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三十三章 璞玉与顽石

烽火十国 第三十三章 璞玉与顽石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金陵宫中澄心堂,自南唐开国以来便是皇帝养心读书的居所。今日李璟下朝归来后,却是一脸愠怒,先是召见了尚书左右仆射孙晟、冯延巳二人,而后又命人唤来了陈觉、韩熙载一同入内。

刘少监奉命守在澄心堂门口,正默默听着里头皇帝时不时的怒斥声,周遭的宫人无不战战兢兢。此时皇后钟氏,手中捧着一本新词,领着几名宫女缓缓走来,止步于门前,娥眉皱起,朝刘少监轻轻使了个眼神。

“皇后驾到!”

这声尖细的腔调响起,澄心堂中的争吵声渐渐消弱。钟氏满意地朝刘少监点了点头,接着走进澄心堂中,一眼便瞧见当朝中枢四名重臣,皆低头不语,而李璟双腿盘在金榻上,正脸色铁青,显然憋着火气。

钟氏似乎已习以为常,只是柔声道:“陛下,这是江南最近新出的几首好词,臣妾特送来给您瞧瞧。”

李璟虽脸色不虞,但毕竟来人是自己的发妻,也不好再继续发作,于是冷冷地朝孙晟四人说道:“朕累了,你们且都退下罢。”

这四人刚刚因为政见不同,在澄心堂中起了争执,结果皇帝听得心烦,勃然发怒,谁也落不着好。此时赶忙朝帝后行了礼,便匆匆退去。

钟氏抬手招来一名宫女,吩咐将方才做好的莲子玉露羹端来,便轻柔地坐在李璟身旁。

“陛下,今日为何发了这么大的脾气?火气太旺可不好,陛下龙体要紧。”

李璟伸手抓住钟氏洁白的手腕,凝视了片刻自己貌若天仙的皇后,接着耐心地解释道:“月前朕一共派遣了三路大军,准备一举平定楚地。水军这一路倒是顺畅,刘仁瞻上月二十五便拿下了岳州。”

“刘节使果然是一员良将,那陛下该高兴才是呀!”

李璟轻哼了一声,用手轻轻地揉了揉前额,沉声道:“我大唐水军向来善战,那岳州城也兵少将寡,朕并不意外。只是陆上那两路大军令朕太过失望!朕命张峦领军南下取桂州,如若得胜,则我大唐可尽收楚国岭南之地!可他却消极避战,畏敌如虎,那刘仁瞻都已回朝领赏了,张峦的大军竟还在路上!”

钟氏仿佛已能体会到同样的愤懑,但还是好言相劝:“陛下息怒!不如召张峦回朝,再另遣大将攻那桂州便是。”

李璟无力地靠在绸垫上,苦笑着叹道:“唉!皇后,晚了!可恨那南面的汉国,令大将吴怀恩悄然进驻蒙州,月中刚过便已取了桂州,而后竟接连攻克岭南八州之地!想朕苦心筹划灭楚多年,此次我大军本占据绝好的先机,岭南之地已在囊中,岂料教那汉国趁机夺了去!朕痛心啊!臣子无能,臣子无能啊......”

钟氏小声地说道:“陛下,臣妾听闻那岭南之地,地处偏远,又多蛮夷,到底还是比不上咱们江南富庶,何必如此忧心!陛下即位之后,我大唐风调雨顺、国富兵强,改日再遣大军夺回来......”

李璟似是头疼地继续说着:“朕今日上朝时,本意便是如此,可楚地此时已是纷乱不已。朕让李建期兵进衡阳,伺机攻取朗州,而他却按兵不动,直到半月前上疏奏报,称朗州刺史刘言愿降。好,朕便准奏派了客省使前往宣旨,结果刘言等人接了旨却拒绝入朝!反而筑起高墙深沟,与我大军相持。如今闹成个不降不战的局面!”

“方才朕召见了四名中枢大臣,他们却当着朕的面起了争执,两人言挥师进军,两人言休养生息,这不是又把问题抛给朕了么?唉!朕即位起便立下一统天下的志向,无奈朝中两派相争,有心无力啊!”

不料钟氏抿嘴摇了摇头,轻抚着酥胸叹了口气。

李璟忙关切地问道:“皇后可是身体有恙?为何叹气?”

钟氏玉手一伸,将方才带来的那本江南新词,轻轻放在李璟膝上,微笑着回道:“陛下,臣妾无碍。臣妾只是难受,可叹陛下如此励精图治,臣子却不懂为主分忧,竟还触犯了天颜!陛下消消气,不如宽心些陪臣妾读些词赋可好?”

李璟苦笑道:“朕知皇后体贴,可实在是无甚心思......皇后,你说朕能一统天下么?”

钟氏不假思索地忙道:“陛下是一代明君,他日定能光复中原!”

见李璟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钟氏开始揪心起来。自从嫁给李璟作齐王妃后,想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她何尝不知李璟的雄心?她虽然对军国大事懵懵懂懂,但朝夕陪伴在皇帝身边,也时不时听得一些政事,譬如枢密使陈觉,是朝中喊得最凶的主战派,虽然名声不太好,但此人的政见恰恰让李璟十分属意。要知道李璟即位后,几乎年年在打仗。

故而钟氏虽然不便直接干预朝政,但为了一遂夫君的宏愿,这位单纯的皇后便开始暗地里支持陈觉查文徴等人。所谓情深惘然,对朝政一知半解的钟氏,从来只凭直觉,总之一切能顺了李璟的心思便可。

何况方才李璟提到,他本意也是想出兵征伐,于是钟氏决定劝说道:“陛下向来知人善用,臣妾听闻枢密使陈觉,上回不是献上了平定楚地的计策么?莫不如——”

李璟却直接打断了她的话,些许生厌地说道:“呵,陈觉?他是给朕献上了好计策,可你看他给朕推荐了什么人?!那李敬之到了潭州,先是搬进了楚王宫不说,还大肆搜刮百姓,劫掠富商!城中守军都差点哗变!幸得边镐处置得当,火速入城抚民平乱,否则楚地便彻底丢了!皇后此时提陈觉,朕如何不知那李敬之是他的小舅子?!”

钟氏显然吓了一跳,赶忙起身躬下腰身,嗫嚅道:“陛下息怒!都是臣妾胡言乱语!还请陛下恕罪!”

相处了半生,李璟从来都是百般疼惜这位结发妻子,连忙亲自搀起说道:“唉!起来罢,朕知你是一番好意,怎舍得怪你?只是陈觉此人,虽算得上忠君善谋之辈,但识人不明、好大喜功,此次李敬之一事惹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朕实在不敢用他!”

钟氏依然保持着后宫之主的气质,不想刻意在皇帝面前显得太过造作,便缓缓起身,一把抹去泪水。内心细细思忖一番后,轻声开口道:“陛下,想那陈觉也是一时看走了眼罢。臣妾还记得,上回灭楚时陈觉不是上疏推荐了一名智勇双全的少年郎么?好像叫,叫李源来着?臣妾虽在宫中,但也时常听一些宫人说起这位少年都虞侯在楚地的故事呢!”

“李源?”李璟皱起眉头恍惚了一阵,淡淡说道:“朕倒是想起来了!一月前朕还在此召见过他。此人说话做事倒显得沉稳,也有些智谋。上次念他立了头功,朕才破例拔擢。可惜年纪太浅,又无甚军功,他的武艺兵法如何朕也一概不知。还需时日多加磨炼才是!”

接着又嘴角微翘,抚掌笑道:“不过数日前,朕倒听御史台奏报了一件趣事,说这李源回楚州探亲时,正好碰见了当地的官吏被流匪围攻,他便领着一营禁军把流匪都给剿了,而其中的匪首正是贩卖私盐一案的主犯!”

钟氏也愣了一阵,接着不禁“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竟有此等事?那陛下可对其有嘉奖?”

李璟讪讪地笑道:“嘉奖?呵,朝中已有人上疏,告他李源并非是救援当地官吏,而是径直奔着那群流匪去的。要知道无枢密院令私自调动禁军,可是谋反之罪!但朕还是念他年浅不知,况且剿匪破案有功,便令他功过相抵了!不过这小子倒是机灵,前些日子回金陵后主动上疏请罪,朕也宽慰他了!”

钟氏继续笑着说道:“陛下,那李源不是得了封赏之后,才回去探亲的么?回了楚州,又为家乡的百姓剿灭了流匪,正好向世人彰显了陛下的天威与识人之明,这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呀!”

“这话倒是不错!”李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狐疑道:“皇后,你怎地说了此人这么多好话?”

钟氏似是任性地轻轻推了李璟一把,接着娇声道:“陛下又调笑臣妾了!臣妾只是想到李源既然曾随军入楚,如若陛下以后再对楚地用兵的话,兴许能用得上他。陛下方才说,此人年轻又无军功,不如就趁此时机,让他磨炼磨炼,为陛下建功!此人是不是一块璞玉,一战便可知晓。”

李璟径直摆手否定,冷笑道:“荒唐!我大唐武将人才济济,不乏善战之辈!这李源年方二十,纵有奇才,也绝非主帅之选。万一平庸无能,岂不是陷大军于绝地?朕绝不会如此冒险!”

“臣妾不懂军事,又没说他可担当主帅!只是陛下,总得为大唐培养一些后继的年轻将才罢......”钟氏此言倒是不违心,其实在她眼里,什么李源王源的,只要多几个能征善战之辈,为皇帝的大业鞍前马后,再多打些胜仗,他也不必每日忧心忡忡了。

李璟对这番话倒是不吝赞赏:“皇后此言有理。培养后继将才这是自然,但此事却得徐徐图之,岂不闻揠苗助长!朕乃一国之君,心中自有分寸,不必多言了!

至于皇后说的璞玉么?朕就怕他是块凿不进的顽石......”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6075438.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