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从合作到信用

阳神朋克 第二百三十九章 从合作到信用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乔银回到蓝银岛后没几天,孙连城,丘小珍就带着工匠忙们碌了起来。

要建立银行,首先就得把铸币机归整清楚,许多繁琐的事情都要专门的人去做。乔银并不是全才,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办成。

另外,乔银还组织了那些专业管理财政的干部,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办理银行业务。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信贷的风潮就逐渐在蓝银岛上吹开了。尽管银行尚未落实,但类似的理念已经在一些小仓库,小钱铺开始试行。

互相信任的村民们在生产队的监管下,把不多的余财聚在一起,交给会打理的人经营。投资人可以吃点薄利,想办事的人也能筹到资金。

这种规模小,却又具备银行特征的信贷机构,被村民们称为“信用社”,算得上大肃银行的雏形。

另外,原本已经成立了合作社的村民,更有人把股份经营的理念学到了手。特别是那些修为小成,开垦了大片荒地的人,开始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

社会生产在脱离小农经济后,似乎找到了合适的发展道路。

又是一天午后。

终于清闲下来的乔银,跟着宁远和郎先生一同乘船,沿途欣赏着岛上的风景。

如今的蓝银岛当真有了一丝繁华的气息了。最早开发在衙门周边的村寨,真正建成了一座小城,颇有些当初瑚州的规模,聚集的人口也从乡村变成了乡镇。

那些稀稀落落的村舍,也以这处中心向着东西两岸延伸了出去。牙舰顺着海岸一路西行,村落人烟竟也一直走不到尽头,一改之前的荒凉。

“好厉害,今年居然迁徒过来这么多人?你们怎么做到的?”

牙舰一直航行到北岛的西北角,然后转南航行。沿岸的村落居然还没有到头,这简直超出了乔银的想象,整个北岸已经完全得到了开发。

宁远有些得意的笑道:“有了朽木树妖这等神器,还愁装不下一点人?实话告诉你,虽然你的神通最高,但论起办事的水平,我们未必就比你差。”

“哈哈,这个当然!”

乔银对此倒不会怀疑。他刚当上大船长不久,指挥几千人问题不大;但想带领十万人马,哪怕只行军不打仗,那也够呛。

郎先生则是介绍道:“现在的海蓝岛,不光人口多,开发出的耕地更多;而且你祭炼过的水稻,小麦,经过实验田一季的试种,已经完全成功了。”

“真的?”

乔银望着远方的田野,心中也是一阵愉悦,“那现在的亩产,应该有很多了吧?”

郎先生颇为神秘的伸出一个巴掌:“那当然,现在的亩产有五百斤。”

“五百斤!”

乔银看着他的巴掌,不由得惊呼了起来,“这就是说,咱们的粮食产量至少增加了六成啊?”

郎先生和宁远对望了一眼,之后忍不住笑了出来:“我说的五百斤,是小麦的亩产!水稻亩产是八百斤,你知道吗?八百斤!”

“……”

听到这个数字,乔银整个人都愣了好半天,之后再次望向了远方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

“真的吗?八百斤,亩产能有八百斤?那一亩地的收成,不是有以前的两三倍了?咱们今年种的粮食是不是都开始用实验田的种子了?”

看着他激动的样子,宁远也安抚了一下:“当然,这种事怎么可能拿来开玩笑?种子培育成功后,就已经广泛播种了,马上你就能看到丰收。”

“哈哈哈哈哈哈!……”

这让乔银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八百斤?哈哈哈哈……八百斤,打鸟人!……”

不过郎先生却泼了盆凉水:“你也别高兴太早了。”

乔银只是笑,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见郎先生说道:“粮食亩产是提高了,的确有两三倍,但消耗呢?你推广庶民体操,让普通人也能修炼,如今最早修炼的人中有不少成就了武士,甚至还有武师!他们对粮食的是消耗是普通人的三五倍,甚至十倍。”

听到这个消息,乔银这才收敛了一些笑容,冷静了许多。

不过他想了想:“但是,武士的体力也是普通人的十倍吧?耕地如果多开发十倍,亩产又提升了两三倍,算起来还是有进步的……”

说着,又望了郎先生和宁远一眼:“不对吗?”

宁远说道:“理论上是这样,但耕地始终是有限的。蓝银岛如今没有发生问题,还是因为人少地多,正是开发的初期。泯南也是因为有瑚州作为调剂,暂时没有暴露出问题,但以后怎么办?”

“……”

听到这里,乔银是真的冷静下来了,不过短时间内倒是找不到什么答案。

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航海,看能不能发现新的土地,继续缓解人地矛盾。

看着乔银被打消了热情,郎先生却又笑道:“你也别太着急,其实这个问题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如今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救救急。”

乔银连忙问道:“是什么办法?”

郎先生说道:“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

牙舰顺着海岸一路向南。眼见天色将晚,宁远便吩咐停船靠岸。

大家一同登上涂滩,郎先生才对乔银说道:“去年咱们就是从这里出发,一路往南,找到了南银岛!还记得路上咱商量过的吗?这座岛的西岸,可以放牧。”

“对呀?出海一年,我居然给忘了!”

乔银放眼望去,前方的一座小村子不再是开发的农田,而是放养着一群群的牛羊。

因为海蓝岛西岸降水较少,不再适应农耕,所以这里发展的是畜牧业。

郎先生笑道:“终于记起来了?现在只是把人和牲口迁徒到了这里,还没真正建成牧场!等再过个一两季,多迁徒些人来,把整个西岸都填满才行。”

边说,他边带着乔银和宁远一路走在了草地上。

此时正值湿季,刚刚被雨水滋润过的草原长势旺盛,一片青绿。

洋务衙门凭借朽木树妖,今年足足迁来了五万多户居民,建立了数百座新村,开垦农田无数,完全把海蓝岛的北岸发展出来。

北岸的东北角属于林业区,那里的村落不从事农耕,专门从事林木工作;西岸则属于牧业区,同样有专门的干部负责管理这里的生产生活。

现在的牧业区才刚刚开发,牧民只有几个村子。牲口还是散养,就地食草。

这相当于北方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属于粗放型牧业。如不好好规划,遇到干季或天灾,他们必然会因为生计问题和旁边的农耕村落发生矛盾。

所以洋务衙门经营的牧业,并非游牧,而是定牧。

“小银,前面的这片农田,种的就是牧草!你之前开发过稻麦的谷神一窍,不知道能不能再开发牧草的穴窍?若是牧草也能增产,那将是一大功德。”

走到一片农田边,郎先生颇为期待的问了一句。

乔银终于明白了郎先生的用意了,原来缓解粮食的办法就在这里:牧场。

因此他定然不会推辞:“好,我一定尽力试试!”

眼前这片经营畜牧的村落,虽然不以种粮为生,但也并非没有开发农田。村落周边同样开垦了大片耕地,只是播种的并非米谷,而是牧草。

乔银也认得,其中好几垧比人还高的作物叫做“象草”。

这种牧草产于西南,长势快,收成多,一般两到三个月就能长成,而且能割许多茬。西南地区的人拿它来喂养大象,是最为经济的草料。

另外一种齐腰高,还开着小花的叫“苜蓿”。

苜蓿原产于中通,属于豆科植物,是所有草料中营养最丰厚的。如果把象草比喻成牲畜的“饭”,苜蓿就是它们的“菜”,而且是肉菜,其养份仅次于大豆。

灾荒年间,饥民有把苜蓿打成豆腐吃的,可见其价值。

于是乔银找到一株标注了记号的象草,盘膝坐下,然后从眉心遁出一枚念头开始祭炼。

郎先生和宁远也默默的守护在一边,心中充满着期待。

大肃诞生出定牧农场,原本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失去了养马之地,朝庭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变革,最终才把牧业走出新路。

这样的变革,将牧场从原始的粗放,逐渐演变成了集约;直到洋务衙门推行新政,成立生产队,最终确定了合作式牧场经营。

按传统的游牧方式,每五亩草地只能养活一只羊,二十多亩才够养活一头牛。

但以规范的牧草种植,每一亩地就能养活一只羊,五亩地能养活一头牛!这也是大肃南下之后,依然能偏安百余年的原因之一。

而且牧草种植相对粮食要容易,特别是成立生产队后,每十个成年男子就能种植十五到二十垧的草场。这还是没有修炼过的普通人来定量。

因此这片草场,比普通粮田要大好几倍,看起来颇为壮观。

只要牧场顺利收获,一个小队就能饲养二三十头牛,或者八十到一百头羊。这样的收获,绝对不亚于种粮的收入,足以让牧民完成脱贫。

最为重要的,是肉食和奶制品对于营养的补充,这才是真正缓解粮食的根源。

于是乔银遁出的念头后,开始耐心寻找着牧草的穴窍,务必要把这个关键解决。

“如果小银能把牧草祭炼成功,再增加产量,那样才能真正解决人地矛盾啊!不知道她能不能做到?应该能,牧草也是粮食!”

宁远和郎先生无比耐心地帮乔银做着护法,等待着下一个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