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家争鸣

阳神朋克 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家争鸣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年底,又是一个新年到来。

今年的泯南比往年更加繁华,而且这种繁华不光表现在物质上,还有民众的精神状态。

议会的召开,促进了思潮发展。

有各自主张的人,开始打着诸子百家的幌子,学儒家一样用名人名言包装自己的思想,旧瓶装新酒。

比如知识分子,主张道家的“无为”。他们认为人只要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会,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所谓“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自由是自然权利,与生俱来。

市民阶层则信奉法家,这些小业主认为社会就应该有社会的秩序,依法治国,律法之下人人平等。儒家那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落后思想。

产业绅士更喜欢谈论墨家,以技术革新为主导思想,认为生产力的进步才是根本。相比儒家的“仁爱”,他们更主张“博爱”,淡化依附关系,注重个人能力。

自由,平等,博爱,逐渐成为源州乃至整个泯南的思潮。在这里,文化领域终于不再一家独大,毕竟你儒家是圣人不假,诸子百家就不是圣人了?

思潮的涌动,冲击着人们的心。生活上的饱暖,也让人们更愿意追求精神生活。

一时间,各种古籍相继再版,新的作品也层出不穷。言论不再局限于公知大儒,各界人士都热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茶馆,酒楼中随处可见高谈阔论的人。

哪怕找不到酒搭子,你拉上店小二过来陪你喝一盅,他也能陪你唠上好半天。

这样的思潮,自然让清流士大夫们气急败坏。简直就是礼崩乐坏,祸乱朝纲。

几千年的沉寂后,儒家的权威再次受到了挑战,又有了一丝百家争鸣的意味。

面对泯南这个异类,昏庸的皇帝却只知道烧他的“万寿金丹”,对此浑然不理。

不过皇帝也用一个举动,安抚了诸多中下层官员。那就是朝庭的俸禄居然又涨了。

要知道新政之前,官员的日子非常清苦,一个七品知县每年只有俸银四十五两,粮米四十五斗。官员如果不贪污,那就只能饿肚子。

直到新政有了起色,皇帝将年俸改为了月俸。知县每月都能领四十五两的俸银,日子眼见的改善了许多。官位高的大臣就更不用说了。

这对那些真正做事,又愁心生计的官员,当真是雪中送炭。官场风气也改善了不少。

而现在,皇帝居然又发了一道圣旨,将所有官员的俸禄上调一级!从来年起,知县的月俸将涨到五十两,一品大员的月俸更是涨到二百两。

钱不算多,但总归是窝心的事。这道圣旨一发,原本对新政有意见的声音顿时弱了下来。

不过对官俸和爵俸,皇帝一直分得很清。

哪怕是大将军王,亲王年俸是一万两,如今依旧是年俸一万。大将军的月俸一百八十两,那是当差另算的。所以朝庭现在的负担不算太大。

由此对于新政的成效,朝堂上始终褒贬不一。对于泯南这片神秘的土地,不少人也心向往之。

据说源州改制之后,要在州府之内再划分市区,需要更多的人手补缺。这让不少等缺的候补官员蠢蠢欲动,但又鼓不起勇气迈出这一步。

因为朝庭有章呈,去泯南当官要先公示自己的财产。

泯南的不少官员的确富有,但他们家里的钱都是干干净净的。清流士大夫们非常渴望有钱,圣人却又忘了教他们怎么赚钱,只能干着急。

于是,皇帝最后还是派出愿意公示财产的亲信去了。其中就有曾经在泯南中举的蔡功成……

……

“嗨!嗨!嗨!……”

蓝银岛,现在应该叫做蓝银群岛。早上天刚亮,教官们就带着民兵在北岛的滩涂边修炼武功。

这些民兵,都是从村民中挑选出来的武士高手。

庶民体操的成果在时间的沉淀下开始显露。天赋高的平民经过努力,当真不输于世家子弟,最早的一批村民中诞生了不少武士高手。

老潘,老温这些干部自不用说,他们刻苦努力,一直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于是这些小有修为的人都被衙门组织起来,成立了民兵队伍,统一由真正的军官传授炼骨功法。

整齐的队伍中,竟然还有一个扎红头绳的小女孩。

“真是人不可貌相,小红这丫头居然也是个练武的天才!谁能想象两年前,她才那么点小?”

乔银视察着如今的村落,当真是无比欣慰。

小红现在长高了许多,尽管外表依然还是小孩,但全身上下都绽放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乔银知道,即便她还没长开,遇上张三那样的混子也能撂倒三五个。

今天传授炼骨功法的教官,正是乔银的亲信,杨树。现在的杨树终于修炼到了顶尖武师,只差一点就能踏入先天境界,成为一方人物。

看着杨树,乔银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随着太阳高升,早操随之结束。孩子们准备去学堂读书,大人们也开始下地干活。

乔银路过杨树身边,悄悄打了个招呼:“老杨,下午到我这边来一趟。”

杨树心领神会,虽然不知道要干什么,但知道绝对不是坏事:“是!”

晨练结束,乔银放松着心情,慢慢浏览着岛上的风光。

蓝岛北岸,如今有了十余座村庄。相比当初的贫瘠,现已聚集了少许的人气,甚至出现了简单的交易,出现了市地的雏形。

最早的落户的新平村,房屋早就翻修过了。一座座独门小院错落排列,简单而不失精致。加之步入湿季,街道边花草繁茂,让人赏心悦目。

而在新平村正中位置,修起了一座官衙。衙门是石料和洋灰修缉而成,单独的石块并不规则,房屋的整体却十分整齐,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美。

很显然,新落户的行政机关就在新平村。不过市地并不在这里,反而出现在较为偏避的大鞋村。

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又往往不受政府控制。谁也说不清人流为什么会往大鞋村聚集,这也是生意人普遍迷信的原因。

大鞋村,就是祁小怜一同开垦的村落。因为乔银说给干部们“穿大鞋”因此得名。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方皓曾经参与开垦的“小鞋村”。

这算是方皓的黑历史了。于是衙门发出政令,将之更名为“大协村”和“小携村”,意为“同心协力”,“扶老携幼”,起到正面教育意义。

不管怎么说,新落地的村舍土地开垦都很顺利,并很快完成了耕种,让迁徒过来的流民真正安上了家。

人口的增长,让简单的贸易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大协村每天都有不少人到此闲逛,即便不做买卖,也要过来走一圈,欣赏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玩艺。

乔银踩着碎石路,一路逛到村外,遥遥就能看到聚集的人流。一时间他似乎能体会到,在这地广人稀的海外岛屿,能有点人气是多么难得。

“难怪大家都爱往这儿凑热闹!”

走到村内,街上已然有些乱哄哄了。各种小摊摆在路边,吆喝着,吸引着人群围观。

其他村子的不少人也赶到了这里,他们中自然有会手艺的,打造了桌椅板凳等小家具。这两年岛上还收获了竹子,各种竹器也开始丰富着市场。

乔银从倭舰上带回的物资,也出现了不少在集市上。

至于那些小烧饼一样的倭币,却早就都被铰成了小疙瘩。中原人依然还是习惯用碎银交易。

“这个货币问题,一定要想办法整顿一下才好!可惜历朝历代都没什么良策。”

市地的出现,让乔银感到很欣慰。但村民们交易,用的依然是制钱和碎银,这又让他感到忧虑。

市场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弥补自身的需求。但交易的媒介一直是困扰中原王朝的难题。

说白了,就是钱。

钱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铜钱,铁钱,到现在的白银,历朝历代都在币制上做过努力,也都在币制上栽过跟头。

北肃曾经发行过纸币,最后也死在纸币上面。

因此,现在的市场处于通缩状态,朝庭也不敢再发行纸币。视财如命的清流士大夫也把大量白银囤在家里,使得市场交易更加困难。

若不是现在推行新政,不少新兴商品吸引了有钱人购买,使得现银回流市场,那么只能等大戎南下,像当初灭亡北肃那样抄家,挖地窖了。

乔银知道,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不然新政再怎么发展,上限也就到此为止。

眼看时近正午,他才回衙门吃饭。

虽然现在把衙门修起来了,不过乔银还是习惯回自己的船上,因为在这里他才容易进入思考的状态。

午后,一场似曾相识的大雨如期而至。现在又是湿季,新开垦的农田中,各种稻米蔬果都沐浴在雨水中拙壮成长,一派欣欣向荣。

直到下午,云开雨散。一圈环型的彩虹挂在了天边,美轮美奂。

看着这圈彩虹,乔银脑中灵光微闪,不自觉的把它和钱币联想到了一起。

这让他自己都有些无奈:“想钱想疯了么,看到什么都像钱?”

既然铜和铁能铸成钱币,那黄金和白银能不能铸成钱币呢?答案是可以。

东瀛就铸造了金币和银币。但面额太大,所以用的时候还是要铰开,等于没有铸造。

面额小的制钱同样有,但和金银的兑换浮动又太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乔银感觉要解决钱的问题,当真比渡四次雷劫还要难。

“大人!”

这时,房间的门被敲响。

杨树如约来到了乔银的船舱。

乔银也收回心神:“进来吧,我正要去找你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