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二十一章 私盐案

烽火十国 第二十一章 私盐案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人总是健忘的,再深刻的记忆也经不住时间打磨。而一旦重启,便会再度留下更深的烙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李源亦是如此,当这个封存已久的记忆再度袭来,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在面前,他甚至有些茫然无措。尽管往日的那个“李源”并非真的是自己,但对于王靖瑶的出现,内心的共鸣还是足够震彻。

幼时的王靖瑶开朗活泼,小姑娘很黏人,也很爱笑,以至于当年离开之后,不止李源兄弟俩,刘氏都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在之后的几年中时常念起。

如今已过去了十来年,王靖瑶再度出现,此时却跪倒在他面前,惶惶口称“大人”,绝望又无助的神情犹如利刃,狠狠地在他心里割了一刀。

任凭李源和刘江生两个爷们儿拉扯,王靖瑶仍在挣扎,死活就是不起,哭哭啼啼地非要李源应允她的请求。

这世道平头百姓本就难活,禁军将士们眼看一场相逢的喜悦,忽而变成这番场面,不少人都感慨不已,怕是又一个冤屈没地儿伸的主儿,且看李大人和刘大人如何。

李源涨红了脸,甚至发了脾气斥道:“你这是作甚?”

刘氏是最见不得人遭难的,心疼地说道:“瑶妹子莫着急!有什么难事儿只管跟源哥儿他们慢慢说,婶娘定让他们给你做主!”

听得刘氏发话,王靖瑶这才缓缓道来。

原来自从她小时候离开王家庄后,父亲王卉便带着她回到了楚州城。王卉毕竟是个读书人,尽管外头不太平,但靠着四处教些孩童启蒙,还是能供着全家把日子过下去。不久王卉的妻子又有了孕,但到底有了年纪,加上受了风寒,没能熬过生产,幸运的是,腹中的孩子终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爱妻骤然离世,王卉仿佛失了信念,从此一蹶不振。如同换了个人一般,待在家中整日酗酒,不久也郁郁而终了。这下家中便只留下了仅有七岁的王靖瑶和刚过周岁的弟弟王靖国。

好在上天可怜这对孤苦的姐弟俩,王靖瑶的舅舅将他们接到了家中。许是自小没了爹娘,十多年来,虽然王靖瑶对自己这弟弟百般疼惜,而弟弟王靖国却变得愈发戾气,终日混迹在街头,经常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没少惹出事端。

直到年初两人的舅舅过世之后,王靖国便彻底放飞了自我,不知在哪结交了一帮“兄弟”之后,便整日叫嚷着要出去做些营生。

一月前,不管姐姐王靖瑶如何苦心劝说,王靖国带上了已逝舅舅的长剑,执意离家而去。又过几日,官府来了人,王靖瑶才知道她的弟弟已经被下了大狱,因贩运私盐被抓了个正着,被判了个秋决。

王靖瑶这下崩溃了,舅舅并无婚娶,如今在楚州城可谓举目无亲。匆匆跑去官衙询问了一趟后,咬牙把家中的一应用物,连同住的宅子一并变卖,换得些现钱,四处打点只为王靖国能有条活路。而在此期间,遇上的官差要么是搪塞,要么是敲诈,王靖瑶将钱财散尽了,到最后也没个结果。

直到一日前,楚州城里头一位“好心”的富商,自称有门路能帮她,结果却将她骗至家中,逼着她做自己的小妾。王靖瑶死活不从,寻机划伤了富商,硬生生逃了出来。富商没有得逞反倒破了相,哪里肯罢休?便出了悬赏,指使一众仆人追赶而来。

王靖瑶匆忙中想起了年幼时与父亲住过的王家庄,便一路打听过去,并意外地从路人口中得知,李源等人衣锦还乡的事情。

今日正是李源等人返京之时,王靖瑶也听到些许消息,便提前沿着官道寻来。

说到这里,众人无不动容,尽管此类事情层出不穷,但亲耳听见,还是感叹命运的不公,十分同情这女子的遭遇。

刘氏万没想到王靖瑶的遭遇如此悲苦,顿时激动地一口气没缓上来,差点昏厥。

罗二虎这黑汉子,此时已是怒从胆边生,脖颈青筋直冒,举起长剑大声吼道:“这些个狗官奸商!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卵!大哥,还犹豫作甚!快些下令,俺即刻领上兵马杀进那大牢,将王家弟弟救出来便是!”

看着罗二虎带头嚷嚷起来,甚至连一向稳重的刘江生都红了眼眶,带着一众禁军将士们口口声声要去讨公道。李源不禁脸色一沉,怒吼道:“都给我站着!你如今特么也是官!你这鲁莽的黑厮,莫要把我们都陷进去么?”

到底是兄弟俩的大哥,又是此处最大的官儿,见李源发怒,罗二虎、刘江生连同一众禁军纷纷停止了喧闹,不敢再造次。

刘氏在旁目睹了众人的反应,又见李源始终阴沉着脸,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于是平静下来发了话:“你们兄弟二人且都冷静点儿,源哥儿定有主意,莫扰乱了他!”

李源此时心乱如麻。倒不是他在犹豫是否要帮助王靖瑶,而是她那不争气的弟弟王靖国,这不后世那种纯纯坑货么?自己陷进去了,连亲姐姐也差点给坑进去。如今暂且不说这事儿该如何解决,只说他这贩运私盐的罪名,就令人十分头疼。

要知道盐铁官营整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官盐每年为朝廷带来的财政收入,毫不夸张地说,在古代甚至能决定王朝的命运。《新唐书·食货志》便说道:“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而与制盐成本相比较,贩盐是实实在在的“一本万利”。古代的百姓用盐量要比现在大很多,除了食盐,还要用大量的盐来腌制食物,而古代盐的纯度又不高,因此盐的销售量极其庞大。

盐价居高不下,虽然历代朝廷都出台了极其严峻的刑罚来约束,但仍然有不少人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铤而走险,从事私盐贸易。这些亡命之徒,要么是朝中亲贵,要么最后成了反贼,例如唐末的黄巢,南唐烈祖的养父徐温,元末的张士诚等等,都是私盐贩子。

如今的南唐基本沿用唐律,淮南之地例如李源等人所在的楚州,更是重要的产盐之地。刑法中明确规定,偷卖盐一石者死。而据王靖瑶的描述,王靖国是在与人一同运送的途中被抓,官府整整抄没了五车私盐,人赃并获。

虽然王靖国此时才十四岁,但唐代又非后世,根据《唐律疏议》,早已超过了“恤幼”的年龄界限(七岁),且对于十五岁以下、十一岁的“未成年人”犯死罪的,更是明文规定依律执行。何况这种贩卖私盐的罪名,那是统治者最痛恨的!

因此,如今唯一的办法,便是要先了解王靖国贩盐的来龙去脉,像他这般年纪又不谙世事的,哪来的渠道搞到如此巨量的私盐,定然背后有人指使或是引导,如能找到线索,揪出幕后之人,说不定能以功相赎;同时设法从中盘桓,尽量拖延时间,否则一旦王靖国被押送金陵大理寺复核,此事再无转机。

李源拿定了主意,便朝哭得梨花带雨的王靖瑶如实说道:“瑶妹子,那逼迫你的富商,我自有办法收拾他。但靖国一事,人赃并获,此刻你再着急也无济于事。这贩卖私盐,在我朝是极重的死罪。首犯可是要诛三族的!如今我虽有官身,但也不能鲁莽为之,否则救人不成,反倒误了大事!现下只能指望靖国是遭人骗去,倘若他能说出背后的主使,咱们再寻到关键的佐证,方有一线生机!”

王靖瑶一月以来日日皆是噩梦,如今听了李源的话更是惊恐,悲泣道:“我家弟弟定是遭人骗了去,他纵是再顽劣,也断然不是那种恶人!给他多少个胆子,也万不敢做十恶不赦的事情啊!请大人定要帮我!小女求求你了!求求你了!如若大人救我弟弟一命,小女愿为您做牛做马!......”

此时众人都明白了此事棘手的程度,也认同了李源的谨慎。大家毕竟都是吃着朝廷这碗饭,贸然涉险,后果难以言表。

刘氏一脸恳切地看着李源,叹了口气说道:“源哥儿,靖瑶是个苦命的,如今你做了官儿,定要帮帮王家姐弟!”

李源不再犹豫,郑重地点了点头,接着扶起王靖瑶,拭去她眼角的泪水,柔声说道:“你言重了瑶妹子,不必如此生分。以后也莫再叫我大人了,我还是你的源哥儿!你莫哭,此事我答应了。”

接着沉思了片刻,忽而脑海里想到一个人,摇摇头内心苦笑道,不曾想这么快便要劳烦他......转身吩咐手下取来绢帛毫笔,草草地写了一封书信。

“二虎,把这封信收好!你听着,立即带上两名亲兵骑快马火速赶回扬州!去找我岳父周老大人!上回咱们一同赴宴,他应是认得你的,切记此信定要亲自交到他手里!”

罗二虎一脸严峻,将信揣入胸甲中,立即转身上马,点了两个斥候驰骋南去。

李源接着发令道:“江生,你先带着娘去城外的驿站暂且住下,等我消息便可!其余人等,仔细护卫我娘与刘都使,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动,不可惊扰百姓!瑶妹子,我带你即刻入城,咱去见刺史何大人!”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