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零八章 盛世的遗址

阳神朋克 第二百零八章 盛世的遗址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风暴角航行,进度就慢许多了。

不光有西风的侵袭,为了不暴露目标,战舰也被隐藏了起来。虎鲸每天还要休息,捕食,一天下来只能走出一百多海里。

绕过了蛮荒东南之后,远方大陆的生气也随之慢慢消失,很快又变成了大片的荒漠。

一连好多天,虎鲸队伍都沿着大陆架前行,似乎永远都走不到头。

风暴角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地理位置,实际上却相当于半个南肃的领土。要走出南大洋,几乎是试航的距离,艰苦而又漫长。

如此又过了十多天,连绵的大陆架才开始渐渐北去。虎鲸的航线也随之向北转行,猛烈的西风被甩在了身后,取而代之的又是柔和的离岸风。

这让一直专注于航线的乔银终于提起了精神:“绕过风暴角了?”

“嗯,是的!这里已经是天竺洋了!”

莫夫人回答了一声,让乔银更加兴奋起来,念头朝着北方探知了过去。

“已经是天竺洋了啊,这算是到了西天吗?这里距离香料群岛还有多远?”

莫夫人想了想,说道:“如果只谈距离,我们的航程算是走了一小半吧?不过最艰难的地方已经渡过,剩下的就是慢慢游了。”

“哈哈,这可太好了。谢谢你们!”

乔银用念头感知到周围十数里远,并没有发现其他的航行队伍,心也就放了下来。毕竟这个季节,的确不是穿越风暴角的时候。

“莫夫人,你们先吃饱肚子吧?我让大家把战舰准备好,今天让你们好好休息。”

“嗯!”

很快,虎鲸们相继开始捕食,乔银的意识也回到小千世界,让大家放下战舰,做好准备。

一切就序后,催动法力打开了造化葫芦的门户。清光中再次涌出了那艘飞剪船,虎鲸们也跟着海水再次灌进了造化葫芦,开始休息。

“大人,这里……真的是天竺洋吗?”

杨树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似乎多日在造化葫芦之中修炼,都不些不适应外界气候了。

乔银说道:“当然,我一直观察着航线呢,这里的确是天竺洋!接下来的航程,我们只要先北上找回信风,再一直向西航行就行了。”

“明白!”

杨树狠狠的喘了几口气,之后开始指挥水手们整帆调头,沿着蛮荒西岸开始北上。

飞剪船利用蓝银风车,驾驭离岸风航行,很快就恢复了远洋应有的速度。乔银他们也不用龟缩在小千世界中了,尽情瞭望着大海上的风景。

和蛮荒东岸相比,西岸显得更加荒凉。尽管有离岸风的吹抚,但因为寒流南下,大片陆地都是沙滩连向内陆沙漠,简直毫无生气。

航行了整整一个白天,直到休息的时候,乔银才又把虎鲸放出来觅食;队伍则登陆到了荒凉的沙滩上,让远洋的海员们在此沾一沾地气。

如此走走停停,又过了七八天时间,沙漠中开始出现了零星的绿洲。

“这里开始接近赤道,应该是草原带了,再往北就是热带雨林。安南的人或许建立了据点,虽然咱们并不怕,但现在还是不要惹麻烦的好。”

时节接近夏至,东南信风持续北上,开始越过赤道。因此乔银再次和虎鲸们相互轮岗,一路航行到雨林的范围,这才又追上了强劲的信风。

这里已是蛮荒大陆中部偏北,再往上越过北回归线,就是神洲大部的西域边缘。因为神洲的体量引响,所以蛮荒西北岸形成了热带季风。

乔银的念头依附在虎鲸身上,沿途也观察着远方岸上的状况。这里的确开始有了人烟,却不是安南修建的港口,是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

这些人穿着短袖,长袍,头上裹着头巾,皮肤比中原人要黑,和“西域记”中描述的人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不知道是什么国家和民族。

不过乔银现在也没心思去交流。毕竟大肃的形象远不及当年的大棠,想和别人交往,首先要恢复国力,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知道百灵,会不会尸解到这些地方生活?”

心中冒起一个念头,但很快就被甩到了脑后。随着虎鲸部落开始西行,陆地再次离他远去。

……

正如莫夫人说的那样,到达天竺洋后,航行就变得简单而顺畅。时节已是大肃的夏天,东南信风一直沿着赤道偏南吹抚,非常稳定。

乔银他们也照例和虎鲸们轮岗出航,尽管海上的生活重复单调,不过并没有影响到海员们的情绪。

洋务衙门的海员,其心理素质远超过其他国家。

加之他们都是乔银精心挑选,修炼有成的人,个个都是武士高手。当差的时候轮岗,休息的时候就修炼,绝对不会出现闲得发慌的情况。

从出航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人突破到了武师修为,这让所有人都信心十足。老潘和老温也稳步向前,杨树更是开始触及宗师的意境。

有了追求,有进步的希望,人就有了定力。

况且之前的出航,舰队是探知未知世界,前方没有既定目标,所以笼罩着无边的恐惧。如今则是知道航行的目标,只是远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这支航行队伍的氛围,严肃而不失活力,加之补给充足,一路上斗志昂扬。

航线由西向东行驶,偶尔也能接近北方延伸到天竺洋的大陆架,半岛,还有岛屿。这些地方都有居民,而且比之蛮荒大陆,越往西走越显得繁华。

乔银所看到的人的外貌,也和中原人相差越来越大。蛮荒西岸的人只是黑一点,服饰不一样,天竺洋北岸的人则开始变得浓眉深目,有了明显的异域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已然在西域范围之外了。

域外的陆地气候相对干旱,居民聚落多以绿洲为根本。男性穿着奇特的长袍,头上还顶块布,女性更是把全身上下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可能是怕晒着了。

不过乔银却是从《地理志》上读到过,这是当地的宗教习俗,女人不能抛头露面。

“据说大棠高僧从西域出发,走了十万八千里才到达天竺,沿途经过了八十一个国家!我们现在所在的方位,恐怕只是近外而已。”

中原很少有真正走出过西域的人,所以大棠高僧的西行不仅是赶路,沿途还记录风土人情,走了整整十四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献。

他把西域之外,通称为“域外”。邻近西域的通道为“近通”,再远便是“中通”,天竺所在的位置叫做“远通”,也就是传说中的西天。

据说西天是武僧的发详之地,东土则是道士的起源之地。域外作为东西交融的桥梁,大约五千年前将小麦传入中原,与之一同传入的还有武学。

武学的盛行,弥补了鬼仙肉身的虚弱,强大的王朝让纷乱的中原归于一统。

此后分分合合,直到开创了大棠盛世。

大棠高僧西行,主要就是为了促进中西交流,他也用道术交换了不少武学经典。

像乔银修行的《八部神王经》,《六道轮回经》,都是从武学中参悟所得。甚至他自行顿悟的《大悲还魂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学的启发。

另外,大棠还引进了诸多特产,比如现常见的大蒜,黄瓜,莲藕,都是从域外引种,极大的丰富了中原人的餐桌。

而天竺最有名的不是佛学,也不是武学,而是棉花。

没有棉花,就不会有乔氏母子,更没有如今的泯南。

当然中原也传播出了精妙道术,文化,只是最有影响力的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水稻。

水稻这种作物比小麦播种时间短,收成也要高,数百年间早已在域外普及。沿途下来,乔银就看见不少种植水稻,食用大米的绿洲。

文明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引发冲突,但如果交流成功,也能相互成就。

其中对中原影响最大的,还是天竺人发明的数字。正因为数字促进了中原理工学术的发展,才在今天让乔银能乘坐飞剪船再次来到西方。

……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多月。

飞剪船和虎鲸相互配合,已然走出万余海里的航程,到达了中通地带。

中通被称为“流着蜜与奶的圣地”,比西域更繁华。海上开始有一些两头尖尖,好像菱角一样的奇特帆船,显示出贸易往来。

远方的市集上,隐约还能看见蒜头一样的高大教堂,还有身着奇异长袍的商人。

不过这里却完全没有了中原人的身影。万方来朝的大棠盛世,早已桑田沧海。

但前辈高僧不曾想到,如今这个积贫积弱的大肃居然另辟蹊径,在颓废中又有了中兴之相,从海洋上重新回到了盛世的遗址。

负手站立在舰艏,乔银遥望着碧海蓝天,还有北方隐约错落的黄砂大陆,一时万分感慨。夜以继日的远航,他们终于看到了故地。

“复过坎儿井,炎汉非旧颜;少时多壮志,四海少余闲。天命寻畿辅,雄兵出故关;何时经过地,一别六百年!”

杨树他们站在乔银身后,听他突然吟诗抒怀,也不由得热血沸腾。

乔银高长的身影上,隐约有一种气势在凝聚,那是一种类似于祁云伟,甚至是大将军王的气势;完全不同于鬼仙的阴柔,是一种热血奔涌的阳刚正气。

“武圣!”

杨树现在眼光不低,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气势。

乔银竟然感应出了拳意,属于他自己的拳意!如果能积累成功,就有可能浣血成圣。

尽管没有真正成功,但乔银的气势却再次鼓舞了将士们的心,能全力走完这最后的旅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