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54章 霸气胡部堂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454章 霸气胡部堂

簡繁轉換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次辅敲桌。

内阁值房里不论众人如何争执一方,都得要停下来保持安静。

李春芳本来还有话要说,被徐阶突然出手打断,不禁面露疑惑的转头侧目看向对方。

值房里。

各部司衙门的堂官们也是神色收敛看向了次辅,即便是今日第一个在内阁里针对此事大加抨击的严世蕃亦是如此。

随着儿子官运亨通,严世蕃到底也不是个蠢人,即便影子暴躁,如今那也是只会发作在该在的地方。

就比如今天他可以以刑部左侍郎兼刑部事,在内阁值房里肆无忌惮的第一个开骂。

这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责任。

无人可以指摘。

不过在值房里安静下来,徐阶将要开口的时候。

严世蕃依旧是随意的也不曾遮掩的开口嘀咕道:“次辅掌朝,历来最是通痛恶奸佞不法,此番不论如何,于次辅而言和这些人定然也是道不同的。”

说完后,严世蕃便转头老向了别处。

反正能正当合理挤兑,还能提前封死徐阶后路的事情,干了也就干了。

离着严世蕃最近的杨博更是闻言之后立马就低下了头,防止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就不好了。

徐阶则是慢吞吞的看向严世蕃,心中暗骂狡诈,脸上则是带着认同的笑容,点点头:“国法自当难容奸佞不法,老夫与严阁老同在内阁多年,亦是对此等贪墨不法之事深恶痛绝。”

说着话,徐阶目光撇向了上首位置仍在闭目养神的首辅严嵩。

严世蕃脸上划过一道愠怒。

在场众人心思各异,但对今天能看到徐家和严家当面争锋相对互相暗讽,也是要有心理预期。

前面是严世蕃讽刺徐阶以前在朝廷整日喊着要打倒聚众不法的严党,现在他徐阶在南边的老家那头出了事,若是不能给出态度法办严查那就是有失公道。

这边徐阶立马就暗回一句,严家以前多有不法,即便严家有个首辅,他也没曾纵容过。

两人属于是暗讽层面上谁都没输。

热闹了在场的一帮看众。

紧接着,徐阶又说道:“法不容徇私!这一点,我想今日在座诸位心中都有定论!”

他这一提气,将调子提起来,在场众人顿时神色一凝。

徐阶继续说:“我等在此议论,有所争执,老夫以为也是大伙心系社稷,不愿地方上生出乱子……”

这话一出。

严讷便立马接上:“老夫便是徐阁老说的这个意思!地方上要是生出大乱,于朝廷还是百姓而言都是麻烦,加之南京离京师也有数千里,运河上走一趟都要二十日。一旦江南出事,且不说如何解决,就是消息走动都漫长无比。”

顺着徐阶的话,严讷自然是再次暗示南京官员不宜大肆的惩处。当然按照他的说法,这不是为了徇私,而是为了朝廷和地方百姓的安宁。

这时候便轮到了徐阶。

只见他竟然是当众摇了摇头。

“礼部所言也有几分理,只不过路途之类却也不是难处。难道地方上出了事,就要因为路途原因而不处理或者从轻发落吗?这显然是不行的。”

徐阶当众,就明显支持从轻发落南京官员的礼部尚书严讷的话给反驳了。

严讷也是脸色一变。

眼里露出不解。

但是一直好似昏昏欲睡的严嵩,终于是眼睛缓缓的睁开一道缝。

徐阶这时又立马说:“不过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带,历来就是朝廷财税重地,如今即将夏收,夏赋也要入库转运。朝廷也在继续和那个西班牙的商人做着丝绸的买卖,这些才是朝廷头等的大事……”

谁也没有想到,徐阶会这么快就将话题转到另一个层面和方向。

而徐阶依旧在说:“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江南尤其是南京周边现在都不能乱。朝廷既要严查法办,也不能因此乱了大好的局面。即便是要查,也该派一稳重之人,且先要将南边不稳的事情都提前解决好。”

在众人还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

徐阶便又说:“一旦这个时候南京乱了,江浙数百万担的夏粮入库恐怕就难了,还有今年和外头的丝绸买卖那千万收益也得存疑。”

一番话说到这里,徐阶也总算是闭上了嘴。

李春芳当即紧跟其后:“徐阁老之言乃为谋国之论!严查法办也要顺应局势,以我看倒不如先按照南边送上来的奏章,将犯事最重的南京总督粮储大臣杨宗气,以及南京户部右侍郎徐养正二人先行羁押至京中。余者则先以告诫,而后京师缓择人南下查处。”

眼看着徐阶和李春芳、严讷一人一句,就要给这事定下来了。

严世蕃立马脸色急色,转头看了身边的杨博一眼。

今日方才,兵部可是也要求严查到底的,这时候杨博不能不说话。

严世蕃又顺势看向坐在值房里的高拱。

南边出了事,要说朝廷里最开心的,那定然就是他们这帮北方派和晋党中人了。

此消彼长的道理,放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然而。

刚刚还在附和徐阶、严讷之言的李春芳,忽的再次开口。

“而且在下以为,南边如今这等局势,也不宜再行旁事,当各方皆以稳定为主。今日这份奏疏既然是严宾客送回来的,这件事里恐怕他是倾向立时严查严办的,如此岂不是激化了当下局势?我觉得,倒不如先将严宾客召回京师?一来,是让其能当着朝廷的面将当下的事情解释清楚。二来嘛,也是为了避嫌。”

这话一出。

严世蕃等人顿时脸色大变。

杨博更是目光深邃的看向徐阶,原来之前对方说的南边不稳之事竟然就是严绍庭。

不过如此想倒也合理。

若不是严绍庭南下,又如何会出现今天的事情?

但这时候又如何能轻易就让严绍庭重回京师?

自家和晋党都上了严绍的那条船,如今正是需要他在南边坐镇,不论是清理南方局势还是打造船只,都需要对方的震慑。

杨博当即再次开口:“严总理今年南下,是为了皇上的圣命而行。目的何在,诸位恐怕也都明白。朝廷能不能往后财税倍增,如今都落在严总理身上。这时候将其召回是个什么道理?若要解释清楚,严总理身边就有锦衣卫和禁军的人,随便召回几名就是。而若说避嫌……陛下当初的旨意可是清清楚楚,严总理兼巡按地方。如今南京刚好查出这种事情,岂不正是严总理巡按地方的好时机?”

眼看着徐阶等人上演了好一出戏,又是轻重缓急,又是召回京师。

反正就是不提严查严办的事情。

高拱也是沉着脸说道:“今天刑部说的一句话,老夫觉得才是最合理的。”

他高肃卿本就是大嗓门。

如今心中带着气一开嗓子,立马就震的整个值房里只剩下他的声音。

震住场面后。

高拱继续沉声道:“南方就算出了事又如何?就算现在事情涉及南京各部司衙门无数官员又如何?就算可能会引发乱子又如何?”

一连三个质问。

高拱已经目光扫向了徐阶等人。

他冷笑一声:“难道他们还想造反吗!”

这话一出,值房里气氛顿时一冷。

而杨博却是微微一笑,目光转动:“当真有人造反,恐怕也是痴心妄想。”随着这位兵部尚书不阴不阳的一句。

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人,也是忽然突兀开口。

“若有人造反,东南五省兵马可立即停止与倭寇交战,全力镇压反贼!凡是胆敢作乱者,杀无赦!”

杀气腾腾的话,让值房里的气温都冷了几度。

众人寻声看过去。

赫然就看到说话的正是胡宗宪!

以兵部尚书衔执掌东南五省兵马的胡部堂!

而胡宗宪却是面不改色,目光扫向在场众人,最后冷声说:“江南乃朝廷财税重地,也是东南平倭钱粮来源。若江南生乱,有人图谋不轨,包藏祸心,本部为全昔日与陛下承诺之言,也只能下令前线戚家军山字营等部调转枪头,平定动乱。届时,大军压下,左右不过是人头落地,抄家灭族。但为平倭一事,本部决不姑息!”

杀气冲天啊!

毫不掩饰的威胁!

说完话后的胡宗宪,重新低下头,不愿搭理朝堂之上的争论。

然后。

他不说话了,旁人也不敢说话了啊。

谁不知道如今朝廷里,对于胡宗宪这么一号人来说,那就是特例。

人家平时里不与任何人争斗,只干自己的事情。

且谁都知道,一旦东南倭患尽除,皇上便会保对方一个内阁的位子。

而就是这样的人,今天在场的人才反应过来,人家手底下可是实实在在握着东南五省十数万兵马的,更有如皇帝赐名戚家军山字营这等精锐兵马数万。

惹谁都不能惹胡宗宪。

不然人家可是真的能用他说的那些理由,给你抄家灭族。

谁也没有想到。

内阁里头,会因为胡宗宪的一番话,彻底安静了下来。

饶是早就预料到胡宗宪必然会出面的杨博,也是心中惊讶。

他知道胡宗宪肯定是要出面,所以他先前说话也只说了一半,就是为了留给这位同样有兵部尚书衔却从来不插手兵部事务的好人。

但杨博没想到,平日里这个自己眼里的兵部老好人,说起话来竟然这么狠。

开口就是大军压下,抄家灭族。

这他娘的谁敢惹。

杨博觉得反正若是自己的话,那肯定是不敢惹的。

想着想着,他又有些羡慕。

同样是兵部尚书,人家胡部堂手下却是实实在在掌着兵权的,而自己只有影响力,还大多都限制在九边。

羡慕!

人生只此二字。

杨博望着明明已经闭嘴低头颔首的胡宗宪,却只觉得对方那叫一个霸气侧漏。

兵部尚书当如是啊!

心中一声感叹。

杨博脸色一沉,再次开口:“东南五省倭患,自胡部堂接掌诸事以来,兵事如火,战事快如雷,昔日五年之约,不日即可成真。兵部于此,亦是全力以赴,待引为本朝之大捷。若江南生乱而致东南五省之事生变,兵部当严办各方,凡有不法借故惹事之人,本部当直请陛下诛其族,以定军心!”

心中于此羡慕霸气侧漏的胡宗宪,杨博为此也难得不管不顾的霸气了一回,说的同样杀气腾腾。

说完后,杨博便默默转动目光。

尤其是扫向严讷、李春芳,以及脸色已经紧绷着的徐阶。

见依旧无人开口。

杨博心中大戏。

爽!

见势头调转,不论是风向还是气势,都已经在自己这一方。

严世蕃立马跟进,森森一笑:“兵部大可放心,东南之事乃为国家万年计,刑部于此责无旁贷。想来朝中三法司皆与刑部一般无二,绝不会坐视江南生乱,更不会纵容不法。”

“都察院今日便行文江南诸御史,查办各地不法。”

在严世蕃之后,执掌都察院的欧阳必进淡淡的说了句。

但态度已经明显。

接着就是大理寺也同样表明,必将不容奸佞横行。

至此。

在朝廷大多数人的态度中,南京的事情基本已经算是定下来了。

不论徐阶等人如何狡辩其辞,至少在有胡宗宪罕见出面表明态度后,这事也难以更改。

最终。

一直没有开口表明态度的严嵩,完全睁开了双眼。

他好似是真的才睡醒一样。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严嵩如今不愿在朝中繁琐之事上插手太多的谦让而已。

但老首辅的态度和表现,谁也不能乱言。

睁开眼的严嵩则是先看了一圈在场的人。

而后慢慢的点了几下头。

“国事繁琐,臣公为天子掌国,分责各处,政见不同乃是常理……”

严嵩缓缓开口,一片老好人的样子。

他继续说:“如今争执已过,老夫瞧着大多数人也都认同南边的是不能纵容,东南的战事和局面也不能真让前线将士撤下来。既如此,老夫觉得便依着大伙的想法,太子宾客继续留在南京主办差事,京中便由三法司一同派人过去,看看事情到底如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说完后。

严嵩侧目看向左手位的徐阶。

明显是征询徐阶这位内阁次辅的最终态度。

只是事到如今,话已至此。

徐阶还能如何?

有心反驳,却也无理。

他也只能是点头嗯了声。

“首揆掌国老成,查阅时局,此番想来也是最合适的了……”

言语间。

末了,到底还是有些无奈和失意。

严嵩却是笑了笑,转头看向众人,挥挥手。

“如此就将今日所议呈送陛下准吧。”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