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役,雙方的軍隊在人數上旗鼓相當。
羅馬共和國出動了十萬士兵,重步兵六萬人,輕步兵兩萬人,騎兵一萬,輔助兵一萬人。
大漢帝國共出動了八萬兵卒,重步兵一萬人,輕步兵兩萬人,騎兵四萬人,輔助兵一萬人。
羅馬大軍的指揮官正是四十歲的龐培,他十七歲從軍,輾轉西西裡和北非為羅馬共和國開疆拓土。
最大的戰功就是協助克拉斯鎮壓了斯巴達克起義,並憑借這個功績,出任了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
此時的龐培是羅馬共和國前三巨頭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和挑戰。
前有威望更高的克拉蘇,後有勢頭更猛的凱撒,龐培必須要想盡辦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這幾年來,他才會不顧一切地要向安息開戰,並利用戰功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龐培看得知遠東的漢帝國軍隊向安息宣戰之後,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想辦法說服了元老院,將羅馬共和國最精銳三十個軍團派到了他的麾下,發動了對安息的戰爭。
一路所向披靡,讓龐培一日比一日驕傲,最後才會向漢帝國派出使者,聲索整個安息帝國的領土。
他以自封的“安息帝國庇護者”的身份,勒令漢軍退出安息帝國全域。
至於大漢驃騎將軍韓增,其人生軌跡倒是和龐培有些許相似。
他也是自幼從軍,三十年的行伍生涯,讓其成為了一個經驗豐富、大開大合的宿將。
這次領兵出征,目的就是攻滅安息帝國,如今勝利唾手可得,又怎可能拱手讓給他人。
有了這麽大的分歧,雙方也就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了。
底格裡斯河右岸的這場戰役不可能避免。
鼎新十一年的秋天,雙方在不斷的試探中尋找著戰機。
雖然互有勝負,但沒有任何一方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對峙持續了整整一個月,雙方終於沉不住氣了,精銳盡出,準備進行最後的決戰。
從人數上來說,羅馬共和國的軍隊略勝一籌,但是在步兵武器上,大規模普及了鐵器的漢軍更強。
羅馬軍隊以重步兵為軍團的核心;而大漢軍隊此次則以騎兵為主力。
底格裡斯河東岸地勢平坦對但是卻非常狹長,並不適合騎兵運動,這也是龐培選擇在此與漢軍決戰的原因。
龐培以為,在羅馬重步兵那緊密的陣型之下,大漢帝國的輕騎兵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十一月初一,雙方的主力部隊在底格裡斯河東岸擺好了陣勢。
午後時分,羅馬大軍中的精銳重步兵率先出動。
在軍樂聲中,羅馬大軍舉著鷹旗,向一裡之外的漢軍步兵發起了衝鋒。
兩邊的兵卒填滿了整個幼發拉底河幼安,成千上百的鷹旗和漢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龐培和他麾下的將士們,看著更遠處的漢軍騎兵,自感勝券在握,行進的步伐輕快而果斷。
然而,雙方的兵線還有百步遠時,最前沿的羅馬士兵看到對面的漢軍陣列突然打開了。
緊接著,五十多個從未見過的“巨大鐵器”從軍陣中顯露了出來。
不等龐培和羅馬士兵想明白這是什麽,就看到從這鐵管中噴出了火焰和濃煙,而後就是震耳欲聾的巨大響聲。
當羅馬人嘲笑東方人在使用的妖術的時候,一個個黑點朝他們飛了過來。
這些黑點飛得不太高,從那鐵器飛出不遠,就落在了地上,彈跳著朝羅馬人的軍陣滾來。
直到這時,眼尖的羅馬人才看清飛過來的東西竟然是一個個的鐵球。
這些鐵球滾動的速度不快,甚至有些步履蹣跚,與羅馬輔助軍團中的弩箭毫無可比性。
甚至有百夫長命令士兵前出軍陣,準備攔截那滾滾而來的鐵球,好帶回去向偉大的執政官邀功。
但是,當鐵球碰到這些膽大妄為之徒時,發生了讓羅馬人終生難忘的一幕。
這些看似毫無殺傷力的鐵球,以勢不可擋的態勢,將觸碰到它的人撕扯開。
並且決絕地滾進了羅馬人的軍陣。
在還未消散的炮聲中,羅馬人的軍陣中騰起了一片片血霧。
而在這血霧下,則是士兵們的殘肢斷臂、五髒六腑和腦漿脊髓。
慢吞吞的圓形炮彈帶著巨大的動能,在羅馬人中犁出了一條條血槽,眨眼間帶走了成百上千羅馬老兵的生命。
慘絕人寰的叫聲終於在羅馬人的軍陣中爆發了出來。
羅馬人引以為傲的龜甲陣陣成了他們的催命符!
一發炮彈可以擊穿數個方陣,將幾十上百羅馬老兵炸得四分五裂。
說是炸,並不合理,因為圓形炮彈中並沒有火藥,但是巨大的動能面對血肉之軀仍然勢不可擋。
漢軍此時裝備的大炮,沒有膛線,沒有瞄準器具,氣密性都極差,和原來時間線上的古代大炮難以同日而語。
不管在射程和準度上,還是在殺傷力上,這大炮都算不上優秀。
但是,羅馬人的方陣實在排得太密了,而漢軍又等他們推進到很近的距離才開炮。
在這個距離上,用黑火藥驅動的炮彈有足夠的殺傷力。
幾輪齊射之後,羅馬人的軍陣搖搖欲墜,漢軍立刻換上了霰彈,再次讓羅馬人嘗到來自東方的恐懼。
幾十門大炮噴薄而出的霰彈覆蓋了羅馬人的整個兵線,鎧甲被輕而易舉地撕開,羅馬人成排成排地倒下……
和死亡比起來,從未見過的神秘武器帶來的恐懼才更加可怕。
一刻鍾之後,在大炮的打擊之下,橫掃整個歐羅巴的羅馬軍隊再也支撐不住了,將士們哭喊哀嚎著奪路而逃。
但那密集的陣型再一次害了他們,數萬人像無頭蒼蠅一樣,在狹長的河谷裡丟盔棄甲,相互踩踏,哀嚎連天。
在慌張和驚恐之中,羅馬人甚至開始自相殘殺了起來。
這個時候,大漢的騎兵在步兵後面結好了陣,在鍾鼓聲中,從分開的步兵之間,向羅馬人發起了衝鋒。
羅馬人已經無心抵抗了,只能不斷後撤逃跑。
因為河谷實在太過於擁擠,近萬羅馬老兵被自己人推入底格裡斯河。
求訂閱!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