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请缨

烽火十国 第二百九十三章 请缨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璟呵呵笑道:「说十几遍又怎样?我朝出了人才,说百遍也不嫌多。对了李源,洞溪的事情你办得尤其不错,先前那彭师裕来京谢恩,亲口承诺洞溪各部族永世臣服我大唐,保证楚地西陲能够安宁,这也是朕之所愿。」

李源笑道:「此乃臣子本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璟微笑道:「那彭师裕可没少在朕面前称赞你的好,而且朕听说了,你娶了他的妹妹为妾是么?」

李源忙拱手回道:「启禀陛下,臣确实娶了彭国公亲妹为妾。」

李璟呵呵笑道:「有趣有趣,这办法倒也不错,与洞溪结为姻亲之好,这也是一种长治久安的策略。哎,听闻洞溪蛮女长相可怖,苦了你了,不过朕明白你的苦心。」

李源愣了愣,倒也不辩驳,只是轻叹了一声后行礼道:「臣多谢陛下。」

李璟点头叹道:「朕很欣慰,我朝能人辈出,江山稳如磐石,此乃朕的福气。你们能戮力用命,为社稷尽心尽力,朕也能过些舒心的日子。对了,先前你受刺客所伤,伤势可痊愈否?」

李源拱手道:「谢陛下关心,已然痊愈了。」

「那朕便放心了。」李璟点了点头,又眨眨眼笑道:「刺杀一事想必你心知肚明,主谋当真可恶,不过朕也下旨严惩了,算是替你出了恶气,既然你已痊愈,便算告一段落了。你且放心,你是有功之臣,这种事情朕绝不容许再发生第二次。」

皇帝主动谈及自己被刺的事情,李源自然明白他的用意,无非是息事宁人罢了。

「陛下说的是。」李源又转移话题道:「关于郑王殿下在朗州遭受挟持的事情,臣却想为此请罪,叛将周行逢到底是在我武平境内动的手,说到底是臣的过错,臣惭愧之极。」

李璟摆手道:「此事与你无干,你是一方节度,管得了良民百姓,又哪能管得了居心叵测之人,诚然,老六遇险,朕很痛心,但却不是你的过错,你能及时救驾,诛杀叛贼,也算有功了。你上一次关于此事的奏折朕也看到了,你无需为此事自责。」

「多谢陛下!」

李璟又问道:「对了,上次你请求扩军一事,朕也准了,如今情况如何?你准备何时发兵南下收复桂管?」

李源拱手答道:「回陛下,楚地百姓多感念陛下大恩,壮丁参军十分踊跃,武平扩军一事倒是顺畅,想必臣这次回去后,兵马便可足额了。不过发兵南下一事,臣却有些犹疑,这也是臣此次匆匆赶回金陵的缘故,除了来向陛下谢恩之外,还想向陛下提出请求。」

李璟疑惑道:「哦?什么请求?」

李源顿了顿道:「臣想向陛下请求,准许臣发兵北上,以雪上回北伐之耻。」

李璟愣了愣,瞬间反应过来,微笑道:「看来,你是知道了朝廷关于镇南军不日讨伐周国的旨意了。」

李源老老实实地点头道:「臣知道。」

李璟笑道:「难怪你对发兵南下有所迟疑,原来是为了请缨北伐。上回我朝在北国大败,连朕的皇长子都险些丧命,国威大损,这一直是朕的一块心病,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联袂上奏发兵二次北伐,群臣难得团结一心,故而朕才准了李征古率镇南军讨伐周国的奏请,正是要给那郭威一个教训。

李源,你忠勇之心可嘉,但这回你还是按照你原先给朕的奏请,专心南面战事即可,不用为此事操心了。虽然你武平一镇离周国很近,但却未必要你武平军来负责。

再说了,如今桂管仍在伪汉手中,岭南夷敌时刻虎视眈眈,你武平兵马又经历数月大战,伤亡不小,现在应趁着扩军编练时以休整为主,之后才能一鼓作气替朕收复桂管,攻灭岭南伪汉。」

李源道:「陛下,臣并

非是要强自出头替代李使相讨伐周国,臣之意是想出兵胁从。陛下说的没错,臣如今扩军未完成,兵马久经大战继续休整,但拿出一万精兵随征还是能做得到的,臣做梦都想要攻下徐州城,为昔日我北伐大军的将士英灵报仇。」

李璟微笑道:「你的心思朕是赞许的,但此事朕已有决断,放心,镇南军乃骁勇之师,朕相信他们定能马到功成。」

李源摇头道:「陛下,请恕臣多嘴,在臣看来,先前北伐大败,这是举国上下臣民心头的一个大疙瘩。这回的战事,当竭尽全力,不可有失,否则国内人心必当浮动。臣知晓陛***贴我武平军民,但此战事关国朝荣辱,若臣不能参与,不仅心中苦闷难当,更加有愧于陛下屡次拔擢之恩。」

李璟皱眉道:「你对此事是当真的么?」

李源道:「这是臣特意来金陵的缘由,岂敢信口开河。」

李璟摇头道:「朕觉得不行,朝廷还需要你的兵马镇抚楚地,不可顾此失彼。」

李源装作为难道:「陛下,其实就算臣不出兵,此一战也与我武平一镇脱不了干系。」

李璟道:「此言怎讲?」

李源道:「陛下可注意到荆南小国?朝廷授命李使相率军从淮水北上攻击徐州,十万镇南军声势浩大,周国在南面的军力除了青徐禁军之外,可别忘了还有荆南高氏,荆南如今已是北国忠心的一条狗,臣料想他们必会响应,不可不防啊!武平与荆南接壤,臣如何能不做准备?又如何能安心南下?」

李璟点头道:「朕明白了,你是说,李征古率军北上,周国除了调集禁军来战之外,荆南也可能会发兵响应,意在楚地。是此意么?」

李源拱手道:「陛下英明,这正是臣的顾虑。所以,与其敌来伐我,不如我先机制人。届时在李使相进攻之际,不如许臣进攻荆南。倘若周国救援荆南,岂非正好牵扯他们的精力,反倒给李使相一些助力。若周国置之不理,我便拼力拿下荆南一些州县恶心他们,叫他们疼痛难忍,不敢轻举妄动。」

李璟皱眉思索道:「这么说来,倒是也有几分出兵的道理。朕只是担心你如今扩军未完,兵马疲乏,作战会吃亏。」

李源笑道:「陛下勿忧,洞溪的高山密林沼泽毒瘴臣都见识过了,怎会怕这地狭民寡的荆南?再说臣也不是要夺取荆南的都城江陵府,只是夺取几座小城罢了,风险其实并不高,而且还能为大唐开疆扩土。」

李璟想了想道:「倒也是,与徐州城相比,荆南那些个州县不过是小小的战斗罢了。此事你跟枢密院提了没有?」

李源道:「臣傍晚进城,刚刚回老宅安顿便来觐见陛下,朝中重臣或许还不知道臣已经回京,若陛下允许臣的奏请,臣明日会写一道奏疏遣人去枢密院禀报此事。不过在此之前,得陛下首肯才是最重要的。」

李璟脸上立马露出赞许之色。

要知道去岁关于前任枢密使陈觉和李源之间的传言一直不断,之前李源确实是陈觉举荐,禁军将领和枢密使之间关系紧密倒也没什么,李璟也并不在意。但现在李源是一方节度使了,李璟虽不相信现在以魏岑为首的枢密院和李源会搞出什么勾当来,但如果边镇节度使和朝中皇亲重臣关系太亲密的话,李璟多少会觉得不舒服,因为那是忌讳之事。现在李源的举动显然让玄宗觉得舒服了许多。

「罢了,明日你请奏枢密院后,倘若那边没有异议的话,这件事朕便准了你了。你放心,这回攻伐荆南一应钱粮由朝廷负担,朕会立马下旨,你的武平军也将视同镇南军,朕会命枢密院再优先拨付与你一些盔甲武器。

这些事暂且不谈了,你回京来朕很高兴,陪朕一起听会曲儿,再给朕说一说洞溪的见闻行军打仗的趣事也好。当

着彭师裕的面,朕还不好问他那些蛮子的事情,免得他认为朕对他不尊重。」李璟呵呵笑道。

李源点头落座,李璟命乐师奏乐,下边的宫廷乐队便开始丝竹管弦拨弄起来,几名伶人也开始高声放歌。李源其实也没什么心情听什么曲子,但也装作摇头晃脑的样子欣赏。李璟自己倒是听得气闷,不久后喝令乐队停止演奏。

李璟满脸懊恼道:「朕快要被这群家伙气疯了,也不知唱的什么玩意儿,完全毫无意境。李源,朕跟你说,冯家兄弟相继离京后,也没人给朕编曲写词了,搞得朕很没心情。

朕宫里的这些词人乐师一个不如一个,朕都换了好几拨了,无一能让朕舒心。哎,实在是头疼。朕最喜欢听曲唱词,却如今连这个乐趣都快要没了。」

李源听他谈及冯家俩兄弟的事情,不觉看了皇后钟氏一眼。钟氏本面容慵懒地靠在靠枕上,闻言不觉眉头一挑,也看了李源一眼。两人莫名眼神交流,似乎有些心照不宣,但却快速地避开对方的目光。

「陛下不用烦恼,其实这些词曲也挺好的,只是陛下习惯了先前的口味罢了,自然觉得这些乐师过于普通。要不臣过几日给陛下献上一些新曲好词,劳烦这些乐师伶人给陛下表演一曲,让陛下解解闷,博陛下一笑。」

「你竟也懂这些?」李璟十分惊讶,随后抚掌笑道:「好,好!那太好了。那可说好了,朕等着你。」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