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七十一章 朝会(上)

阳神朋克 第七十一章 朝会(上)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乔银的表现,不光让考生们的斗志被激发出来,就连阅典的诸位大人们兴致都高了许多。

到下午,又有一名泯南省源州府的考生入场,正是刚刚从大将军王那里归来的卢源。

卢源的履历,也引起了不少大人的注意。

他在二十年前就中了乡试,而且是文科举子。后来为配合朝庭剿灭黑云寨,混进了海盗之中。如今平寇成功,他也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在文风盖武的大肃,这样的人倒是很得他们的认可。无论是考官的记录,还是其他大人的附录,对卢源的评价都不低,毕竟他是文举人。

而在乔银的眼中,卢源被耽误的不止是自己的功名。

他原本还算得是宁远的半个师傅,二十年前就修炼到了宗师水平。回归后宁远更未亏待,把八部神王经,伪数佰手都顷囊相赠,但卢源并没有明显的进益。

绺其根本,还是因为他年岁已大。不光身体失去了少年的活力,生活上的变故更是磨灭了人的心性,无法像年轻人那样一举腾达。

不过这种老牌宗师,也有其独到之处。那就是对伪数佰手的运用,比乔银还要老辣!

鼎力考核中规中矩的卢源,射艺考核终于一展身手。同样用的是九石弓,他也能连射九箭,箭箭中靶,引得在场的考官们连连赞许。

最后考核弓马,卢源都没有换弓。

又是九箭连射,箭箭射中红心!最终成为了今天考试成绩最好的生员。

至于他明明只是宗师,却能施展出武圣之力,用的是什么邪门歪道?这些都不重要。

因为人家是文举人,身份不一样。

最后交弓的时候,考官都忍不住问他:“你就是卢源,以前中过乡试文举?”

卢源拱手答道:“回大人,学生正是。”

“那你为何不参加文科会试?”

卢源答道:“学生当初为了平寇,深入敌剿,做过十年海盗。如若再参加文科会试,怕是会轻辱了圣贤之名,因此只敢参加武科。”

考官叹息道:“真是天妒英才啊!不过你的履历已交付朝庭,即是为国有功,本朝定然不会亏负。”

“多谢大人!”

卢源返回队伍,再次和乔银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中皆有喜色,不过依然未形于色。

于此一直到太阳偏西,今天的五十场科考才终于结束。

“今天,果然没看到武圣啊?”

“那就看明天吧?不过这次生员罢考,怕是很难了。”

“是啊,毕竟真龙不愿与蛇相盘么……”

考官和阅典大臣们纷纷再拜香案,在疲态之中也显得有些意兴索然。

考生们再次由太监们分队带路,出了阅马场。

不过这次不用回考棚了,而是直接换回了自己的衣服,回到了皇城外。

“啊!……”

“总算考完了!……”

“来,再帮我浇一瓢儿!……”

皇城根下,摆着一大排水缸。考完的举子们来到这里,纷纷用凉水冲自己的脑袋。

考完洗个头,也是中原的传统,意为“招官”。不管中与不中,都能图个吉利。

就连乔银和卢源,也互相为对方冲了两瓢水。

“恭喜你乔姑娘,表现得不错!”

“哈哈,卢员外才是抢眼!毕竟你是文试出身嘛。”

被水一冲,众人都清醒了许多。加之紧张了一天,现在放松下来,纷纷找酒馆吃饭去了。

“不知宁大哥什么时候开考啊?”

“这个就不清楚了,反正就这两天,他定然能中的。”

今天的考核只是第一批,会试并没有结束。大家还要等其他举子们一一考完,最后一天同进贡院,参加终场文试,然后才发榜。

往年武科会试,通常要考七天,多则十天。今年人少,不过也要再过几天才能考完。

回到长街,天已经擦黑了。

不过街上亮起了许多明亮的灯。洋务衙门的岩油灯在银京并不罕见,照亮了京城的夜景。

就在二人准备找地方吃饭时,却看见一位大叔有些落寞的走了在一边。

他的腿还有些不方便,内息似乎也受了伤。正是考试时拼尽全力,结果失手的那位举子。

大叔的同伴似乎还留在号棚,所以他现在成了一个人,多少显得有些凄凉。

乔银和卢源互相看了一眼,卢源也微微点头。他们身上,正好有一些上好药品。

于是乔银看着卢源过去,和对方客套了一下。之后卢源拿掏出两枚蜡丸,交给对方。

对方起初不太敢收,但卢源又耐心的和他攀谈了一会儿,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

乔银也没打扰他们,只在街口远远候着。

“怎么样?”

见卢源回来,乔银关心的问了一句。

卢源说道:“万幸,他本身也是先天武师,身体不弱。只是科考时用力过猛,伤了内息,腿骨又被鼎砸伤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落下病根!好在我们的雪参养脏膏,虎骨玉髓膏都是上好药品,只要调养之后稳住伤势,他的朋友也科考出来,就转危为安了。”

“那就好。”

乔银长长的松了口气。他这个人,对于中年失志的人总归抱有同情。

这些药品的功效,乔银是知道的。当初他的手受伤,只几天就能养好,料想不会有大碍。

“怎么,乔姑娘是想与之结交?只怕……”卢源望了一眼远去的大叔。

“哈哈,怎么可能?我又不是及时雨。”

笑银笑了笑,并没有再多做什么。他也知道,卢源对拉人入伙是非常反感的,哪怕在衙门也一样。于是便不再提这事,一同去吃饭了。

“累了一天,可得好好补一补!”

“行啊,我请客!……”

……

今年因为生员罢考,举子少了近三成。所以前后只用了五天,武科阅典便已一一考完。

接下来的笔试,就又要在号棚里关上一天了。

好在武科的文试只写经义,不写八股,总体要轻松许多。

最后一题,试题还让举子们以“白浪江”赋诗一首,算是为武科的结尾舞弄了一滴文墨。

这样直到会试结束后第六日,大典结束。

乾阳宫。

朝阳宫是大肃皇宫的三大殿之一,也是皇帝和朝臣们叫大起,议论朝政的地方。

千步见方的宫殿,一片片巨大的地砖光鉴照人。两行比合抱还粗的盘龙立柱,直抵九丈高的宫顶。

两行文武大臣,整齐的上殿肃立。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留着短须,戴平天冠,身着九团正龙服的中年男子。

他,正是大肃当今的皇帝。

“臣等参见陛下!”

上殿之后,文武大臣们纷纷跪地面君。为首的两位大臣则是躬首弯腰。

“众爱卿平身。”

皇帝面露微笑,微微抬手,又说道:“赐绣墩。”

太监便抬来了两张铺着明黄绸缎,靠背一尺,齐案高下的绣椅,分别摆在了两班大臣之前。

当前的两位大臣便一左一右,坐在了群臣之首。

皇帝便说道:“今次会试,虽是小有波澜,但多亏众爱卿鼎力维系,终究功得圆满!朕心甚慰。”

这位皇帝说话中气不足,武功修为似乎不高。不过大殿安静,也让人都听得清楚。

众臣齐声道:“全凭皇上运筹,臣等岂敢贪天之功?”

“哈哈哈哈,只要我们君臣齐心合力,何愁再有波澜?”

皇帝似乎很是受用,开心得笑了几声。似乎正要再说后面的话。

这时,坐在右首处的那位大臣却拱了拱手,打断道:“皇上!臣有一道太平本章,还请容奏。”

皇帝似乎有些不舒服,不过还是很快恢复了微笑:“司马大人,有何本章当殿奏来。”

“谢皇上。”

大臣听了,便不紧不慢的站了起来。

只见他轻轻一甩宽大的袖袍。整个大殿之上,仿佛弥漫出了一种古朴的意境。

这位男子也是五十出头的年纪,却保养得极好。

他须眉如剑,目如星辰,脸庞俊美,长身玉立。

任何人但凡看见他,似乎就能明白,为什么白面有须被称为美男子,为什么士大夫能引导数千年的中原文明,受人敬仰膜拜!

他就是当朝大学士,礼部尚书司马匡。

“臣启皇上!今次会试不顺,生员罢考,官中多惹人诽议。众人皆言,俱因洋务衙门之庸吏参加会典,才至使众士子羞愤,不屑为伍!臣以为,会试大典乃祖宗成法,万不可视同儿戏,随意变更。”

司马大学士的语气并不重,声音洪亮亦不震耳。就好像一位长者在代表着先皇,先贤,圣人,开导着懵懂孩童一般;让人听在耳中,就能感受无比的信任与折服。

他能批评我,都是无上荣耀的事情啊!

朝堂上,不少人心中都出现了这种感受,自然而然的开始赞同他的理念。

皇帝听了,脸上的微笑便僵了不少。但还是问道:“那依爱卿所言,理当如何?”

“还请皇上下旨,撤查此番会试录名官员。”

司马匡再开口,语气便严肃了许多,“以科场舞弊为成例,将今次大典之贡士作废,择期再取;对钻营国家大典的官员和考生,案律严查!太宗年间,就有戏子妄图谋取功名,有人可知大肃律例?”

旁边一位大臣顿时接了口:“戏子贱民,无科举资格!蒙混国家大典,凌迟处死!”

说着,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皇上,臣附议!”

“皇上,臣也附议!……”

“……!”

皇帝看着这些人,脸上的笑容更僵了许多,好在没有消失。只等他们说完,也没有直接回答。

终于,坐在另一尊绣椅上的大臣也拱了一下手,开口道:“皇上,臣也有道本章要奏。”

他的语气很平和,但中气十足,似乎震得整个大殿都在嗡鸣。

这让不少附议的大臣们,脖子都短了一截。

皇帝听了,顿时也轻松了许多:“骆大学士,有何本章当殿奏来?”

“谢皇上!”

说着,这位骆大学士挺身站立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