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六十八章 九龙口

阳神朋克 第六十八章 九龙口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多月的试航,又遭遇了袭击,让乔银身心俱疲。到了客栈,他先好好洗了个澡。

跑海最难的就是洗澡了。毕竟淡水就那么点,得先供应吃喝。如今这一洗,乔银简直舒服到了极点,竟然直接靠在澡盆里睡着了。

当然,这也让他的身体和精神很快的恢复了过来。

这次一同参加会试的,只有乔银,宁远,还有卢源三个人。即然决定参加会试,那就志在必得。

唰……

早上起床,大家便来到院子里晨练。

朝阳下,乔银手握八石力的“落星弓”,气血勃发之间,轻松就拉成满月!

“好!”

这让宁远和卢源,都是一阵喝彩。

乔银只拿到弓样子,也终日把玩不倦,不知不觉倒把佰数伪手运用得纯熟了。

宁远羡慕地说:“且不论这一招实战如何,但应试绝不成问题!小银定然能金榜题名啊!”

乔银对此,也是颇为期待:“那就借宁大哥吉言!我哥和丁兄在会试对文,咱们就在会试上对武,一同上榜,也算是一段佳话嘛!”

“说得对!”

休整之后,几人的状态都恢复到了最佳。眼看大试在即,便整装向着皇城出发。

出得东郊民巷,乔银他们一路向西,行不多久就看到了银京那高大的城墙。

主城城墙有五丈多高,重重叠叠,一直延绵到远处的一方稻田;稻田尽头就是白浪江。

乔银倒还知道,过了江,那边就是宗人府。

京郊的稻田是皇家御稻,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管理。哪怕休耕,也有人填土沤肥。

正中间连通大道的,就是东直门城楼。

城楼比城墙还要高出一丈多,中间拱门就有两丈半。巨大的城门要上百个兵丁才能推开。

此时正值会试期间,开的正是主门。

主门是官道,朝庭命官,或有功名的人在此登记;两侧副门则是寻常百姓,过往商旅接受盘查。

银京是大肃都城,人口管理自然比地方更严。

但凡有会试,祭天,祭庙,祭圣,朝庭都会借机清查户口,防止黑户流窜其中。

城门外,来往行人不断;更有很多是牵着骡马,骆驼,车辆的。入城时都要接受兵丁的盘查。

乔银他们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拿出泯南官府开俱的通行证明,很顺利就入了城。

“嗬,这国都就是不一样!”

一进主城,宁远就忍不住再次感慨。

银京是六朝古都,也扩建了好多次。进了主城内部,偶尔还能看见前朝的旧墙,古香古色。

不同于城外的民巷。在地方鹤立鸡群的高房雅楼,民巷街市两边也是一座挨着一座。尽显富贾云集之繁华,却也不及银京主城这般厚重。

且不论那些岁月侵蚀都无法掩盖的辉煌楼宇。

像最有名的吃处醉阳楼,原址便是大常王朝庄郡王府。院内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处处都是雅意,完全没有一般酒馆那般喧嚣。

号称汇集天下名珍的聚宝斋,也是大康首富的私宅扩建而成。普通州县只有大道才会辅设的青石路板,这里的小街小巷都条条平整光滑。

据说聚宝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哪怕是乔银的血纹刀,“落星弓”,或许弓马铺里没有,但只要进了聚宝斋,没准就能淘到一把。

而最让文人雅士向往的西林书苑,自古就是南方士人汇聚之所在。敢来这里品诗会友的,如果不是几代翰林出身,都羞于打门口路过。

当然,不懂风雅的人也有世俗的去处,比如便宜坊。

北方来大肃做生意的关外人,还有海外来此求学的东瀛人,高丽人,南安人,渐渐定居下来,也形成了一片片异域风情的小街。

宁远他们甚至还看到了泯南街。当然人家在京城定居好几代,早落户在了银京。

至于其他的所在,但凡问一问,都有人能说出不简单的来历。哪怕是街边卖烧果子的,恐怕都是百年老字号,一块芝麻饼都带着深深的历史厚重感。

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文化,都尽可能的把自己最荣耀的一面展现出来,只为在这座古都内留下一抹的颜色,让人能看到自己。

这就是银京,世界最鼎盛繁华的都城。在这里,有钱只能代表你算个人,但离身份还差五代努力。

不过重新回京的乔银,早已没有什么感叹了。那些雕梁画栋的楼台,宝气光华的街市,只不过给他一种熟悉又很陌生的印象而已。

行了一个多时辰,乔银一行才走完了东直长街,来到了皇城外门,景阳门。

……

今天的景阳门分外隆重,整整七柄华盖分立在大门两侧,手持华盖的太监个个神色肃穆,纹丝不动。

景阳门前偏左的位置,也就是九龙口,放着一张两丈余长的大案。

长案后坐着三名头戴乌金纱冠,身着蟒袍的官员,他们身后还站着一排横刀立马的侍卫。

这排身着暗金裙甲,腰挂冰裂纹极品战刀的侍卫,叫做龙乾卫。属正三品武职。

据说这些人个个都是巅峰大宗师,甚至可能还有武圣!是守护皇帝安危,地位最高的勇士。

要知道,冰裂纹钢世间都没有多少,更何况能是能佩戴它们的人。

可以说这是整个大肃挑选出来的,最武勇,同时也对皇帝最忠心的一群人。

但他们今天却站在了景阳门,因为这里是负责会试报名的吏部和礼部的露堂。

大肃官员,正装都要着补服,戴乌纱。蟒袍和乌金纱一样,属于吉服。

吉服四品以下着四蟒,四品以上着五蟒,戴乌金冠;一品以上至公爵,着九蟒戴紫金冠;王爵着五行龙戴赤金冠,太子着九行龙戴玉冠,皇帝着九正龙戴冕旒冠。

这样的礼仪,只有大典时才会穿戴。可见武科地位虽不及文科,但在表面上还是很隆重的。

九龙口外,是一道很长的走廊,从栏杆到台阶都是汉白玉修造。

走道是一级一级的台阶,每隔九级台阶,都站立着一对暗银裙甲,手横螺纹钢刀的侍卫。

这是龙坤卫,正四品武职。他们个个都是武道大宗师,负责守护皇宫内的安全。

走道尽头,便是宫门外的广场。

广场边也站了一圈侍卫,早早就把附近的闲人都驱散了。

这些侍卫人数最多,大约有百余人。他们着暗铜裙甲,配玄钢战刀,是负责皇宫外围的龙禁卫。

能当上龙禁卫的,也是灵肉合一的先天巅峰高手,属正五品职。

在外省衙门难得一见的高手,在皇城却多得记不清谁是谁!当真是不进京城不知道官小。

侍卫可不是普通士兵。

他们跟在皇帝身边办差,很多都能独挡一面。皇帝也经常会委派亲信侍卫处理要务,甚至外放做官。

哪怕如今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前来参加会试,准备在此扬名的举子们,个个武力不凡。

但看着前面红砖绿瓦的皇宫,还有景阳门前排下的这个阵势,就让不少人腿肚子发软,个个都很安静。

五月的破阳照耀在汉白玉铺成的大道上,闪着刺目的光,更让不少人脸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

咚……咚……咚……!

直到吉时,景阳门楼上的军士终于擂起巨鼓,打破了沉寂。

呜——!——

之后,城楼上的两排军士也扛起一丈来长的号角,吹奏出一阵雄浑的长奏。

众人的精神也随之提了起来。

礼毕,一名太监在城楼上高唱道:“会试大典,即将开科!众举子听候传报,起!”

录名官员便站了起来,对照名册,抬头叫了一声:“云渊省,玉田县,程松铭!”

站在九龙口的第一名护卫,随即转头传唱:“云渊省,玉田县,程松铭!”

如此,第五名护卫也转头继续会唱:“云渊省,玉田县,程——松——铭——!——……”

“快,叫你呢!”

“啊,第一个就是我?”

因为传唱的护卫嗓子都很敞亮,所以由远到近,一声比一声清楚,确定不会出纰漏。

一个大叔赶紧做好准备,整理衣冠仪容,拿好自己的功名薄,走上了汉白玉台阶。

这道台阶很长,但每一级都很宽,又很浅。人走在上面,很难像平时上楼那样一步一级,因此这位大叔走上去后显得有些别扭。

加之两边都是横刀的侍卫,才走了几步就有些手忙脚乱,看得后面的人更是紧张。

但站在高处的录名官却负手而立,非常有耐心的等着这位大叔,直到他一步一步走顺了。

原来要走顺这种台阶,只能左一步,顿下来,再右一步,又顿下来。

加之台阶太宽,还得抬头望着前面的路。如此走顺之后,大叔竟然越走越有模样,在两侧侍卫的目送之下,迈着四方步一步一顿,终于登上了九龙口!

这让后面一起来报名的举子们,都感到一阵欣喜。

“学生程松铭,参见大人!”

顿足之后的大叔,一手托着自己的功名薄,另一手撩开衣襟,向上参拜,居然有模有样。

“请起!”

“请大人!”

“纳上功名薄,进堂验身!”

“是!”

很快,大叔的身影消失在了景阳门内。这让后面的举子们即兴奋,又紧张。

随后,第二轮传唱到来:“汉东省,林城府,侯皓然!”

“汉东省,林城府,候——皓——然——!——……”

第二轮传唱,是从第二个侍卫开始,第六名侍卫接传。如此轮番传唱,可以让每一名侍卫都松驰有度。

但这声传唱之后,举子中竟没人回答。

其他人也连忙互相问道:“怎么回事,这位侯兄是不是睡过头了?”

“不能够啊,会试这么重要的大典……”

“哦!兴许是罢考了?”

“喂,侯皓然侯兄在吗?……”

但最后,举子中依然没人回答。于是录名官只得把名册上盖了个章,然后翻了过去。

接下来便是第三轮传唱:“泯南省,源州府,宁远!”

“泯南省,源州府,宁——远——!……”

“这么快!”

乔银他们都是一惊,七手八脚的帮宁远整理了一下衣襟:“快,功名薄拿好了吗?”

“小心走道儿,别紧张啊!”

“哎呀!本来不紧张,被你们弄紧张了……”

很快,宁远也踏上了汉白玉阶,走向了九龙口!

乔银远远看着他的背影,感觉心里一阵阵的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