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143 章 鞑靼北归请封敕命,宗祯对

[红楼]贾璋传 第 143 章 鞑靼北归请封敕命,宗祯对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43章鞑靼北归请封敕命,宗祯对策典章完稿

在大盛三大营的兵锋与绍治帝的敲打之下,鞑靼使臣终于认清了形势。

在付出五千匹战马的代价后,绍治帝终于点头封赏脱脱不花为顺义王,承认他是名副其实的鞑靼之主,脱脱不花也得到了更强的法理基础。

鞑靼王子和鞑靼使臣脸色铁青地离开了大盛的国都,至于什么尚公主之类的事,却是不敢再提的了。

而在秋狝上表现得十分出色的贾璋也得到了绍治帝的赏赐。

他的文散阶提升了半品,从从六品的儒林郎升迁为正六品的承德郎。

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一些金玉绸缎之类的赏赐。

不过前者对贾璋来说没什么实际用处,后者虽然价值不菲,但贾璋也不缺这些东西。

真正让贾璋觉得欢喜的赏赐,还是他为祖母请封的敕命被皇帝批下来了。

一般来说,朝廷文武官员为母亲和妻子请封诰命或敕命时,只需正常排队就行了。

贾璋他是御前的红人,没人会在这种小事上为难他。

早在他第一次入大内轮值后,邢夫人的敕命就已经被他请下来了。

但文武官员想要给家里祖母、太祖母请封时,就要按照朝廷的规矩立下功劳,才能得到批准。

贾母本就是超品的国公夫人,邢夫人亦是正一品的将军夫人,对她们来说,贾璋请下来的六品安人敕命算不得什么难得的荣耀。

但是,孙子/儿子请下来的敕命和丈夫给的尊荣是两码事,这个六品安人的敕命代表着贾璋的孝顺与体贴。

对于贾母和邢夫人婆媳二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呢。

当初贾璋为邢夫人请封时,邢夫人就非常高兴,连着欢喜了好些天。

在那些日子里,就连东大院里的丫鬟们都跟着邢夫人一起高兴。

毕竟邢夫人心情好,她们这些丫鬟当差也容易。

不但如此,她们还能时不时地拿赏钱,就算犯错也会被邢夫人轻飘飘地放过去。

日子这样好过,她们当然会喜笑颜开了。

如今贾璋也为贾母请了一份敕命下来,贾母自然是和当初的邢夫人一样欢喜了。

不但如此,她还连着好几天都待在荣庆堂里面,只为了欣赏朝廷发给她的命妇朝服。

虽然这一身六品安人的朝服比国公夫人的朝服寒酸多了,但是架不住贾母她喜欢啊!

就算不能穿着出门,也可以挂在木头架子上好好欣赏,等到看腻了再收起来!

琥珀这人最是嘴甜,不但和贾母一起欣赏朝服,还夸贾母有福气,夸贾璋孝顺能干。

一套马屁下来,直把贾母哄得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形状。

琥珀的荷包自然也鼓了一圈儿。

贾母可是荣国府有名的财主,赏丫头的时候也大方,琥珀这也算是捡了鸳鸯的便宜了。

于周东野和李汲……()

??魎瑞???し????桔?乧豎婑????潒鹛虎?

¤想看惊鸦写的《[红楼]贾璋传》第143章鞑靼北归请封敕命,宗祯对策典章完稿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而且,因为太上皇私下里的动作,绍治帝也没和周、李二人达成什么私下里的协议。

所以斗倒了就是斗倒了,绍治帝是不会对周、李二党手下留情的。

譬如说李汲,他手底下的人不是被张泰维挖走了,就是被李汲紧急避险送到别人名下以待将来去了。

可是,若没有绍治帝的允许,张泰维他们又怎么敢收李汲的门人?

李汲这位前清流领袖政治斗争的能力还是很不合格的。

周东野已经看得清清楚楚的事情,他却看不清楚。想来,若非太上皇要抬举李汲打压周东野,他也做不到内阁次辅的位置……

贾璋也知道师祖的计划,不过这件事情涉及鞑靼,他这个翰林与这件事情也不沾边儿。

因此,他也只是与师兄叶荆,还有回京备考会试的杨叔玉一起做了一篇与之相关的策论作业罢了。

贾璋眼下忙的事还是纂修会典一事。

会典是大事,想要纂修好会典,少说需要一两年,多则需要三四年时间。

慢工出细活,就算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几个月就修完。

事实上,因为太上皇催得急,贾璋他们这些纂修官纂修会典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绍治帝也在贾璋轮值时暗示过,这一部会典的诞生,就是因为太上皇生出了表彰自家功绩之心。

他老人家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内看到会典书成,所以翰林院也要抓紧时间,快点把纂修会典这件事情做好,否则太上皇心里可能会不痛快……

在得到绍治帝的暗示后,整个纂修厅都开始焚膏继晷起来。

贾璋的群众基础瞬间变好了,原来只是他手底下的纂修官服他。

现在,就连那两个之前对他很是倨傲的侍讲学士都低下身段,对他也和颜悦色起来了。

在看到这两个人的举动后,贾璋的态度还是一如从前。

他既不跋扈也不谄媚,只把这两人当做寻常上司相处。

反正前倨而后恭,引人发哂的也不是他,他当然不会有任何不自在的地方了。

在翰林院的加班加点下,纂修厅编纂会典的速度也加快了。

之前还有人趁着几位副总裁官入内轮值的机会潦草塞责、推诿差事,但在得知太上皇的真实想法后,纂修官们脑袋里的那根弦儿又紧绷起来了。

眼下纂修厅里哪还有人敢拖后腿?

在贾璋的督促下,他们负责典章的这一组是最快定稿,并且通过宋榆和阁老们的审核的。

看到贾璋他们这一组正在封存文稿,许侍讲对贾璋笑道:“典章之事最为繁冗,贾修撰能第一个完成纂修任务,真是少年出英才啊!”

贾璋锁好翰林院发下来的红木箱子,对许侍讲道:“许学士过奖了,能做好这件差事,主要还是众位同僚勠力同心的结果。我不过是多费了些

()功夫,却称不上什么少年英才。”

“许学士负责招纳纂修官的差事,被杂务耽误了编书进度也是有的。若非如此,只怕许学士早就编完了,也轮不到贾某来拔这个头筹。比起诸位翰苑前辈,贾某还差得远呢。”

贾璋这话纯粹就是在谦虚了,但许侍讲听着高兴啊!

而且人家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进度落后的理由,这话他自己说好像是在找借口,由贾茂行说出来,就显得真实多了!

因此许侍讲的笑意也真实了许多:“典章一事,要负责整合各司制度、大盛律令、大盛礼制、礼仪定式等事,本就是最复杂的,贾修撰就不要说那些谦辞了。”

“反正我是一定要在掌院学士面前为你表功的。”

贾璋笑眯眯地对许侍讲道谢,然后把钥匙装进了袖袋。

他用的锁根本就不是翰林院发的制式铜锁,而是荣国府锁库房用的铜锁,安全性要比翰林院发放的制式铜锁高很多。

当然,就算有人算计,他们这一组编纂的文稿出了事,也是无伤大雅的。

他向来都喜欢狡兔三窟,在编纂文稿的过程中,他就提前准备好了备份。

而储存文稿备份的位置,只有他一个人知晓。

虽然贾璋并不觉得会有人愚蠢到冒着惹怒太上皇的风险算计他,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王良誉带着人把装着文稿的红木箱子归档。

纂修厅内,其他组别的纂修官依旧在翻书编纂文章,而他们这一组的纂修官全都露出了轻松且灿烂的微笑。

整整一年时间的案牍劳形,不论寒来暑往都不曾有过半点懈怠。

如今文稿归档,他们的功劳也算是稳稳到手,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紧绷着了。

而贾璋披上厚重的大毛斗篷走到外面,他看外面阳光明媚,天空澄明,白云舒卷,雀鸟蹁跹,竟然生出几分诗意出来。

今年冬天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他的心情真的很不错。

或许他可以宴请他手底下的这些纂修官们参加一场雅集。

慰劳他们这一年多的辛苦付出,庆祝他们典章组别的成功完稿,以及欢饮达旦,慰此良辰。

第144章欢饮达旦会典书成,御前献书工作调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