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凯旋

烽火十国 第六百一十六章 凯旋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数颗信号弹划破天际,缤纷的光芒消失之后,数百艘船纷纷起锚升帆次第出发,向着北边平缓的运河之中开去。

这一路虽然是逆流而上,但夏季时节,南风劲吹,船帆吃满了南风逆流而上,速度自是不慢。而且船上兵马人数众多,特别是俘虏的两万晋军兵马,此刻更可在某些河段作为拉纤的纤夫使用,倒也可以克服激流浅滩之处。

从天成渡口出发,一路往北,逆流而上。因为也不太着急赶路,所以这一路也并不太着急。过运河,在苏州城外等一艘神秘的小船汇入船队后,大军又经太湖转道往荆溪,一路往西,直过宣州。

汇入长江后,沿途经过沿江新近征服的江南江北各大州府之地,当地官员及驻军得知皇帝陛下率军途径此处,更是热情迎接。李源在这些州府之地逗留盘桓,这一路走走停停如游山玩水一般,抵达鄂州时,竟然已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鄂州往西便是楚地,船只也不需要西进了,因为鄂州上岸之后,往正西八百里远便是成都了,于是兵马在鄂州码头下船改为步行。

顾九则率领船队返航,临行前李源交给顾九一封写给顾莺莺的信,并且将自己随身佩戴的玉佩请顾九转交顾莺莺。信中李源告诉顾莺莺,不要胡思乱想,自己一定会去娶她的,绝不会辜负她的情义。

弃舟登岸后,李源命罗二虎和朱匡从等将领率步兵和辎重兵马慢慢行军,他自和刘江生也无需跟步兵兵马一起前行了,在王靖国的骁骑营的簇拥之下,李源和刘江生一同骑马西归。这一路再无耽搁,七日后,在一片阳光明媚的夏日盛景之中,李源终于回到了大楚都城中京府。

午后时分,中京府东城之外人山人海。在得知陛下亲征大胜而归的消息之后,中京府城中上至政事堂枢密院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蜂拥至东门外迎接皇帝的归来。东城外从大街口到吊桥头,数十万百姓挨挨挤挤,人人兴高采烈翘首以盼。

当李源和刘江生以及王靖国等人策马的身影出现在柳荫掩映的官道上时,中京府的官员百姓们像是炸了锅一般得叫嚷起来,声浪直冲云霄,惊天动地。

李源率先策马驰近,抵达吊桥的一端时,左右相许匡衡龚慎仪,枢密院左右副使彭师裕王长庚等人领头,上百文武官员齐齐迎上前来,纷纷拱手行礼,齐齐恭贺。

李源笑哈哈地翻身下马,缓缓走上前来。

“我等在此恭迎陛下凯旋!陛下剿灭晋军的消息半个月前便传到了中京府了,如今旧唐彻底覆灭,江北江南之地咸归于大楚,我大楚国力何等兴盛!我等无时无刻不在翘首盼望陛下归来的这一天,等得都心焦了。陛下您终于回来了,哈哈哈。”许匡衡大笑道。

李源呵呵笑道:“倒是辛苦你们了,这回朕从水路回来的,一路上耽搁了些时日,倒也不是故意地耽搁,朕是为了顺带察看沿江两岸州府的民情,战事告终民生堪忧,总得亲自了解一番才能心中有数。”

“陛下励精图治,我大楚洪福齐天。”龚慎仪笑道:“不过陛下倒亏得是走水路,要是走陆路,这么多兵马辎重拖累,起码得两个月才能归来。臣跟许相他们这么说了,可是他们都不信。哈哈,彭枢密还说陛下得胜后必定会先率轻骑赶回来呢,彭枢密,现在怎样?没话说了吧。”

彭师裕挠挠头嘿嘿一笑道:“确实没话说。臣只是按照陛下原先的习惯推测罢了......本以为战事了结之后必定归心似箭的。这个,陛下啊,您怎么没先回来呢?教臣等想得好苦。”

李源不答,径直转向龚慎仪微笑道:“怎么,龚相似乎不太希望朕早回中京呢。”

龚慎仪忙摆手道:“不是不是,老臣的意思是说,陛下龙体贵重,此去数千里路途遥远,应该慢些走才是,兵马辎重又多,若是赶得及了,路途颠簸伤了陛下龙体可不好了。”

李源微笑道:“龚相未免也太看不起朕了。朕乃马上天子,怎么可能如此脆弱?岂能因为路途遥远颠簸便伤了身体?

朕方才也说了,此次归来得慢了些并非是为了游山玩水,或是顾虑路途颠簸,而是朕刚刚收复金陵扬州整个江北江南之地,去岁以来战火延绵,现在百废待兴,去探查一番民情乃朕的职责。

实际上朕归心似箭,军中的儿郎们也出征这么久,朕早就想带着他们早日回到中京府,让他们和家人团聚,享受战事了结之后的片刻安乐,龚相明白了么?”

龚慎仪擦了擦额上的冷汗,赶忙俯身附和道:“老臣明白了,陛下殚精竭虑,臣惭愧。老臣妄自猜度天子用意,以律当论罪,还请陛下责罚!”

李源摆手道:“罢了,你也是为朕的身体考虑,出于一片忠心,朕又岂会责罚你。如今江北江南大片土地新归,目前的时局正是你们这些重臣大展身手的时候,龚相,你乃政事堂长官,可要用心一些。”

“老臣遵命。”龚慎仪连忙拱手答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许匡衡察言观色立刻抢前笑道:“今日是迎接陛下凯旋的好日子,陛下,听闻皇后娘娘以及几位娘娘已给您备好了凯旋酒,等您回宫中畅谈呢。”

“哈哈哈,好,正好朕也饿了。来,江生,随朕进宫一同用膳吧,正好一同去看看娘。”李源向刘江生笑道。

一身戎装的刘江生“砰砰”拍了拍自己的小腹,开玩笑道:“陛下,臣早就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午时本该吃些干粮的,但陛下急于赶路,怕是知道宫里已备好这么一顿丰盛的宴席吧。”

李源笑道:“你当朕生着狗鼻子么?能嗅得到酒菜的味道么?”

众官员忍不住轰然大笑起来,许匡衡伸手道:“陛下请进城,宁国公请进城吧。”

李源微笑道:“你们也一块来吧,等了这么长时间中午都没用膳吧?”

彭师裕抢先道:“不不不,陛下,您那是家宴,还有皇后和几位娘娘等后宫女眷在,臣等不好叨扰,算了罢算了罢。”

“是啊是啊,彭枢密说得在理。”众官员纷纷道。

李源微笑道:“连朕的舅兄都这么说,那朕倒是无言反驳了。”

“陛下快进城吧,几位娘娘可都想念想得望穿秋水了,尤其是臣的那位贵妃妹子,还等着听陛下力守苏州,湖州城外剿灭晋军的传奇故事呢!”彭师裕呵呵笑道。

李源微笑点头,举步欲行时又转过身来,朝着桥头缓步而去。

处于安全考虑被限制在吊桥外的百姓们熙熙攘攘地拥挤着,一个个踮着脚尖往桥头上观瞧,希望能看到皇帝陛下的身影,但距离太远,视线又被官员们所阻挡,只知道圣驾已经到了桥头,却看不见他,百姓们都有些失望。

忽然间,有人看到了李源正从桥上走来,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

“是陛下,是陛下!”

“草民给陛下请安,陛下万寿无疆,大楚国运昌盛!”

“陛下是上天给咱们派来的大救星啊!”

百姓们欣喜若狂,大声地叫嚷着。桥头守卫的楚军兵士忙严阵以待,以防百姓们冲上桥面造成混乱。

“陛下来了,咱们大伙儿快给陛下叩头行礼,陛下平定了江北江南,咱们之中很多人都能回家了!”有人突然大声地叫喊着趴在地上给李源磕头,顿时其余百姓纷纷跪倒在地,黑压压的人群像山崩地裂一般地跪倒了一大片,人人磕头如捣蒜一般,给李源跪拜行大礼。

李源站在桥头一段,面对此景此景,心中激动万分。这种场面李源自登基以来,虽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但每一次面对百姓们跪拜感谢的场面,李源总不免唏嘘感慨。

这不仅仅是一种身居高位者所享受的尊崇,更是一种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认可,而后者便是李源希望能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百姓们的跪拜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自己帮了他们,解救了他们,这和被强权压迫下的跪拜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跪拜是发自于他们内心的感激和崇拜。

李源站立片刻,忽然缓缓抬起双臂,拱手便要俯身行大礼,身后众官员吃了一惊,有人忙欲上前拦阻,刘江生伸手拦住了他们。

“诸位,咱们不必去管,陛下是性情中人,向来爱民如子,视百姓为父母手足。”

“咱们的陛下真是爱民之人,老臣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给百姓行礼的天子,而陛下这等令天下臣民敬仰,实在让人敬佩。”龚慎仪沉声叹道。

众官员纷纷点头,但有人也大不敬地心里暗道,陛下真的会来事儿,这般作秀给世人看,可谓心机深沉,年纪轻轻便这般心机,难怪陛下能一手开创如此强盛的基业,这一点才是他厉害的地方。

但见李源,认真严肃朝着百姓们弯腰鞠躬行礼。百姓们更是沸腾起来,已经站起身来却又赶忙跪下磕头不止,李源缓缓起身来挥手叫道:“乡亲父老,快起来吧,莫要这样,否则朕又要给你们还礼了,如此下去还有个休么?”

众百姓轰然大笑,有人叫道:“咱们给陛下磕头一整天也是心甘情愿。”

李源笑道:“那朕可受不了,朕刚刚下马,身子疲乏肚子饿得咕咕叫,行一天礼,那怕是比战场杀敌还累,朕可吃不消。”

众百姓再次轰然大笑。

许匡衡上前来高声叫道:“百姓们,陛下刚刚凯旋,身子疲乏得很,诸位要表示对天子的尊崇之意,以后有的是机会。咱们快让陛下去吃些饭食,恢复些气力如何?不然陛下累倒了,咱们大楚该怎么办?乡亲们,没事的都散了吧,让陛下安生安生!”

众百姓纷纷叫道:“我等恭请陛下回宫,不用管我等,我等就在这里看着陛下进城!”

李源高声笑道:“诸位,何必如此?你们瞧,朕的妻女都没来迎接呢,那是朕要求他们不要来迎接。诸位,战事已了,我大楚百废待兴,你们要想过好日子,便要抓紧大好时光去做事,莫要耗在此处了。”

众百姓闻言纷纷道:“陛下的话我们岂敢不遵,大伙儿便都散了吧。”

“散了吧散了吧。”众百姓哈哈笑着纷纷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