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60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6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与家人商量过后,叶满枝把上门的日子定在了正月初四。

“你第一次去他家做客,是不是得备些礼啊?”三哥问。

“吴峥嵘说他会准备。”叶满枝将毛衣针递给他,“哥,你帮我把这个提花的花样织一下。”

“他准备是他的,咱家也得表示一下吧?”

三哥放下自己织到半截的毛裤,接过妹妹的毛衣便唰唰织了起来,中途想起什么,又从裤兜里掏出两块钱给她,“帮你凑个份子,到时候你买点水果提到他家去。”

叶满枝没接,往客厅里瞅了一眼说:“你送四哥去学开车,花了不少钱吧?两块钱你自己留着吧。”

“没花多少,主要是买烟买酒,”叶满堂呵了一声说,“谁知道老四能坚持多久,我没敢投入太多。”

除了鼓捣花鸟鱼虫,老四干什么都没长性。

他有时候甚至怀疑,这人到底是不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叶满堂发狠似的说:“他这回要是还那么不着调,我以后就不管他了!”

“这话你都说过好几遍了,也没见你不管他。”

三哥虽然在家排行老三,但他向来以长子自居,家庭责任感极强。

像四哥那样的混不吝,连老叶都愁得不想管了,三哥却依然不离不弃,誓要完成对弟弟的改造。

叶满堂不想提那个倒霉弟弟,将两块钱塞进她手里说:“你拿着去买东西吧,我帮你三嫂织了件毛衣,这是她给我的,等这条毛裤织好以后,应该还会有一笔手工费。”

叶满枝:“……”

她着实没想到老叶家最会织毛衣的人会是三哥。

之前发现黄大仙买了好多毛线回来,还以为对方肯定是编织高手。

结果黄大仙织起毛衣来跟得了小儿麻痹似的,学了几天就放弃了。

剩下的毛线由三哥继承,不到一周时间,就织了件毛衣出来。

凭手艺从媳妇手里抠钱花!

望着他堪比机器的手速,叶满枝痛快地将两块钱收下了。

去做客的礼物,其实并不需要她操心。

见到吴奶奶的请柬以后,常月娥往百货大楼跑了好几趟。

不过,她准备的大多是适合女同志的东西,给吴峥嵘爷爷和父亲的礼物还没有着落。

次日上午,叶满枝在反帝大集上找到了五哥,想请他帮忙下乡买点灵芝酒或者虎骨酒。

然而,她刚走到马车近前,就被上面满满当当的货物惊住了。

“哥,你从哪弄来这么多东西啊?”

五哥这马车上,不但有鸡蛋、粉条、木耳、蘑菇、冻得邦邦硬的粘豆包和鲤鱼,甚至还有两筐国光苹果。

五哥刚收了一个大娘的鸡蛋钱,笑吟吟道:“大集距离农村太远了,我帮老乡代卖的。”

叶满枝:“……”

谁信啊。

肯定是他从农村收购,然后来城里

倒卖的。

以前没有自由市场的时候,五哥就时常帮人从农村带东西。

这回有了反帝大集,他更能光明正大地倒腾了。

“哥,你这生意怎么样?这一车得几天才能卖完啊?()”

“N???噓豛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五哥眼里精光四射,浑身都是干劲儿。

自从有了自由市场,他上午卖货,下午去农村收货,一天能净赚十几块。

按照这个势头搞下去,春节前他至少能进账150块!

“哥,你可得悠着点啊,你倒卖这么多东西,小心工商所的人来查你!”

“没事,我有东河村开的介绍信,证明我是替他们农业社代卖小土产的。”

叶满枝问:“这些是从东河村弄来的?这车上有咱家的东西么?”

叶家的老家就在东河村。

五哥指向车上的两个小麻袋,“木耳和榛蘑都是帮三叔他们代卖的,咱奶还想让我卖一些大黄米和小豆,我怕市场上不让卖粮食,就让她做成粘豆包了。”

叶满枝心头莫名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看似随意地问:“这麻袋的容量不小,咱奶不会把家里那点存货全都给你了吧?”

“嗯,年前这段时间叫得上价,能卖肯定要尽量卖啊!”五哥乐呵呵道,“我自己存的那些黄米和黏米,也都做成粘豆包卖了。”

叶满枝腹诽,你们卖得倒是痛快,万一赶上饥荒年景,家里可就没有半点存粮了!

最近三嫂打着过年走礼的幌子,又买了不少肉罐头、鱼罐头和挂面。

她能特别直观地感受到三嫂内心的急切。

连黄大仙都怕成那样,估计之后几年的光景真的不会太好过。

她兀自站在马车边琢磨了半晌,而后盯着五哥给顾客装鸡蛋、称木耳、收钱。

眼见着麻袋里的货物很快就少了一半,叶满枝突然说:“哥,你这些木耳和榛蘑别卖给别人了,都给我吧。”

五哥疑惑道:“咱家吃不了这么多吧?”

“我们单位的同事也想买,到时候我拿去办公室里分一分。”叶满枝掏了十块钱给他,“先给你十块,老家那边要是还有人卖山货,你就再给我留点。”

机关单位的人经常一起采购年货,五哥信以为真,点头答应着。

叶满枝踯躅片刻,靠近他小声说:“哥,你再去东河村的时候,跟咱爷奶他们说一声,粮食不要再卖了。”

五哥解释说:“我们只在春节前卖一阵子,最近价格高。”

“现在卖了,以后就要吃亏了!”叶满枝神神秘秘道,“我听说粮食要涨价!而且以后不论粗粮细粮都要用粮票才能买,你们现在把粮食卖了,赚的那点钱还不够粮价涨幅呢!”

五哥警觉地问:“你听谁说的?最近粮食真的要涨价?”

“在党校上课的时候听说的,我那个进修班里的同学来自全市各单位,有些人的消息特别灵通。”

五哥

()知道干部的消息渠道(),豛桑???????偛??葶?

??????????譎?鞚??◇()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对方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春节前价格高,我先卖一阵子。等过完年以后,我再找机会收点粗粮存着。”

叶满枝随意道:“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别卖亏了就行。”

五哥是个财迷,只要跟他说现在卖粮亏本,他一准儿不会贱卖粮食。

很可能还会尽快收购一批粗粮囤积居奇。

叶满枝跟五哥说了正事,便打算带着那两麻袋的干货离开。

临走前,她往几步开外的姑娘身上瞟了一眼,姑娘头上戴着一顶很抢眼的白兔毛帽子。

刚开始她以为对方是看货的顾客,可是她跟五哥聊了半个钟头,那姑娘不买东西,也不离开,不知是来干嘛的。

“哥,你认识那姑娘不?”叶满枝给五哥使个眼色。

“见过两面,不熟。”五哥瞅了一眼就收回视线,继续整理马车上的货物。

叶满枝点点头不再多问,跟他打声招呼就走了。

既然五哥说不熟,那就是真的不熟。

她五哥长得体面,腿脚不好的时候,都能吸引小姑娘偷看他。

如今他换上了特质的棉鞋,走路时没有特别明显的蹒跚,就更招人稀罕了!

趁着午休时间,她提着两麻袋的干货,往新房那边跑了一趟。

家里已经有一个喜欢储存东西的黄大仙了,要是她也跟着大量囤积粮食,不免显得奇怪。

所以,新房的钥匙到手后,她偶尔会趁着打扫卫生的机会,往这边送点东西。

院子西侧有个地窖,是原房东储存冬菜的地方,内里空间还挺大的。

叶满枝将地窖门打开,通了一刻钟的风,才踩着梯子将两袋木耳和榛蘑送了下去。

她用手电筒在地窖的墙上照了照,一侧的架子上已经挂了几袋豆子和两大袋粉条,以防粮食受潮,她还在麻袋外面裹了一层油布。

叶满枝原本还跟着黄大仙买了不少肉罐头和鱼罐头。

可惜她定力不足,回家就把豉汁鲮鱼、茄汁凤尾鱼、红烧扣肉、午餐肉、卤猪杂罐头挨个尝了一遍。

地窖里目前只存了七八罐她觉得不怎么好吃的原汁猪肉罐头,如果哪天没肉吃了,可以用这种肉罐头炖菜吃。

叶满枝又从随身的背包里翻出一瓶黄桃罐头和两罐八宝饭罐头。

用手电筒在罐头盒子上照了两个来回,依依不舍地将八宝饭跟原汁猪肉罐头放到了一起。

哎,不知道存这些吃的有没有用。

要是放过期了,还怪可惜的。

*

叶满枝为这些罐头和粮食花了不少钱,不过,单位给她发的年货,很快就让她没那么心疼了。

今年光明街上的几个集体手工社和国营工厂的盈利状况都不错。

街道办截留的利润还算可观,再加上市里发给二

()等模范的150元奖金,让张勤简难得大方了一回。()

?瑞╦节?垈厐鹒葶瑞???東皘???湿鹒葶?

?鹿子草的作品《五十年代军工大院》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每人三斤苹果、三斤冻梨、三斤白面、两斤猪肉、两条鲤鱼,还有半斤水果糖。

叶满枝兼任着煤炉厂的厂长,煤炉厂的年货也有她的一份,所以她又多分到五斤苹果、两斤猪肉和一条鲤鱼。

东西着实不少,好在单位离家近,她蚂蚁搬家似的,每次倒腾一点点,分几次就能将年货运回家。

分了年货以后,穆主任又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然后将每个人都喊去隔壁的居民接待室,进行了一对一谈话。

叶满枝排在刘金宝的后面,眼见他喜气洋洋地从办公室里出来,叶满枝直觉今天的谈话内容和氛围应该是很轻松的。

然而,等她在穆主任对面坐定,却听对方问:“小叶,你年后有调动工作的打算吗?”

“啊?”叶满枝愣了一下,连忙说,“没有啊。”

对于红联乡工业办的工作,她心里还有些犹豫。

而这种会让她生出犹豫情绪的事情,她最终通常都不会选择。

穆兰笑了笑说:“别紧张,我上周去市里开会,碰见红联乡的汪敏了,据说她想把你弄去红联乡负责工业工作。”

叶满枝:“……”

这汪乡长咋还当着领导的面挖人呢?

“乡镇和街道在级别上是一样的,但城市街道要比乡镇的条件略好一些。”穆兰和气地说,“乡镇工业办主任的位置,听起来不错,其实手下顶多有一两个编外临时工。红联乡没什么大工业,工业办主任负责的工作,跟你现在做的工作差不多。”

叶满枝沉吟一阵,既然事情已经摊开了,不如直说自己的想法。

“主任,汪乡长确实跟我提过调动工作的事,她想让我去红联乡主抓手工业,行政级别能从25级升到24级,但红联乡离家太远了,我当时已经婉拒汪乡长了。她让我考虑考虑,年后再给她答复。”

她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要想升到23级,还得再观察一年。

所以,她去了红联乡,实际上只能升到24级。

穆兰在心里默默叹气,街道办是个小衙门,其实不太容易留住人才。

上一个转去656厂工会的小刘就是个很有干劲儿的小伙子,当时人家偷偷摸摸走了关系,等她想留人的时候,商调函都已经下来了。

叶满枝在工作上不但有干劲儿,也很有想法,是个难得的做群众工作的好苗子。

在家庭手工业和教育工作上,帮她分了不少担子。

既然提前得到了消息,穆兰肯定不能将人轻易放走。

“红联乡给你的条件确实不错,但你要好好想想,为什么那么多乡镇干部挤破脑袋也要来城里工作?不光是因为城里的生活条件好,更因为视野不一样!上次你在反帝大集上遇见了市长,你知道他突然跑来这边是为了什么吗?”

叶满枝摇

()摇头。

她只听说后来区委书记和区长都跑去接待市长了。

“区领导不是在大集上见到市长的(),”?灑幹犂??し??()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后来在针棉织专业联社里见到的。”

叶满枝惊讶地“啊”了一声。

光明街上的工厂和手工社特别多,针棉织专业联社就是其中之一,在性质上算是集体企业,但规模很大,跟一般的纺织厂也差不多了。

“市长早上来光明街的时候,针棉织社还没上班,所以他先去大集上逛了逛。等区领导赶到时,他已经在各大合作社之间转了一圈了。市里有意将手工业合作社,转成国营工厂,正阳区是手工业合作社最多的区,而咱们光明街又是全区合作社最多的街道。”

叶满枝消化着穆主任话里的内容。

把全市的合作社变成工厂,这可是个大工程!

集体的变成国营的,其中的阻力肯定不小,市长可太有魄力了!

穆兰继续说:“我听区长的意思,年后市里就要将正阳区当做试点,在区里成立一个改革办公室,专门主导合作社转厂工作。咱们光明街的合作社很多,到时候肯定要派联络员去区里工作,你本身就是负责手工业的干部,我打算让你去试试。”

“小叶,平时在城乡做基层工作,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往往是极个别的特殊机会,能让你快速成长。大型合作社多聚集在城市,红联乡不可能给你提供这种参与大型改革的机会。”

不用她继续说下去,叶满枝早已心潮澎湃地连连点头了。

有机会去区里工作,能参与这种重要改革,还不用离家太远,她当然乐意啦!

“主任,我听你的,以后一定继续努力工作,安心为咱光明街的居民服务!”

穆兰满意地颔首:“行,那你好好准备一下,过完年区里很快就会组建改革办公室。另外,你在党校进修班学习的时间也不短了,人家刘金宝都知道提交入党申请书,你怎么从来没提交过?在要求进步这方面,你表现得不太积极啊!”

叶满枝:“……”

她觉得入党这事离她特别遥远,从来没考虑过入党的问题。

居然又被刘金宝那小子抢先了一步!

他怎么什么事都知道!

*

叶满枝被穆主任激励得精神振奋,提着自己那三条大鲤鱼回家的路上,还在美滋滋地哼唱着《红莓花儿开》。

走到家门口时,正巧遇见推着自行车过来的吴峥嵘,车后座上还捆着一个大竹筐。

“你这是干嘛去啊?”

“厂里刚发的年货,给你送回家去吧。”

老叶和三哥的年货早就送回来了,这份显见是吴峥嵘的。

“既然是厂里发的年货,你就自己留着呗。”

吴峥嵘问:“你见我在家开过火么?”

叶满枝:“……”

好像真的没开过。

他一日三餐都是在食堂解决的。

()家里的煤炉子似乎只有取暖和烧水的作用。

“那你给爷爷奶奶送回去也行啊!”

“行了,别客气了,”吴峥嵘将自行车停好,提起竹筐走在前面,“赶紧上楼吧,帮你把东西送上去,我还得回厂里开会。”

“你要是有急事就先走吧,我喊四哥下来搬。”

吴峥嵘低声笑:“难得在丈母娘面前露露脸,不差这一时半刻。”

常月娥显然也没料到,吴峥嵘会将自己那份年货送到老丈人家来。

筐子上层被稻草盖着,看不清内里的东西。

即便如此,她仍是热情地招呼“峥嵘”留在家里吃饭。

她对吴峥嵘的称呼是随着心情变化的。

刚开始,双方还不太熟悉,她喊对方“小吴”。

元旦喝了一次酒以后,她觉得这小伙子够爽快,于是改口喊人家“峥嵘”。

结果目睹他醉酒后拉着自家闺女亲嘴,常月娥对他的称呼又退回了“小吴”。

吴峥嵘听她重新喊自己“峥嵘”了,心知这次献殷勤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阿姨,单位那边还有事呢,我在您这喝口水就得赶紧回去。”

闻言,常月娥赶忙给他倒了杯温水,家里没有多余的茶缸,用的还是叶满枝那个花里胡哨的搪瓷缸子。

吴峥嵘一下午没工夫喝水,咕咚咕咚把一缸水全喝了,而后与母女俩招呼一声就快步下了楼。

透过上霜的窗玻璃,常月娥往楼下望了一眼,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很快便消失了,看来厂里真的有任务。

她转身时,叶满枝已经将竹筐上的稻草扒开了。

最上面是一个面袋子、一网兜苹果和一盒子糕点,这跟老叶和三哥的年货差不多,都是厂里发的。

下面装着一扇排骨、四个猪蹄和一大捆刀鱼。

常月娥看着筐里的东西,疑惑道:“这不会是他自己买的吧?”

厂里分了猪肉和豆油,还真没见谁分了这么多排骨。

“不会,他从不在这种事上拐弯抹角,要是他买的,他就直说了。”叶满枝从糕点盒子里挑了一根江米条放进嘴里,含糊道,“厂里各科室发的年货不太一样,这些可能是军代室发的。”

有的车间和科室有集体奖金,过年的时候就会用小金库给职工另发一份年货。

这就是国营大厂的风格。

常月娥瞧着地上的这堆东西,更是下定决心,闺女去吴家做客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份年礼!

*

叶满枝在大年三十值了半天班,而后就安安心心在家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大年初四这天,早就拜过年的吴峥嵘再一次来到叶家,亲自将叶满枝接去了省大老宅那边。

“我爸在驻地有任务,今年没能回来。”吴峥嵘简单介绍了一下家里的情况,“我妈带着我妹妹和四哥夫妻一起回来的。”

“你家不是只有兄弟二人吗?

叶满枝记得他只有一个哥哥,和一对姐妹。

怎么又冒出一个四哥来?

吴峥嵘语气平静道:“四哥是我堂哥,我大伯牺牲以后,一直被我父亲带在身边抚养。这次我哥姐都没回来,只有四哥和我妹妹,陪着我妈回来了。”

叶满枝心说,他父母真是奇怪,自己的亲儿子扔回老家给祖父母抚养,然后把侄子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这是什么道理?

叶满枝不了解吴家的具体情况,便没再多问,很快就随他来到了吴家老宅。

尚未来得及感叹这栋房子的气派,她便被听到动静跑出来的吴奶奶,热情地拉进了屋里。

吴峥嵘怕她不适应家里的环境,紧随几人进屋,先帮她介绍了家里的亲戚们。

小妹吴岫岚比叶满枝大一岁,两人算是这屋里难得的同龄人,她拉着叶满枝的手坐到沙发上。

扭头望向自家二哥时,正想调侃他两句,忽见他脱了军大衣,露出里面的绿色毛背心。

吴岫岚端量片刻,笑着赞道:“哥,你这毛背心不错呀,这种绿色还挺少见的。”

吴峥嵘瞟一眼沙发上的小叶干部,轻笑一声没说话。

叶满枝只当没听懂他那笑里的含义,轻轻移开了目光。

她最近实在太忙了,俏绿俏绿的毛衣还差两个袖子没织好,眼瞅着就过年了,只能让他先穿个毛背心凑合着,好歹算是一件新衣服。

等她有空的时候,再把那俩袖子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