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252章 皇帝的险恶用心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252章 皇帝的险恶用心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54章皇帝的险恶用心

万寿宫大殿内。

徐阶持身而立,显得从容无比。

自己当然知道张居正提出的税课折银征收的利弊所在。

而自己却依旧是将其提了出来。

若是无人看到弊处,那自然就是直接顺势强推,促使皇帝准允。

如此。

大明半壁江山的税课,就算是变相的落到了商贾之手。

进了商贾之手。

也就意味着,落到了天下士绅权贵大户之手。

若是如刚刚一样。

税课折银征收的弊端,被严绍庭察觉出来。

那么自己依旧能从容应对。

在所有人都目光不解的注视下。

徐阶缓缓开口道:“严侍读方才陈言,张居正所奏税课折银征收,或会被民间商贾利用,以致百姓更受剥削,愈发积贫,而朝廷虽得钱钞但却无有实物,而以钱钞于民间高价采买。

“严侍读所言,可谓真知见灼,一针见血。

臣以为值此之际,正值朝廷由内阁辅臣高拱督办整饬吏治之风,可依次兼行整饬督办定额百姓所涉产出之价。”

高拱眉头一皱。

这不是添乱,给自己加担子嘛!

他当即开口道:“陛下,既然如今都知道税课折银,必会累及百姓,此举自不能鲁莽施行,臣以为当一并压下,不允朝廷再议。”

严绍庭亦是立马跟进:“百姓多哀事,一生所求不过吃饱穿暖,朝廷税课繁多,但百姓还能自耕缴纳,一旦将朝廷税课征收中间多添商贾事,则百姓必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臣附议高阁老所言,当将此所请压下,未有完善妥当之举,不准再议。”

比之老高,严绍庭算是留了个心眼。

毕竟按照发展来说,朝廷终究还是要将一大部分的税课折银计算征收。

但绝对不能是徐阶现在提出的这般。

所以。

如果真有完善妥当可以推行的时候,那自然就可以再议论的。

徐阶却是不急不慌道:“陛下,施政犹如刀剑,刀剑可杀人,也可伤己。但朝廷施政,就要因此而因寝废食乎?臣以为,如今朝廷既然一开整饬吏治之风,自然会在高阁老带领下,吏治一心,以成我朝政通人和之境。

“而既然陛下与臣等已知晓税课折银,或被商贾所利用。朝廷便有了先觉之机,自可从而避免。改由户部清查天下各地税课名目,将各地税课所征之物以过往年景均价而定,再不更改,如此百姓自不会经受奸商剥削。

而朝廷亦可取当年均价,给付钱钞,自民间商人之手采买各项所需,以便各处充盈需求,而朝廷大省耗费。”

说完之后,徐阶侧目扫向了严绍庭和高拱。

从朝廷层面,将各类百姓所需缴纳的税课实物定价,你们总不能再说会有奸商盘剥百姓了吧。

高拱顿时皱紧眉头。

一时间,却也挑不出徐阶这番奏谏的毛病来。

而严绍庭则是心头淤积着一层阴霾。

徐阶是能干这种利国利民好事的人?

有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

不论徐阶如何说,出发点是什么。

他就不是个会干好事的人。

这人啊。

已经心黑到皮燕子里了!

严绍庭眉头皱紧,在看到老道长的嘴唇已经动了一下的时候。

他当即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绝不能开。如今张居正正在回京路上,他人尚未入京,其奏请朝廷变法革新的奏疏,却已经到了京中,到了圣前。

“可见张居正一定是准备周全,必定还有后手,继续试图推行变法革新,而不会就此草草了结。

“一旦陛下今日准允这一件事,便会让朝中官员以为,这是陛下心向此时变法革新。而届时于张居正而言,亦是如此。

“则臣依然能看到,届时朝堂之上,必然会有无数官员追随张居正之后,朝堂内外必将掀起此起彼伏的奏请变法革新奏疏。

“朝堂之上变法革新风潮盛行,有其支持者,必然会有反对者,于是等那时候朝中大小官员必当尽数深陷是否变法革新之争中,而无心署理正事。

臣请陛下明鉴,此事绝非鲁莽草草变法革新之际。”

严绍庭说的很严重。

几乎就差将党争二字说出口来。

既然老道长不愿意在他这一朝开启变法革新,那就往这个方向走。

他抬头看向珠帘后的老道长。

道长你也不想朝廷陷入变法党争之中吧。

本来已经倾向于同意徐阶所请天下税课折银征收的嘉靖,顿时目光一缩。

让朝廷陷入到是否变法革新的党争之中?

那自己到时候怕不是一天清净日子都别想过了。

绝不能允许一件触及到变法革新的事情开启!

嘉靖瞬间就想明白了。

只是,再一次的。

就在嘉靖要开口降下圣裁的时候。

徐阶已经拱手道:“陛下,如今大明已有二百年,地方胥吏盘根错节,假借为朝催缴赋税之际,行肥己之便。多少百姓,倍之粮谷交于贪官酷吏之手,而朝不知晓。

“官府转运各地省、府库,乃至解送朝廷户部太仓,其中又要生出多少火耗?又有多少地方官府,假以人数解送,以图多耗钱粮。

“百姓屡遭剥削,朝廷与陛下蒙受欺瞒,无数如山之钱粮,本归朝堂与内帑,却被贪官酷吏多侵占,一年一地,十年天下,臣实在不敢估量,朝廷和内帑已有多少钱谷被贪墨。

“如今既有良策,虽包含弊端,但只需稍加警惕戒备,施行于天下,则天下钱谷无损,朝廷和内帑钱粮充盈,再不复朝廷与内帑用度之上,捉襟见肘,难堪不已的局面。

陛下圣明,自当能圣裁独断。”

完了。

老道长大概是要同意徐阶的请求了。

当徐阶说出最后这番话的时候。

严绍庭心中不由一叹。

这个徐阶,算是抓准了皇帝的心思。老道长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自然是有人在下面偷偷的贪墨了本该属于他的银子。

与之相比,党争又能算得了什么?

这么多年来,朝廷里的大小纷争,还不知道有多少,其实是出自皇帝之手,或是经过皇帝授意准许的。

唯有银子。

才是老道长最看重的事情。

果然。

这一次。

嘉靖当即开口道:“照准徐阁老所请!”

他没有再给其他人开口辩驳的机会,当即就真的圣裁独断了。

大明朝要开始施行税课折银计算征收。

将主意拿定之后。

嘉靖便笑着点点头看向众人。

“虽然朕允此法,却非有意变法革新,亦非不知其中利弊。”

这话算是划下了一个道道。

你们不能因为这件事,借机议论奏请变法革新。

嘉靖紧接着又说道:“但亦如徐阁老所言,户部当先行清查天下各道府县所征税课之物,追溯过往作证之物物价,取自均价而定为成例。不可使商贾借机盘剥百姓,亦不可使商贾大肆高价卖与朝廷!”

严绍庭当即开口:“陛下……”

而徐阶却是长长的躬身作揖:“臣领命!”

嘉靖看向了憋着一肚子话的严绍庭。

“严卿,朕意已决。”

说完之后,嘉靖目光审视的看向严绍庭。

严绍庭心中微微一叹,事已至此,老道长心意已决,已经是再难更改这件事情了。

他只能心存不甘的躬身颔首:“臣领命。”

当严绍庭也无话可说后。

在场众人,则是一一躬身颔首。

“臣等领命……”

见眼前的臣子们,已经再无异议,嘉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缓声开口道:“朕准行此法,乃为祖宗江山社稷。天下财税,皆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无论何法,朝廷上下,凡官员胥吏,不得盘剥百姓,民间商贾亦不能借机行不法之举。

“行此法,百姓便捷,官府转运火耗锐减,实乃两相便宜之事。内阁并有司当行文地方,须当谨遵旨意办事,若有不法,值此整饬吏治之时,一律严惩不贷!

此法始行于今岁秋粮之税,但有情蔽报请有司知晓,加以改正,着令此后以为成例,不得改更。”

“臣等谨遵圣命!”

这一次,殿内众人已是齐声回应。

而严绍庭却是心中长长一叹。

看得出来老道长对这件事很急。

以至于都不等到明年再推行此法,而是要在今年夏税之后的秋税就开始施行。

百姓哀哀。

也不知道这一次被徐阶一力支持的税课折银之法,又到底会滋生出多少贪腐之事,又会有多少百姓会因此愈发贫穷。

亦是在这时。

嘉靖的目光悄然的看向了严绍庭。

对这个年轻的官员,嘉靖的心思总是复杂的。

只是臣子便是臣子。

再如何受宠,也该知晓身份是什么。

嘉靖的目光变得悠长。

在众人等待着退朝的时候。

嘉靖却是开口道:“张居正身为内阁辅臣,虽立意社稷,却不思社稷稳固,不曾进言奏对廷议,一意孤行,奏请变法革新,错漏无数,着翰林院侍读严绍庭传旨,降张居正为顺天府知府,夺其机预内阁之权。”

轰的一声!

原本已经等着下班回家的众人,纷纷抬头,满目诧异的看向珠帘后一言而决的皇帝。

仅仅是这一番话。

张居正就从大明朝的内阁辅臣,变成了顺天府的小小知府。

而严绍庭更是差点就要爆粗口。

老道长,当真是用心险恶!

连这种不当人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让自己给张居正传旨,传的还是将老张从内阁贬黜到顺天知府的旨意。

老张这一次为何会被贬官?

因为奏请变法革新。

而自己呢?

过去同样有过试图奏请变法革新的举动。

让自己给张居正传旨,这不就是想要破坏会发生的变法派私下串联结合的可能性吗。

而更为重要的是。

如今张居正已经旗帜鲜明的立起了要变法革新的旗帜。

从今天开始,只要张居正在朝中一日,那他就和变法革新脱不开关系。

用心险恶的老道长这个时候让自己去传旨给即将如今的张居正。

这不就是摆明了要将自己和张居正放在对立面。

到时候张居正是变法派,自己就真的成了保守派,成了自己嘴里所说的保皇派了。

但凡是朝中有支持张居正变法的官员,从此也要和自己划清界限了。

老道长!

当真是不当人了!……

月票推荐票退出转码阅读完整内容,或请下载更好的阅读体验!!!!诚招广告合作:telegram联系@luniuniu952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