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弃两改圆(下)

阳神朋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弃两改圆(下)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噢!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

蓝银岛上,现在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衙门边架起的大风车了。现在正值信风季节,风车从白天到夜晚都在旋转,吸引着不少孩子看热闹。

湿季将尾,信风未停,这也正是打谷晒粮的好时节。一片片谷场上人影涌动,各种谷,麦,豆纷纷被加工贮存,显露出一片丰收后美景。

妇女和小孩也在家中喂着猪,鸡鸭鹅等家禽。日子不算丰足,却也温饱了。

而且如今的蓝银岛,已经有了初步的小工程。建坝,修渠,架水车,为各种加工农具提供着连绵不断的动力,再也不用人费力去转磨盘。

现在的水车,叶片都是用蓝陀银木打造而成的水轮,丘小珍改良了法阵后,再由祁小怜用五行法力镌刻。其动力已经超出原始水车百倍了。

河渠边,一架小房子大小的水轮设备,就能带动一个村几十座的谷砻,石磨,风箱。

“可惜,这水利虽然越来越完备,但总归逃脱不了地形限制。所有的工程都得建在河边,而且随着季节起落抛锚,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解决?”

乔银看着现在的水轮,虽然也欣喜于它的成就,却依然觉得有些不满足。

乔家的纺纱场就是靠水利起家的,产能的确是突飞猛进,但每年修缮水利也是一个麻烦事。而且场房不能建在商业区,总归有些遗憾。

“不知道,风利能不能改良一下这种局面呢?”

于是,乔银回到衙门后院,再次抬头望向了那座高大的木架,以及上面转动的风叶。

旁边,丘小珍和祁小怜正在捣鼓着几片大而轻薄,明显是用蓝陀银木打造而成的新叶片。

这让乔银颇为意外:“怎么,你们打算把这架风车也换成蓝陀银木?”

丘小珍说道:“是啊,这座风车结构很好,就是动力还不太够!我依照它的性能重新设计了一套法阵,等小怜镌刻好,就能换上了。”

说着,一边的祁小怜也盘膝坐在地上,从口中吐出五枚华光闪烁的光珠。

正是五行丹煞。

这五枚丹煞,如今都显得内敛昂藏。

乔银去年帮祁小怜祭炼过一枚金精煞,助她一举突破鬼仙,如今祁小怜已然五行相生,将所有丹煞都淬炼到“一念生世界”的层次了。

只见祁小怜用神魂虚拖起一扇巨大的蓝银“叶片”,之后五行丹煞环绕在周围,竟在中心闪烁出一个不稳定的小千世界,然后浸入到了蓝银木中。

“好厉害!她现在镌刻法阵,已经是在内部镌刻了,我都难以做到!亏得小珍能钻研出这样的法阵,也得有小怜这样的人来完成。”

乔银看着这样的手段,都有些自叹弗如。

在宝器内部镌刻法阵,这已经是巅峰武圣的境界了!五霞丹云剑就是由五座法阵组成的。

祁小怜能把五行丹煞控制到这种地步,可以说就算遇到四次雷劫的高手,她也有自保之力。

少时,祁小怜将法阵镌刻完成,这才注意到了乔银的到来:“小银姐姐,你回来啦?”

乔银笑了笑:“早就来了,怕打扰你,所以一直收敛气息。你别见怪才是。”

乔银现在已经是半步武圣,收敛了生机,鬼仙是感应不到的,这也是祁小怜最大的短板。

不过祁小怜自然不会见怪,而是开心的拿起那片比门板还要大的叶片:“小银姐姐,我们的风车可以换上新叶片了,你法力最高,来帮忙好不好?”

乔银自然同意:“好啊!”

很快,他就和两个女孩一起将风车的叶片换了上去。原本沉旧的大风车顿时焕然一新。

“怎么叶片只有三片?”

不过换好后,乔银却是提出了一点疑问。

丘小珍解释道:“以风车最大的动能来说,四片肯定是最好的!不过蓝银木总归成本不低,我计算之下,觉得三片是最经济适用的。”

乔银顿时领会,伸出大姆指点了个赞:“好!真不愧是咱洋务衙门的人。”

被他一表扬,两个女孩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信风再次吹过风车,让这座原本缓慢转悠的大风车飞快旋转起来,发出嗡嗡的震动。

这样的动力,几乎不弱于水轮了!而且它不用像水轮那样一定要建在河边,只要是有风的地方,都能架楼起用,限制大大降低。

“哈哈,真棒啊!”

看见风车如此强劲,乔银不禁心花怒放。

随后,他又问丘小珍道:“对了,你既然能给风车换风叶,里面的架构是不是也熟悉了一点?能仿造出来吗?大肃现在有很多产业需要水利之外的动力。”

丘小珍说道:“当然能,只要给我时间,我不光给把里面的各种结构造出来,还能设计出适合它们的法阵!这样它们的动力也能十倍百倍的提升。”

“哈哈,那可太好了!”

乔银听罢,当真是爱死这个丘小珍了。

铸币机肯定是要带回大肃,还要仿造的。虽说用水轮机也能带得动,但源州现在产业越来越多,再怎么挖水修渠也供应不上,需要新的动力。

如今有了大风车,可以解决相当的问题。

不过丘小珍又说道:“只是这座风车,转向角只有九十度,在这座岛上还能用;我们大肃是季风气候,要仿造起来怕是要做不小的改动。”

乔银点点头:“这个肯定!好在咱们衙门能工巧匠不少,设计个方便的转向架,应该不成问题。”

说着,大家一起走进了大风车的底层。

底层内,正是放着的那套复杂的铸币设备。

这些日子,衙门也一直有人保养,上机油;因此乔银把风车机构重新连通,机器马上轰鸣震动起来,而且动力极其充足,场房再扩大十倍也带得动。

“真棒啊?谢谢你们,小珍,小怜!我这就让大家连夜开工,把新币铸出来!”

……

确定了货币样本后,蓝银岛的小衙门这几天也连班开工,将库存的白银全部炼成了银币。

衙门出海携带的白银并不多,总计只有二百余万两,基本上是饷银,以及府库流转的备用金。炼制成银币后总计不过二仟万圆。

不过有它们作为本位金,信用社马上加印了二千万的纸币,正式启用新币收购。

介于信用社已经成立了一段日子,不少村民倒是信得过这个机构。加之纸币的各种面额便于计算,衙门便以征购粮食为契机将新币流通到了百姓手上。

同时,各衙门招募的公共事务,如修路,盖房,也以新币作为报酬发放给参与劳动的村民。于是在征粮结束不久,三千多万圆的面额已经流转到了民间。

百姓们挣到钱后,也很快开始互通消费。银元,纸币在市面上并行,各种价格的商品找兑也颇为方便,新币出乎意外的受到人民的欢迎。

直到信用社顺利开张,一部分勤俭持家的村民也将赚到的钱又存回了社中,将存折收藏在家里。这让现金再次流通回了信用社,货币得到了再次利用。

同时,合作社也有发展个人事业的,他们以房屋或田产向信用社贷款。这类业务一般面额较大,交易金额也较大,于是驱向于用支票交易。

加之信用社在建立之初吸纳存款,利率定位偏高。存款定期一年为百分之三点五,贷款四点五。因此信用社成立才半个月,资产就循环超过两亿元。

“这个银行系统还真是神奇!只是通过对现金和票据的流通,就能根据所在区域的市场,自动趋同于当地的生产总值,这尼多兰真是营商的天才。”

要知道,衙门的启动资金只有二百万两而已。成立银行后,货币的流通价值足足翻了好几倍。

以市场来说,货币是白银还是纸币其实是次要的,钱之所以值钱,还是因为今年大丰收,商品繁荣起来了。所以钱就显得非常值钱。

如果胆子放大一点,以蓝银岛今年的生产总值,哪怕多印几倍的纸币也能吃得下,甚至能促进市场更加繁荣。不过乔银毕竟是第一次开银行,还不敢这么搞。

北肃纸币崩溃的教训,永远警醒着现在的人。

好在凭现在的货币,已经让蓝银岛的市场开始盘活。各个集市每天热闹非凡,大家买卖东西也更方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另外,小有积蓄和贷到款项的人,也开始在合作社中筹划着自己的事业。比如承包渔塘,承包林场,竹园,果园,还有人和衙门商量,希望能购买设备,开办场房。

原本,普通百姓就是存了钱也不可能办事业。十代积累出一个小地主才是常态。

但现在有了证券机购,能让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贷款,在衙门的监管下放心入股经营。

擅长种地的,可以承包更多的地;不擅长种地的,就把地租给别人,自己做擅长的手工活。

土地的经营,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到后来的合作经营,终于演化成了农场。

所以农场主看起来和地主差不多,但性经营模式越了几个等级。地主靠吃租过活,只会拖累经济发展,农场主靠收成扩大再生产,是发展农业的先进生产力。

直到湿季结束。

日子才过去十几天,信用社和证券交易所就已经在蓝银岛上生根发芽,开始蓬勃发展。

这样的景象,当真出乎乔银的预期。

他本以为大肃人要学会这一套,少说要一年半载,结果十天半月就办成了。

“咱大肃人,也挺会做生意的嘛!当然,这事还亏了马昀他们这些开明绅士,不然哪有这么顺利?我当初还准备把安东尼奥请来当经理人,如今看来真用不着了。咱马昀先生的水平,绝不比游太人差!”

路过衙门,这里的信用社和交易所无非简陋了点,但运营状态已经丝毫不比纳兰遮要差了。

这让乔银一度怀疑,马昀是不是有游太人血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