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77章 迎敌!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377章 迎敌!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78章迎敌!

徐阶话锋一起。

内阁班房里,气氛顿时激变。

杨博更是目光错愕的看向了突然会对宣府发难的徐阶。

他心中除了疑惑,便是不悦。

徐阶对宣府发难,岂不就是对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发难?

而徐阶却是浑然无视在场众人的目光,反倒是扭头看向了坐在内阁头把交椅上的首辅。

徐阶沉着脸说:“严阁老,开年后宣府便有急递入京,宣府总兵官马芳希望朝廷能拨付钱粮以备今年御边之用。当时内阁的意思,便是按照往年规矩办事,不必拨付这笔钱粮。但后来的事情,我等也都清楚……”

说完后,徐阶的目光才淡淡的扫了一眼杨博。

要不是你杨博给那个什么宣府参将兰永震出的主意,那人又如何能跑去找什么大明财神爷和皇帝说情。

徐阶突然猛的一拍桌案。

惊的在场众人肩头一震。

而徐阶却是冷声痛斥。

“朝廷顾虑边墙,还是拨了三十万两的钱粮军需过去。可他马芳这个宣府总兵官呢!”

“还是往关外的蒙古人进来了,他马芳拿到手的银子到底用到哪里去了!”

“朝廷给的钱,是白给了?还是打水漂了?”

一番痛斥之后,徐阶冷眼看向在场众人。

他冷哼一声:“这一次不论俺达部的人几时退出关外,宣府总兵官马芳都罪责难逃!朝廷当下思量如何退兵,但事后必当追究其责,严惩不贷!”

众目睽睽之下。

徐阶浑然一副杀气腾腾兴师问罪的模样。

杨博也是懵了。

心中发急。

当即开口。

“宣府镇边墙千里,朝廷这么多年下来,对边墙营造修缮实则有所怠慢,今年朝廷拨付钱粮,岂有一日而全其功的道理?”

说完。

杨博看向了徐阶:“还请徐阁老明鉴,此次俺达部四路大军来犯,宣府镇生生在边墙下拦住了三路明攻敌军。那一路冲进关内的敌军,实则乃是藏匿行迹,趁虚而入。宣府面临三路大军来犯,如何能在千里边墙十足周全?

且如今居庸关兵力充实,只要等宣府抽调部分兵力回援,前后合围便可将这一路入关的敌军就地剿灭。”

这时候。

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明面上,徐阶问责宣府,是有道理的。

毕竟朝廷开年后,就额外给了三十万两钱粮军需,这个时候还能往蒙古人冲进来,那朝廷这个钱不是白给了?

但杨博的辩解同样不虚。

俺达部三路大军正面进攻,宣府那边看到这个架势,那必然是全力精力都放在了边墙外这三路敌军身上。

这个时候俺达部瞧准了机会,又冒出来一路兵马钻了宣府镇边墙上的空子冲了进来,那也是情有可原。

千里边墙,宣府不过十万兵马。

就算是排着队,也不可能将整条边墙都布满人的。

严嵩也是头疼不已。

好端端的,宣府在今年出了事。

还是在朝廷给了钱粮之后出的事。

其实在这个时候,严嵩也是倾向于徐阶的,不管事后如何,宣府镇和总兵官马芳的问题都必须要追究的。

严嵩想了下,缓声开口:“边镇御敌,乃是职责所在。出了事,不论事后结果如何,朝廷历来也都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功过不可相抵。”

这话算是当着众人的面,倾向于徐阶了。

徐阶倒也没有心生感激。

因为这个时候,就该是这样。

杨博见严嵩这位首辅也这样说了,只能是面色郁郁的闭上嘴。

宣府和马芳结果如何,现在也只能等蒙古人退走后再能再议了。

不过杨博心中紧张之余,却还是生出了几分盼望。

若是马芳和宣府能用兵周全,将那股冲进关内的敌军围剿了,便也是一份功劳。而若是还能在边墙,将那三路敌军给打出个巨大的战损,那么便是大功。

到时候就算是功过不能相抵。

可朝廷也不能真的就寒了宣府的军心。

而在场的定国公徐延德瞧着文官们这般争吵,也已经是习以为常。

他在一旁淡淡开口:“当下不是过去,居庸关兵马未动,关口自当无虞。不过京中也该防备这路冲进来的敌军,会从别处越过燕山一带的长城,冲进京师之地。”

在他身边的英国公张溶,则是立马开口道:“我等在来内阁之前,是先去了西苑那边。如今京城有京军重兵把守,但城外却无大军防备,裕王殿下当下还在昌平书院,等天亮了,也该派了人过去将裕王殿下护送回城。”

这话便是亮明了意思。

勋贵们对居庸关和京师的安全,并不感到担忧。

而勋贵们也是先面见了皇帝,那张溶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皇帝希望朝廷能快点派人将裕王给接过来。

毕竟北京城当下有重兵把守,俺达部一路兵马就算是冲到了顺天府,对北京城也造成不了什么危害。

反倒是城外,少有重兵,裕王待在昌平才是真正的不安全。

这话倒是让在场众人思路换了换。

严嵩更是当即开口:“裕王关系社稷,千金之躯,不可怠慢,更不能使其留在城外!”

徐阶虽然心中有些旁的想法。

但这个时候,也必须顺着严嵩的话说。

他沉声道:“也不要等天亮了,就现在东厂、锦衣卫再加上京营这边,三处都派了人立即出城,将裕王护送回来!”

黄锦立马站了起来:“咱家亲自带着人去昌平。”

众人看了过来。

也没人在这事上说什么。

严嵩则是抱起双拳,朝着黄锦拱了拱手:“此事便要劳烦黄公公了。”

黄锦脸上风波不惊,摆了摆手:“事不宜迟,咱家现在便去。阁老与诸位议完诸事,也要早些歇息,毕竟贼子还没打进来。”

说完。

黄锦便在众人注视下离开了。

严嵩看了一眼在场的人。

他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说来还是黄公公看的透彻,当下那蒙古贼子都还没真的打进来,诸位也不必太过惊慌。当下也不用劳心劳力的守在这里,还是早些回府歇息,朝廷当下也不能因为这事就不做旁的事情了。

各地夏粮陆续收上来了,户部也要盯着些,田赋不能有失,南边和倭寇的战事也不能停办。我大明富有中原两京一十三省,何惧这区区俺达部贼子?”

这时候。

不论严嵩说的话如何,却到底还是起了定心丸的作用。

首辅能稳如泰山,不露惊慌,从容处置。

下面的人才能按部就班继续做事。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告退。

严嵩便一直坐在椅子上,目视着所有人离开,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侧目看向同样没走的徐阶。

当着高拱、袁炜以及李春芳的面。

严嵩轻声开口:“当下战事刚起,还是少些去说追究各方责任的话。军心要稳,可朝中百官之心也要稳,万不能有失。”

徐阶闻声立马拱手,面露无奈:“阁老教训的是,方才是我心急了,担忧边墙局势。”

严嵩点了点头,又看向高拱:“战事起了,各方用度便要多起来,户部那边要盯着。朝廷这个时候不能吝啬,但也不能将银子如水一样撒出去,都要用在刀刃上。”

这话。

倒也算是站在了徐阶问责宣府镇的事情一方。

钱。

要用在刀刃上。

高拱亦是点头:“阁老放心。”

严嵩嗯了声,面带笑容:“且都回去吧,也没几个时辰歇息的,但到底还是要合眼睡上片刻。”

说完后。

严嵩也没再继续往下说,在众人面前率先走出内阁班房。

几人各自看了一眼。

也未曾再多说什么,拍了拍坐了一天的屁股,甩着袖子离开班房。

昌平。

等黄锦带着人赶到的时候,天也已经亮了。

治安司衙门口。

近两百名厂卫、京军官兵驾马等候在校场上。

黄锦则是一脸为难的拦住了要带着学生去各处安抚人心的朱载坖。

“殿下,您可万万不能真的待在这里啊!”

“就算是殿下心系昌平百姓,咱们回了城再请陛下做主,另派兵马过来便是。”

“殿下是千金之躯,万钧之重,万万不能有失。且昌平这边还有严宾客和徐庶子坐镇,若当真有什么事,有他二位在,也定能保百姓无虞。”

“殿下,您就跟奴婢回去吧……”

黄锦都快要哭了。

当他在夜里带着人出了城,便一路狂奔到昌平。

人到了,也找到了裕王。

可人家一句不回,却是让黄锦整个人都碎了。

天爷爷的。

裕王爷不回城,这要是但凡出点什么事,他黄锦就是有十个脑袋也赔不起啊。

朱载坖却是皱着眉,不悦且有些厌烦的看向黄锦:“本王说了,要与昌平共进退。本王是皇子,是陛下的儿子,说出去的话自当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又岂能更改,随你回城?”

黄锦真的要哭了。

眼睛都红了。

急着说:“王爷,奴婢给您跪下了,就请您随奴婢回去吧。”

说着。

黄锦便当着朱载坖的面,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

旁边书院的学生们,则是目光紧张的看着他们的山长。

朱载坖扫了一眼这些被他叫过来,要随他往各处走动安抚人心的学生们。

他的脸色愈发坚定,俯瞰跪在眼前的黄锦,沉声道:“黄公公,您这么些年一直陪在皇上身边,也算是本王的半个长辈,难道您要坐视本王失信于百姓们?”

听到这话,黄锦顿时肩头一震。

他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朱载坖。

“王爷,可您的安危……”

朱载坖一挥手:“既然黄公公亲自带着人出城前来,如今也就不要回去了。黄公公若是不放心,大可带着人这些日子就护在本王左右,若当真贼子来犯,形势危急,本王便要仰仗黄公公护着本王回城!”

这话一出。

黄锦那积蓄多时的眼泪,终于是一股脑的流了下来。

他如何能想到。

原本不过是出城护送裕王回城,却变成了这样。

黄锦只能是一边哭着一边说:“王爷赤诚之心,安护百姓,要与百姓共进退,奴婢……奴婢就是拼了这条命,到时候也要护着王爷全须全影的回去!”

见到黄锦不再劝说。

朱载坖终于是面露笑容,弯腰伸手,将黄锦搀扶起来。

他语气也缓和了一些。

“黄公公放心,本王非是要逞强,而是本王知晓我大明的将士和百姓们,也绝不会让本王出了事。”

黄锦这时候哪里还说得出话,只能是连连点头,但那颗心算是彻底悬在嗓子眼里下不去了。

而在另一头。

严绍庭的脸色却很不好看。

忙活了一夜的陆绎,顶着两只黑眼圈,嗓子都跑冒烟的赶了回来。

“居庸关外的情况很不对劲。”

“那股进来的蒙古人忽然之间不知所踪,谁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一旁的徐渭赶忙站起身:“延庆卫和怀来卫的人呢?居庸关那边的探马呢?”

陆绎摇了摇头:“都派了人,就连我们锦衣卫昨夜也是探马尽出,可就是找不到对方的行迹。以我们的猜测,这一次定然是有人在暗中相助这帮蒙古人,不然不可能躲过咱们的探查。”

严绍庭目光担忧的看向居庸关方向。

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呢?

那可是活生生的大队兵马啊。

他当即开口:“这一次冲进关内的蒙古人有多少?”

陆绎立马回答:“三千人!虽然不多,但皆为一人两骑,目的就是长途奔袭,牵制我朝兵马!”

三千人。

六千匹马。

严绍庭眉心愈发凝重。

徐渭亦是在旁忧心忡忡的嘀咕着:“没道理啊,这么多人马,怎么可能就不见了?”

这时候由不得徐渭不担心。

关外蒙古人虽然不复当年,可若是野外捉对厮杀,便是边军也得要两三个才能拼得过对方一人。

而若是在这京师地界上。

这三千蒙古人,就能抵得上朝廷万余大军。

而就在严绍庭和徐渭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治安司书吏首肖俊鹏,却是连靴子都掉了一只的跑进来。

“司正!”

“司丞!”

“蒙古的狼崽子打进来了!”

轰!

如同一道惊雷。

严绍庭和徐渭,乃至于陆绎,同时看向了赶过来的肖俊鹏。

随后,徐渭和陆绎的目光就看向了严绍庭。

敌军来犯。

这一刻,严绍庭这个昌平治安司的司正,也就是昌平的主将了。

严绍庭则是在瞬间冷静下来。

他的目光平静如水,却无比刚毅。

在众人注视下,他沉声开口。

“传令昌平各处!”

“迎敌!”……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