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漢之國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任能與選賢

天漢之國 第二百八十六章 任能與選賢

簡繁轉換
作者:安化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08:44 来源:搜书1

傳統上中國選擇官員,有人主張選賢,有人主張任能。比如漢朝,高祖二年劉邦下求賢令,裡面就有“與天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輯之。”求賢令,說的很清楚,就是選賢。發展到後來,成了漢朝的察舉製。察舉製敗壞,成為實際上的世家貴族共治制度。到了隋朝改為了科舉製,科舉製經過改造之後,到了宋朝基本完善,成了官員的主要選拔方式。

文彥博曾說,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句話不奇怪,實際上從劉邦開始就是這個意思。後世的人拿這句話來諷刺宋朝的官員,實際上是不得要領,有些莫名其妙。

宋朝之後,蒙古入主中原,帶來了大量遊牧民族的習慣。在政治上,皇帝與士大夫,或者說帝權與皇權的製衡消失。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廢除了宰相,皇權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加強。到了清朝,皇權再次增強,大臣甚至成了奴才。

歷史上常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政權開始,中國就有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總的趨勢,是皇權越來越強,相權越來越弱。甚至有人說,宋朝是群相製,就是皇權增強的表現。

客觀地講,宋朝的相權不弱,只是在北宋單個宰相的權力弱了。但作為總體的政事堂宰執,權力是非常大的,遠不是後來的明清可以比的。到了南宋,更加出現了許多權相,有些不正常了。

後世的人研究中國歷史,經常講大趨勢。自漢之後兩千余年,經常用一句話,概括歷史趨勢,而後把各個朝代套進這個趨勢裡面。如果有套不進去的,就說是歷史的特例,甚至是歷史的反動。比如隨著歷史前進,中央集權越來越強,皇權越來越強。比如隨著歷史發展,民間商業越來越發達,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那個時候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比如隨著歷史發展,賦稅越來越貨幣化,貨幣化是歷史發展的方向等等。

為什麽這樣是趨勢呢?大多講的是不明白的。或者是外國學者的理論,或者是意識形態,又或者只是少數大學者這樣認為。到底歷史趨勢是什麽?不能真信。

王宵獵記得,自己前世曾經有一次學位答辨會。一個學生上去,做的是農機普及的研究。一開始就講,建國之後多麽困難,改革開放之後,有什麽飛速發展。下面的教授們聽得目瞪口呆。有人實在忍不住,告訴他說,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農機事業實際上有了很大的成績,改革開放之後的二十年,要麽就是原地踏步,要麽就是大規模後退。直到兩千年後,才又重新發展。這才是事實。

歷史上的研究,

很多時候也是這樣。比如說賦稅貨幣化是大趨勢,代表了社會的先進。實際上大部分時間,農民獲得貨幣是非常難的。不要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九十年代收業稅,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雜稅,都給農民造成了極大困難,引發了大量的社會矛盾。農民很大程度上不參與商業活動,收獲的是糧食,是實物,賦稅貨幣化就是加大了剝削。

很多歷史觀點都帶有這種痕跡。關於宋朝,最著名的觀點莫過於重文輕武、以文製武或者是崇文抑武導致軍事孱弱了。王宵獵記得自己看過一部英國電影,指揮戰爭的,是一個工兵營軍官。若是按照這些人的說法,也算是以文製武了,應該用個老士官做指揮官才是。這種說法不知道起於何時,在歷史學界甚至成為了定論。說起宋朝軍事的衰弱,經常有人高高在上的來一句。

歷史真是這樣的?就因為武人的地位低,所以他們的積極性不高,所以不努力打仗,所以軍事上不行?怎麽換到了歐美國家那裡,又換成了另一套說法?

從根本上說,對歷史的研究沒有堅持實事求是。更深層次地講,是態度上有問題。

新中國建立的時候,教員曾說,我們善於打破一個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是後來的歷史表明,建立一個新世界,實在比打破舊世界更難。

新中國與舊中國最大的不同,就是確立了人民的地位。政權的合法性,不再是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天命,而是人民的支持。只是從思想上,真正理解這種不同,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並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別是對許多學者和政治家來說,讓他們以人民的立場想問題,做學問,實在太難了。

建立一個新世界,是什麽樣的新世界?

這個問題,王宵獵也無法回答。那就先不回答。選擇什麽樣的人當官,讓什麽人掌權,這個問題先放到一邊。所謂的官,一切的權力和榮眷,全部放到官服上,也可以說放到官印上。誰穿上了官服,誰就是官。誰掌了印,誰就是官。不合適,脫了官服,繼續做老百姓去。

對於官員的任命,最重要的是選擇。選擇能做的人來做,也就是任能。官員的考核,最重要的是監督。要升官,不但是要做得好,還要人民認可。也就是選賢。

這件官服掛在這裡,有能力的人來做。升遷的路線就在那裡,賢德的人升官。這是王宵獵選擇的辦法,不同於前世,也不同於後世。

聽了王宵獵的詳細解釋,一眾官員不由都怔在那裡。

過了許久,陳求道道:“官員任能,如何任能?朝廷是靠科舉,我們靠什麽?”

王宵獵道:“我想了很久,還是發現科舉是個好辦法。問題在於,科舉考上來的人,朝廷對他們的培訓不夠。一過了殿試,就釋褐為官。之後培訓簡陋,幾個月後,就出去做實職。死讀書的人,怎麽就一下子知道怎麽做官了?這樣顯然是不夠的。我想,以後要把科舉跟培訓的學校結合起來,讓中舉的人不但文詞清選,熟知經史歌賦,還要有實際的吏能。按照各自所學成績,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

陳求道道:“什麽樣的學校?”

王宵獵道:“我們的軍隊是以軍校為核心, 培養各級軍官。官員也是一樣,不但是要科舉,還要進專門的培訓學校去學習。學會了本領,再派到實際崗位。裡面教什麽,實際不要太擔心。我們有實際的官員,也有政事記錄,先教著就是。開始教的不好,慢慢改進,總會好起來。總而言之,以後的官員,先要有穿官服的能力,才會真地去做那個官。穿上官服之後,不好好做事,就有獎懲。”

說到這裡,王宵獵對陳與義道:“參議現在應該明白,為什麽我會說要為你建個大衙門了?因為以後,最少在我們這裡,對官員的監察會非常重要。只要當了官員,就要面對監察。這種監察,不再是以前那樣簡單,而是方方面面。以會官員的收入應該很高,地位也很高,監察也會更嚴!”

官員是精選出來的人員,用後世的話說,是社會的精英。既是精英,自然就該有精英的收入,不能夠虧待了他們。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要這樣的的社會地位,就要面對監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