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尚書署,原本只是少府一衙署,卻成了朝堂中樞,實在別扭……”
“所以尚書署也一同罷去,再另建一個衙署作為中朝核心和朝堂中樞。”
劉賀的這兩句話,讓那“嗡嗡”的議論聲變成了“轟轟”的議論聲。
百官公卿都再也顧不上朝議的禮儀了,與前後左右的同儕交頭接耳,一時之間,殿中熱鬧非凡。
天子剛才說的那五六句話話,字不多,事卻大。
中朝官和外朝官不能兼任,意味著會空出不少官職,自然有人會得到拔擢。
現在有的中朝官全部罷免,意味著只有中朝官官職的官員,就莫名其妙地丟了官。
裁撤尚書署,則意味著有新的衙署誕生,是福是禍卻還不得而知。
這第二項新政影響的可就不是三五個人了,而是朝堂上大半的朝臣啊,議論的聲音怎麽可能不大呢?
劉賀看著議論紛紛的朝臣,沒有出言阻止,這麽大的事情,要給他們一點時間來接受。
半年之前,也就是劉賀未親政之前,中朝官主要分成三類。
領尚書事自成一類,當時的領尚書事霍光總領朝政,代替天子行政,在尚書署、中朝和外朝有著最高決策權。
幾類尚書又是一類,他們品秩低微,沒有實權,只在霍光座下擔其輔助,並不能參與到朝堂大政方針的制定。
其余的中朝官又是一類,他們的品秩差距很大,稱號也五花八門。
六百石給事中、散騎郎,比千石的光祿大夫、諫議大夫,超過兩千石的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其實都算是中朝官。
一個外朝官只有獲得第三類的中朝加官,才意味得到了天子的重用,若無中朝加官,即使位列三公,也不過是擺設。
孝武皇帝初立中朝的時候,就是通過中朝加官來控制朝政,製衡丞相的。
緊跟孝武皇帝的外朝官,孝武皇帝就給他加中朝官,他才有資格參與朝堂議政。
若是孝武皇帝不喜的外朝官,孝武皇帝就不給他加中朝官,那麽即使是丞相也無權過問朝政。
但是,孝昭皇帝繼位之後,中朝官給得越來越多,三公九卿及列卿都獲得了中朝加官,最終中朝和外朝就混淆在了一起。
原本,朝堂的權力可以細分為三:行政權、議政權和決策權。
按照孝武皇帝的本意:外朝官掌行政權,內朝官掌議政權,天子掌決策權。
可隨著中朝官和外朝官身份上的重疊,就出現了巨大的隱瞞和禍端。
在尚書署裡,朝臣用中朝官的身份參與朝政的議論。
到了外朝,他們又以三公九卿的身份參與朝政的執行。
朝政在他們的左手和右手相互交替,任其玩弄:中朝和外朝徹底失去了相互掣肘和製約的可能性。
而霍光這權勢滔天的“隱形天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霍光的官職是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輔政大臣:不同的職務象征不同的權力。
大司馬乃實際的外朝官之首,領尚書事是中朝官之首,大將軍總掌兵權,輔政大臣代行天子之權。
於是乎,決策權、議政權、執政權及兵權全都集中在霍光的手中。
在這種大權獨攬的情況下,霍光想不擅權、不跋扈都是一件難事。
中朝官和外朝官的身份不進行分離, uukanshu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不分割的話,那再出現一個霍光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所以,劉賀才要突出這第二項新政。
……
劉賀等百官公卿們的議論聲逐漸小下去之後,才繼續不緊不慢地往下說去。
“尚書署撤掉之後,中朝官未來就要挪到別的地方議論朝政了,至於說挪到何處去,朕倒是有一個想法,說出來與眾卿商量一下……”
“在溫室殿的西北,有一藏書閣名為石渠閣,那裡藏著許多的聖賢書……”
“朕以為想要治理好朝政,還是要多讀聖賢書,否則難免會像不喜讀書的霍氏一樣誤入歧途。”
“所以,新的中朝官議論朝政的衙署,就挪到石渠閣去吧。”
“既然移到了石渠閣,也就不便再叫尚書署了,以免再和尚衣監這些衙署弄混了,這衙署就叫稱內閣吧。”
“如此一來,領尚書事也就不再稱為領尚書事了,改成大學士,此名也可以督促其勤學讀經,比追聖人遺徳。”
“至於各號將軍,不屬於內朝官也不屬於外朝官,單獨別治,以備軍事。”
百官公卿聽著天子娓娓道來,在驚訝之余更是對天子生出了許多的佩服和敬仰,更是自愧不如。
別的不說,這新衙署的地點就選得極好,而大學士的稱呼也別出心裁——畢竟,名正而言順啊!
光看這大學士的稱呼,天子似乎對儒學是更加重視了,這可是一件好事。
於是,不少儒學造詣深的朝臣紛紛捋須,臉上露出讚賞的笑容。
最新網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