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59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5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基层干部进修班已经开班两个多月了,在同班学员中,汪敏对叶满枝这个小同志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们这个班算是常规进修班,课堂上不点名、不签到,只在学期结束时组织结业考试。

平时上课全凭自觉。

叶满枝属于为数不多的全勤选手,而且乐于与大家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麻烦。

尽管总会问一些惹人发笑的傻问题,但她能看得出这年轻人在工作上有些奇思妙想。

这次光明街获得的二等模范,堪称一鸣惊人。

一下子就让汪敏动了挖人墙角的心思。

红联乡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工业方面除了零星几个生产合作社,只有被农民当作副业的家庭手工业。

她现在正需要一员干将,把占比不低的家庭手工业抓起来。

“小叶,我跟穆兰也算是熟人,你不用顾忌穆主任对你的看法。只要你愿意来我们红联乡,到时候我去跟她解释!”

叶满枝着实没料到,自己只是上了一回报纸,就被一位女乡长看中了。

来自外单位领导的认可,让她的心脏胡乱扑腾了好几下。

可是,这次基层干部进修班是穆主任推荐她来的,且只有一个宝贵名额。

她要是在进修班转投其他单位的怀抱,好像不太厚道。

坐在另一侧的毛琼华插话问:“小叶,你现在是几级干部?”

“我刚参加工作,定级是25级。”

“那你调去红联乡当工业办主任,顶多是23级,每月能多十块钱工资。不过,你可不能被汪乡长和这个工业办主任的位置蒙蔽了!乡镇的待遇远不如城市,多少乡镇干部想找门路进城工作呢。与其去红联乡,你还不如来我们新城街道办,我们好歹地处市中心,还是全市最大的街道!”

叶满枝:“……”

她年底入手的那套新房,就在新城街上。

新城街道办的条件,能挤进全市前三名。

她瞄一眼汪乡长,又看看毛副主任,怀疑地问:“你们二位领导,是不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起逗我呐?”

毛琼华瞪她一眼,“逗你干嘛,我们街道确实有人员缺口,你要是来了正好能负责家庭手工业的工作。”

叶满枝笑嘻嘻道:“如果只是想提高家庭手工业的收入,我给你们分享一下经验就好了,没必要大费周章地把我调过去呀。”

她是不可能平级调动的。

市中心虽好,但离家太远。

她现在上班只需步行十分钟,中午还能回家吃饭睡觉,单位领导对她也还不错。

实在没必要舍近求远,去陌生环境。

叶满枝仔细想了想,还是婉拒了两位领导的邀请,然后将家庭手工业增收的心得大致讲了一遍。

她心里美得冒泡儿,自然要投桃报李,虽然没接受邀请,但也不能把人得罪了。

汪敏能猜出几分年轻人的

想法,笑了笑说:“红联乡不如市里条件好,但你能在工业办说得算,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不用急着答复,你再回去仔细考虑一下。”

*

叶满枝被这突然而来的橄榄枝搅得心里乱糟糟的。

乡镇的工业办主任,在行政级别上仍属于办事员,但是能从7级办事员,升到5级办事员,工资也能涨十块,让她这个资历尚浅的小干部十分动心。

老叶和常月娥不想让闺女去那么远的乡镇上班,可是年纪轻轻就能当主任,听上去确实是个好机会,只好让闺女自己拿主意。

叶满枝舍不得家里,工作调动也不是说调就能调的。

她打算先放一放,等过完年以后再说。

这段时间她还要组织手工服务社卖货,顺便买一些年货。

为了方便居民采购年货,“反帝大集”从小年开始,每天都会开市,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是的,由于英法侵略埃及,轰炸开罗,爱好和平的我们要支援埃及人民的正义斗争,光明街和工农乡共同组织的这个自由市场,被命名为“反帝自由市场”了,居民们简称其“反帝大集”。

反帝大集是距离城区最近的自由市场,许多听到消息的市民都跑来城郊赶大集了,导致大集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次开市时,“反帝大集”只占用二百多米的街道,到了腊月二十四的时候,大集已经绵延二里地了。

工商所、派出所和街道办都要派人去大集上维持秩序。

叶满枝来大集上执勤的同时,还要顺便采购一些年货。

煤炉厂今年效益不错,她跟穆主任和张勤简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春节时,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给正式工和临时工每人发放一份年货。

全厂24个人,按照每人3块钱的标准,总共也不过70块左右。

叶满枝昨天已经跟工农乡的一个农业社谈好了,在他们社采购一百二十斤苹果。

今天带着身强力壮的赵二贺去大集上取货。

上午九点多正是人最多的时候,叶满枝随着人流往前走,经过家庭手工服务社的摊位时,发现蹲在地上看货的居民还挺多,服务社的几个大娘忙忙碌碌地收钱招呼客人,同时还要回答一些人的提问。

有个大爷似乎问得太多,把李大娘问烦了。

李大娘不客气地说:“这些小百货都是我们手工制作的,我就是个卖货的,你说的那些税啊,利润啊,我都不懂,那边有工商所的同志,你自己去问他们吧!”

摊位旁边就有带着工商袖箍的工作人员在执勤。

闻言就主动走了过去。

“同志,你有什么事?”

叶满枝对街道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都熟悉,这个小年轻她以前没见过,估计是工农乡派来的人。

大爷笑得挺和蔼,背着手问:“这种手工制作的小百货,在自由市场上销售,用不用缴税啊?”

“不用交税,每个摊

位交一毛钱的管理费就行。”小年轻答得挺认真,“你要是想来摆摊可以随时来,只要是计划外的日用百货和小土产,都可以自由摆摊。”

“只有日用百货和小土产能摆摊吗?我刚才看到有猪肉摊子在卖猪肉啊!”

小年轻口中磕绊了一下,不好跟他说,这个小土产的界限比较模糊。

过年图个吉利,工商所对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那些同事可能把土猪肉当成了小土产。

“猪肉摊子也许是其他单位摆出来的,”小年轻语气镇定地转移重点,“反正你想摆摊就来吧,要是有人跟你乱收费乱摊派,你不要理会,直接找我们执勤的同志反应情况。”

叶满枝心说这位年轻同志可能是新来的,要是工商所那些老油条,不可能老老实实地有一句答一句。

她顺着人流往前走,快要离开服务社的摊位时,回头看了眼那位大爷的衣着打扮,穿着黑色棉袄,戴着一顶褐色毛线帽子,帽子顶端还有两个线头,瞧着挺朴素的。

但大爷脚上那双牛皮的大头鞋,应该不便宜。

这样的人,犯不着来自由市场摆摊吧?

“你觉不觉得那大爷有点眼熟?”叶满枝问走在身后的赵二贺。

“不觉得。”赵二贺盯着老头瞅了半天,摇摇头。

叶满枝拧眉想了一会儿。

因着前阵子刚上过报纸,她最近对报纸上的照片特别关注。

她咋觉得刚刚那大爷的脸,好像在报纸上见过啊?

叶满枝将筐子交给赵二贺,然后把自己的红袖箍戴上,转身走回了手工服务社的摊位。

“之前没见过你,你是工农乡的同志吗?”叶满枝先问那个小年轻。

“不是,我是光明街工商所的。”

“哦,那你是新来的同志吧?”见对方点头,叶满枝转向那个大爷说,“这位同志是新来的,有些工作还不熟悉呢,您有什么事就问我吧。”

大爷饶有兴致地打量她两眼,又把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

“哦,您想卖小百货是吧?那得看您是个人来卖,还是集体来卖了!”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了!”叶满枝指指身边的摊位,“这是我们街道家庭手工服务社的摊位,算是集体的摊位,卖出的每件商品都要算在集体的账上,到时候要统一缴税的。如果您只是个人来摆摊,零星卖几件手工小百货,没有形成规模,咱们工商所是不收税的。”

大爷背着手点点头,“对大宗交易征税算是比较合理的,但工商所对大集上的集体企业都有登记备案吗?”

叶满枝不是工商所的,她哪懂这些。

不过,听他脱口的话不是“大宗交易”、就是“登记备案”,显见不是一般的老头。

于是,她斟酌着说:“我是街道的干部,工商所的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大爷你这个提议还挺好的,回头让这位……”

站在她旁

边的小年轻接话说:“我叫梁彦。”

“嗯,回头让这位梁同志跟李所长提一提。”叶满枝笑道,“我们‘反帝自由市场’刚开市不久,也是在摸索中寻找自身不足的。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都想尽量服务好群众,争取让市民们在大集上就能将年货采购齐全。”

“我们街道办和工农乡,为此特意联系了市食品公司和副食品商店,给他们在市场上预留了摊位。食品公司年前往郊区投放了17万斤猪肉,反帝大集的摊位就是销售点之一。大爷您要是想买猪肉,就带着肉票过去,跟其他市场的价格一样,但是我们这里供应更充足。”

她回答了老头的几个问题,然后就以还有其他工作为由率先离开了。

走出对方视野范围后,她将苹果钱给了赵二贺,让他自己去取苹果。

而后调转方向,疾步返回了街道办。

叶满枝顾不上额头的细汗,摘下手套便去翻看报刊架上的旧报纸。

翻了几份以后,果然在一周前的《滨江日报》上,见到了那个大爷的相片!

新闻标题是《市人民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了克服官僚主义的二十项措施》。

大爷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小字,“市长XXX宣布每月17号,为市级机关‘无会议日’。”

叶满枝:“……”

她刚才给市长答疑解惑啦?

还管市长叫大爷啦?

叶满枝连忙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穆主任和张勤简。

正在喝茶的张勤简被茶水呛得直咳嗽,两道水柱从鼻孔里喷出来,又重新滴进茶缸里。

叶满枝被恶心得够呛,假装没见到他的狼狈,将目光瞥向了一边。

“市长跑来咱们的大集上干什么?你是不是看错了?”

市长若是想来视察,通常是逐层下达通知,身边还要呼呼啦啦带着一大群人。

怎么可能自己一个人就跑来了?

“没看错,那大爷跟照片上的人长得一样。”叶满枝将报纸递给他。

穆兰问:“他身边还有其他人吗?”

“没注意呀,我过去的时候只有他自己站在摊位旁边问东问西的。”

张勤简看向穆兰,“怎么办?用不用上报区里?”

穆兰详细询问了叶满枝与他对答的情况,而后说:“区里我来通知。老张,你先去跟派出所和工商所通个气,有些计划内产品可不能管得太松了,以免撞到枪口上。”

市长穿着破棉袄戴着破帽子,来重新开市的大集上转悠,很明显是想微服私访的,要是被一群陌生下属撞破反而不美。

她在心里计算着时间,估计区领导赶到时,市长恐怕已经走了。

这才拿起电话跟区领导汇报了情况。

*

叶满枝闹不懂领导的想法,反正她挺兴奋的。

虽然之前见过刘副市长,但是约等于没说过话。

她今天见到的可是正市长,还跟人家聊了

半天!

老叶一辈子都没见过市长呢(),祙?彎靻?劗?蹎虎??

祙????潠虎?

卟婦?w??偎?葶鉣??彧h??()_[()]?『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叶满枝把这件事偷偷分享给了林青梅。

林青梅反应平平,也跟她分享了一件新鲜事。

“元旦的时候,市文化局举办交谊舞会,我还跟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跳过交谊舞呢!”

“哇!”叶满枝好奇地问,“副市长交谊舞跳得好吗?”

“还行吧,在机关属于中等水平,没你们吴团长跳得好。”林青梅往台下使个眼色,“吴团长在那鼓捣半天了,他干嘛呢?”

叶满枝也不清楚,她将琵琶收好,提着琴盒快步跑去了观众席。

吴峥嵘是来接她“下班”的,不过自打进了俱乐部,就一直在埋头鼓捣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这是什么啊?”

“照相机。”

“照相机哪有长这样的?”

叶满枝在照相馆见过照相机,那是能立在地上,顶着一个大脑袋的机器。

“这种属于便携式的照相机,”吴峥嵘给她看了眼机身,“这个能拍摄成品细节图,立式照相机使用起来不方便。”

叶满枝凑近了问:“这是你们军代室的照相机吧?军代表同志,你这是公器私用不?”

吴峥嵘学着她的样子,用气声调侃:“还请小叶同志千万替我保守秘密。你不是不满意报社给你抹的红脸蛋么,我另外给你拍几张。”

见他居然想给自己拍照,叶满枝惊喜的同时,又有些慌张。

“你怎么不早说呀!早知道我就换一套更好看的衣服了。”

“我买了两盒胶卷,大概能拍二十多张,”吴峥嵘坦言,“以前只用它拍过军用品局部照片,拍人像还是第一次,可能拍得不好,先随便拍一卷练练手吧。等你们正式参赛的时候,争取能拍出满意的相片。”

“你现在照相技术怎么样?刚才拍了吗?”

吴峥嵘笑:“目前只拍了一张你在台上弹琵琶的,还有一张你们乐团的合照。具体效果怎么样还不清楚,等我将胶片洗出来看看情况再说。”

叶满枝撑着下巴问:“那能不能给我跟青梅拍一张合照?”

“行啊,把你的朋友喊过来吧。”

排练结束,音乐会的人已经走得七七八八了。

林青梅还在舞台上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被她喊下来拍照时表情还是懵的。

等她被叶满枝搂着脖子,贴着脸蛋,听见咔嚓一声快门声以后,又听她在自己耳边央求:“青梅,你也帮我跟吴峥嵘拍一张相片呗!”

林青梅哪用过照相机啊,摆手说:“我不会照相。”

叶满枝跟她蛐蛐咕咕,“你就站到他现在的位置,让他告诉你按哪里,只要能把我俩收进照片里就行了。”

“你想跟他拍合照,就不能在拍结婚照的时候,去照相馆一起照?”林青梅扛不住她的缠

()磨,还是走过去接过了吴峥嵘手里的照相机。

叶满枝冲她讨好地笑笑。

眼见其他人全都走了,只余他们三个人滞留在音乐厅。

叶满枝连忙拉过吴峥嵘,让他脱了军大衣,露出里面的军装,坐到刚刚青梅坐过的位置。

她自己也把外套脱了,只穿着一件白色毛开衫站在吴峥嵘身后。

然后将双手搭在了对方的肩上。

林青梅从镜头后面探出头来,无语道:“你让我帮你拍照,不就是想拍个亲密点的吗?那就别矜持啦,赶紧搂住脖子,把脸贴上去吧!”

叶满枝刚才就是以这样的姿势跟她拍照的。

这丫头明显早有预谋,结果临到关键时刻退缩了。

叶满枝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当着青梅的面,她还是有点放不开。

直到吴峥嵘握上了她搭在肩上的一只手,叶满枝才鼓起勇气,将绯红的脸蛋贴了上去。

在照相馆拍照,要注意影响,最近来办结婚登记的夫妻,带来的照片都是那种并排坐在一起的。

偶尔有大胆一点的,会将脑袋往对方的方向凑近一些。

像他们现在这样,搂肩、牵手、贴脸,这种相片是绝不可能拍出来的。

叶满枝觉得今天机会难得,只是在青梅面前丢人一下下,但是能留下一张难得亲密的相片,也算值得了。

只不过,相片拍完以后,青梅还没什么特别反应,吴峥嵘却总是时不时偏头看向她。

等他们与青梅在大院里分手,来到叶家所在的楼道时,叶满枝终于开口问:“你总看我干什么?”

她甚至能察觉到上方视线的热度。

吴峥嵘没说话,伸手将她的围巾拉下来一点,俯身便噙住了她的唇瓣。

尽管动作还是温柔的,但叶满枝感觉这次与从前不太一样,他今天好像吻得特别凶。

短短几秒钟,她便被亲得透不过气了。

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叶满枝在他胸膛上推了推,示意他适可而止。

而后她听到对面非常明显的一声吞咽,吴峥嵘“嗯”了一声,又在她唇上轻啄了两下。

脚步声越来越近,叶满枝一紧张就将他重新拉出了楼道。

两人站在拐角的阴影里,一时间都没说话。

平息片刻,吴峥嵘倏地开口说:“本来军代室有专人洗相片的,看来我不但要练好人像摄影,还得学习冲洗相片了。”

叶满枝揪着围巾上的球球问:“照相机多少钱呀?我要是再卖一万册图书,能买一台照相机吗?”

“能。”

叶满枝心说,她要是能拿到第二笔稿酬,就用这笔钱买一台照相机。

让吴峥嵘天天给她拍相片!

吴峥嵘将她的围巾重新系好,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请柬给她。

“我奶奶邀请你,春节来我家做客。”

“到时候会很热闹嘛?”叶满枝问。

“应该不会。”

“那干嘛要给我一张请柬?”

叶满枝还以为他家要请客或是举办什么活动。

“她可能觉得这样比较正式吧,”吴峥嵘有时对老头老太的举动也很费解,“具体时间没定,大概就是正月初三至初五的某一天吧,老太太说看你的时间安排。”

叶满枝握着请柬,虽然觉得太过正式了,但她能从请柬中感觉到对方的尊重。

“我回家跟爸妈商量一下,明天再告诉你行不?”

“行,”吴峥嵘想了想,又补充说,“我爸妈今年会回滨江过年,到时候可能会跟他们见一面。我们好几年没见过了,你不用特别准备什么,随便见见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