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一百八十八章 至阴至阳

阳神朋克 第一百八十八章 至阴至阳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原来马蹄磁铁上,同样用两根讯线连接到了这个陶瓷盘内;陶瓷内镌刻有法阵,能够接引电磁之力运转,于是被分化为了阴阳两极。

陶瓷的正面一直吸收热量,所以变得极热,甚至可以拿来烧灶煮饭。

而它的背面则一直释放热量,变得极寒!哪怕现在是夏天,也能肉眼可见的结出了一层冰霜。

“这……这是什么法阵?”

孙连诚的眼睛都看直了!

要知道马蹄磁铁是他做成的,但他并不知道这磁铁还有如此功能。

不光是孙连诚,就是宁远他们也都呆住了。这个祁小怜和大家并不很熟,只知道是乔银招揽进衙门的,结果一见面就给了所有人一次震撼。

好半天,乔银才清醒过来,开口先问道:“这个……申请专举权了吗?”

小怜说道:“还没呢。不过叔叔婶婶已经和巡抚大人说过了,应该可以。”

“那就好。”

乔银搓了搓手。

其他人也都陆续回过神,一个个无比兴奋。这不亚于去年孙连诚的壮举。

对于用陶瓷做试验,乔银其实也想到过。陶瓷有天然的开片现象,和血纹钢有类似的地方,只是乔银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技艺。

小怜虽是丫鬟出身,但生活在大户人家,读书修道,见识恐怕比普通富家子弟还要高。

“小怜,你可是改变了航海事业,改变了世界啊!这个……估且叫它电磁灶吧?它最大的意义,就是解决了燃料的问题。”

关上磁铁,乔银用钳子把陶瓷盘夹了起来。

陶瓷盘的正面还散发着灸热,烘得空气一阵阵扭动。把钳子递给宁远,宁远也兴奋的把玩了半天,又递给孙连诚,大家直看到它热气散去也意犹未尽。

小怜也没刻意谦虚:“叔叔也是这样说的,自古以来燃料最贵,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在第一!只是这种电磁灶还不太完善,容易烧裂……”

“这个不成问题。”

孙连诚拿着还留有余温的陶瓷盘,用手仔细的抚磨着它的材质,“容易烧裂,是因为材料本身耐热性有限!只要衙门里的工匠一起钻研,是能克服的。”

乔银笑道:“钻研这些孙长老最拿手了,当然郎先生也是这方面的行家!可惜他现在还没回来。其实我倒是觉得它的背面同样有价值……”

说着,又用手指了指。

“背面?”

孙连诚把盘子翻过来,众人似乎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背面的冰霜已经化了,盘底上凝结了不少水珠,显示着它刚才完全相反的意境。

“对呀,正面可以拿来当燃料,背面不正好可以制冰吗?这可是远洋保存食材的绝佳图径,只是以前没有条件大规模应用罢了!”

想到了这一点,大家不禁又兴奋起来。

其实从古代开始,人们就知道冷藏可以保鲜食物。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存在于冬天,夏天用冰除了窖藏,就只有道术高深的门派可以享用了。

而祁小怜的这个创造,厉害之处就是和孙连诚一样,普通人都可以使用。

乔银说道:“孙长老,既然如此,小怜的作品就拜托您费心完善了?如果能把这件作品完善起来,其价值当真不低于您的传信器。”

孙连诚笑道:“这个当然,你不说我也正有此意!孙某身无长技,唯独对这些奇技吟巧略有浅见,如今又有了新作,岂有不受之理?”

说着,他又望了丘小珍一眼:“不过说起法阵,最在行的还得是小珍了,我和老郎可是都比不上你!这次的修研,小珍道友可不要推辞。”

“是。”

丘小珍自然不会拒绝。其实她一看到这件作品就被吸引住了,对祁小怜同样印象不错。

能够修研自己的专长,是每个人都乐意追求的。

乔银难掩内心的激动,感慨道:“咱们洋务衙门当真是人才辈出,喜事一件接着一件!不知道再发展下去,还能看到怎样的奇迹?”

这些人中,他的修为无疑是最靠前的。但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乔银未必比得上其他人。

“要不,咱们就在营地用新的电磁灶开顿伙怎么样?先过过瘾,开个洋荤!”

“好!”

很快,众人围绕着这个盘子,做饭,吃喝,一直聊到太阳落山。

眼见的天色将晚,大家一路出了营地,兴致依旧不减,高谈阔论。

于是几天后,又是一个专举项目审批通过。源州府继传信器诞生不久,再次沸腾……

……

当今的源州府,当真是日有所新,月有所异。

自朝庭整改工部,除了给皇帝烧高“香”外,地方又在工程署之下设立了工程司,司下面又有局,局下面还有处,源州自然又是试行官。

因为源州本就已成立了相应机构,如今改制,可以说是直接挂牌就成了衙门。

无论是修建公共工程的官仓,道路,桥梁,还是修建民用工程的房屋,茅厕,水渠……从省厅,府局,再到县处,一个个衙门有条不紊。

而继讯息衙门正式建成了“讯息厅”,又一座“电磁厅”也应运而生。各级官员和能工巧匠纷纷投入其中,新的发明创造再次浮现在了人们的视野。

新成立的衙门同样招募流民佣工,让更多失地的乡下人又在城中找到了活计。实在没着落的,还能安排到瑚州去开荒,有足够的后路。

有名正言顺的工部招牌,做起任何事情都很顺利。

就连数千年来由礼部把持的教育,现今的源州也正式将其打破。除小孩要上的蒙学公立学堂,还有成人扫盲班,组,队;残障人士的扶助政策也在筹建中。

随着第三套庶民体操普及推广,许多有天赋的兵卒,水手都向着武士境界迈进了。寻常百姓中,也出现了许多武生,武徒,国民素质大幅度提高。

民智的开启,加上身体的强健,又促进了生产生活的进步。彼此相辅相成。

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交易愈发频繁,成批的商品粮从乡下运到城区,然后通过各方渠道分销到店铺,摊位,最后贩卖到市民手中。

小商品的交易琳琅满目,进城和赶集的农民更多了,收入上的富余激发着人民的消费,愿意买点生活以外的物资。千年不变的小农经济走到了尽头。

乔银偶尔在城中散心,一路上所看到的就不是翻天覆地可形容的。翻新的远不止街道和房舍,还有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其中改变最大的,莫过于开明士绅,还有新生的市民阶层。

……

“小银,开明士绅联名上了一封请愿书到了巡府衙门,我爹对这事相当重视,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天中午,宁远照例和乔银在衙门里筹措事宜,不过今天却带来了一封请愿书。

“哦,请愿书?”

乔银接过这封告示大小的纸,见上面工整地写满了字迹,末尾还有密密麻麻的签字,盖的红手印。

有些名字很熟悉。比如江口最大的机户老板丘布,也是乔家纺纱场的大主顾。

拿着请愿信,乔银来回踱着步子仔细看着。宁远也耐心坐在一边喝茶,看他有什么意见。

原来新政推行到现在,社会基层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徭役。

在以往任何朝代,徭役都是强制摊派的。只有在近几十年,皇帝在泯南试行新政,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到现在终于定性为由官绅出钱,雇佣平民当差。

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个转变,一来是皇帝雷厉风行,二来是改变了经济结构。

修堤,铺路,造桥,这些公共工程是肯定要人做的。

官绅如果不交钱,那就得当苦力。所以他们也愿意交钱买个体面。

百姓也是一样。在一般情况下,普通百姓是见不着银子的,能摸着几串小钱就算小康。但人头税必须是白银,所以百姓只能通过当差赚银子。

这相当于是一种软性强制,比徭役宽松,但又逃不掉。正是皇帝最擅长玩的阳谋。

但在今年,朝庭整改了工部,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和民用工程署。源州的城区建设陡然加快了脚步,士绅们要缴纳的差银自然水涨船高。

“皇上推行新政,需要开明绅士的支持,可如果弄太过,新政的大好局面恐怕难以为继。”

乔银仔细的看完请愿书,之后卷成了一个筒,背在身后慢慢敲打着自己的掌心。

“那你认为,该怎么处理?”

宁远放下茶杯,望着乔银。乔银和周近都是皇帝亲信,他们说的话自然有分量。

“我觉得请愿书上说的对,预算!”

乔银转过身,用手指了指请愿书。

“钱是谁出的?是我们,开明绅士!当然还有市民。咱们是纳税大户,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他说怎么搞,就由着他搞,建设也得符合实际情况。”

宁远听了,也是不住点头。新政的支持者是开明绅士,如果失去支持,后果不堪设想:“那你的意思,也支持召开预算会议了?”

乔银说道:“当然,我家也出了钱,自然得知道钱花在哪儿了!不过按请愿书上说的,所有人都来讨论也不现实。我看不如这样:由巡府衙门委派专门的官员,让开明绅士,还有市民也各自推选一些有能力的人,彼此对接,好好商谈,拟定几款符合源州建设的条呈。”

宁远想了想,觉得这倒是个折中的办法:“行,那我这就和爹发个讯信,把这事先筹备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