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03章 知道错了吗?错在哪里?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403章 知道错了吗?错在哪里?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严绍庭知道马芳已经奉旨回京的时候。

他正被好大儿拉了一身的金黄。

大妹子陆文燕侧卧在床上,看着这一幕父慈子孝,满脸的笑容。

芸娘带着丫鬟们,神色紧张的接过小少爷,又开始为严绍庭更换干净的衣裳。

徐渭和陆绎就站在门口,两个人都憋着笑打量着被拉了一身的严绍庭,想想这等模样的严绍庭,大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到了。

好一会的功夫,严绍庭才重新换了一身干净衣裳,走到同样换了一身衣裳的儿子跟前。

严绍庭瞪着眼,恶狠狠的冲着好大儿哼了一声:“你已经是快半个月的人了,要学会控制自己!”

对于父亲的训斥和不满。

还没有个正经名字的严家小少爷,立马憋着嘴,两眼泪汪汪的转头看向母亲。

陆文燕立马顺势就将一只枕头丢了出来。

严绍庭连忙伸手接住,然后满脸讨好:“夫人息怒。”

说完后,看着憋了半天小表情,却偏偏就是没哭出来的小崽子,严绍庭也只能是心悦诚服的退出屋子。

现如今,自己在严家是个什么地位,严绍庭那是清清楚楚。

虽说还不至于和严世蕃一样混到和家里看门狗论兄弟的地步,但后宅这边差不多也没多少地位了。

出了屋子,看向憋着笑的两人。

严绍庭翻翻白眼。

他领头走在前面,出声询问:“马芳几时回京的?回京后都去了什么地方?”

陆绎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开口解释:“晌午过后进的城,先去了兵部履职,又去了吏部报道,然后便在礼部的人陪同下进了会同南馆歇息,等候宫中传召。”

徐渭亦在一旁问道:“马芳进城后有什么反应?”

陆绎撇撇嘴:“他能有什么反应,好似没事人一样,在兵部见到不少老熟人,还很是热情呢。进了会同馆后,便叫了那个跟他一同回京的参将出门买酒买肉。”

听到陆绎说完这话,徐渭便默默的侧目看向了严绍庭。

严绍庭只是淡淡一笑,心中带着几分好奇。

明显,马芳这是心中明白,自己这一趟回京并不会出什么事情。

又或者他是故作镇定。

但大概率,严绍庭倾向于马芳是认定自己此次回京定然安然无恙。

这时候。

三人已经走出别院。

严绍庭回头看了眼后面的夹山。

山坡上,隐隐约约能见到功德陵的位置所在。

“他该来这里一趟。”

严绍庭低声念叨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徐渭和陆绎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明白,严绍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实这一次昌平算是帮了宣府镇和马芳一把。

不然若当真让那三千多蒙古人在京师地盘上纵横,宣府镇和马芳那就真的罪责难逃了。

至少,这些死去的昌平民壮队汉子,马芳得要认下这个人情。

等到三人绕着书院,一路走到前面的广场上。

徐渭这才开口:“既然马芳已经奉旨回京,郎君这时候也该要回城里了。”

陆绎则在一旁说:“我先回城,若有什么消息,等姐夫你们回城后,我就送过去。”

说完。

陆绎在得了严绍庭点头同意后,便牵着马带着人往城里赶回。

望着陆绎离去的背影,严绍庭揣起双手,同徐渭站在一起。

“前几日世子说,裕王同皇上请求,允了我南下为官一事。”

徐渭目光一动,虽然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他却没有太多的惊讶,而是看了眼四周:“裕王这次可是不顾规矩了。”

严绍庭嗯了声:“恐怕还是沾了世子的光。”

听到这话,徐渭不由的笑了起来。

不论谁家,哪怕是天家也是如此,就如现在的严家一样,上上下下都围着才生下来还没一个月的小屁孩转。

徐渭笑着说:“既然裕王已经替郎君办好了南下为官的事情,那杨尚书那边承下来的人情岂不是要落空了。”

严绍庭摇摇头:“皇上的意思是要等等机会,想来应该是要放去南京。如此说来,杨博那边还是要出面,不然如何能给皇上一个机会?”

徐渭闻言,思量片刻,最后也是点了点头。

他小声嘀咕着:“如此说来,便只剩下郎君能谋求到何等官职的事情了。”

说罢。

徐渭却是皱起眉头。

一旦严绍庭南下为官,那么自己便要独在京师,恐怕想要一同南下是很难成行的。

毕竟自己现在不光是昌平治安司的司丞,还是詹事府右庶子。

总不能自己也谋求个南边的官职吧。

严绍庭自然看出了徐渭的纠结,笑着拍了拍老徐的肩膀:“文长先生放心,就算什么都不带,我也得带着你一同南下。这两年文长先生也一直留在京师,这次有机会也该回南边一趟了。”

不由的。

严绍庭便感叹起了如今时间过得愈发的快。

而在京中。

西苑万寿宫。

嘉靖斜靠在御座上,轻叹一声:“朕如今有时常常觉得,时间过得竟是如此之快……”

说着,嘉靖低头瞄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马芳。

“朕还记得,嘉靖二十九年六月……庚戊之变啊!那时候你还只是个千户官,领兵于怀柔遭遇俺答汗,当场斩杀俺答汗的部将,迫使俺答汗暂退。”

殿内。

突然自会同馆中被传召入宫的马芳,静静地跪在地上,原本心中还有些不安和疑惑。

但听到皇帝嘴里说出这些话,心中却不由的生出一丝追忆过往的情绪。

嘉靖则是继续说道:“随后似是两月有余,蒙古人再次来犯,还是你马芳率部迎敌。先是看穿蒙古人乃是利用弱旅引诱我军,随后便反将蒙古人进入我军埋伏,一战大胜。而你却依旧稳如泰山,笃定蒙古人必然会卷土重来,便在野马川布防,再将来犯之敌杀的是丢盔卸甲,扭转胜负。”

御座上,嘉靖一边说着话,一边轻轻的拍着桌案。

他轻叹一声:“算起来,到现在也有十三四年了。”

殿内。

跪在金砖上的马芳,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臣,身负皇恩,却御边不利,还请皇上降旨严惩!”

已经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皇帝还记得如此清楚。

不论是真记得,还是不久前重新翻阅过。

能有这份心思。

对于马芳而言,那都是滔天的圣恩了。

嘉靖却是在御座上缓缓坐起,目光似有似无的打量着跪在面前的马芳。

这位十几年前还只是小小一介千户官的武将,却因为其在军事上的才能,便在短短半年光景中,一路升任宣府游击将军,继而破格提拔为正二品都督佥事,又在同年末加封为正一品左都督。

马芳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这么多年下来,马芳能一直安稳的镇守边关,同样也是因为自己对他的信任。不过这份信任,是相信马芳的能力。

有马芳在,边关便无事。

而事实也是如此,自从马芳升任宣府总兵官后,便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带动了整个九边防线都开始转守为攻,虽然有胜有败,但总体来说这些年九边的态势还算是倾向于大明一侧的。

哪怕是在去年,马芳主动率兵出关进攻蒙北,意图重创俺答汗主力,却被俺答汗绕开兵锋,并且转而奇袭宣府,攻破重镇隆庆,马芳也只是被夺了左都督的官职,仍旧担任宣府总兵。

能力十足,但忠心不足。

这是嘉靖对马芳的看法和审视。

所谓忠心,也非是对大明和朝廷的忠心,而是还要有对自己的忠心。

而马芳恰恰就是缺了这一点。

嘉靖轻叹一声:“去岁尔领兵出关,致使寇入,因罪被夺左都督,是朕念及你往昔赫赫战功,命你戴罪立功。而今,又有今次之事生出,你可知此前朝中言官是何等沸腾?”

马芳低着头,皇帝的话不可能作假。

朝廷里言官对自己的抨击,他在来时的路上也已经有所听闻。

虽然不知当时场面,但想来定然是群情激奋。

“臣罪该万死,陛下隆恩,臣却屡屡辜负,累及朝堂言官弹劾,徒增陛下烦恼,乃臣之过也!”

虽然马芳清楚。

如果自己这一次真的罪责难逃,那么就不是传旨召自己回京述职,而该是以犯官身份被押送回京。

同样的。

如果皇帝要严惩自己,那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这么多的话,而该是会同内阁一并,直接定下自己的罪名。

不过清楚是一回事。

该有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

嘉靖却是冷哼一声:“言官三言两语,朕何曾会觉得烦了?朕只是想问一问你,可知道错在何处了?”

此话一出,马芳却是愣了一下。

这样的问题,可不在自己的设想之中。

他低着头目光转动,半响后才缓缓开口:“罪臣以带罪之身,仍镇守宣府,本该将边墙打造的固若金汤,叫蒙古人片甲不入。但罪臣辜负皇上期许,今岁朝廷额外拨付三十万两钱粮军需,臣亦未能使得蒙古人皆被阻于长城以外。更是坐视蒙古人潜入京畿之地,惊扰皇城,累及皇上安危,此乃臣之大罪。”

嘉靖却是眼里闪过一丝不满。

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回答。

他冷哼一声:“区区三千余众,朕便是亲领大军欲要屠之,却也早已被昌平守军歼之,何来惊扰皇城安危。”

马芳彻底不懂了。

虽然自己知道,那支潜入京畿的蒙古人,是在昌平被那位小严阁老弄出来的民壮队给击败了,但皇帝也不该这么说啊。

难道这不算自己的错?

那自己错在哪里了?

马芳不禁皱眉沉思。

嘉靖亦是眉头夹紧,思来想去,觉得马芳大抵是久在军中,不懂这些弯弯绕绕。

他只能是轻咳一声,语气略带不满道:“自去岁你因坐寇入而被夺左都督一职后,你可曾想过上奏于朕?可曾因边关之事,而直奏于朕?还是说,你忘了你这个总兵官是有权直奏于朕的?”

一通叱喝后。

嘉靖扭头看向别处。

马芳却是瞪大双眼,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竟然就为了这等事情?

他连忙抬起头,然后又俯身低头:“臣知错!”

嘉靖这才哼哼着转回头,斜觎向马芳:“现在知道错在何处了?”

马芳心中带着古怪,虽然自己如今是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可这叫自己如何开口。

难道说,他知道自己没有好好给皇帝尽忠?

不过马芳心中却也生出了一丝警惕。

皇帝这是要让自己做出选择了。

是在朝廷还是皇帝之间,做一个抉择。

思来想去。

马芳抬起头,双手抱拳,沉声道:“九边乃国朝社稷之本,宣府事事皆为军国机要,微臣受皇恩,镇守宣府,万般事宜未知奏禀皇上知晓,此乃微臣之错。”

听到这话后,嘉靖心中才稍稍满意了一些。

但他却是转口说道:“你可知,此次之事后,朝中有些人对朕提议,要在你身边设立监军。”

监军。

朝廷在军中常有设立。

哪怕是现在的宣府,也有不少监军。

但在自己身边设立监军,这可是头一次听闻。

马芳立马俯身低头:“万般军机,皆由皇上圣裁,臣不敢有半点置喙。”

如果说皇帝希望自己在某些时候,能倾向于西苑这边,马芳或许会考虑考虑。

但如果要加一个监军在自己身边,那是不可能接受的。

谁也不想要自己的身边,整日跟着一双眼睛。

嘉靖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朕觉得,监军不必设。”

马芳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想要观察下皇帝的脸色和反应。

但嘉靖却继续说道:“这几日你在京中,会有各部司的人前去问询,这是惯例,你也该明白。”

马芳来不及多想,只能点头:“微臣知晓。”

嘉靖又说:“离京仍走京宣驿路,过昌平之时,去书院一趟。”

这时候,马芳真的想不明白了。

看着马芳有些疑惑的脸色。

嘉靖淡淡一笑:“裕王入京在任书院山长,此次昌平一役后,曾提及书院诸生颇为敬仰边关将士……”

后面的话,嘉靖已经停了下来,未曾说出口。

马芳也终于是眼前一亮,当即抱紧双拳:“微臣定当在离京之时,亲自入书院拜见裕王,与微臣麾下将士为书院诸生讲述边关风貌!”

嘉靖这才点了点头。

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过明白。

他挥了挥手。

“且下去吧。”

“记住了,今此仍是戴罪,朕静候报捷立功之日。”

原本马芳已经放下心来,但这时却又重新悬了起来。

皇帝这是在给自己警告呢。

马芳躬着身,抱紧双拳。

“微臣明白。”

说完后。

他才一步一步的缓缓退出大殿。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