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44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4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叶满枝连生产都没抓过,就更别提办工厂了。

除了知道办厂能增加就业岗位,其他方面,比如企业的纳税和营收,她几乎完全不懂。

她不懂,但穆兰懂啊!

街道办的经费捉襟见肘,她早就动过办工厂的心思了。

其实,光明街上的工厂不算少,但大多数国营工厂都是由区里投资建设的。

企业利润会逐级上缴到区里和市里。

街道办不但拿不到这些工厂的利润,还得帮区里看着工厂的生产情况。

整天守着好几座金山,却看得见摸不着,只能靠着有限的财政拨款过日子,穆兰心里的郁闷就别提了。

“主任,咱光明街的闲散劳动力还挺多的,”叶满枝小心地问,“街道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工厂啊?”

穆兰组织了半天语言,只给出一句“这事说来话长”。

隔壁的张勤简吹了吹茶叶沫子,接话说:“街道集体企业规模小,生产的产品大多在计划轨道之外,没有统购,也就没有统销。组织生产不难,难的是怎么给产品寻找销路。”

除非有门路,否则计划外的产品,很难进入商店或门市部的柜台。

而这些小厂的负责人,大多是街道积极分子,阶级成分通常是贫农或工人,让他们组织生产还行,找销路就不能指望了。

叶满枝眼巴巴地问:“主任,那这间工厂到底能不能开啊?”

那些困难啊,阻碍啊,她都不关心。

她只想知道工厂能开不。

穆兰站在那蜂窝煤炉子前观察了一会儿,回头问:“生产一个这样的炉子,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叶满枝说:“如果只生产简易煤炉子的话,最外面的铁皮可以用废品收购站的油漆桶,填充用的黄土随便挖不花钱,比较大的开销是内膛和支撑内膛的铁架子。”

“哦,那就是没什么成本。”

叶满枝懵了一瞬,油漆桶、内膛和支架都要钱,怎么就没成本啦?

穆兰理所当然地说:“咱们街道有制坯小组,也有打铁小组,先从他们那里借一些内膛和铁架子,等产品卖出去以后再结账。”

“还能赊账啊?”叶满枝问,“主任,这制坯小组和打铁小组在哪里啊?”

“在第二居委会那边。没活的时候,组员们在家里做家务,等到有活的时候再去各家招呼一声就行了。”

叶满枝:“……”

工作时间好灵活哦。

她再次问:“主任,工厂到底能不能开啊?”

这次穆兰和张勤简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能开啊,怎么不能开!”

反正办厂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若是盈利了还能给街道上缴利润。

至于销路的话,暂时不用发愁。

基层干部是最先被推广使用蜂窝煤的群体,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蜂窝煤了。

在干部间推销炉

子,一定会有销路。

穆兰自家就至少要买两个。

“小叶,劝返工作暂时交给赵二贺去做。这会儿刚入冬,正是煤炉子的销售旺季,你先把工厂办起来!”

“让我负责办厂?”叶满枝慌张道,“我没办过厂啊。”

她连工厂工作经历都没有,哪会办厂呀?

“工作经验都是从无到有的,你放手去干,争取早日投产。”

*

接下办厂任务后,叶满枝着实紧张了半天,没想到领导会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负责。

然而,半天后,她就恢复平静了。

办工厂,在一般人眼里也许算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但是放在街道办,还真不算什么。

工厂与工厂是不一样的。

有的工厂职工上万人,占地面积堪比一个小县城,譬如656厂。

有的工厂职工个位数,胡同当车间,譬如她即将开办的煤炉子厂。

叶满枝平复了心理落差后,先回家宣布了她要办厂的消息。

“来芽,你要当厂长啦?”沈亮妹吃惊地问。

“只是暂时兼任厂长,等厂子走上正轨以后,还要任命一个正经的厂长。”

叶满枝没敢胡吹,毕竟现在全厂只有她一个人,实在没什么可吹的。

“那你们工厂招不招工人?”沈亮妹赶紧问,“能让你四哥去工厂上班吗?”

“可以啊,但咱爸不是说让四哥进基建处当建筑工人吗?”

沈亮妹撇撇嘴,不吭声了。

叶满枝觉出不对劲,放下正在收尾的围巾,抬头问:“我四哥又怎么了?他不想当建筑工人啊?”

常月娥叹气说:“你四哥不是因为聚赌被保卫科抓住了嘛,虽然没在公安那里留下案底,但厂领导已经放话了,那17个参与赌博的人,656厂永不录用。”

为了这事,老叶昨天又把老四打了一顿。

叶满枝同情地望向四哥,“不能去656还可以去其他单位,哥,你要不要来我们煤炉子厂工作?举贤不避亲,我给你留一个名额。”

四哥先问:“你们那工厂是什么性质的啊?国营的还是集体的?”

“国营集体都不耽误你领工资,你问那么多干嘛?”

“集体的工资比国营的低,还没有劳保和公费医疗,”四哥挑剔道,“集体工厂那点工资,未必比我现在赚得多,与其去工厂卖苦力,还不如鼓捣我的花鸟鱼虫呢。”

叶满枝懒得搭理他,“你不去就算了,正好给我们省下一个用工名额,想来工厂上班的街道居民多得是。”

四哥看不上集体企业,但他这番话也给叶满枝提了醒。

她现在还是光杆司令,既没人,也没钱。

企业性质也并不明确。

如果由街道办投资建厂,那这家工厂就是全民所有制的,也就是国营的。

如果由居民筹资建厂,

那工厂就是集体的。

次日上班的时候,她跟张勤简提了这件事,不如由街道办出点钱,把企业变成国营的。

张勤简并没有一口回绝。

他觉得蜂窝煤炉子应该能赚钱,由街道办出资的话,上缴给街道的利润也会更高一些。

于是,他打开小金库,抠抠搜搜地给叶满枝批了五块钱的建厂资金。

叶满枝握着五张一块钱,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主任,建厂资金只有五块钱啊?”

一家国营工厂,建厂资金才五块钱,说出去简直能笑掉人的大牙。

“白手起家阶段不要求全责备,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张勤简一笔一笔帮她算账,“生产煤炉子的原材料基本都可以赊账,第一个月要用钱的地方只有厂房租金和运输黄土的费用。你只要能把煤炉子卖出去,资金回笼以后,第二个月就好过了。”

这是他干倒了三家集体工厂以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叶满枝觉得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于是接受了原始资金只有五块钱的事实后,她去街道工商所做了登记,便准备着手招工了。

尽管办厂思路是由劝返工作得来的,但工厂组织招工的时候,却不能只招农村户籍的工人。

在这方面,无论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无论男同志还是女同志,原则上要一视同仁。

所以,她与穆主任商量过后,在街道办院外贴了一张招工启事。

《国营光明煤炉厂招工简章》

【由于生产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厂现面向社会招收一批新职工。】

【招工范围:光明街居民(不限户籍,但需在光明街有固定住所)。】

【招工工种和名额:工业生产工人(制炉),男3人,女3人。】

【招工条件: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服从组织分配。】

【本人过往历史清楚,需有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证明。】

【学历不限(同等条件下,成分好的优先,自备生产工具者优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打铁匠、箍铁匠、泥瓦匠,及有煤炉制作经验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勤劳肯干,身体健康,必须经街道卫生站体检。在入厂半年后发现慢性病者,可以退回原单位(不是在本厂得的病)】

【无论男工女工,已婚未婚均可。】

【招工说明:择优录取后,必须服从组织分配。工厂将根据生产需要结合个人意愿分配具体工作,以生产需要为重点。】

招工启事贴出去以后,叶满枝重新跑回办公室,一边守着炉子烤火,一边往大门口张望,以防有人将招工启事揭下来。

消息贴出去不到一小时,就有居民进来打听了。

一部分是识字不多,询问墙上贴了啥的,另一部分是打听招工情况的。

街道办的几个新人都是第一次围观工厂招

工,一有人进来就立即竖起耳朵听热闹。

叶满枝从前是应聘的那个,头一次负责招聘工作,让她手心里直冒汗。

别看她招聘条件写得挺复杂,其实并没对应聘者设门槛。

真正的门槛,她根本就没写到招工启事上。

前三名应聘者,都是军工大院的家属,完全符合招工条件,只要体检没问题,就可以优先录取。

但叶满枝没敢松口,只让人家将家庭住址留下,录取结果另行通知。

第四个进来应聘的是郭二妮,条件与前三个差不多,叶满枝也像对待其他人一般,让她留下具体地址等通知。

然而,郭二妮找了许久工作未果,好不容易在家门口碰到一个不限户口,不限学历,不限性别的工作机会,她哪能轻易放弃!

她最近已经总结出经验了,回家等通知,基本就是没戏的意思。

“小叶干部,你看我这体格多好,脏活累活都能干,而且我是贫农出身,上班还能自带锤子和剪刀,招工启事上不是说成分好的和自备生产工具的人优先嘛。你还有啥不满意的?为啥不能把我留下?()”

?貔d晛??槁炤?偛?坙?“艓??膉???円??葶???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综合考虑哪方面啊?”郭二妮不肯放弃,“你说出来我努力努力。”

叶满枝笑道:“好吧,我跟你说说也行。咱们光明煤炉厂是新建厂,虽是街道组织的国营单位,但白手起家阶段,许多东西还没准备好。比如一些生产工具,还比如生产车间。”

郭二妮一针见血地问:“小叶干部,厂里连厂房都没有啊?”

“新建厂嘛,连工人都没有,更何况是厂房呢,”叶满枝故作淡定,语气寻常道,“起步阶段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最好能租用职工家里的院子,咱们可以适当付一些场地租赁费。”

建厂资金只有五块钱,她不能把资金都用在场地租赁上。

最好可以像糊纸壳小组或缝纫小组那样,在某个组员的家里完成生产任务。

郭二妮思考片刻,向她确认:“小叶干部,要是我能给你找到场地,厂里能录取我吗?”

“可以,你是来报名的第二位女同志。”

“那行,小叶干部,你先帮我把名报上,我这就去帮你找场地去!”

见她点了头,郭二妮推开大门就冒雪跑了出去。

“这郭二妮去哪给你找场地啊?”刘金宝抻着脖子往外看,“她男人是不是快放出来了?”

“听派出所那边说,赵国栋服刑已经满三个月,上周就出来了。”

“难怪她着急,赵国栋进过看守所,不知656厂会怎么处置他。万一把他辞退了,他家那房子八成要退回厂里,郭二妮既要找工作,又要找房子,不容易呀!”

“郭大姐挺能干的,”叶满枝笑道,“我看她就算离开军工大院也能把日子过好。”

郭二妮去得快回得也快,不到三刻钟的时间,就拉来了一位穿

()着破棉袄的中年妇女。

“这是邵丁香,男人前年没了,现在跟她公婆住在月牙胡同那边,小叶干部,只要能让她跟她公公都进厂工作,他家那个院子还有一个小屋,可以免费给工厂使用!”

叶满枝笑得亲切,“邵大姐,你自己介绍一下你家的情况,还有你公公多大年纪了?”

“我38岁,我公婆都快60了,不过我公公身体挺好的,偶尔还能干些木匠活。我家那个院子跟街道办的院子差不多,小屋的话有办公室一半大吧,要不你跟我回去看看吧?”

“也行。”

叶满枝喊上刘金宝陪她一起出外勤。

邵丁香家里的格局与五哥之前租住的那个院子差不多,都是院子大,房间小的。

了解过大致情况后,叶满枝对李家三人说:“大爷大娘、邵大姐,你家这院子和房子都挺好,我提一个方案,你们听听行不行。”

邵丁香紧盯着她,抠着手指点头。

“只要能通过卫生站的体检,厂里就录取邵大姐当正式工人,但李大爷的年纪偏大了,只能当临时工。在工厂初建阶段,咱们没有固定工资,发的都是计件工资,有活多干,没活少干,个人收入与完成的任务量有关。所以正式工和临时工在工资待遇上没什么区别。”

“月牙胡同这边租一套院子的价格是5元左右。厂里暂时以每月2元的价格租用你家的外院和小屋,租期半年,房子到期以后一次性付清租金。如果半年后仍继续租用你们的院子,租金可以另行商讨,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半年后就开春了,也过了煤炉子的销售旺季。

煤炉厂能否继续开办下去,届时就能见分晓了。

这套院子是李家的私房,能在半年后得到12块钱的租金,还能有两份工作,李家人没什么不愿意的。

李大爷立即点头说:“领导,就按你说的办,一会儿我就把院子和屋子收拾出来!”

叶满枝在李家看了看,又去居民小组长那里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情况,确定李家人所说无误后,便回去拟定合同,通知最先应聘的几个居民体检上班。

煤炉厂一共招聘了6个正式工,1个临时工。

其中郭二妮属于特别能干的,应聘之后当天体检,当天上岗,拿到叶满枝开出的介绍信,就去废品收购站买了50个废旧油漆桶。

“一个油漆桶两毛五,50个桶一共12块5,我跟废品收购站的人说好了,先给他们2块5的定金,另外十块钱月底一次性结清。”

叶满枝被她的高效率打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办厂第一天就要开工。

她现在终于体会到穆主任的心情了,对于工作特别有干劲儿的同志,她确实不好意思打击人家的工作热情。

“那什么,郭大姐,你再受累往第二居委会的制坯小组和打铁小组跑一趟,”叶满枝将需要赊账的清单交给她,“我去把制作煤炉子的大师傅请来,咱们争取今天备齐材料,明天正式试生产。”

郭二妮好不容易得到一份工作,正是工作热情最高涨的时候,拿到清单以后二话不说又跑了。

叶满枝擦擦额上的汗,赶紧回家找她四哥。

四哥在家清理鱼缸呢,听了她的要求后,无语道:“我又不是你们工厂的工人,凭啥让我去做煤炉子?”

“要不是吴峥嵘和咱爸还得上班,我哪敢劳动你这尊大佛!你快去厂里帮我指点一下吧!”

她把吴峥嵘做的煤炉子拿回来以后,老叶和四哥也依葫芦画瓢做了两个。

因为没在黄泥里掺放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不如之前的好,但这样却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现在四哥就是她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会做蜂窝煤炉子的人。

四哥将渔网收起来,嘀咕着“真是欠了你的”,穿上棉袄就要跟她出门。

然而,两人刚走到楼道口,三嫂黄黎就骑着自行车冲了过来。

“叶满枝,你不在街道上班,乱跑什么啊?”

“我忙着办厂呢,嫂子,你找我什么事啊?”

黄黎往老四身上瞄了一眼,顿了顿说:“有你的挂号信,你过来签收一下!”

叶满枝走到她的自行车旁边,乖乖伸手等着签字,可是被黄黎放进她掌心的,却并不是什么挂号信,而是薄薄的一张邮政取款通知单。

她瞪着眼睛往金额那一栏望去,看清上面的数字后,心脏立即咚咚激跳起来。

我的天啊!

七百八十元整!

她揉了揉眼睛,看向汇款单位,“省美术出版社”。

这是她那本时装图书的稿酬到账啦?

黄黎见她傻愣在原地,很能理解她的心情。

刚在邮政所看到小姑子这张取款通知单的时候,她也被震惊了。

原以为那样一本图书,能有四五百的稿酬就顶天了。

没想到人家一次性进账将近八百块!

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走出版路线的决心,现在文人出书也太赚钱了!

时下七百八十块的购买力,放在她那个时代,差不多得有小十万了吧?

“你别傻站着了!赶紧把信收起来,”黄黎又隐晦地往老四身上瞟了一眼,“放好了,别弄丢了!”

这叶老四有赌博前科,在她这里就是不稳定因素,大额财产不能露在他面前。

叶满枝脑袋瓜晕乎乎,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三嫂说什么她都答应着,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将取款单收好后,她回头望向四哥,用一种不太真实的语调说:“哥,今天先不试生产了,我去街道办一趟,你先回去吧。”

四哥翻个白眼,嘟嘟囔囔地回去继续清洗鱼缸。

叶满枝双眸晶亮地问:“嫂子,我今天能去邮政所取钱吗?”

“可以取,但现在快到下班时间了,邮政所人来人往,你最好找个人少的时间,让咱爸妈陪你一起去取钱。”

叶满枝理解她的担忧,赶紧答

应下来。

她一手揣在兜里,死死护住自己的取款单,深一脚浅一脚地回了街道办。

她想给出版社的周主任打个电话,打听一下图书正式上市的时间,还有这笔稿酬是怎么计算的,怎么给她这么多啊?

结果她回到单位,刚推开办公室的木门,便见到周主任正坐在穆主任对面聊天呢。

“小叶回来了,()”?灑????“?桔????譎恏啓??????≦()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周敏将叶满枝重新带出办公室,在院子里找个背风的角落,低声问:“出版社寄给你的汇款单,你这两天应该收到了吧?”

“收到了,下午刚收到的!”

“嗯,我下班路过这边,正好跟你讲一讲你的稿酬问题,你就不用往我们出版社再跑一趟了。”周敏拉下围巾说,“这种以图片为主的图书,咱们出版社不以千字标准支付稿酬,而是以著作页为计算单位进行支付。你这本书一共一百页,第一批次的基本稿酬总共是780元。”

“另外,咱们出版社都有印数定额,图书出版时,根据不同作品的具体情况,会制订一万、两万或三万册为一个定额,你这种时装图书是咱们出版社的全新尝试,发行面可能会比较窄,所以社里给你定了每印出一万册为一个‘定额’。”

“印刷第1-4个定额时,每个定额都会给付780元。从第5个定额开始,每个定额只支付基本稿酬的80%。十三个定额以后支付40%,我这么说,你能听懂吧?”

叶满枝眨巴眨巴眼睛问:“周主任,您的意思是,这笔稿酬不是一次性结清的?随着刊印数量的增多,我还有机会拿到第二笔第三笔稿酬,每多卖一万册,我就能多得780块,是吧?”

“嗯,有可能,还要看你这本书之后的销量如何。”

叶满枝在心里哎哟了一声,她这是要发财啦?

光是想到以后还可能再有好几个780块,她就有点喘不过气啦!

周主任之后又说了什么,她一句也没听进去。等对方离开后,她又在院子里独自僵立许久,站得脚都发麻了。

正想进屋时,支行的业务员何山却突然跑进院儿里喊住了她。

“小叶干部,听说你今天有一笔大额进账?”

叶满枝立即警惕地问:“你从哪听说的啊?”

“哈哈,我们银行和邮政所之间没有秘密。”何山笑着说,“小叶干部,上次兑付公债的工作,我对你也算鼎力支持了吧?你这笔钱取出来以后,是不是得存到我们支行,也支持一下我们的工作啊?”

叶满枝心说,我连稿酬还没摸到呢,你就开始惦记让我储蓄啦?

何山的到来让她脑子清醒了不少,笑嘻嘻道:“好说好说,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的!小何同志,我们街道刚开了一家煤炉厂的消息,你应该听说了吧?哎,厂子初建,到处都要用钱,我正想找你说说贷款的事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