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发后发

阳神朋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发后发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九月底,霜降。盛行的北风笼罩着银京,让皇城内的君臣都换上了大袍朝服。

望海小筑内。

皇帝坐在暖榻上,正听着泯南回来的几位主考奏报,微微点头。

“就是说,泯南真的做出一种不用道术,普通人也能传递信件的用具?”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手上的奏折。

主考拱手道:“皇上,臣在泯南亲眼得见,绝对错不了!不过因为怕惹麻烦,也因为传信器尚在试用阶段,所以宁大人和祁大人暂时没有明报。”

皇帝点点头:“对,这样最好不过。朝庭里有些人就喜欢没事找事,这样的东西冷处理最好!不高调也不低调,顺其自然。”

武科主考又说道:“皇上,司马大人府上的十四公子司马慈,化名为肃慈,在泯南参加了武科乡试,还中了举!但此人并未有何异举,您看……”

“有这事?”

皇帝微微一愣,“司马大学士的十四公子……好像是他的番妾迎春郡主所出吧?”

主考拱手道:“正是。”

于是皇帝思索了一下:“司马大学士乃圣人之后,府中规戒甚严。当年大戎郡主下嫁于大学士府,想来司马大人未必情愿?如今郡主身去,这孩子或许在府中并不得志,所以才会科考出来……也属难得。”

文科主考想了想,也拱手道:“皇上,和这个肃慈一起的,还有一位名叫蔡功成的监生,今年也参加了泯南文科乡试,中举!但据微臣所闻,这位蔡功名乃是二十年前的程春修,曾在汉东省乡试中过一次举。”

“什么,程春修?”

皇帝一下坐直了身子,“朕的工部尚书,程春修?”

二位主考对望了一眼,之后拱手道:“或许只是重名。”

皇帝也站了起来,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问题。

“科举作弊,冒顶功名……”

并没有让主考多说什么,皇帝似乎就猜测到了其中的关节,重新坐了下来。

他突然说道:“这件事情,对谁都不要再提!只等明春会试,切莫误了他人前程。”

几位主考都拱手道:“臣等明白!”

皇帝便说道:“天不早了,你们也早些去休息吧!马上又到会试了,还有很多事要筹备呢。”

众人便都慢慢退了下去:“臣等告退!”

主考们都离开后,皇帝身边只剩下了许德全。他静静的坐在软塌上,出了一会儿神。

许德全侍候在一边,满脸发呆的模样,似乎什么都没听到,也没有兴趣去听。

少时,皇帝站起身来,走到了小筑之外。许德全也跟着皇帝,一路走到了院落中。

皇帝回过头,望向了门楣上的牌匾。

“望海……”

一阵寒风吹过,让他的龙袍微微飘抚。

秋风已有些许的凉意,许德全也早已将取来的斗篷给皇帝披上。

“皇上,当心龙体啊!”

这位太监大总管永远是一副神游物外的模样,但该他做的事却一件不落,自然而然。

皇帝笑着紧了一下斗篷领子:“真是强劲的北风啊!洋务衙门的人,又到了出海的日子了。”

……

霜降之后,时节已是十月。这意味着秋季终于过去,隆冬已经来临。

不过和北方相比,岭南一带尚有余温。除了北风更加盛行,却不显得严寒。

这从乡间那一片片开始抽穗的稻田就能看出来。完成土改后的源州府,二季粮也要丰收了。

源流府港口。

北风呼哮,让宽阔的泯江之上翻滚着层层波浪。站在江边栈桥上的官员们,衣襟和斗篷随风飘舞,彰显着一股大国官将的威仪。

“起航!”

“起——航——!——”

哗……

港口边,又是三艘大舰鼓起风帆,向着马尾湾东面的外海驶去。飞速旋转的蓝银风车让大舰的航速到达了极致,不出多久就消失在了天水尽头。

这是今年第三批出航的舰队了,也是最后一批。

之所以分批出航,主要是为了避人耳目,不要太大张旗鼓。加之出航的目的是开荒垦殖,要调备大量人员物资,准备起来同样需要周转。

哪怕洋务衙门从安南那里得到了赔款,但银子也不可能直接变成物资,都需要运营。

“这个时候,第一批出海的舰队已经抵达擎海群岛了吧?宁大哥他们应该也在南大洋,今年的出海同样顺利,但愿垦殖也能顺利完成。”

乔银目送着舰队远行,眼神中满是羡慕。

祁云伟笑道:“不要急,等明年你完成督考,就是真正的大船长了!凡事要有个过程,能力,名分,资历,都是慢慢积累出来的。”

乔银也点了点头,自然不会急于求成。

祁云伟又说道:“况且,衙门里现在还有很多事需要你帮忙!比如辅设传信线路,这可是关乎到新政成败的关键,咱们一定要尽全力完成。”

“明白!”

乔银很快收了心,重新专注到衙门的事情上来。

很快,祁云伟带着诸多官员离开了港口,一路朝衙门总署而回……

……

大肃与安南在南海发生的冲突,迫使安南交付战争赔款两千万两之巨。这样的数额,安南却不到半年就已悉数付清,显露出丰厚的财政收入。

这些赔款在皇帝的安排下,大部分又调拨回了泯南,为本地的发展补上了一记猛药。

两千万的资金,而且还是现银,这在哪朝哪代都是惊天巨款。要知道大肃一年的岁入也不过六千万两,这笔财富已经是赋税的三分之一了。

这笔钱如果让那些士大夫们得到,无非又会拿来吃山珍品海味,喝花洒赏伎女,挥霍一空。

但泯南不一样。

源州府在整改完田土之后,正好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无论是官办的船场,还是官督商办的坊市,包括民间的作坊,都大大缓解了资金方面的困难。

加之源州还要兴办更多的学堂,济养院,都是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未来数年内,都要大量的银钱周转,这样算下来钱再多也不够填。

乔银和衙门里的官员们一路回到省城时,连马都不方便骑。因为各街各道的竹架比以前更多了。

“州府的大小有限,衙门也不希望城区的扩建过于占用郊外的土地。所以新规划的官衙,坊市,居所,准备建成塔楼,以节省用地面积。”

回城之后,官员们都下了马来,走在街上。宁卫也向祁云伟他们讲解了一下城区的规划。

“不错!塔楼这东西倒是能掩盖很多说辞,特别是济养堂。起码表面上说,多少和出家修行能扯上一点关系,倒是能省去不少麻烦。”

祁云伟沿路走着,不时的看一眼宁卫手中的规划图本,也满意的捋了捋胡须。

济养堂这个想法,是乔银提出来的。如今州府衙门也收容了不少老弱病残,大多安置在寺庙或道观附近,以后肯定需要搭建房舍。

巡府衙门规划的房舍,就是塔楼。

塔楼是佛道世俗化的一种建筑,占地更大,房舍高,早先是有钱有权的人用于娱乐的场所。

像银京最大的“摘星楼”,底基占地超过一亩,高十一层,是士大夫们游览的圣地。

源州也有一幢高九层的“望月塔”。年节之时,彩灯悬挂,大家也都目睹过它的风姿。

如今,宁卫的打算是把这种塔楼普及下来。

“您看,这是衙门里正在规划中的新塔楼!不用太高,五到七层就足够了,底层占地更大,塔型也更接近于房舍,建成之后无论是办工,还是住人,都能胜任。”

在一片挖开丈余深的地基前,宁卫对照着图纸正和大家讲解,祁云伟他们也连连称赞。

轰……轰……轰……

地基已经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六边形坑,坑内的几架起重机正猛烈的打着桩!巨大的石桩被牢牢钉入地面,震得所有人都脚底发麻。

洋务运动之前,修建一座塔楼要花费许多年,如今却时过境迁,完全不用担心工期问题。

工地旁边,搅泥车吐出了一堆堆磨碎的泥灰。这是用贝壳,砂石,草木,黏土等发酵制成的建筑材料,因为是洋务衙门创造的,所以叫“洋灰”。

工人们将洋灰堆起来后,又加入石灰发酵,就能用来盖砖砌瓦,风干之后无比结实。那大石桩就是洋灰加上玄钢骨架风干制成的。

金石混合搭成的骨架,然后再添砖瓦木料修成房屋,这样的塔楼自然坚固耐用。

棱堡和塔楼,算是洋务的标志建筑了。

乔银看着面前的地基,不由得又想起了蓝银岛。蓝银岛要想这样建设,不知道还要多少年以后?

“不过蓝银岛后起勃发,在技术上是有优势的,瑚州岛也是一样。这两年先从瑚州岛的发展总结经验,然后再用于蓝银岛,避免又走弯路。”

源州开海九十年才发展到这一步,当然不等于蓝银岛也要发展九十年。先发有先发的劣势,后发有后发的优势,瑚州岛就是榜样。

瑚州岛汲取一遍先发优势,必然会走弯路。这种弯路就要总结下来,避免以后发展蓝银岛的时候再走,做到“后人哀之而鉴”。

不光是乔银有这种见解,宁远,祁云伟他们同样如此。这也是洋务派的思维习惯。

察验完工地,大家便来到了器造场。

这里的各式作坊连成一片,形成了大规模的坊市,并不比湖阳船场逊色多少。

而且带动工场设备的水车,如今也得到改良。原本老式的明轮,也像聚风扇一样改成了螺旋轮,这让水车的功效提升了好几倍。

唰……

铁场内,水车带动着转床上的钳锅飞速旋转。铁匠将烧红的铁水倒入锅中,铁水便从锅底的针眼内飞溅甩出,凝结成均匀的铁丝。

“小乔,这铺设传信线路的工作,还得你多多上心啊!”

看着那一堆堆的铁丝,祁云伟和宁卫他们都期待地望着乔银。

乔银自然不会推脱:“大人们放心,包在我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