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经世济民

阳神朋克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经世济民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嘀!

源州府,洋务衙门演武场。

宁远手执一张乌黑透金的曲弓,一箭放出,雕翎箭顿时爆出一道破空的呼哮。

笃!

千步开外,快如虚影一般的雕翎箭在呼吸之间就射中靶心,让人叹为观止。

“好!好弓,好武艺啊!”

在一旁观看的祁云伟和卢源,都是赞不绝口。

宁远如今终于把武圣修为稳定下来了,尽管尚未突破先天,但在年轻一代的将领中绝对是佼佼者。

不光是他,就是老一辈的肖天尧,纪冰洋,柳君刀等舰守们,也陆续突破到了圣境。如今的洋务衙门终于有了相当的武圣和鬼仙。

更令祁云伟高兴的,是郎先生他们带回的“雷陀木”,比之前的蓝陀银木要更好。打造出的“雷陀弓”弓力达到九石,射程千步开外,简直能堪比十大名弓。

因此现在的洋务衙门,不光人才辈出,就连装备也都供应得上,处处显露着兴旺气象。

宁远爱惜的抚摩着手中的宝弓,却多少有些不尽心意:“可惜,我一直没能揣摩出自己的武道拳意!若是不能突破这重关口,只怕成就到此为止了。”

“那,是迟早的事。”

祁云伟拍了拍他的后背,带他和卢源一同走出了演武场,向着港口而去。

源州府长街之上,又多出了许多新式塔楼。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用地越来越紧张,塔楼也越修越高。从最早的三五层,到现在的六七层,还在筹备的新楼基本上都是九层了。

此起彼伏的高楼,平整宽阔的街市,络绎往来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整座州府呈现着一种蓬勃生机。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根根整齐的讯杆。

炼钢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加快了材料的供给。如今的讯线早已延绵到了远处,快则今年年底,慢则明年年中,就能和银京真正完成通讯。

电讯业务不光让各级衙门办差便利,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改变一次社会面貌,这也是洋务衙门最大的特色。

因为城区面积拓展太快,以至于很多社区和街道的名字都起得过于随意。

比如通讯总场所在的“银京路”,纺纱场所在的“太平街”,纺织场所在的“汉东大道”,炼钢场所在的“胶东路”,枪炮场所在的“和平大道”……

这些地方原本都是远离城区的荒避地带,因为周边居民越来越多,最后也为成了城区的一部分。这样的命名方式,也算得上是洋务一大特色了。

“赡民堂!”

路过“利济路”时,一座塔楼里传出的读书声让宁远流露出思念,“可惜小银不在!不然她看见这赡民堂完工,不知道得有多高兴?”

祁云伟则是说道:“这才刚修好一座,远远不够!小乔这孩子是打算把它建成学堂的。”

利济路,本意是“利国济民”。这条路正是因为修建“赡民堂”而得名。

大道很宽,和所有新规划的道路一样,主道中间能并排行驶四辆马车。两边的从道供行人行走,街边建着排水沟,还种了树,看起来很是清爽。

“赡民堂”正门口,沿街有不少小摊小贩。和许多蒙学校门一样,卖小吃的,卖文具的,卖小玩艺的,都喜欢凑在附近做点小生意。

此时正是赡民堂的授课时间,大门紧闭;不过旁边的侧门正好走出来一位女孩,她似乎也感觉到了宁远他们,连忙过来见了个礼。

“伯父!宁大哥,卢大人!”

“这孩子,别太拘礼了。”

祁云伟笑着抚了抚她的头发,宁远和卢源也向她还礼。

这个眼盲,却能正常行动的女孩正是小怜。她如今也穿着一身正式的官衣,只是没有补服而已,手上还抱着一口招文袋,显出几分干练的气息。

赡民堂能够开张,小怜可以说居功至伟。

祁云伟看着这个侄女,心中的欣慰可想而知。似乎有意要炫耀一下,于是问道:“小怜,学堂的功课做得如何?你小银姐姐回来,肯定是要问的。”

小怜则是兴奋地说道:“功课做得不错,我研修出了一套修炼神魂的法门,教会了不少人!只要他们能坚持修炼,以后自理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哈哈哈哈,那是在好不过!”

看着宁远和卢源惊叹的目光,祁云伟不由得哈哈大笑,心里哪有不得意的。

“走,跟伯父和大人们一起走走?你如今也是衙门的人了,很多事还得找你商量。”

小怜比原来变得大方多了,跟在了祁云伟旁边:“是!只要我做得来,一定为大家尽力。”

现在的赡养堂只建成了一座,全城的孤寡老小都往这里送。不说以后人越来越多,能不能住得下,乔银的构想也不是把人当猪养,而是当人教育。

赡养堂,就是一个打着赡养名头的道术培养基地。

按乔银和祁云伟的打算,赡养堂按年龄划分老幼,健康孤儿要和蒙学学堂一样,接受正规教育。残障孤儿学习道术,争取让他们都能成才。

至于残障成年人,让他们有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进赡养堂,才是真正为他们养老送终。

所以老中幼不能混住在一起。

小怜自然听得明白,也开始思索怎样编撰课本,怎样安排修炼,拯救更多的人。

自己淋过雨,就要为别人撑伞。小怜坚持本心,所以才如此年轻就堪破鬼仙屏障。

一行人边走边聊,商量着在这条大街的南北再建立两座赡养堂,如何管理,如何运营,都发表着各自的见解。直到中午,才从“利济路”走到了“银松路”。

“银松路”如何得名已不可知,总之这里是源州府的美食一条街。新修的塔楼内有不少高档酒家,路边的摊贩也都有拿手绝活,十里长街香气四溢。

祁云伟带着大家来到一家吃蟹黄包的名店“广德楼”,正好又在这里遇上了同样来吃饭的郎先生,孙连城和诸多慕僚们,顿时喜出望外。

于是大家一同吃过中饭,下午时分穿出繁华的州府,一路来到了外滩。

……

秋分过后,风向转北。

又是一年出海的日子了。

去年就在这片营盘,送走了大批逃荒的流民。而今年的流民更多,单这一处就聚集了万户,这还仅仅是众多棚户区中的一个。

源州自开海以来,全国各地的流民都往这里跑,以至于一年比一年拥挤。据各衙门统计,今年源州安置的流民怕是有八万户,数十万人之多。

放在早年,如此多的流民涌入州府,势必要闹出大乱子。即便不出乱子,朝庭中的清流士大夫们也能趁机弹劾,没事找事,使劲拖新政的后腿。

可惜现在的泯南今非昔比,一堆堆的人往瑚州送去,再多的流民也能安排过来。

而且今年,郎先生他们更是带回了一件比造化葫芦更为逆天的神器,正需要人口填充海外。

祁云伟望着井然有序的棚户区,不禁问道:“老郎,你这次出海,打算带多少人?”

“六万。”

郎先生伸出姆指和小指,最后加了一个量词,“六万户。”

“六万户!”

祁云伟被他吓了一跳,“安排得过来吗?”

不是六万人,而是六万户!

连大人带小孩,恐怕有二三十万人,这已经相当于一座州县了。

因此宁远说道:“所以大人能不能和我爹说一声,把江知府和丁知府借我用用?等把这些人送到海外安顿好,我再把两位大人送回。您看如何?”

“胡闹。”

祁云伟一口拒绝。

“朝庭命官,你说借就借?最多派遣几位同知和县丞给你,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多谢大人!”

宁远和郎先生对视了一眼,连忙向祁云伟行礼。

祁云伟又说道:“出海之前,替小乔再去看望一下老夫人!小宁前天又和我说,小乔久出不归,老夫人十分思念,咱们务必过去热闹热闹。”

宁远点点头:“这是应该的。”

小怜忍不住说道:“小银姐姐这次出海,会不会又有什么新发现?”

祁云伟笑道:“她这个人,天生有大气运!我能够感觉到,她正带着气运归来。”

说着,他着向远方望了出去。身上气血微微吐纳,直上九霄苍穹。

……

呼……呼……呼!……

广阔的南方大洋。

随着太阳偏南,风带也跟着南移。

而且越往南,离陆地越远,风就越脱离束缚,变得狂暴。

当东南信风再次越过南回归线时,与之毗邻的西风带几乎成为了咆哮的气流。

为了航行安全,飞剪船不得不撤去了一定数量的风帆。蓝银风车已经完全不是为了聚风,而是调节风量,保证船不被吹翻。

“我的个吗,这西风带当真不适合航行。”

乔银站在甲板上,望着前方的狂风巨浪,一只蓝色巨手虚托在飞剪船的一侧。只要发生危险,他就能在第一时间将船扶住。

同时,乔银还遁出上百枚念头在前方的海底探路。

现在航行速度太快,万一触礁,这艘船绝对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因此西风带小船不方便航行,大舰恐怕也不方便,这条航路实在是难以逾越。

望了北方一眼,乔银知道那里就是风暴角。

“时过冬至,是绕过风暴角的最佳时间段了吧?”

现在的信风刚好吹过风暴角,西风也向南偏移,远离了蛮荒大陆南端。乔银知道安南的舰队必然大量出海,倒卖商品牟取暴利。

又是三个月的远航,再次走过了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乔银重新回到了风暴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