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一百一十五章历史是最好的大制作题材 2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第一百一十五章历史是最好的大制作题材 2

簡繁轉換
作者:书荒仙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0:5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赤壁大战中最精彩的人是周瑜和曹操。

主角是曹魏和东吴。

那个时候准确的说是东汉和孙吴。

曹操名义上是东汉丞相,孙吴还未封王,也未立国。

周瑜战前对曹军弱点的分析非常精准。

周瑜水战经验丰富,指挥起来自信满满,战斗中能随机应变,整场战斗酣畅淋漓,表现出他杰出的军事天赋。

真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战成名,千古传美!

曹操,本来以军事才华见长。

自从起兵讨伐董卓开始,他败少胜多,渐渐地料敌如神、百战百胜,直到北攻乌桓、南征荆州,军事指挥达到颠峰水平。

结果却突然在赤壁吃了个大瘪。

在自己最自信的领域,最成功的时候,吃了最大的亏,这是难以忍受的大起大落。

曹操后来提到赤壁大战,总是不服气地说:“军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沈三通回答那位记者的问题:“我认为从电影角度来说正好,蜀汉弱但是有历史高光加成,曹魏强却在天下大一统的关键一战中落败,东吴位于其中,三者形成了一个均势。”

“而赤壁之战正是导致三个割据势力成型,三国起始点。从电影呈现角度来说,三者角力,戏剧上足够有冲击力。”

沈三通早有考虑,而且赤壁是上下两部。

第一部是赤壁之战的铺垫,他觉得要聚焦于蜀汉团队。

因为赤壁之战的导火索就是刘表死亡,给了曹操一统南北的机会,而刘备团队就在荆州。

只是沈三通不会把话说死,剧情细节,要等组建编辑团队讨论。

另外一记者提问,对韩三瓶的:“韩董,请问沈三通关于电影票房和院线建设的分析,是否代表中影态度?”

“我来回答,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最多代表火车头电影公司,算是民营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乐观估计。”

沈三通把这个问题回答了:“也请各位记者朋友,给我们民营电影公司说说好话,让我们市场活起来。”

韩三瓶暗暗点头,沈三通就这个好。

有事他真上,真抗。

又一位记者提问:“沈导,我还是想问一下,你的新戏,不考虑外国市场吗?”

“我的心没有那么大,外国市场我没有征服把握,反而从国内电影市场获得成功,我有把握。”

沈三通回答:“而且我刚刚分析了,我们电影市场足够给大片盈利,关键在于能不能拍出观众喜爱的电影,这一点我也有几分把握。我自己投了四千万在里面,我要选择一个风险较小的方式回本。”

“没有外国市场收益,不是风险更大吗?”记者呆滞两秒,才追问。

差一点被沈三通干沉默了。

沈三通言论真的有点奇怪,但是他总能自成逻辑。

“我已经给出分析了,今天的发言内容也在洞天网进行了同步图文直播,应该会有一个整理,你可以看看我的第一部分发言。商业可行性分析中已经说明了。”

沈三通示意主持人选下一个记者提问。

一个女记者提问:“沈导,想问一下你的新片进度,大概什么时间上映?”

沈三通感觉这个是她的粉丝,问的很温和,他也很温柔道:“《生日快乐》已经进入了后期,第一支预告片和推广曲目会在近日发布,上映的话应该在十二月初。”

三十来岁的男记者,问道:“沈导,赤壁之战我们大家都家喻户晓,伱又表示我们历史的是真实的,是否表示你不会大幅度进行改编,这样话岂不是剧透了?”

“你这个问题很好,我早有考虑,在我看来历史大片,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

沈三通道:“越是大片,剧情就不能过于复杂。《泰坦尼克号》的剧情说白了就是一个未婚妻在蜜月期间,看上了一个小白脸,这么一个故事。”

“大船剧情简单,狗血爱情故事,但特效顶尖,超预期,所以很多国家通行。”

“赤壁的故事家喻户晓,都知道一点。我们独特的历史优势,形成了历史大片题材的独有优势,关键在于要把视效做好,做的震撼人心。”

沈三通觉得历史大片真是非常好的大制作题材。

照着历史来,剧情观众熟知,天然有代入,把视效弄上去。

可惜遇到了中国电影人,一堆奇葩。

大把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大把的自恨、土殖群体。

生生把这个优质题材,给玩烂了。

看《长安三万里》就明白,把古代风采展现出来,天然的熟悉感,自然可以引发观众共鸣。

能闭着眼睛捞钱的题材,硬是被一群废物干废了。

一般人真弄不出来,也就是中国电影人有这本领。

下个记者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沈导,这部戏是否依然只采用内地班底,如果是的话,你就连续三部戏不用港台演员了,是否代表你对港台有敌意?”

韩三瓶对沈三通微微摇头,让他千万收着点。

注意点团结。

“我是商业电影公司,商业是我第一考量,我的戏,一般都是自己投钱,赤壁这样的片子,我也投了四千万。我必须对自己的钱负责。”

沈三通淡淡道:“至于《赤壁》这部戏采用什么演员,也是从商业角度去考虑,历史大片选角,演员至少要不给观众撕裂感。台词、荧幕形象,不能他一亮相,观众就有些出戏,那不行。”

“单纯从商业考虑的话,港岛明星更有商业号召力。”记者追问。

沈三通反问:“谁告诉你港岛明星更有号召力的,或者说谁告诉你内地明星没有号召力的?”

记者:“大家都怎么认为。”

“没有数据支撑的我就当谣言。我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百分之八十的电影观众更看重电影质量,而不是明星。只是如今内地电影能满足观影需求的少。”

沈三通现编,你能认为,我也能认为:“只是港岛导演愿意拍商业片,他们用港岛明星,所以给港岛明星有号召力的假象。”

“百分之九十的电影观众,表示愿意在大荧幕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地明星,从小看到大,让他们更有亲切感。”

现场一片哗然。

沈三通这番“调查”,直接推翻了一直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

第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怀疑沈三通在说谎。

沈三通不由暗暗点头,说明他诚实可靠沈大导的基本形象是树立了。

历史大片真不能用港台演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