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十七章 洋务学堂

阳神朋克 第十七章 洋务学堂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帐房内挺宽敞,当间是一张曲尺柜台,墙上挂着帐本。桌上摆着笔墨和盘算。

绕过东面角落的一展屏风,原来后面摆放着茶几和椅子。虽不华丽,却也雅致。

掌柜将乔氏让上客位坐了,这才发现她身边带了个孩子:“哟……这是?”

乔氏连忙说道:“这就是我闰女银儿,一直闹着要进城看看!今天就带来了。”

说着,推了李恩一下:“见过丘伯伯!”

李恩马上拱手躬身:“见过丘伯伯!”

“有礼有礼,这孩子真懂事!”

掌柜赶紧扶了他一下,打量道:“哎呀,真俊!这孩子一脸贵相,乔姐姐你有福啊!”

“瞧您说的,乡下孩子罢了。”

乔氏笑得美滋滋的。

掌柜似乎真的挺喜欢李恩,从荷包里摸出一块碎银子,塞在他的手上。

“乖,拿去买糖吃?”

“呵呵,谢谢伯伯!”

李恩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出来。乔氏似乎有些尴尬,但看见气氛融洽,也就罢了。

“伯伯,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呀?”

收好银子,李恩望了帐房外的工场一眼。

掌柜笑道:“伯伯和你娘是同行,她纺纱,伯伯织布!想不想看看伯伯的工场啊?”

“想!”

李恩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于是牵着掌柜的手出了帐房,一同绕回外廊。

走近一间瓦房,放眼看去,原来是一间很大的工场,场中整齐的摆着一架架织布机。

长长的棉纱,好像一道道瀑布般游走在织机上。

织工们一人守着一台,喀嚓喀嚓的操作着织机,让棉纱逐渐变成布匹。

工场尽头,能听见江水的波浪;透过窗户,李恩还看见一架大水车在咯吱咯吱的转动。

“伯伯,您的织机,是水车带动的啊?”

“咦,你这孩子当真聪明!”

掌柜的哈哈直笑,“你想不想和伯伯一起学织布啊?”

李恩用手挠了挠头,说道:“想是想……不过我娘已经在教我捻线了。”

掌柜便牵着他的手,慢慢回了帐房:“放心吧,君子不夺人所好!我可没你娘这么好的福气。”

乔氏见李恩回来,连忙客气了一句:“小银,没麻烦人家吧?”

李恩说道:“我很乖的,伯伯带我看了他的工场!娘,咱们家也能用水车纺纱吗?”

他这一问,乔氏连忙扳下脸:“胡说什么?这水车织布,人家丘伯伯是有专举权的!”

说着,使了个眼色。

李恩见了,只得过去作了个揖:“伯伯!孩儿不知道,还请伯伯恕罪。”

“哈哈哈哈!小孩子不懂事儿,不知者不罪嘛。乔姐,您何必发火呢?”

掌柜的依然笑得很和蔼,李恩也赔着一起笑。不过对他的印象就不那么好了。

正说着,见伙计赶了回来,说道:“掌柜的,货到了!”说着周近也进了门。

掌柜便对乔氏拱了拱手:“乔姐姐,那我就得罪了?”

乔氏也站了起来,笑道:“应该的,请掌柜验货就是。”

于是大家重新回到偏廊外,这里已经放了几十大包的麻袋。伙计小心的拆开了一个。

随便拽出一条布袋,再拆开。这里面就是棉纱了。

掌柜抽出一根纱,托在手中,然后用另一只手掏出一个放大镜,架在眼珠子上仔细看。

边看,边不住点头。

“好!”

之后又拽出一条布袋,抽纱,验货。再拽出一条布袋,抽纱,验货。

一麻包棉纱,他就验了三次货。

这才挥了一下手:“过称,入库!”

李恩看在眼里,忍不住撇了一下嘴:“至于吗?”

不说乔氏的棉纱绝对货真价实。单就这么熟的关系,居然还瞪着眼验货,太过分了。

等他把几十麻袋货验完,整弄了半个时辰。

把银票给乔氏验收好,乔氏便与他拜别。掌柜一直笑吟吟的,将他们送回到街上。

等掌柜的进了门,乔氏才对李恩说道:“以后在外面别瞎说话,听到了吗?”

李恩捏了捏荷包里的银子,说道:“我还以为他是个好人,没想到是个奸商!”

乔氏用一条腿使劲,吃力的半蹲下来,说道:“感情归感情,生意是生意!你丘伯伯的确是好人,但好人也得吃饭,娘收银票的时候不也看了半天吗?”

“就应该看,这叫礼尚往来。”

李恩一句话,逗得乔氏和周近都笑了。

接下来,乔氏和周近要带李恩一起去县衙交纳税银,顺便看看今年的县试开始了没有。

……

穿过商贾林立的西长街,一家人来到江口正街。这里的风格也为之一变。

平展的正街上,来往的多以长衫顾客为主。因临近乡试,让不少读书人渐渐在此处汇集。

这里的店面以书店,字画,文玩居多;街边的茶室,客栈也更为清雅,更有不少学堂。

学堂里,传来一阵阵清脆的童声。

读书的大多是小孩,课本也是太子组织编撰的“庶民蒙学”。可见这本教材之普及了。

就连乔氏看见,都忍不住感慨:“这本蒙学好啊,让百姓们都能写能看了。”

李恩也不客气:“是啊,是啊!”

这部败絮其外,金玉之中的书,集诸多学者之智慧于大成。短短数十声韵,加上两千多简化字,普通人只要不笨,三五年就能学完。

声韵拼写,加上关键的简字,就能说会写。

现在许多人可以互相通信,交流思想了。甚至有人还写了文章,和朋友自娱自乐。

更厉害的在于,他们未必会写,却能读懂正体字。

这样的情景,让李恩颇为欣慰。一个王朝的繁荣,不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也同样重要。

心情一好,味口自然更好。

逛吃了一顿午饭,李恩意犹未尽。直逛吃到下午,突然看到了一所陈旧的小衙门。

“咦,这是?……”

看着这所小衙门,他的心猛然跳了起来。

因为大门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四个漆黑的大字。

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这可是太子花费半生心血,让老四他们督办的新政学堂啊!不是说新政被废,学堂全被停办了吗?江口县怎么还有一个?”

李恩一时有些恍惚,不少陈年旧事涌上心头。

乔氏也瞧出他相中了这地方,只说道:“小银,你也想进城上学堂啊?”

“哦,这学堂真开着?”

李恩回过神。

小衙门过于破败,一度让他以为是遗址。

周近说道:“开没开张我不清楚。只是进城贩货,每常看见有人走动,要不咱问问?”

“好呀。”

李恩现在是个小孩,不方便过去打扰。

于是乔氏牵过他的手,一同踏上台阶。

坐门口正打瞌睡的衙役,听见脚步声也惊醒了过来。

乔氏连忙行了一礼:“小哥,老身有礼了!”

“哦,还礼还礼。”

衙役揉了揉眼。

待看清这一老一小,他的精神也缓和了许多:“这不是……乔婶儿吗?您有事儿?”

乔氏笑了笑。用手扶住李恩后脖颈,向前推了小半步。

“是这样。我家姐儿想上学堂,敢问您这所衙门现在还收学生么?”

“哦,居然有上洋务学堂的?”

衙役一听就精神起来,又打量了李恩几眼,“不错,挺精神的小丫头!”

李恩也赶忙笑了笑,心里都亮堂了起来。忍不住问道:“大哥,这儿真收学生啊?”

衙役笑道:“当然,要不开着好看哪?不过话说回来,咱这学堂招人,得先考试。你是童生吗?”

李恩问道:“童生才能来这里上学?”

衙役说道:“是童生才能考试,考上了就是监生,才能进来读书!别看咱衙门不大,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说到这里,他脸上浮现出若有若无的骄傲。

乔氏听了,便问道:“敢问,何时开考?”

衙役说道:“与乡试同科,不少落第秀才,可是都往这儿跑呢!别看现在冷清,过些天可就热闹了。”

“多谢小哥!”

乔氏连连拜谢,方才带着李恩告辞。

周近听明了原委,不由说道:“小银,要不你参加童试吧?先博个出身,然后我去乡试,你考洋务学堂!”

李恩却有些不放心,回头又望了衙门一眼:“好是好,但我……我能参加童试吗?”

周近说道:“当然能了!大肃又不是没出过女童生,法无禁止即自由嘛。”

说着,他们望向了乔氏。

乔氏亦点头道:“能读点书,自然是好的!即是如此,你们都好好应试,争取能高中。”

“中!”

看到这个衙门,李恩的心早就敞亮起来。离开洋务学堂,他还不时的回头张望。

再走了不到一里路,终于到了县衙。

这时,乔氏说道:“小银,现在要办正事了。今天由你代家里上缴税金,你敢试试吗?”

“啊?”

李恩回过神,发现已经来到正街的一座大门前,匾额上写着“江口县衙”。

“行啊,我也学着打理家事。”

周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你娘和我都在呢。”

李恩点点头,见衙门外排队站着不少人,手上拿着户口和银两。

于是他也从乔氏手上接过银包挎在肩上,又接过户口本,排在队伍后面。

乔氏和周近便先退到旁边的凉棚里休息。一位衙吏看见,也亲热地过来倒了杯茶。

“乔婶儿,您今年来得早啊?”

乔氏笑道:“缴税纳捐,是份内之事,也没几个钱。早点交了,也了了一件心事。”

衙吏便道:“您啥时候进衙门?”

乔氏指了指队伍:“今天让我闺女学着办事,不兴我哪时走不动了,还请多照应才是。”

“这您放心!”

衙吏看了李恩一眼,连连点头。

“对了小哥儿,我想打听一下,今年的县试是什么时候开考啊?”

“哦?文试上半年就考过了,武试一般在税收之后,过两天就该张贴告示了……”

“多谢小哥了!”

“没事儿!您先歇着,我得盯着衙门口儿去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