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53 章

[红楼]贾璋传 第 5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翻过年去,贾琏的长子贾芝过了周岁。

抓周的时候,贾芝抓到了一只毛笔,史湘霓为此十分欣喜。

邢三姨也怀孕了,邢夫人还专门去看望过她,见她身体气色都好,这才放下心来。

贾璋他不打算参加今年的乡试,但还是准备和蒋先生模拟备考。

这不但能够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还能为三年后的乡试做准备。

邢夫人仍旧把心思全都放在照顾儿子身上。

即便儿子聪明体贴,貌似并不需要她这个母亲时常关怀。可是做母亲的,哪有不担心自己的孩子的呢?

至于和王氏斗法这种差使,谁想争家产谁去干。

贾赦那个偏心眼的,亏了谁都不可能亏了她儿子。她也没必要跟王氏争权夺利,煎熬心力。

养好身体才是真格儿的,以后长命百岁含饴弄孙,才是她的福气。

别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邢夫人想得这么开,除了贾璋给了她足够的底气,还有王善保家的、费婆子等心腹不敢对她挑三窝四的原因。

她们不敢那么做,主要还是因为贾璋不许。

至于她们为什么听贾璋的话……

一来,她们是邢夫人的奴婢,以后老了后能否被荣养,全要看贾璋这个小主子的意思。

一来,他们的后代都在贾璋手底下做事,譬如说黄柏就是王善保的小孙子,青桃是费婆子的外孙女。

为了孩子的前程,大家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呢?

更别提只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哄着太太开心而已。

贾琏在照磨所当差也愈发精心了,儿子出生后,他竟也生出了一点子雄心出来。

不说为官做宰,好歹水里火里挣出来个五、六品官来当,也省得儿子日后出门时丢脸!

史湘霓在贾芝周岁后,特意给婆母备了重礼,去求贾璋小时候用过的东西。

全是为了让她芝哥儿沾一沾叔叔的文气。

邢夫人心里得意。

她璋哥儿聪慧过人、文质彬彬,琏儿媳妇还算有眼光。

她把自己收藏的织金小帽子,暖缎小被子,锦绣小老虎,白玉小项圈全都找了出来,吩咐王善保家的把东西包好,给琏一奶奶带了家去。

她肯拿出这些珍藏,主要是因为史湘霓送的礼物实在是贵重。

邢夫人也不好意思拿什么小衣服小鞋子打发她。

史湘霓倒是真心实意地过来求东西的,回家后就把项圈给儿子戴上了。

她不求芝哥儿有小叔有多聪慧,只要知道上进就是极好的了。

婆母能整天和颜悦色的,还不是因为小叔争气?

对于后宅的女人来说,最能靠得住的还是儿子。

荣府的爵位到贾琏的时候就只是三等将军了,但好歹还是一品。

到芝哥儿的时候,就和东府蓉哥儿一样变成三品了。

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

贾璋则吩咐竹石、竹月分别把郭子守和孟吉祥的墨卷送到他们府上。

在得知曾静中了后,几人又去曾静那里吃了两次酒。

一次是曾静单独请客,另一次是曾家大办的酒席。

元春的夫婿石端明此科也中举了。

他的名次虽然靠后,但功名是实打实的。

其父石光珠对此极为欢喜,当即就花了大价钱活动人情给他选官,最后落定了武清县县令的官职。

此地属通州,民风淳朴,离京城又近。在这里当差,却是再稳妥不过的了。

在缮国公府举办完庆祝宴席后,元春就带着儿子和石端明一同赴任去了。

她婆婆原是要留下孙儿的,只是元春不愿把孩子给婆婆——婆婆她还抚养着大哥家的孩子,对其极为宠爱,哪里有精力照顾她的孩子?

她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低人一等。

婆媳一人又是好一通斗法,最后还是元春把自己的担忧跟石端明说了,这才遂了自家心意。

在参加完乡试后的一系列宴会后,贾璋的生活回归了平静。

他继续跟着蒋凤举读书,心里也找不到任何不努力的理由。

人是应该惜福的,他不但有蒋先生教他文章,还有忘年交叶士高与姑父林如海可以去信请教,这样的教育资源,并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而且院试的好名次也让他产生了一点野心。

说不定他来日能考中解元呢?

当然,考不上也没关系,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保持平常心,坐得住冷板凳。

因为读书辛苦,再加上长个子抽条,贾璋的饭量涨了不少。

贾母一开始还担心他瘦了,可是后来见他个子越来越高,人也越来越结实,吃饭也香甜,心里的担忧也去了。

贾璋他自读书起大多数时候都在荣庆堂吃午饭——荣庆堂距离他的书房最近,贾璋来这里吃饭不用多走路,贾母心疼孙子年幼,在贾璋刚启蒙时就直接做主让贾璋跟着她一起吃午饭了。

这一日巳时初,鸳鸯捧了厨房的单子过来奉给贾母。

黛玉帮贾母戴上了玳瑁眼镜,又接过鸳鸯手里的单子给外祖母看。

贾母接过单子,见今天厨房里有新鲜鲫鱼、河虾和鹿肉等时新鲜物,便吩咐下去,要让厨房做红烧鲫鱼,干炸河虾,集锦玉液锅和炒枸杞芽儿,这都是贾璋爱吃的菜。

又要厨房做素狮子头、清蒸佛手、凉拌藕片等素菜给没出孝的黛玉。

至于贾母平素爱吃的菜,鸳鸯心里都有数,并不用特别吩咐。

贾母点完菜后,笑问黛玉道:“玉儿,你也瞧瞧,看看还缺什么?”

黛玉道:“不如再加道雪梨川贝汤吧,我看外祖母和表哥都爱喝。”

贾母听了,又吩咐鸳鸯记下。

到了中午时候,贾璋过来吃饭。

贾母吩咐琥珀为贾璋布菜,见他吃得香

甜,贾母和黛玉也不知不觉地多吃了两口。

贾母甚至还喝了大半碗燕窝粥。

老太太入秋后不大爱吃饭,林姑娘吃得也少,今天他们用得多些,鸳鸯也放心些。

尤其是老太太,她可是想要伺候老太太一辈子的。

什么别的都不盼,就盼着老太太健健康康的。

饭后祖孙三人漱了口、洗了手,擦干手上的水珠后,贾璋和黛玉一左一右扶着贾母回了正房,又分别在锦墩上坐了。

贾母和贾璋说了几句家常,黛玉在一旁静静听着,只浅浅笑着。

然后她手上一重。

原来是贾璋见她不说话,便塞了一枚小巧可爱的海棠果给她吃。

贾母见了,虽然知道这只是小兄妹的情谊,但也觉得欢喜。

感情这种东西,不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吗?

又过了一会儿,贾母去睡午觉了,贾璋也回鹤鸣苑午休去了。

黛玉也带着那枚海棠果,回了自己住的套间暖阁,靠在石青色引枕上读诗。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不知怎地,她突然觉得这句诗很适合表哥他这个人。

贾母她确实想撮合贾璋和黛玉。

这不但是敏儿所期盼的,还能加强贾家与林家的关系。

而且这桩婚事对璋哥儿和黛玉都好。

对璋哥儿来说,他是次子,舅家又寒素,家资必然会薄些。

林家就黛玉这么一个女孩儿,嫁妆必然丰厚。

以后她和老大再多贴补璋哥儿一些,小两口的日子就很富裕了。

姑爷还是文官,能给璋哥儿不少臂助。

对黛玉来说,她没了兄弟,又没了母亲,嫁到别人家容易受委屈。

璋哥儿这孩子是个有担当的,若他娶了黛玉,必然不会让她吃苦,甚至能帮着她处理婆媳关系。

她这些年和邢夫人少有红脸的时候,不就是靠着璋哥儿在居中调和吗?

而且有她撑腰,黛玉的日子也会轻松许多。

这本就是合则两利的事情,贾母当然会对此热心了。

邢夫人也隐隐约约地看出来了这件事,但她对此并不反感,甚至很支持。

林姑爷乃列侯出身,本人又是探花,膝下还只有黛玉一个女孩儿。

若黛玉做了璋哥儿的媳妇,林姑爷还能不帮扶璋哥儿吗?

这样的媳妇,她有什么不满意的?

邢夫人还担心老太太为了贾政,就把林姑娘定给一房的宝玉呢。

谁能想到王夫人会防贼一样防着外甥女呢?

她这妯娌,倒是真把宝玉当做香饽饽了。

真是引人发笑。

若宝玉真那么好,王家为什么把他们家的一姑娘熙鸾定给了史家,而不是将之许给宝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