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娱乐那个圈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票房盛宴开启

娱乐那个圈 第一百五十六章 票房盛宴开启

簡繁轉換
作者:水鱼要吃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1 10:51:2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2013年的贺岁档,除了上映影片数量为历史之最以外,电影大盘的增长,也是华夏电影里程碑的一页。

从2012年11月22日贺岁开启,到2013年3月结束,为期近100天的贺岁档大盘,总票房约为68亿。相比2012年贺岁档电影大盘的40亿,增长了近70%。其中华语片份额超过80%,可谓战绩骄人,和西片强势的去年形成强烈反差。

在这一上映时段,共诞生了14部过亿电影。其中9部过两亿,6部过3亿,4部过5亿,3部过8亿,2部过10亿。

整个贺岁档大盘,始于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终于星爷的《西游降魔篇》,是华夏电影史上迄今最成功的档期。期间创造了多项票房和市场纪录,见证了华夏观众的消费能力以及华夏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这一点,对于华夏的电影人来说,有输也有赢。华夏电影的风向标已经改变,“唯大片是瞻”的年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市场的自由化给了观众充分的选择权。

这正应了华夏的那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陆非凡记得很清楚。在电影大时代到来之前,华夏电影的票房走势,一般是按照大牌明星数量,导演的咖位,以及院线的拍片来看的。基本上一部电影上映,从初期的演员配置就能预测出大概的票房来。

但从2013年开始,这种模式就将一去不复返了。电影开始真正的顺应市场,迎合观众的口味和潮流。最终想要成为赢家,还是要靠口碑和质量说事。

还是那句话:”好电影未必就一定有市场,但是烂电影就一定会扑街。“

当然了,有赢家,就一定会有输家。

2013年,贺岁档的赢家就那么几个,但输家就真的太多了!

那些小制作的影片,想要在大片云集的贺岁档捡漏的就不说了,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复制宁昊和陆非凡小成本逆袭的案例的。之所谓说这种小成本逆袭是黑马,就是因为这种模式是极难复制的典型。

就单说那些制作成本比较高的电影,超过半数,都在贺岁档折戟沉沙了。其中最惨的,就要数高宇的新东家,华谊兄弟了。

高宇翘了《大上海》的戏,跑去客串陆非凡的电视剧,虽然在华谊高层的那边不算是什么大事,但为了照顾底层人员的情绪,不把这其中的人情关系过于明朗化,于是最终还是把高宇从《血滴子》的主演名单中剔除了出去。

当然了,高宇原本要出演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角色,剔除也就剔除了。正好给了他时间去揣摩《精忠岳飞》中的角色。

小明哥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原本因为高宇翘戏的事,他很是不满,都已经打算找机会好好教训一下高宇了。但随着公司把高宇从《血滴子》的主演名单中剔除之后,小明哥又开始觉得有些对不住高宇了。

小明哥出道至今,还算是顺风顺水,极少经历这种在高层之间才懂的人情往来。所以就因为这件事,莫名的让他觉得有些对不住高宇。以至于在筹备《精忠岳飞》的时候,小明哥一直在和导演商量,是不是适当的给高宇加点戏。

高宇并不清楚小明哥在私下里做的这些事情,要是他知道了,非哭出来不可。早就听说了陆非凡在年后可能会有一个”大项目“,高宇正摩拳擦掌的准备去讹一个角色回来呢。相比较华谊这边等级严格的氛围,他还是更喜欢待在陆非凡的剧组里。

不过小明哥的愧疚感,还是出现的太早了。

等到《血滴子》的票房以及口碑出炉,高宇的心情是庆幸,小明哥则就是蛋疼了。

这部总投资额高达7200万,汇集了小明哥,文彰,李雨春等一众当红明星,更有金世杰,余彣乐等演技派加盟的电影,在上映的首周,票房还不到150万,可谓是扑街扑到了姥姥家去了。直到下映,总票房也才堪堪到达7180万元,离投资额度都还差了20万。就算是对与电影体制再不清楚的观众,也知道了这部电影绝比是个赔钱货。

华谊是目前华夏娱乐圈里,为数不多的已经上市的娱乐公司。

上市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除了股票随时可以变现之外,所有持有原始股份的骨干,身价也会倍增。比如小刚导演,再比如小明哥。

但娱乐公司上市有一个最明显的坏处,那就是股票的波动,会随时和公司上映的电影联系起来。

比如在华谊上市之初,有着”冯氏喜剧“加成的光环在身,股票开盘就直接涨停,让原本对于股市抱有戒心的小刚导演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但随着这几年”冯氏喜剧“的加成以及口碑越来越低,华谊投资以及制作的电影质量不断下滑,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票价格的滑落。别看单股的价格不明显,但随便波动一下,蒸发的市值就够王氏兄弟心疼好一阵子的了。

所以,《血滴子》的扑街,如果放在一般的电影公司里,不过就是赔了一部电影的投资资金而已,但对于华谊来说,电影只要是赔了,就不仅仅是当初投资的资金打了水漂,连带的,公司的股票又开大幅度的下跌,损失的可远远不止这一部电影的投资钱了。

也就在华谊上市之初,华夏曾经掀起过一股娱乐公司上市的热潮。但随着弊端的越来越明显,大部分不想圈一波钱就跑路,想按部就班做电影的公司,都延迟了自己的上市计划。

当然了,虽然对于大部分电影公司来说,今年的贺岁档就是一个”绞肉机“,扑掉了无数的炮灰。但对于华夏总体的电影市场来说,2013年的这个贺岁档,预示着华夏票房盛宴的开启和到来。

前文当中就说过,华夏的电影史,分水岭很明显。在2013年之前,纵观华夏影史,票房别说是破十亿,就是票房破亿的电影,都屈指可数。电影大盘常年处于一个稳步提升但鲜有爆发的状态。

但从2013年开始,华夏的电影大盘,突然就呈现出一股井喷的态势来。票房过十亿的电影比比皆是,甚至票房过亿已经成了娱乐圈作为导演是否适应市场的硬性指标。

一部电影上映之后,如果是文艺电影,票房没有过亿,导演还能找到一些说辞。但如果是商业电影,那就不仅仅是”烂片“两个字能解释的了,那就是导演对电影市场丝毫没有把握的体现。

这就比如教育部突然宣布全国高考题目的难度提高一个档次一样,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陆非凡来说,电影大盘的提升,意味着华夏的电影市场,终于有了足够的消费能力来支撑大制作的成本和收益了。自己心中那些只有大市场才能支撑的大制作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意味着,陆爸爸的儿子,可能要发财了!

但对于那习惯了在电影大盘里检漏,靠着噱头以及明星光环来圈钱的电影公司来说,一个越发成熟的市场,开发的难度就越发的大了。因为观众越发的精明了,也就意味着,大家对于烂片的容忍度越发的小了。

当然了,有的公司怂了,觉得风险太高,目前华夏的电影市场已经不适合捡漏了,于是选择了退出。但还有些公司,看到了另一条道路,比如在此次贺岁档,大放异彩的几个人。

徐朗这段时间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要说《泰囧》的成绩太好,导致了自己有压力甚至烦躁的话,不说广大网友,陆非凡首先就会喷他一脸。但不提电影带来的压力,就是这段时间不停找上门的各大投资商,就让徐朗感觉到了资本市场的恶意。

有不少不懂电影,但是对于资本的运作门清儿的公司,主动找到了徐朗。目的无外乎就是想请他拍电影,就是看重了《泰囧》的风格对于市场把控的精准。总之一句话,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只要徐朗肯拍,一切条件都由他说的算!

徐朗敢答应吗?答案是不敢!

类似的情形,陆非凡早在《人在囧途》口碑爆棚的时候就遇到过了。也是经过了近一年之间的接触,圈里都得到了”陆非凡这个人太轴,就是一根筋“的共识,所以陆非凡才能这么清净。即使是这样,刘晓茜依旧时不时的就会接到资本公司寻求合作的电话,何况是目前的徐朗了。

别说是徐朗,《泰囧》当中的主演们,有一个算一个,此时都是窝在家里,手机关机,不敢随便出门的状态。只要是脑子还正常的演员,对于这种突然找上们来,不问缘由就大把掏钱的投资公司,都会抱有警惕的态度的。何况是在娱乐圈已经打磨了这么多年的老几位了。

高博甚至偷偷的在和徐朗商量,干脆随便找个剧组先进组得了!只要有档期在身,任他是谁的面子,也都有了足够的理由来拒绝。

于是,就在2月19日,大年初十这一天,在陆非凡返京的时候,徐朗和高博两人,全副武装的出现在了京城国际机场,要第一时间和陆非凡商量。毕竟论剧本的质量,还是陆非凡这边的创意最靠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