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十九章 君子难

阳神朋克 第十九章 君子难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校场考核,李恩很顺利就通过了。等所有考生都参加之后,合格的考生还要回县衙参加笔试。

武科笔试比较简单,由知县起头,默写一段《武经》上的内容,超过百字即为合格。

到了午后,县辖原本有上千考生,现在只余下一百多人。所有人都坐在桌案前,努力默写武经。

这对李恩来说,默写一段经义根本不在话下。但就在他认真答题时,一股恶臭却传了出来。

“老爷!”

“这个杨树,他拉屎!”

不单是李恩,旁边更有不少考生嚷嚷起来!

众人捂着鼻子望去,见那个杨树竟然褪下裤子,朝自己的靴子里方便。

知县也拿手帕捂住鼻子,指着杨树道:“你……你干什么?没见这是考场吗!”

杨树边使劲,边说道:“回老爷话……小人今天为了有力气考试,多吃了两碗面!……没想到一直考到下午还没完,所以……嗯——!”

又是一阵恶臭传来,李恩赶紧用胳膊捂住脸。

知县见状,当真是一脸郁闷。可真把这家伙叉出去,又有些于心不忍。

“你你你……你快着点儿!不要影响别人!”

他捂着脸吩咐衙吏:“快拿个盆儿,再铲些炉灰来!等他拉完赶紧把那只靴子埋好扔出去。”

“是!”

知县捂着手帕,走到考场中间,瓮声瓮气地说:“诸位考生,大家互相体谅一下!考取功名,都不容易,也不要笑话人家!人有三急,实属无奈嘛。”

听知县老爷都这么说,大家的心气才顺了一点。

随后,知县继续说道:“我也提前告诉大家一下,这县试,府试也还罢了。要是到了乡试,大家还真得向这位杨树学学!你考乡试如果要出恭,就是对圣贤不敬,考卷就成了屎卷,写得再好,考官都不看!所以今天,你们还得感谢杨树,免得丢了前程……”

“那知县老爷,乡试要考好多天,总不能不出恭吧?”

见有人问,知县便笑道:“号房里有个花盆儿,里面盛着炉灰,就在那里方便!等考完后,盆儿里还会种上花儿,你要中了老爷,这盆花就叫君子兰!”

“哈哈哈哈……”

然后,又有人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叫君子难呢?”

知县叹了口气:“因为这世道,防君子不防小人,想做个至诚君子,难啊!”

“哈哈哈哈……”

说着,杨树终于解决了三急。衙吏们也抬着用炉灰埋好的靴子出去了。

秋风一吹,考场又恢复了宁静。

李恩发现,这位知县大人倒是位不错的官员。原本的烦躁,很快就散去了。

接下来的考试,大家又集中了精神。尽管只是默写百字经义,但也极为认真。

等出得考场,天已经麻麻黑了。乔氏他们一直侯在街边,看见李恩,赶紧迎了上来。

“怎么样?”

“很顺利,应该没问题。”

肖大伯说道:“孩子累一天了,先吃饭吧?考得怎样,发榜就知道了!”

很快,一家人就找了个小馆吃饭。

市井气息浓厚的小馆,吃喝也颇接地气。大家叫了一大盘炸臭豆腐,又点了一盆卤猪尾巴,醮着豆瓣酱,喝着甜米酒,即解馋又饱肚子。

席间,李恩便向大家说了考试的内容。周近也询问了一下有关于武科的应对。

周近还是童生,参加过很多次院试,但武科是头一遭,不得不做好准备。

“放心吧周哥,只要你正常发挥,绝对没有问题。”

李恩却极有信心,不光是对自己,对周近也一样。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大肃武科,只要修炼到武生就能通过县试,武徒便是童生,武士即为秀才。

武士与文士,都是士人。

而周近天赋并不低,修成武士已一年有余。如今炼骨也有了两三分火候,稳稳的武师修为。

实战可能差点,但应试不成问题。

虽说武士就能中秀才,但想稳稳当当求取功名,必然是武师更牢靠。

得到李恩的鼓励,周近也显出神往:“好,等发榜之后,我们就一同去省城!”

“中!”

吃完饭,天已经黑了。一家人结了帐,重新回到码头船上休息,直等天明发榜。

县试发榜很快,次日一早就张贴出来。最终入考的有八十九人,李恩赫然在列。

在衙门外看榜的人,有的高兴,有的叹息,也有的满不在乎,只等来年再考。

而且县试通过,接下来就要参加府试。考核内容和县试一样,只是标准更高。

于是当天,李恩一家便渡江来到省城。

……

泯南一省科考颇为便利,因为省城和县城挨着。

一同乘舟渡江的,还有上百家子人口。码头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三镇中,源州府是朝庭设立的城郭,不同于江口和湖阳那样自发形成的集镇。

源州府城楼高大,城中街市井然,房屋错落齐整,俨然呈现出一省首府的威仪。

离码头往城中而去,正街之上已有许多长衫华服的人群,十有七八是赶考的秀才。

源州作为省府,马上要开始武科府试,院试;然后又是泯南一省乡试,还有朝庭的洋务恩科。

这样的盛况,也是多年一遇。加之又是中秋时节,街上灯笼高挂,彩缎飞扬,真个热闹非凡。

李恩他们来到源州正街,准备先让周近去衙门报上武科院试的名额。

结果还没到衙门,这里早已围满了人。

周近看了一眼,感慨道:“没想到武科的考生也如此之多,看来入仕艰难啊。”

旁边一位年轻书生听了,立马接过话头:“是啊,如今大肃卷得厉害!多少人考了一辈子,都还是童生。”

但另一位老书生听了,却说道:“如今朝庭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举了孝廉,也不比往年威风喽!”

年轻书生听了,顿时反驳:“仁兄此言差矣!皇上新政,乃利国利民之幸事,我等读书人自当以身报国。怎能因一己之私而阻挠新政推行?”

“哼,有道是话不投机。告辞!”

老书生听了这话,很不愉快,拂袖就离开了。

年轻书生只是摇头,回头对周近说道:“仁兄,你也是来赶考的秀才么?”

周近老脸一红:“惭愧……我只是参加院试的童生。”

年轻书生却爽朗地笑道:“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扬!在下愿与老兄在乡试对文。”

周近一听,大为感动:“多谢仁兄,在下也在号院恭候大驾!”

这时,一个断了腿,坐在蒲团上的老汉,用手撑着地面走了过来。

众人见了,自动分开一条道。

老汉来到衙门口,沙哑着嗓子,抬起脸对衙吏颤巍巍地说道:“大人,能否让小老儿进去瞻仰瞻仰?我考了一辈子,都没见过号房的面儿!若是能看上一眼,也不枉读过书了。”

大家的目光立时全被吸引了过去。

衙吏倒还客气,只拱手说道:“哟,庄老先生?不是我等不让您过去,这是乡试会场。京城里派来的钦差做主考,只有相公才能进去的地方。”

老头一听,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时,年轻秀才又凑了过去,说道:“庄老别急,我大肃科举,能文武交考!您若是能先中个武秀才,也同样能够参加乡试的。”

“哈……”

结果他这一说,不少人都哄笑起来。

旁边便有人接口说:“源州庄叟,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哈哈哈哈……”

这让年轻秀才很是尴尬,满脸通红。待要再说什么,老汉已经抽抽咽咽的哭了起来。

随着众人的笑声渐小,老汉的哭声也越大,仰天悲嚎;一阵哭完,又哭一阵,直哭得眼睛里渗出血来。

众人都静了下来,远远的让在一边。

最后,老汉终于不哭了,直直的坐在原地。

衙吏再过去看时,突然惊道:“哎呀,他断气了!”

“唉……”

“可怜哪!……”

围观的人又忍不住叹息。不少秀才也都过来,向他拱手拜别,让他安去。

周近也叹了口气,大家一时意兴索然。

……

五天后,源州府。

泯南巡抚,学政,几位考官分坐在行辕大帐之下。千步见方的校场之上,一劲装男子正骑马飞驰。

他手上拿的,是一百二十斤白牛弓。

一抬手,强弓轻易拉成了满月,男子引弓放箭!

可惜的是,他似乎对弓马射艺略显生涩:箭矢偏离了靶心,歪歪的挂在了靶上。

这让不少人的心里都暗呼可惜。

好在又跑了半圈,男子渐渐定住心神。再次引弓放箭,这次不偏不倚,正中红心!

“好!”

巡抚看见,都忍不住喝了一声!

擂鼓的军吏也敲得更卖力了,咚咚的战鼓配合马蹄,尽显张扬。

唰……唰……唰……

之后,男子渐入佳境,策马在校场之上奔驰!先后射出七箭,箭箭中标二百步的靶心。

“好!”

“了不起,他应该踏入武师修为了!”

考官明显是个高手。看着男子下马,半跪于帐前交弓,翻开名册微微点头。

“你就是周近?”

“回大人,学生正是周近!”

男子微微抬了一下脸,之后又恭敬的垂了下去。

“你弓马不错,外闱考核已过,但一定要收心,切记通过笔试!我大肃武人不当莽夫,文士不作腐儒,武科笔试之重,千万不要功亏一篑。”

“学生记下了!”

衙吏取走了弓矢,周近拱手谢过。之后退出帐下,旁边的不少考生都投来崇敬的目光。

正如李恩所说,周近很顺利就通过了武场考核。而文试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即便如此,周近还是极为认真。一篇经义的默写,也反复检查多次,避免阴沟里翻船。

等他出得考场,李恩他们也早迎将过来。哪怕明知道结果,还是忍不住去问。

“怎么样?”

周近也是那句话:“很顺利,应该没问题。”

于是大家照例先吃饭,晚上回船上休息。直等到第三天发榜,巍然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