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06章 满殿皆是夸夸神教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406章 满殿皆是夸夸神教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年两千万的收益。

往后更会节节攀升的财税增长。

这样的政绩摆在眼前,不说殿内的其他人,就算是嘉靖也不由的在心中深深一叹。

如果不是高燿今天单独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说。

他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严绍庭而让朝廷现如今每年多得了多少收益和进项。

不由的。

嘉靖再看向殿内站在严嵩身后的严绍庭时,眼里又多了几分火热。

自己原本是知道这小子有点厉害,能给自己和朝廷弄来银子。

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要不要还是继续将这小子留在京中?

一瞬间。

嘉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毕竟让这小子留在京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能给朝廷弄出来一个年入千万的进项呢?

而在高燿之后。

万寿宫殿内却已经再次生出新的动静。

这一次不再是户部尚书高燿,而是变成了吏部尚书郭朴。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郭朴缓缓走了出来。

当大伙还在迟疑,郭朴这个时候站出来是要对户部的差事做什么评价的时候。

郭朴已经笑着开口道:“皇上,说起来臣今日也得要为严宾客说说话了。如高尚书所言,严宾客实乃有大功于朝廷!”

这话一出,众人不禁愣住了。

高燿说严绍庭对朝廷有大功,那是建立在每年两千万两收益的事情上,你个郭朴又能说出什么新的东西来。

但是也有人是反应了过来,眼里带着几分期待。

而郭朴也没有让在场的人等待更久。

他直接开口道:“今岁严宾客于圣前廷议之时,提出了待官生保送制,初意是为了整顿地方官府吏治,打击贪腐胥吏,禁止这些宵小之徒为祸地方。当下虽然此策施行不过大半年,于我朝两京一十三省亦未能尽数摊开,但却也是收效显著!”

随着郭朴开口解释,在场方才还不明白的人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待官生保送制!

这件事当初也确实是经由严绍庭之手推行下去的。

郭朴则是继续面带笑容的说着:“根据吏部有司清查审核,现已召集足够待官生的地方官府,其地方吏治已在这半年里大有改观。地方各项政令,更比过往效率提升明显。

吏部虽不精通算术财税,但却也在这一次审核之中窥见一二,只要待官生保送制能长期执行,则地方民生必然会大为改观,而地方各类税课也必然会有一次明显增长!”

殿内,随着郭朴的解释,再一次陷入短暂的安静。

按照他的解释,这番话可以做出两个总结。

第一件事就是待官生保送制是有作用的,而且是作用显著。

第二件便是,因为这样的改变,朝廷将会在这些地方得到更多的财税收入。

而这。

完全就契合了朝廷当初定下要整饬吏治的思路。

先民生,后财税。

无形之中。

殿内道道视线,齐齐的投向了严绍庭。

忽然再一次被顶到了风口浪尖的严绍庭,虽然知道今天会发生的事情,但却也没想到高燿和郭朴两人竟然能这么直白的就夸赞起自己。

不由的。

他的脸也变得有些红。

他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厉害?

而随着郭朴开口提到待官生保送制。

原本在户部差事上都没有说话的高拱,也不得不站了出来。

高拱侧目看了一眼严绍庭,则又抱拳朝向上方的皇帝。

“皇上,老臣一直深以为然,治国当先吏治,如今朝廷定下整饬吏治之国策,地方上又有待官生保送制相辅相佐,官、吏皆有严肃,政令自当通行,百姓自当安乐。”

虽然高拱没有如高燿、郭朴一样直接夸严绍庭,但这番话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无疑是在肯定郭朴所说的待官生保送制的作用。

而这个制度,便是严绍庭建立起来的。

等到高拱说完话后。

严绍庭也不得不拱手颔首:“回禀皇上,待官生保送制当初虽是微臣圣前谏言提议,但却是裕王最先提出此般论点,也正是因此皇上方才加其国子监祭酒衔,如今吏部郭尚书言及此策已有成效,皇上当降旨再行褒奖裕王才是。”

这份功劳从一开始就是定下来给裕王的。

严绍庭对这一点还是分得清。

不过上方的嘉靖却是挥了挥手。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自己怎么可能不清楚。

他只是笑着说道:“该是谁的功劳,朕历来分的清楚。如今朝廷日益红火,朕亦清楚,少不了你的那份功劳。”

虽然皇帝没说属于严绍庭的这份功劳到底有多大,但众人却也算是听出了皇帝的含义。

于是。

在嘉靖说完话后。

往常并不会有太多言论的工部尚书雷礼,便突然站了出来。

这位在工部尚书位子上,勤勤恳恳当差做事的老家伙,此刻亦是满脸笑容,喜气洋洋。

“启禀皇上,说起来老臣今天也是有几句话想说的。”

众人不禁侧目看向这位老尚书。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众人却都清楚。

恐怕雷礼要说的,也是事关严绍庭的事情。

嘉靖会心一笑:“雷尚书尽管说来。”

雷礼躬身颔首:“回禀皇上,自我朝交付东南五省平倭事于兵部尚书胡总督,朝廷再行开海之策。东南各色税课进项,尤以市舶司部分进项,转为水师之用,当下工部所下水师战船建造,已经排至明岁底。”

说到这里,雷礼的脸上带着浓郁的骄傲和自傲,伴随着是看向严绍庭时,眼神中那浓浓的欣赏。

不过很快,雷礼便叹息一声,带着些许的感慨。

他沉声道:“皇上,自成祖、仁宗、宣宗之后,我朝水师便再难有起色,甚至每况愈下。时值今日,随着我朝大力清剿东南沿海倭患,开海往来通商,南方各造船厂大力建造水师战船,老臣如今……如今每每夜里,便在畅想,老臣此生或许也能看到昔年成祖、仁宣二宗时,水师千舟万帆齐出海宣威我朝的盛况了!”

说到最后,雷礼的语气越来越多的是动容和激动。

他的脸色也逐渐变得涨红起来。

就连御座上的嘉靖似乎也被感染了一样。

嘉靖嘴里低声念叨着:“千舟万帆齐出海……”

那该是何等的盛世景象啊!

就连嘉靖此刻也不禁在心中幻想了起来,大明的水师战船在海上一望无际,属于大明的龙旗迎风飘扬,凡是大明水师所到之处,万邦无不俯首臣称,拜服在大明的王道之下。

而自己。

就是这万邦共主!

老工部是个严谨的臣子。

这一点,朝廷里是有一份共识的。

随着雷礼的描述,不少人也开始畅想了起来。

不论当下朝局如何,也不论如今人心如何。

能让大明,让他们这些人看起来更加厉害的事情,自然是人人都会向往的。

谁心里还没个强汉盛唐梦?

甭管有无私心。

若是现在能有个盛世大明,自然也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整座大殿。

只有严绍庭浑身绷紧,就连脚指头都紧紧的攥在了一起,几乎都能在地上抠出一座三大殿来。

自己不过是希望这几位能在今天帮自己说说话,实事求是的提一嘴自己这几年给朝廷立下的功劳。

没成想。

现在全都变成了自己的夸夸神教成员。

事情似乎变得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在雷礼说完话后。

果然。

还不等严绍庭准备出面,止住这股夸夸神教的风气时。

袁炜已经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只见袁炜亦是满脸笑容:“皇上,说起来其实如今还有桩好消息,臣先前倒是忘了禀明皇上。”

嘉靖立马面露好奇。

就连严绍庭也愣了一下。

这个老袁不会也是要当自己的夸夸神教一员吧。

当他心中有了这等想法的时候。

袁炜也已经开口道:“臣近日听闻而后查证,方才知晓,昌平书院由原太医院太医李时珍所授的那帮医学生,明年就能有第一批学生,前往军中效力,为我朝边军将士救死扶伤,减少前线将士伤亡。臣当日亲自寻到李时珍,也已经确认这件事情,并且听说学院那边明年还有数位杏林圣手前去,参与书院教学,培养更多的医学生。”

听完袁炜的话,严绍庭不禁眉头一挑。

书院里今年培养出来的那帮急救科医学生,确确实实是准备明年送去宣府那边效力军中的。

这件事算是自己对宣府那边的一个投资。

不过没想到,竟然现在就被袁炜给打听到了。

而当初昌平一役之日,亲临战场的嘉靖,自然是对书院那帮医学生记忆深刻。

如今听到袁炜如此言语,当即双眼闪烁着亮光。

他急忙开口询问:“当真明年就能将那些学生送去边军效力?”

袁炜重重点头:“虽然不是全部,但也有大半学生是会送过去的。书院最近也已经在招收更多的医学生,准备明年扩大培养人数。”

“好!”

“好!”

“好!”

嘉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脸上的神色,明晃晃的暴露着他此刻的心情。

嘉靖目光深邃的看向在场众人,而后缓缓站起身。

“朕。”

“也是亲临过战场的!”

台下。

严绍庭嘴角不由抽了抽。

就知道老道长不论什么时候,都能装起来。

而当初亲临昌平这件事,恐怕会被老道长提一辈子。

而在台上。

站在御桌后的嘉靖,带着满脸的自傲,双手按在御桌上:“朕亲临战场,亲眼目睹战场之凶残,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我朝将士悍不畏死淤血杀敌的雄姿,更看到了这些儿郎们战后的伤残乃是何等凄惨!”

这番话一出口。

原本独居西苑几十年的皇帝,似乎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整日里御驾亲征开疆拓土的马上皇帝。

虽然众人对皇帝人设的不经意间改变有些不适应。

但好在,嘉靖还在继续着自己的装逼之旅。

“正因如此,朕更清楚,书院里的这些医学生宝贵之处!”

“那一日,朕的靴子上尽是将士鲜血,入目之处皆为儿郎残肢断臂。所幸,有这些医学生能临阵及时施救,虽有儿郎自此残疾,却终能保住一条性命,此乃大功德!”

“若有可能,朕恨不得能多多的有这些学生投身军中,护我军中儿郎之周全!”

如果这个时候,大明朝的勋贵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在场的话,定然已经是一片马屁和吹捧送上了。

皇帝一个爱军如子的名声,也定然是实实在在的到手了。

说到这里。

嘉靖目光扫视众人,开口道:“朕欲加李时珍为太医院院使衔,户部拨付钱粮供其教授医学生为国效力,诸卿以为何?”

太医院,在朝廷序列里算是一个特殊存在。

而太医院院使,不过正五品的官职,但却是太医院当家做主的人了。

皇帝要加李时珍太医院院使衔,自然不是要李时珍去太医院管事,但却是将天下医者最高的头衔按在了李时珍的身上。

至于说户部拨付钱粮,这都是小事情了。

书院里的医学生再多能多到哪里去,就算现在有一千个医学生要养着,一年也不过就那么点钱粮支出罢了。

可若这些医学生学出来后投身军中,所能带来的价值那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

万寿宫殿内,所有人口径默契统一的附议赞同此事,并且紧接着就是对皇帝发起了一阵猛烈的奉承攻势。

而在众人对皇帝奉承拍着马屁的时候。

人群中。

兵部尚书杨博,目光微微一动,看了眼始终都低着头的严绍庭。

他嘴角微微一笑。

前面这么多人将严绍庭那一桩桩功劳拧出来说事,如今还是得要自己将这件事给挑明。

不过想到刚刚袁炜说的书院医学生投身军中的事情。

杨博心中也是期待着的。

毕竟自己的站位是在九边,军中能多医学生,自然是好事。

于是。

杨博在周遭嘈杂的吹捧声中,轻咳一声,抱起双拳。

“启禀皇上。”

“今日乃是例行御前会议,朝中内阁并各部司衙门,商定今年朝廷诸事。”

“臣今日观之,只觉当下我朝可喜可贺!”

“而臣更深以为然,如今我朝能有如此盛况景象,乃是皇上圣明之功,亦是内阁及朝中各部司同心戮力之劳,但更是严宾客智勇双全之大功劳所成!”

“皇上常言,我朝赏罚分明。”

“如今严宾客有大功劳于朝廷,臣以为朝廷当明旨褒奖严宾客。”

“臣更认为,以严宾客之才,若外放于江南,以其经略江南各省财税民生人丁之事,定能使我朝盛况更盛!”

终于。

在今天整座万寿宫大殿都化身为夸夸神教的时候,杨博也终于是将那一层纸给当众挑破。

促成严绍庭南下为官!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