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79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7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正式动身的前一晚,叶满枝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将叶梨花重新托付给常月娥同志。

第二件是把她的公债券和首饰,也托付给常月娥同志。

小猫还好说,发现16号院锁门闭户后,它自己就能原路返回老叶家。反正它是全院儿出名的浪子,还是捕鼠能手,丢不了也饿不着。

但值钱的家当要如何安排,可把叶满枝愁坏了。

加上前后的两个周日,他俩一共要出门22天,这么长时间没人在家,万一被小偷盯上怎么办啊?

从存折里取钱,需要户口册和居民证,把存折放在家里倒是没什么,但兑付公债券没有任何限制,什么人都能去银行兑付现金。

他俩的公债券有一厚沓呢!

吴峥嵘安慰她:“以咱们大院的治安,不至于被人摸进来,我已经让执勤战士多来咱们这边巡逻几次了。”

他结婚之前也经常外出,家当就放在家里,从没出过岔子。

叶满枝捧着饼干盒子嘟哝:“虽然我是街道副主任,但也得有一说一,咱街道的治安没你说的那么好。我住楼房的时候,楼里隔三差五就会丢东西。就咱俩结婚那天,我家还丢了两个酒盅和三个泥娃娃摆件呢,肯定是被人趁乱顺走的。”

吴峥嵘:“……”

酒盅还罢了,泥娃娃摆件有什么盗窃价值?

叶满枝在屋里到处寻摸藏东西的地方,但今年的除四害工作比较彻底,他们家连个耗子洞都没有,实在不适合藏东西。

她跟军代表同志叽叽咕咕商量一番后,将饼干盒子和叶梨花一起托付给了妈妈。

尽管女儿女婿的信任,让常月娥挺受用,可是突然让她保管小两口的财产,她心里的压力着实不小。

常月娥当着小两口的面,将盒盖打开瞄了一眼,看清里面大致有些什么,便重新将盖子合上。

裁了两张封条,让闺女在上面签名以后,郑重其事地将盒盖封住了。

“你俩放心出门吧,咱家全天有人,东西搁家里丢不了。”

见这母女俩居然还正儿八经地搞了一个交接仪式,吴峥嵘没忍住笑了出来。

叶满枝在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瞪他。

笑什么笑啊,她俩这都是生活的智慧!

很有智慧的小叶主任即将第一次出远门,心里只有兴奋,暂时找不到什么不舍情绪。

所以,当老叶下班回家,跟女儿女婿抒发离别伤感的时候,叶满枝真是一点也共情不了。

她只去22天就回来了,有什么不舍的啊!

但叶满枝还是决定哄哄老叶。

她把自己在娘家用的糕点盒子找出来,而后在父母屋里鼓捣了一阵,偷偷摸摸将老叶喊了进去。

“什么事不能在外面说?”

“当然是不能在外面说的事,”叶满枝将糕点盒子交给他,“爸,我要出远门了,这盒子你帮我

保管一下。”

“里面是什么啊?”叶守信说着就要将盒盖打开。

“反正是对我很重要的东西,别人我信不过,你帮我收着就行了。”叶满枝按住他想开盖的手,故意露出怀疑神色,“爸,你不会趁着我不在,偷偷看里面的东西吧?你要是想偷看,我就让我妈帮着保管了。”

叶守信随手晃了晃那盒子,好奇里面装了什么,但仍是信誓旦旦道:“那不能,我看你这盒子干啥?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行吧,”叶满枝把盒子给他,再次强调,“你只负责保管,可不许偷看啊!”

叶守信不耐烦地挥挥手,“你就放心吧。”

女儿女婿离开后,他把那铝皮盒子藏到了床底下。

第一天,他虽然好奇,但忍住了,并没打开那个盒子。第二天晚上,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常月娥被他烦得不行,问他半夜不睡觉折腾啥。

叶守信跟媳妇藏不住话,悄悄向她透露了闺女的托付。

“你也别太吃味,来芽在大事上还是比较信任我的。就是不知道那盒子里装了些什么东西。”

常月娥见他被闺女忽悠得睡不着觉,主要是影响她的睡眠,于是提议:“那盒子又没上锁,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瞎折腾什么?”

“不好吧?来芽不让我打开。”

叶守信一边说话,一边去摸枕头下的手电筒,撅着屁股将那铝皮盒子拖了出来。

“既然你这么好奇,那我就打开看看。”

他让媳妇拿着手电筒照亮,自己则去抠那铝皮盖子。

盒盖打开,露出几个本子和一张字条。

叶守信先将本子抽出来一本,发现竟然是叶来芽的废旧作业本。

他心里还在疑惑,这丫头给他几个作业本干嘛?

借着手电筒的亮光,两口子一起眯眼去看字条上的内容——

【叶不守信同志,你不是保证过不偷看吗?】

常月娥和叶不守信:“::::::”

叶不守信反应了一会儿,终于意识到自己被亲闺女耍了。

认清了这一点,他简直暴跳如雷:“我%@%%#,那臭丫头学会糊弄她爹啦!你等她从南方回来的……”

*

叶满枝此时已经跟吴峥嵘一起坐上火车,前往广州了。

他俩的目的地有两个,第一站先去广州,探望吴峥嵘的大姐一家。

然后看情况,从广州或湛江坐船,去她公公的驻地。

从滨江到广州,没有直达的火车,他俩得先从滨江到北京,再从北京走京汉铁路到汉口,最后从汉口走汉粤铁路到广州。

中间要转两次车,花费四五天时间,才能抵达广州。

尽管路线十分复杂,有的转车地点甚至不在同一个火车站里,但叶满枝一直情绪饱满,热情高涨。

时不时就要拿出地图,跟吴峥嵘确认一下走到哪里了。

乘务员再

次提着铜铃铛在车厢间摇铃的时候,叶满枝赶紧把地图交给吴峥嵘,催促道:“快快快,要停车了,咱们这次提前准备!”

吴峥嵘从座位上起身,站到她面前,将地图展开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

他低声说:“你把钱拿出来一些放我这里,每次都要掀衣服,你不嫌麻烦么?”

“那一会儿把零钱放你那。”

他俩刚上车不久,就听说硬座车厢那边有人丢钱了。

尽管军人被偷的概率很低,但叶满枝还是把吴峥嵘身上的钱,全转移到她这里了。

她轻车熟路地掀开衬衣下摆,从紧贴着肚脐的腰包里,抽出几张毛票和两块钱。

“这些放你身上吧,一会儿买东西你交钱。”

她做的那条特制裤衩,夫妻俩谁也没能用上。

吴峥嵘把钱塞进裤衩口袋以后,看起来不太正经,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别人,都有点尴尬。

叶满枝自己也试了试,裤衩倒是能穿,但塞了现金以后不透气,尤其夏天闷热,叶满枝试穿了半天后,感觉不太舒服,于是连夜将裤衩改成了腰包。

她肚脐眼怕冷不怕热,往腰包里放一点艾蒿,护在腰上还挺好用的。

听到乘务员在车厢里提醒,承德站到了。

两人趴到最近的车窗前,叶满枝小声问:“你猜咱俩能在这里买到干粮还是水果?”

火车缓缓进站,吴峥嵘眯眼往前方望了一眼,慢悠悠道:“连个赌注都没有,我不猜。”

叶满枝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个字,问:“怎么样?”

“嗯。”车厢里还有其他人,吴峥嵘没多言,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她的赌注,“那我就猜水果吧。”

“行,那我猜是干粮,不过,我想吃点水果了,还是希望你能赢吧。”

他俩只带了一天的伙食,之后的吃食都要在路上解决。

叶满枝特别期待火车靠站,尤其是小车站,每次停靠的时候,都有当地老乡在站台上兜售自家做的干粮,也有卖水果和花生瓜子的。

她昨天在一个小车站,买到了两大串玫瑰香葡萄,美美地吃了一下午。

但今天走了一大天了,她还没遇到卖水果的呢。

火车停稳,立即有几个大娘,提着篮子冲到车窗下面,其他人还在吵吵嚷嚷喊人的时候,吴峥嵘已经很有经验地将胳膊伸出去,拿着两张毛票挥了挥。

瞧见这边有钱,一个裹着头巾的大娘,提着篮子跑了过来,“同志,京白梨要不要?”

“要。”

考虑到水果难得,吴峥嵘把她篮子里剩下的六个京白梨全包圆了。

叶满枝高兴地用手肘拐他一下,“你肯定早就看到人家筐子里的京白梨了!居然还骗我打赌!”

“那几个梨在筐子底下,我的视力还没好到那种程度。”

吴峥嵘只是远远看到,站台上有其他乘客从筐里拿出两个水果。

叶满枝买到了水果,心

情很好地不跟他计较了,将京白梨洗干净以后,分给对面的郭处长一个。()

“??N???????”?瑞獙?聟祙?禁?止虎N??“???膉卟衙衙虎?”

?本作者鹿子草提醒您最全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尽在[],域名[()]?『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叶满枝:“……”

她上周才来了例假,怎么可能当妈妈?

至于她肚子上鼓起的小包,那是她的腰包啦!

“我只是胃口好而已,哈哈,”叶满枝转移话题问,“郭处长,咱们之后的车票都是一样的吗?还能在一个车厢里吗?”

旅途时间太长,吴峥嵘买的是卧铺车票。

正好跟省里的一个代表团在同一节车厢里。

这个代表团是去广州参加全国物资交流大会的,二十多人占了小半节车厢,与夫妻俩在同一个包厢里的这个女干部,就是滨江商业局的物资处长。

“咱们的目的地一样,车票应该都是一起的,”郭处长指了指他们手头的报纸,“小叶,把你们的报纸借我看看。”

叶满枝手上全是梨汁。

吴峥嵘将报纸递给她,又问:“郭处长,我们能看看你那本书吗?”

为了轻装简行,除了作为礼物的图书,他俩并没随身携带其他书籍。

每天只靠看报纸打发时间。

他俩虽是夫妻,但出门在外也要保持距离,何况他还穿着军装,更要注意影响。

除了用餐时间,夫妻俩都跟牛郎织女似的,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

吴峥嵘对沿途的田野和荒地早就看腻了,又不能总跟媳妇说话,已经无聊到看报纸中缝的地步。

郭处长挺大方地将书递给了他。

这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日日夜夜》。

故事背景是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吴峥嵘习惯性地翻开扉页,发现是莫斯科外文出版局在1951年出版的繁体字版本。

现在国家推行使用简体字,这种繁体字老书,已经很少能在书店里买到了。

难怪他之前没看过这本书。

“小叶主任,要不要一起看?”吴峥嵘主动邀请。

叶满枝连忙点头,洗了手上的汁水坐到他身边。

卧铺车厢都是床,而且他俩各有各的位置,总坐在一张床上容易引人侧目。

这回可算找到理由能紧挨着坐到一起了。

这本《日日夜夜》她也没看过,吴峥嵘举着书,她负责翻页,夫妻俩捧着书看了一下午。

这书里描写了大量的战争场景,叶满枝其实不爱看战争类的书籍和电影,但是吴峥嵘看得如痴如醉,她也不好表现得太不进步。

读着读着,渐渐也沉浸到斯大林格勒日日夜夜,逐街逐屋争夺的激烈巷战中了。

火车上看书有些费眼睛,他俩欣赏会儿风景,看一会儿书,断断续续看了两天多。

可惜,当火车抵达广州站时,两人没能读到《日日夜夜》的结尾,就要把书还给郭处长

()了。

叶满枝想问问郭处长,沙布洛夫营长与女军医安孃最终在一起了吗?

她不关心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只想知道这俩人修成正果没有。

郭处长笑道:“我也没看完呢,要不你把书带回去看?回滨江以后再还我?”

若是一般的小干部,可能已经顺杆爬把书收下了,然后趁着还书的机会,跟领导拉拉关系。

但叶满枝以己度人,如果一个陌生人,把自己看到一半的小说借走将近一个月不还,她可能会生气吧。

她也想知道结局呢!

“不用了,郭处长,有机会我也去书店买一本,您这本书挺好看的,适合珍藏。”

火车在早上抵达广州,夫妻俩与代表团的成员们道别。

下车后,立即就感受到了南北温度的差异。

“南方果然比咱们那里热多啦!”叶满枝刚睡醒,精力还跟第一天上车时一样充沛。

这倒是吴峥嵘意料之外的,他以为四天多的旅途,肯定会消耗掉小叶同志的一部分热情。

广州站是大站,乘客特别多,叶满枝怕自己被挤丢了,一边拉着他的衬衫衣摆,一边到处张望。

“咱们先去大姐那里吗?”她还记着来广州是探望大姐一家的。

“先找个招待所住下吧,大姐白天还要上班。”吴峥嵘攥着她的手腕走出车站,“你第一次跟她见面,总要好好拾掇一下吧?”

叶满枝连连点头,军代表同志还是很了解她的。

她确实不想这样灰头土脸地跟大姑姐见面。

两人凭结婚证和介绍信,在招待所开了一间双人房。

先去公共浴室洗了澡,而后就开始研究午饭的问题。

军工大院里有不少南方人,叶满枝早在出发之前就打听过广州有什么好吃的。

她躺在床上,将她记得的美食名字都细数了一遍,“咱俩哪天去岛上啊?这几天能把这些好吃的都尝一遍么?”

她随身带了那么多钱,就是想出来消费的。

把她没吃过的好吃的,统统吃一遍。

“能,”吴峥嵘正在阅读刚买的《广州日报》,抖了抖手上的报纸说,“现在广州酒家正在举办‘名菜美点展览会’,据说有好几千种粤菜、点心和小食品,咱们可以去广州酒家尝尝。”

叶满枝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居然有好几千种?有文昌鸡和江南香酥鸽吗?孙工的媳妇说,这是广州酒家的拿手菜,听上去就很好吃!”

“应该有吧。”吴峥嵘笑着把报纸递过去,“你自己看。”

他出门跟招待所服务员要了张广州地图,准备去广州酒家看看,顺便再游览一下珠江。

他俩的旅行完全是漫无目的的,走到哪算哪,不需要像代表团那样赶路。

所以,两人并不着急坐车前往目的地,出了招待所以后,沿着陌生的城市街道瞎溜达。

“你说沙布洛夫营长与安孃最后会不会在一起

呀?”叶满枝欣赏着沿途风景,还惦记小说里的内容呢。

吴峥嵘猜测:“也许没在一起。”

“为什么啊?”叶满枝急了。

吴峥嵘冷静地分析:“那些苏联作家总喜欢创作一些悲情人物,为了让作品更有深度和话题度,恐怕不会给他们大团圆结局,也许其中一方牺牲了。”

两人正好溜达到一家新华书店门口,叶满枝迫不及待地跑进去问店员有没有《日日夜夜》。

本地国营单位的职工,多少能使用一些普通话。

听叶满枝详细描述了图书作者和内容后,对方摇摇头说没货,但可以帮他们登记一下。

叶满枝说自己是来探亲的,未必能逗留到图书到货的日子。

女店员与同事用白话叽里呱啦交流了什么,叶满枝和吴峥嵘一句没听懂。

等她再次转身时,为两人介绍了一个杂货市场。

“距离我们书店不远,走两个路口就有一条商业街,那里有几个书报摊也许有你们要找的这本书。这种繁体字的图书,我们书店已经很少卖了,你们去书报摊碰碰运气吧。”

两人向营业员道了谢,按照对方指引的方向,前往杂货市场。

“应该是这里吧?”叶满枝指了指前方的小巷子,无语道,“广州的同志居然把这样的小街称作商业街啊?还不如咱石道街宽呢,跟中国大街就更不能比啦!”

吴峥嵘也露出狐疑神色,不过这条巷子里确实有不少摆摊的,有卖书籍的,也有卖服装鞋帽和肉食水产的,甚至还有人在地上摆了两个收音机。

看到其他东西时,他没觉得如何,可是能在外面卖收音机,这就让吴峥嵘提高警惕了。

他正想跟叶满枝说说自己的怀疑,叶满枝却已经先行一步,蹲到了一个书摊前面。

那书摊上摆着不少外文书籍,还有英文和俄文辞典。

叶满枝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封皮上扫了一眼,直接问摊主:“同志,你这里有《日日夜夜》吗?”

摊主是广东人,似乎不会说普通话,听了叶满枝的话以后,回了一串她听不懂的。

叶满枝出来前,完全没想到自己这趟旅行最大的阻碍会是语言不通。

她想了想,用脚尖在土路上划拉了一遍日日夜夜这四个字。

“有这本书吗?”

这回摊主似乎看懂了,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还冲叶满枝和她身后的吴峥嵘挤眉弄眼,揶揄地笑了笑。

叶满枝理解为“你怎么不早点写字?早写字,我早就懂了!”

见他懂了,叶满枝挺开心,心想肢体语言也是很好用的沟通方式呀!

“这本书多少钱啊?”

摊主比出一根手指:“一元钱。”

“这么贵?”

叶满枝觉得有点贵了,但是新华书店已经不卖这本书了,其他地方也未必能买到。

何况郭主任那本书还挺厚的,一块就一

块吧。

这书拿回去可以放在吴峥嵘的书架里珍藏。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叶满枝把钱给了他,接过书以后却感觉手里的书似乎不太对劲。

封面被牛皮纸包了起来,看不到书名,但厚度完全不如他们刚看的那本《日日夜夜》。

她正想问问对方是不是拿错了书,巷口处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尖锐的哨声。

不等叶满枝再询问什么,那摊主和附近几个摊位的人,全都像听到下工铃声的工人似的,呼啦啦收拾东西,一窝蜂地往巷子的另一头涌去。

见她还傻站在原地,吴峥嵘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将人拉进了最近的一个岔路口。

巷子里全是哨声和追逐的脚步声,好几个带着红袖箍的男人,一边追一边用白话喊着什么。

一个戴红袖箍的男人经过他们这里时,本想上来盘问两人的情况,看到吴峥嵘亮出来的军官证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继续追着那群小贩跑了。

“什么情况啊?”叶满枝喃喃。

“咱们可能找错地方了,这里不像正经商业街,反而像是黑市。市里开办的杂货市场,不可能销售收音机吧?”吴峥嵘猜测,“我怀疑他们是卖走私洋货的。”

叶满枝捧着手上那本书问:“那我不会买到走私货了吧?”

“一本书而已,应该不至于。”

叶满枝心想,她花了一块钱呢!

这一块钱可不能浪费了呀!

于是,她赶忙将书翻开,检查一下书里的内容。

结果,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看清页面上的内容后,叶满枝满脸震惊,手上一抖,将书掉在了地上。

“怎么了?”吴峥嵘以为书里有什么血腥暴力的内容,把她吓到了。

弯腰去捡的时候,只听叶满枝焦急道:“你别捡了,那书不正经!”

吴峥嵘还是伸手捡了起来。

翻开那一页的内容,他已经看清楚了——一男一女在妖精打架。

他往前翻了翻,几乎整本书都是这种少儿不宜的内容。

尺度之大,令人大开眼界。

“哎呀,你别看了!”叶满枝满脸通红地说,“那人瞧着挺老实的,怎么那么不正经啊!我跟他买苏联小说《日日夜夜》,他竟然卖给我这种书!”

吴峥嵘神情微妙地将书合上。

仔细说起来,摊主的理解似乎没什么问题,这本勉强也算是《日日夜夜》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