了马,接下太平车给他,自己催马往前快跑。

不久后,在越过一道小小的坡地之后,李源看到了在蒸腾的白雾之中显现出来的盛大而繁忙的景象。但见县城东门外一片巨大的开阔地上,无数的人头涌涌而动。

无数的人在四处地走动。吵闹声、叫喊声、呵斥声、大笑声、骡马的嘶鸣声、车轮的吱呀声、孩童的啼哭声,就像一阵扑面而来的巨浪将李源包围。

目光更远处,水汽蒸腾的宽阔河道上,高高耸立的船只的桅杆清晰可见,巨大的风帆在朝阳下翻着白色的光晕。码头上,来来往往如蚂蚁一般的民夫搬运着粮包一队队地从船头到码头穿梭着。

此情此景,在这乱局中竟也重现了盛世一般的面貌,不由得让李源大为赞叹,可见商贾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何以深远。

五代十国可谓是历史上的黑暗时期,但亦不乏璀璨的星点,其中异常灿烂的便是商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王朝覆灭后,其思想对后世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事实也是如此,唐朝覆灭后,五代十国政权都深受唐的影响。但在经济发展上,五代十国却和唐大不相同。

唐初的时候,就和其他朝代一样,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唐朝开国时明确规定过,从事工商业的人群,不能入仕做官,社会地位非常低。唐高宗时,又颁布法令,不允许工商阶级乘马。这和西汉时期,刘邦下令禁止商人乘坐马车、禁止商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如出一辙。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唐朝抑商的表现。譬如一次武则天设宴的时候,张易之将蜀商宋霸子等人引到台前博戏。韦安石看到后,就上奏武则天,说蜀商这类人都是贱类,不应该让他们登台赴宴。

由此可见,唐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已是深入人心。

不过,在唐末的时候,商人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社会动乱,一些商人就趁机投身军队谋求发展。有些人甚至还得到了较高的军职,但这也仅限于此,通过正常途径入仕的道路对商人来说仍然不是很畅通。

但在唐朝覆灭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五代十国时期,统治者们不仅没有接着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反而积极支持商业的发展。其中,商业发展最好的主要是南方割据政权。毕竟北方改朝换代太快了,战乱不断,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譬如马楚便曾颁下诏令,在汴、襄、荆等地开设“回图务”,比方便楚地开展商业活动。周太祖郭威也要求治下州县军镇等,不得阻滞来往的商贾。

甚至有的国家还积极鼓励朝廷官员从商,例如吴越国就准许大臣在外经商,积攒财富,而南唐就更不用说了,李源的老岳父周宗,不仅掌握全国的盐铁大权,更是常年在外从事商业活动,获利颇丰,号称淮南首富。

由此可见,五代十国时期的统治者早就放弃了唐朝时轻视商业、鄙夷商人的旧思想和观念,并亲身投入到商业活动中,毕竟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大多出自底层,他们没有被传统的儒家思想束缚,也不像盛唐时期的贵族那样矜持。

其实说句最实际的话,从事商业,可以赚钱。谁不爱钱呢?有钱,有粮,就能有兵。

而统治者们重视商业发展,这也给唐末没落的许多世家豪族指引了复兴的方向,就如这吴越国的苏州巨富顾氏,他们既已无力在这乱世中涉足政治,那么利用手头的财富,以钱生钱发展壮大,以后再看时机谋求更大所图,才是正解。

何况顾氏所在的苏州府,可谓是经商的得天独厚之地,人口众多有十万余户,而太湖平原土地肥沃富庶,湖泊众多水网交织,水路四通八达,绵密畅通,往来交互毫无障碍,这是极大的便利。

眼前的武进县,不过是运河沿岸的一处小小的县城而已,但从码头的规模和停泊的船只的密集程度来看,这里显然也是商业发展的受惠者之一。这座县城中的大部分人的生活恐怕都仰仗着这座码头和这条途径的运河。

虽然眼前的景象让人振奋,但李源却也有着深深的担忧。要知道晋军的船队就在距此一百多里的运河河道上,正在快速地返航迫近这里,而这些杀红了眼的兵匪可是连自家的城池都能劫掠,如今顾氏在这节骨眼上前来为百姓放粮,不是正好撞在枪口上了么?好一块肥肉。

李源无暇多想,策马冲下土坡直奔码头而去。抵达人群的外围时,胯下的神骏坐骑和马上人的英俊英武都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通体乌黑的骏马上坐着一名英俊不凡器宇轩昂的年轻人,这等人物在武进县城中还从未见过。

“你是何人?不得骑马乱闯。”几名维持秩序的团练兵士身上穿着破旧的盔甲,见到马上骑士身上的也穿着盔甲,但显然比自己身上的好得多,顿时有些自惭形秽。这也引发了他们的嫉妒之心,明明李源的马儿还在外围逡巡,他们也跑过来呵斥了。

“几位兄弟,敢问本县县令可在此处?”李源抱拳问道。

“你是什么人?找我家纪县令作甚?他可没工夫见你。”一名团练道。

另一名团练兵士上下打量着李源道:“你这身盔甲从哪得到的?还有这马儿是哪来的?瞧你这样子,盔甲和战马都是偷来的吧?还不从实招来。”

“对,从实招来。你这盔甲样式和这匹战马我们武进县可没有?快说,从那里偷来的?”其余团练兵士一起喝问。

李源笑道:“几位开什么玩笑,本人从北边常州来,有要事要见你们的县令,速速带我去见他。”

“呸呸呸,谁跟你开玩笑?快滚下马来交代清楚。你有要事?我们也有要事,我们的要事便是搞清楚你这身行头从那里偷的。”一名团练兵士大声道。

李源皱眉道:“休得无礼。耽误了要事,你们几个可要倒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