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18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1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叶家人起大早排队买肉的结果是,除了三嫂黄黎,其他人全都空手而归了。

望着案板上的四斤猪肉,常月娥决定,在正式使用购肉证之前,包一次饺子,让全家人敞开了大吃一顿。

于是,叶满枝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带了一饭盒饺子当午饭。

几l个人的饭盒拿出来,包子、饺子、肉饼、红烧肉,反正全是带肉的。

陈彩霞分了一勺红烧肉给叶满枝,提议:“小叶,吃完饭,咱俩去趟第五居委会吧?把剩下的几l家走访了。”

“行啊!”

街道办的工作要经常加班。

叶满枝没结婚也没对象,把下班后的家访当作业余活动,也算乐在其中。

但陈彩霞刚新婚不久,总在晚上加班会让家属有意见。

所以,叶满枝照顾她的时间,将家访从晚上挪到了午休。

今天她们要走访两户,其中一户就是郑东家。

听到郑东的名字,刘金宝放下筷子问:“你们打算怎么处理郑东家的问题?钱胜利的情况与郑东差不多,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我跟彩霞姐初步决定,还是让郑东妹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让郑家有两个领工资的劳动力,也就不用领救济了。”

这是叶满枝反复斟酌后的结果,甭管薛巧儿在纵火案中扮演什么角色,郑东妹的问题必须解决。

让她继续待在家里,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叶满枝觉得她需要适当的社交。

刘金宝问:“郑东妹好像是文盲吧?你们能给她介绍什么工作?”

“嗯,她不识字,先去问问她有什么特长吧,也有不需要识字的工作。”

在取名这方面,郑东妹跟自家四嫂沈亮妹是一个类型的。

一个是郑东的妹妹,一个是沈亮的妹妹。

父母连取名都潦草,就更不可能操心女儿的前途了。

这两个“妹”都是没读过书的。

……

午饭过后,叶满枝和陈彩霞先去了郑家。

来开门的还是鼻孔朝天的郑东妹,见了面就问:“你们怎么又来了?这次是为了什么事?”

叶满枝继续唱白脸,肃着脸说:“你们家不是交了救济户申请表吗?我们来核实情况的。”

尽管事情没发生,五哥还好好的,但她心里仍是不可免俗地有些迁怒郑东妹。

这个白脸唱得至少有五分真心。

“进来吧。”郑东妹正在给侄子剪头发,将人带进院子后,随手一指说,“情况就这样,你们随便看。我爸妈正睡觉呢,你俩别弄出太大动静就行。”

叶满枝:“……”

这两口子的日子真挺滋润的。

不过,这对她们还真是好消息,不用担心有人阻挠、裹乱、泼冷水了。

陈彩霞与小叶的角色不同,她和和气气,温言细语地问:“东妹,咱们街道开了剪裁班,你怎

么不去学一学啊?上课都是免费的。”

“学那玩意儿干啥,你看我家这情况,能做得上衣服吗?”

叶满枝继续严肃道:“现在用不上,难道以后也用不上?你用不上,你这些侄子侄女也用不上?你学会了,好歹算是一技之长,以后还能教给这些孩子呢!”

“他们那么小,能学会什么啊?”

叶满枝生得面嫩,这是她工作中的劣势,此时就把自己想象成张副主任,故意板出一副正经样子,说教道:“郑东妹同志,不是我说你,你这个姑姑当得太不称职了!”

郑东妹拉下脸问:“我怎么不称职了?我整天伺候吃伺候喝,还不行啊?”

“不是不行!而是不够!你小的时候,没少受你哥照顾吧?他身体好那会儿,都是他顶门立户的吧?”

郑东妹臭着脸“嗯”了一声。

叶满枝与陈彩霞对视一眼,心里都稍稍放松了些。

他们昨天开讨论会的时候研究过,郑家兄妹应该是感情不错的,也许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说服郑东妹。

叶满枝继续道:“以前是你哥照顾你,如今轮到你照顾哥哥了!他现在这个样子,最放心不下的是谁?除了父母媳妇,肯定是这些孩子!你是亲姑姑,要为孩子多考虑考虑!”

郑东妹拿着剪刀,在大侄子的头上咔咔咔一通剪,剪出一个比狗啃好不了多少的发型后,在他脑袋上一拍,招呼小侄子过来。

隔了半天才道:“我妈说去上剪裁课没用,还容易遭人白眼,不让我们去上课。”

叶满枝哼了声,接着她的话问:“你跟你哥,没读过书吧?”

这话听起来像是讽刺,郑东妹心思敏感,把剪子一摔就瞪着眼睛喊道:“我们没读过书怎么了?没读书就低人一等了?”

叶满枝被她的突然发作吓了一跳,回过神后,寸步不让地回:“你喊什么?不读书是不是低人一等,你自己心里没数?你父母没读过书,所以你跟你哥哥已经被耽误了!你们兄妹俩既聪明又勤快,如果去上过学,哪怕只上个初小,你哥还会去蹬三轮吗?会因此躺在床上吗?”

陈彩霞适时挡在叶满枝面前,劝道:“小叶,别说了,你看你把东妹气的!”

“没事,彩霞姐,郑东妹虽然脾气倔了点,但不是没心眼的人,我相信她能明白咱们的好意。”

郑东妹不去看她俩,拾起剪刀,闷不吭声地给小侄子剪头发,剪出一个比大侄子还难看的发型。

虽然没接茬,但也没再反驳,这谈话还是能进行下去的。

陈彩霞苦口婆心道:“虽然小叶说话不好听,但话糙理不糙。东妹,你父母肯定是维护你,为你们兄妹着想的。但是,他们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思想也比较老旧,虽有一颗为儿孙好的心,思想却已经跟不上新社会的新形势了!”

这是她们提前商量好的第二点。

疏不间亲。

不能挑拨人家兄妹、母女、父女之间的关系,不要让郑

东妹产生抵触情绪。

“你是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速度要比老人快得多,在侄子侄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该承担起责任来。这件事本该由你哥嫂负责,但你哥有心无力,你嫂子天天蹬三轮,哪有时间操心这几l个孩子的未来?”

叶满枝帮着敲边鼓,“你父母在你哥和你的教育上,已经走错了一步。所以,有关学习和教育的问题,你要多动动脑筋,自己拿主意,别再被旧思想左右了!”

郑东妹仍是那副气哼哼,被人欠了八百块的样子。

给两个侄子剪完头以后,又把大侄女喊来,将小丫头乱糟糟的头发散开,重新替她梳头。

看她的表情,叶满枝知道她已经听进去了,于是再接再厉。

“你家这四个孩子,眼瞅着就到了上学的年纪。尤其是这俩小姑娘,跟你这个姑姑长得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你自己吃过的亏,总不能让孩子再吃一遍吧?该上学还是要上学的!”

郑东妹嗤道:“你说得轻松,上学不要钱啊?钱从哪来?”

要是能供得起,谁不想让孩子上学?

“所以我才说你这个姑姑当得不称职,没正事!你跟我瞪眼睛也没用!你现在要是有个工作,哪怕只是个临时工,每月赚个五六块钱,也足够这几l个孩子上学了!”

“你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能指望他们出门给孩子赚学费吗?你说你年纪轻轻的,勤快还聪明,不出去赚钱,却整天围着灶台打转,白白浪费了多少赚钱机会?你们家又没有重活,几l个孩子也挺懂事的,你下班回来再做家务也不耽误,再不济还有你父母帮忙呢!”

陈彩霞与郑东妹站到一起,反驳道:“这事也不能全怪东妹,毕竟现在工厂招工也是有门槛的,至少要能识字,东妹和她哥,从小被耽误了,哎……”

“不识字确实是个问题,”叶满枝看向闷闷不乐的郑东妹,“东妹,你有什么特长没有?比如做饭特别好吃,就可以往食堂后厨努力,手巧的话,可以往服装合作社使使劲。”

郑东妹不吭声。

“……”

看来她做饭不好吃,手也不算巧了。

如果不能靠手艺,那就只能像薛巧儿似的卖苦力。

这其实不是叶满枝乐于看到的。

卖苦力难免会受闲气,连五哥那样脾气的人都会与人发生口角,更何况是郑东妹。

她觉得郑东妹的自尊心很强,需要有一份能让她被认可,或是受人尊敬的工作。

三个大人沉默相对时,坐在郑东妹身前的小丫头突然怯怯地出了声:“我小姑梳头好看!”

叶满枝和陈彩霞闻声看过去,这才注意到郑东妹给侄女梳的鱼尾辫。

平心而论,确实梳得很好,鱼尾辫比三股辫要复杂一些,但郑东妹的手法很利落,交错几l下就收尾了。发辫整齐光滑,几l乎看不到多余的毛刺,

与她剪头的手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满枝笑问:“东妹,你还会梳别的样式吗?”

“会。”

“大人的头发也能梳吗?”

郑东妹看傻子似的问:“大人小孩的头不都是头吗?”

“我的意思是,孩子的发型比较可爱,给大人梳的话就要相对成熟一些。”

“我不懂那些,反正就是梳头呗。”

郑东妹留着短发,看不出什么效果,叶满枝想了想,问:“那你能帮我梳个好看的发型不?”

在她的白衬衫上打量两眼,郑东妹抱臂问:“你不嫌脏啊?”

叶满枝今天穿的还是前几l次来郑家时的衣裳,往自己身上瞅了瞅,她假装没听出对方话里的别扭。

“你那梳子上有虱子吗?”

“你才有虱子呢!”

“既然没虱子,那脏什么?你是不是不会梳呀?”

郑东妹斜她一眼,按着她的肩膀坐到板凳上。

虽然表情气势汹汹的,但叶满枝感觉梳子落在发间的力道还是比较轻柔的。

郑东妹将她的头发分成两层,上面一层像编花篮似的,在脑后斜着梳了一个鱼骨辫,下层的长发就那样披散着。

她的头发是烫过的,卷曲的长发披在肩头,显得温柔又洋气。

陈彩霞夸道:“东妹手艺不错,瞧着挺俊的。不过,你要是这样回办公室上班,肯定要被张副主任挑理,还是换一个更端庄的吧,老张对凡事都要求朴素端庄。”

郑东妹嗯了一声,没动上面已经编好的鱼骨辫,将下层的头发随手一挽,挽出一个丸子,左扭扭右扭扭,三两下就在她脑后盘好一个发髻,将头卡子往上一别就固定好了。

“真好看!”叶满枝拿起小镜子左右照了照,扭头问,“东妹,你这梳头的手艺是自己琢磨的,还是跟人学的?”

“以前胡同里有个老奶是给大户人家梳头的,我跟她学了点。”

叶满枝竖起一个大拇指:“牛!梳头也算一项特长,好好练练,还能靠这手艺吃饭呢!”

“梳头真能赚钱?”

郑东妹不太相信,但心里又隐隐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前段时间,负责他们这一片的那个女邮递员,为她介绍了一个往市里送牛奶的工作。

但她爸妈嫌起早贪黑送牛奶太辛苦,她又不会骑自行车,万一把车摔坏了还得赔钱。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叶满枝觉得梳头是个手艺,应该能凭手艺赚钱,但她们需要先跟理发馆联系确认一下。

万一给人希望又让人失望,反而更打击积极性。

*

光明街上曾经有一家私营理发馆,公私合营的时候,与656厂的理发馆合并了。

因着厂里工人越来越多,理发馆的规模也越扩越大,光是理发座椅就摆了四十多张。

如今已是正阳区数一数二的国营理发馆了。

叶陈二人都觉得可以让郑东妹去理发馆工作

这种大型理发馆有专门的收银人员,理发师傅只负责剃头烫发即可,对学历没有太高要求,不识字也不耽误给人理发。

要是手艺好,得到了客人的认可表扬,还能满足郑东妹的自尊心,提升自信心。

陈彩霞越想越觉得这个思路靠谱,第二天刚上班就去了一趟六五六的理发馆,想把郑东妹推荐给人家。

然而,她上午出门时信心满满,下午回来后却垂头丧气。

叶满枝正在往购油证上啪啪盖戳,见状便问:“理发馆那边不愿意接收?”

“嗯,理发馆的工作主要还是剪头,偶尔给女同志烫头。但郑东妹只会梳头,连最基本的剪头都不行。而且人家工作挺忙的,不带学徒,只要熟手。”

除了656的理发馆,陈彩霞还去了隔壁几l个街道的理发馆打听,甚至还去了一家带理发服务的澡堂子。

可惜人家要么满员,要么就是不接收这种半生不熟的半吊子。

“不行就算了,反正咱们没把话说死,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事情刚有了些眉目,又重新退回原点,两人都有些沉默。

穆兰从外面回来时,在她俩的办公桌上敲了敲,“年轻人别总死气沉沉的!要拿出点干事业的朝气来!”

她站在前面,拍了拍手,语气振奋道:“来来来,大家都把手上的工作停一停,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

叶满枝打起精神,笑眯眯地问:“主任,什么好消息呀,赶紧说吧!”

是不是要发工资啦?

穆兰高声道:“我来宣布一下,经区里开会决议,‘中苏友好协会’马上就要在咱们光明街成立支会了!这对咱们光明街来说,是里程碑似的重要荣誉!大家鼓掌!”

办公室里安静了两秒,终于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刘金宝举手问:“主任,咱们这条街不是不让外国人进入吗?咋还能被批准成立支会呢?”

光明街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辖区内有一家军工厂,进入光明街的路口旁特意竖了一块“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因为这块牌子,光明街居民的警惕性普遍比较高。

“成立支会与‘不允许外国人进入’不冲突啊!”穆兰说,“咱们的会员都是本国人。”

众人:“……”

穆兰再次拍手鼓舞士气,“好了,中苏友协的宗旨是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增进两国文化、经济联系,上级能批准光明街成立支会,是对咱们工作的重视和肯定。”

“支会成立前,还需要组织一个筹备组,咱们街道办、派出所,还有各居委会都要出人筹备,我跟刘所分别是组长、副组长,咱们单位还要出两个人,有没有愿意加入筹备组的同志?”

凤姨和魏珍这样的老资格,对各种协会啊组织啊,已经不太感兴趣了,自然不会抢着去筹备组干活。

干活的主力军,还得依靠新人。

因此,穆主任的

话音落下后,只有四位新同志举了手。

穆兰笑着说:“还得是年轻同志积极踊跃!筹备组的工作不会很多,咱们挑两个同志就行,最好能懂一些俄文,方便翻译一些资料什么的。”

闻言,陈彩霞和刘金宝把手放下了。

陈彩霞是在乡镇上的学,乡镇根本就不开俄文课。

刘金宝倒是上过俄文课,但是成绩一般,真让他翻译资料的时候,恐怕会露怯。

“好,那就小叶和庄婷加入筹备组吧,对了,你俩俄文怎么样?我跟刘所都不会俄文,到时候要是有翻译工作,可就靠你们了!”

庄婷毫不谦虚:“我俄文成绩从没低于90分过。”

叶满枝大言不惭:“要不是体检结果被人调包,我现在就去苏联留学了。”

中苏友协是时下最火的群众组织,大姐、三哥、林青梅都是中苏友协的会员。

外出的时候在胸前别一枚徽章,瞧着特别神气。

她先加入筹备组,距离成为正式会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工作上又有了一点小小的起色,让叶满枝心里特别高兴。

临下班前,给大姐往话剧团打了一个电话,经过副食店的时候,又进去买了一根粉肠,给老叶下酒。

捧着袋子兴高采烈跑进家门时,却敏锐地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

四嫂垂着头坐在板凳上,好像还哭过。

“嫂子,你怎么啦?”叶满枝把粉肠露出一截儿来,“我特意买了粉肠,一起吃点不?”

四嫂不搭理她,负气地背过身去。

“跟我四哥吵架了?”

“我可没惹她,这事儿怪不到我身上。”

叶满枝以为是四哥两口子吵架,随口劝了两句就想回房休息,等着老叶下班回来吃饭。

在单位见得多了,两口子吵架的事她已经不太爱掺和了。

谁知她这边正准备离开,四嫂却猛地回身,拉住她的手臂问:“来芽,我问你,你到底认不认你四哥?”

“这话是怎么说的?咋能不认亲哥呢?”

“那你给老五弄那个大院子的时候,咋就不知道想着点你四哥?”沈亮妹抹着眼泪说,“四哥五哥都是亲哥吧?你去坟场巡逻的时候,是不是你四哥陪着你的?可是,有好事的时候,你咋从来不想着你四哥?”

叶满枝心说,房子的事到底没瞒住,还是走漏风声了。

她惊讶地问:“嫂子,你跟我四哥想搬出去住啊?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麦多越来越大了,我跟你四哥总不能一直把他交给咱妈带吧?”

“那倒是。”叶满枝点点头。

以前五哥住月牙胡同的时候,没见四嫂有意见,如今要搬去大车店了,她反而有了想法。

应该还是相中大车店的房子了。

“嫂子,你们怎么想搬出去啊?你们住在家里不用交房租,吃喝也是吃咱爸的,一旦

搬出去,就要像五哥那样,全靠自己了。不过,你们要是真想搬出去,我可以去房管所帮忙问问。”

不等沈亮妹答话,常月娥撩开帘子,从屋里走了出来。

“问什么问?人家是想搬去你五哥那里,跟老五一起住!”

沈亮妹不服气道:“我们又不是不给钱,一个月给两块钱还不行呀?再说,我还能洗衣服做饭呢,老五回家就能吃上现成的热乎饭,有什么不好?”

叶满枝暗道,两块钱只是房租钱。

吃喝要如何算?

四哥这边一家三口,五哥那边就一个人。

她扭头问四哥:“哥,你也想搬去跟五哥一起住吗?”

“想啊!”四哥挺干脆地点头,“住大屋子总比窝在这小客厅里强吧?到时候我出门随便赚点,你四嫂负责家务,这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吗?”

常月娥眼里冒火,你们的日子倒是过起来了,那我家老五怎么办?

她正想跟老四两口子掰扯掰扯,叶满枝却跨前一步挡住了她。

“嫂子,你想搬出去,我没意见,只要五哥同意就行。你能做饭做家务,也算是帮了五哥的忙。不过,”叶满枝蹙眉说,“你真打算以后就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啊?”

沈亮妹睫毛上还沾着眼泪,“不做家务带孩子,还能干啥?”

“哎,那就算了吧。”叶满枝遗憾道,“我刚跟咱大姐联系过,她们话剧团的化妆师可以带学徒,虽然没有工资,但是能学一门手艺,我还想推荐你去话剧团当学徒呢!出师以后,也许能进理发馆、照相馆之类的单位当大师傅……”

沈亮妹不哭了,眨着眼睛问:“小妹,你说的是真的?我没念过书也能去当学徒?”

“化妆、理发,只要你能看懂、能听懂、手够巧就行了。谁管你识不识字啊!”

“……”

望着三人如出一辙的惊讶面孔,叶满枝有些得意地想,维持家庭和睦还得看我的,这个家没我真的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