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八十三章 会试大典(下)

阳神朋克 第二百八十三章 会试大典(下)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臣弟应祥,参见皇上!”

宜亲王迈步走到龙位之前,拱手躬身。

虽然他身份尊贵,但和皇贵妃不同,与诸多大臣同朝共事,因此众人并不用参拜。

不过宜亲王和骆诚国,司马匡一样,见君不跪。因此只是躬身行礼。

“皇弟平身,赐座!”

皇帝也是十分兴奋,微微抬手,虚扶了宜亲王一把。之后小太监又搬了一把琇墩,放在了骆诚国之前。

宜亲王走到座位前,骆诚国和乔银也向他施礼,宜亲王微微还礼。

对面,司马匡也终于缓过神来,同样向宜亲王施礼,宜亲王同样还礼。

同时,站在朝班之中的刘彧走上前来,在宜亲王面前跪下叩了一个头。

“儿臣参见父王!”

“免礼!”

“谢父王!”

刘彧是皇帝指认给宜亲王的义子,承袭了世子爵位,倒是不同于其他大臣,需要迎接。

直到刘彧归班,宜亲王,骆诚国,司马匡,乔银四人方才在朝班前方坐了下来。

这一坐,当真改变了朝堂上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氛围。

不为别的,只因为宜亲王成就了人仙!如果说之前大肃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和亲之大局,在如今的宜亲王面前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大戎出了一位人仙,大肃同样有一位人仙。

用得着害怕吗?

用不着。出于外交礼仪可以友好一下,但像之前那样卑躬屈膝大可不必。

而且宜亲王来得太是时候,早一点,晚一点,都构成不了现在这种形势。

司马匡的两道剑眉几乎都要皱到了一块儿。

就在他冥思苦想,如何把和亲的事进行下去时,皇帝却先开口说话了:“十三弟,你这次击败安南,其功不浅!朕要重重的犒劳你。”

宜亲王微微拱手,只说道:“臣弟乃朝庭武将,保境安民乃人臣本分,岂敢再受皇上恩赏?不过此番南征,将士亦有伤亡,只望朝庭不吝抚恤才是。”

“这个自然!”

皇帝说道,“新科进士乔银,已在源州设立‘赡役堂’,确保将士善后事宜!朕准备效仿此道,推行全国,儿郎为国征战,大肃也要为他们保底。”

“多谢皇上!”

宜亲王连忙起身,躬身谢恩,之后转身向乔银施礼,“原来泯南有如此衙门,本御日后得空,定然要去源州观摩,保我麾下将士有所依靠。”

乔银也早就站起身来,向宜亲王躬身还礼:“王爷言重,只愿王爷来源州指教,乃我官民百姓之福。”

二人言行有礼有节,真如初次见面一般。

这时,刘彧又从朝班中站了出来,拱手道:“皇伯,儿臣有本启奏!”

皇帝点点头:“说!”

“谢皇伯!”

刘彧躬了躬身。

“儿臣拜于父王门下,承袭世子爵位,此为朝庭礼制!如今娘娘认乔银为义子,也应承袭爵位,不然即成闲散宗室,恐为国礼不合。”

“臣附议!”

司马匡没想到刘彧居然会开口提及此事,当真喜出望外!他赶紧站了起来,也向皇帝拱手躬身。

“臣启皇上,娘娘即认了乔银为义女,理应册封她一个藩爵,以为和硕公主!然后效先皇之法,让公主与大戎颜郡王和亲,以结两国百年之好。”

终于把准备好的话托口而出,司马匡感觉无比爽快!只可惜,他这段话和想象中的掷地有声,实在相去甚远,根本没有一言定鼎的气势了。

特别是宜亲王,用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他,让司马匡很不自在。

“和亲?和什么亲?”

宜亲王问了一句,一脸茫然。

司马匡定了定神,转身微微施了一礼:“回王爷话,大戎颜郡王修成人仙,无可匹拟!老臣为大肃安危着想,效先皇之法,远嫁一位公主与之和亲。”

“这如何使得?”

宜亲王一口否决。

“乔银乃我大肃进士,国家重臣,送与北藩王爷和亲,岂不是违背了礼法,辱没圣贤之道?司马大人,史笔如铁啊!后人可不会管乔银是谁,只会看到大肃嫁了一位进士给大戎王爷,这是何等国耻?”

“……!”

一句话,直说得司马匡面红耳赤!后面不少朝臣也都议论纷纷,让他无地自容。

之后,宜亲王向皇帝微微拱手:“皇上,如若大戎真心和亲,我朝下嫁一位公主无可厚非!但大戎若敢逼婚,臣虽不才,也要向那颜郡王讨回公道。”

“说得好!”

皇帝连连点头,朝堂上的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

哪怕大肃一向酸腐文弱,但人总归是有点血性的。如今宜亲王以人仙之尊,挽狂澜于即倒,当真如擎天立柱一般,成为了整个乾阳殿的基石。

“司马爱卿?”

不过皇帝还是温言唤醒了司马匡,“你夙夜忧叹之事,如今终于不用愁烦了!这些时日你为朕分忧,还要为会试操劳,朝廷亦不会忘却你的功绩。”

“臣惶恐!此乃皇上鸿福,王爷之威德,臣何功之有?”

司马匡连忙退到自己的座位前,一拌之下,差点没有站稳,一时狼狈不堪。

“噗!”

“哈哈哈哈……”

眼看朝班中有人发出笑声,皇帝当即板下脸呵斥道:“何人放肆!”

这一下,让想笑的人连忙憋了下来。

听皇帝说道:“如若王爷没有还朝,司马大人的章呈就是唯一之选!他为国家劳苦如此,今日陡然卸下重负,微有失仪,尔等不以为敬,反来耻笑?”

最后,他提高了声音:“有那么好笑吗?”

怒喝之下,整个乾阳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皇帝倒也没骂错。

如果宜亲王没有修成人仙,大肃必然是要嫁一位公主去大戎的。只怕人家还不稀罕。

因此这一顿训斥,直让在场的人都笑不出来,一个个自惭形秽。司马匡的形象也重新高大起来。

见皇帝如此公正,司马匡的心绪不由得好了一点,重新端正礼仪,坐在了绣墩之上。

“臣启皇上。”

这时,宜亲王才再次启奏,“乔银身为进士,若册封为和硕公主,实在不合国体!以臣弟愚见,不如让他参加考封如何?”

“这……”

皇帝装模作样的摸了摸嘴唇上的胡须。

见宜亲王微微皱了下眉,皇帝赶忙自嘲道:“宜王变色,朕不得已而从之。”

之后他望向了一直端坐在凤椅上的皇贵妃:“爱妃?你现为乔银母后,此事理应由你来作主。”

皇贵妃闻言,微微点了下头。

她虽然一直没有参与朝政,但她坐在这里的意义就非同一般。毕竟以乔银的身份,即便身为皇亲也不可能坐朝议事,这完全是源于这位“母后”的威严。

一站,一坐,就全然代表了地位上的不同,使乔银安然闯过了这场最大的阴谋。

见皇贵妃问道:“如今宗室掌院是何人?”

司马匡连忙起身离位:“回娘娘,老臣便是!”

皇贵妃说道:“乔银今已年满二十,能够参加宗室考封大典!本宫举荐出来,大人万望不要推辞。”

“臣,遵旨。”

司马匡别无选择,只得答应。

因为这位娘娘掌管六宫印授,她的话也是懿旨,臣子不可能不遵从。

而且皇贵妃还是大戎固伦公主,身份非同一般,她是有资格主持宗室考封的人。

考封,是起源于大戎的一种应试,与科举类似,不过参与的人大多为宗室子弟。大戎之所以长盛不衰,与重视宗室培养密不可分。

当第一位大戎公主嫁于大肃后,这项制度也随之传了过来。

三年一届的会试,即为文,武,宗。只是考封作为贵族大考,关注度不高而已。

乔银倒没想到,自己刚刚考完,又要接着考。人都考麻了。

“银儿?”

见皇贵妃开口叫自己,他连忙站了起来:“儿臣在!”

皇贵妃规训道:“宗室考封,文武皆要应试;你出身武榜,今又中翰林,必然是文武双全!不过天之所道,不以贤兴,不以庸亡,你务必留在宫中修身养性,全力备考,切不可辱没了我皇家声誉!”

乔银连忙撩袍跪下,应道:“母后放心,儿臣定然不敢懈怠,静心备战,为皇家争荣!”

皇贵妃听罢,很是欣慰,微微抬了一下手:“许德全,赐玉碟!”

“遵旨!”

此时,皇贵妃旁边的小太监已经端来一只锦盒,其中托着一片薄薄的玉石。许德全便上前托过锦盒,端到了乔银面前;乔银也双手将之接过。

碟,便是大肃人的身份证明。

普通百姓一般用铁打造,官员用花纹钢;皇室,宗室则是用金玉。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当今皇帝以节俭诸称,金玉都是仿品而已。

不过玉是假的,身份却是真的。

接过锦盒的乔银,重新起身坐回了位置,这回他当真是皇家的人了。

皇贵妃又对司马匡说道:“司马大人,如若北藩有意要迎娶一位公主,大人可在朝中物色可选之女!如若是要欺压我国,就请王爷以理相驳。”

后面一句话,是对宜亲王说的。

宜亲王也站起身来,与司马匡同时拱手道:“谨遵娘娘教诲,臣等记下了!”

皇贵妃便向着皇帝缓缓点了下头。

皇帝说道:“天色已晚,可幸朝事已毕!退朝之后,十三弟和乔银留宫,陪宴!”

“谢皇上!”

乔银和宜亲王再次谢恩。

最后,许德全的长啸也随之响起:“退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