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53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5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吴峥嵘无视情敌,与小周同学错身而过的时候,叶满枝已经坐在办公室里,愉快地织起毛衣了。

尽管她的滑冰技巧不怎么样,但那双白色冰鞋让她在冰场上特别拉风,所以她决定先把俏绿俏绿的毛衣安排上,尽量让吴峥嵘在过年时穿上新毛衣。

瞧见她这副悠闲样子,刘金宝酸溜溜地说:“咱们小叶厂长算是媳妇熬成婆了!”

叶满枝了然地问:“你那动员返乡的任务,还没完成啊?”

“没有,这个月咱们光明街可能又得吊车尾。”

区里让光明街在春节前动员六百人返乡,而且每个月都要上报成功返乡人数。

上个月光明街的动员人数是全区最后一名,穆主任从区里回来后,黑脸好几天。

要求单位所有人员都要重视劝返工作,当然,这所有人员里,不包括凤姨和叶满枝。

凤姨就不用说了,人家是特殊分子,穆主任从最开始就没给她安排过劝返工作。

最让刘金宝受不了的是叶满枝。

因为搞了一个煤炉厂,吸纳了街道的闲散劳动力,叶满枝居然也不用参与劝返工作了!

早知道办厂有用,他也应该想办法办个厂的!

这个劝返工作,算是他工作以来遇到的最难啃的骨头!

街道众人羡慕叶满枝早早脱离苦海,但她这个厂长当得着实不轻松。

工厂规模扩大以后,经营管理有了难度。

各种报税啊,利润提留啊,工人工资啊,全都要从头学起,闹得她焦头烂额。

她每天上午守在街道办搞民政工作,下午的时间几乎都被这个小厂占据了。

不过,只要想想劝返工作的苦,叶满枝就格外珍惜她的煤炉厂。

除非劝返工作彻底结束,否则她是不会把厂长的位置拱手让人的!

刘金宝见不得她悠闲织毛衣,敲了敲她的桌子问:“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你写完了吗?借我看看!”

“咱俩的工作内容又不一样,你看我的有什么用啊?”

话虽如此,但叶满枝还是拉开抽屉,将自己昨晚刚写完的材料递给了他。

刘金宝当然知道不能照抄她的申报材料,他主要是看看对方写了多少内容。

每逢这种写材料的时候,叶满枝总是所有人里写得最多的。

也不知她哪来那么多废话!

被她这样一衬托,自己好像什么工作也没干似的,实际他每天都快累成死狗了!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干活干得好,不如材料写得好!

刘金宝随手翻了翻她这次的申报材料,惊讶地问:“你怎么才写了七页啊?”

他也写七页。

叶满枝一边费劲地织一个花样,一边小声说:“咱们才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我感觉先进个人轮不到咱们这种新人,大概写一写就得了。”

每个街道可以往区里报两个先进个人

的名额。

然后按照排排坐分果果的惯例,各单位会有一人获得区级先进个人的奖项。

穆主任在报奖这方面比较公平,区里让选两个,但她让单位所有人都写一份材料交上去。

正副主任与他们不在一个赛道,凤姨主动放弃评奖,所以光明街道办可以报五份先进材料上去,让区评奖委员会自行筛选。

叶满枝那个煤炉厂办得还行,但别人分管的工作也不差,她在评奖方面吃了资历浅的亏,没什么特别大的优势。

所以,这种汇报材料,她只大概写了写,没有展开啰唆太多。

刘金宝觉得她此话有理,所以他也不打算修改自己那份了,将申报材料交上去以后,又出门搞劝返工作去了。

*

叶满枝织了一上午的毛衣,抽空练会儿字,下午又去银行给工人汇了这个月的工资。

从支行出来时,距离下班还有半个钟头,她不想回办公室,便钻进对面的电影院,花5分钱看了场《我这一辈子》。

结果笑着进去,哭着出来。

直到回了家,还在为电影里“我”的遭遇伤怀。

常月娥瞧见她这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埋怨道:“你怎么才回来?我等你等得急死了!”

“什么事啊?”

常月娥把她拉进房间,悄咪咪地问:“你那些稿酬没乱花吧?”

“没有啊,你不是说要给我买房子嘛,我存银行的活期有奖储蓄了,一分钱都没敢花。”

她连买公债,都是用吴峥嵘的存款买的。

“我本来想带你去看看房子,结果你回来这么晚,天都黑了,还怎么看房啊?”

叶满枝不敢说自己溜去看电影了,哼哼哈哈地说:“买房子着什么急呀,我那些钱放在银行还能吃点利息呢!”

“人家小吴的奶奶都给你见面礼了,我能不着急嘛!”

常月娥比闺女有见识,一看那翡翠镯子的水头,就知道价值不菲。

她给闺女在婚前置办一套房产,好歹算是一样拿得出手的陪嫁!

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今天肯定去不成了,你给我讲一讲那房子的情况,咱们明天午休的时候去看看也行。”

“我这阵子给你找了三套房子,一套在你三姨隔壁,守着江边,开窗就能看到江面。”

“哇,这个好,”叶满枝满意颔首,“我爱看江景,夏天还能去江里游泳,就这套吧。”

她上次去参加吴峥嵘的同学聚会,就觉得人家那套木格楞江景房挺好的。

常月娥踌躇道:“江景好是好,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遇上洪水就麻烦了。洪水倒灌的话,最先被淹的房子都是沿江那一片的。”

被她这样提醒,叶满枝也犹豫起来,她对小时候遭遇的洪涝灾害还记忆犹新呢。

“那其他两套呢?”

“第二套在你四姨家附近,省大南边,乘车差不多三站地的距离,第三套在你姥

姥家那边。”

叶满枝问:“你找的房子怎么不是挨着三姨四姨,就是挨着我姥姥家的?”

“你要是不常去住,甭管是出租还是闲置着,总得有个信得过的人帮忙照应,选在她们附近最方便!”

叶满枝竖个大拇指,追问道,“后面这两套房子,哪个便宜点?”

“省大南边的1500,你姥姥家附近的1250块。”

“那还是去看看1250这套吧,我就愿意挨着我姥姥和我大舅!”

她总共只有八百块钱,父母给她贴补三百块以后,还有一百五的缺口呢,不知价格能否再谈一谈。

第二天午休时,叶满枝和常月娥乘车去看了那套房子。

青砖灰瓦的两间屋子维护得还不错,有厨房和菜窖,还带着一个小院儿。

院儿里栽着一棵柿子树,一棵山楂树。

虽然没有连接市政自来水,但原主人自己打了一口水井,不用去街头的水站买水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让叶满枝比较满意的是,这院子的院墙是砖砌的,而且高度喜人。

不特意跳上去观望的话,根本看不见院子内里的情况。

这比吴峥嵘那套篱笆墙小院更有安全感。

“舅妈,这房子的原主人是干什么的啊?”叶满枝将舅妈拉到柿子树下,小声问。

虽然瞧着不像,但她还是要确认一下,别买到资本家的房子。

“放心,原房主跟你姥爷是一个厂的,小儿子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他们两口子算是烈属。”

“那他们为什么卖房子啊?这房子应该有些年头了吧?”

“滨江只剩他俩了,人家想把房子卖了,去南京投靠女儿。”

叶满枝对房子没什么可挑剔的,就是价格太贵了,这样的房子在他们光明街上顶多四百块钱。

舅妈抬手往马路上指了指,笑道:“大外甥,你怎么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段!步行二十分钟到江边,紧挨着中国大街、菜市场和百货大楼!这能是你们那小旮旯能比的吗?听你妈说,你未来婆家住在省大那边是吧?从这里乘车去省大只需要四五站路,交通多方便呀!”

“关键是我手头的钱不够用呀,舅妈,这价格能再谈谈不?”

“我早帮你谈过好几回了,房主最多再降五十,这还是看在你姥爷的面子上。我们这一片的房子很少有私房了,东边有一户是去年卖的,只比这个院子多一个柴房,卖了1520块。”舅妈拉着她问,“你还差多少钱?”

叶满枝老实地答:“一百块。”

“那妥了,”舅妈笑道,“你姥姥早就放话了,不够的钱她给你补上。一百块的私房钱,老太太还是有的!”

叶满枝从小跟姥姥学琵琶,祖孙感情自不必说。

她没假客气,笑嘻嘻道:“那我回头多给姥姥送几本时装书,让她跟邻居好好显摆显摆。等到春节拜年的时候,我还得多磕几个头呐

与光明街相比,这里车水马龙,算得上是花花世界。

叶满枝有了城里的房子,偶尔也能带吴峥嵘进城见见世面啦!

*

双方很快就办理了交割手续,由于叶满枝还要上班,所有手续都是常月娥帮她跑的。

叶满枝只在最后时刻,负责签字和交钱,还没捂热乎的八百块钱刷一下就没了。

她握着新房的钥匙,只能寄希望于院子里的柿子树和山楂树能尽快结出果子,让她吃点不花钱的水果。

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让叶满枝容光焕发,整天神采奕奕。

不过,她这份好心情只保持了几天,就被张勤简打破了。

新一周的例会上,张勤简突然提到了往区里递交先进个人申报材料的事情。

“咱们在填报资料之前,曾反复强调过,一定要如实填写!有的年轻同志是怎么回事?”张勤简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念道,“有人居然在申报材料上写‘治安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觉得这种话有人信吗?”

大家一起往刘金宝和赵二贺的方向看去。

这俩人是负责治安工作的,估计就是其中之一写的。

这样形容,确实有点夸张了。

刘金宝摆手说:“都看我干啥?不是我写的!”

肯定是赵二贺那个二货写的!

张勤简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还有的同志更夸张!去年,全街家庭手工业的月平均收入才350块,这位同志在她的材料里写,自从她负责家庭手工业的工作以后,全街三个月收入3000余元,平均到每个月,几乎是去年的三倍!你咋就那么厉害啊?虚报数字也没有这么报的吧?”

众人一起将视线挪向叶满枝。

重新分工以后,家庭手工业是由叶满枝负责的。

这肯定是她写的啊!

“人家区评奖委员会的同志给我打电话,特意说了这两位同志的情况。填报材料一定要如实填写,不得夸大事实!咱们在单位内部丢人就算了,不能丢人丢到区里去吧?”

张勤简承认,叶满枝最近把煤炉厂搞得挺好。

但一码归一码,家庭手工业跟国营工厂可不一样,全区也没有哪个街道能让家庭手工业的月收入达到一千块。

叶满枝睁大眼睛说:“主任,我没夸大事实呀!我的数据都是如实填报的!”

家庭手工业是每季度报税一次,前两月她没去报过税,对于手工业的营收情况,连她自己都没统计过。

上周她把三个月的收入总结了一下,一起去报了税。

她就是按照缴税情况如实填写的呀!

赵二贺也跟着起哄:“主任,我也是如实填报的呀,治安情况本来就有大幅提高嘛!”

张勤简摆手说:“你俩别跟我狡辩了,有能耐跟区长狡辩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