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二百零七章 这如何了得?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二百零七章 这如何了得?

簡繁轉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3 22:3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07章这如何了得?

「啊!」孙思恭吓了一跳,道:「官家,三思啊!

承议郎乃是正六品下,苏大家原本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这可是连升三级了!

而且此次改制,从原来35阶丶42阶削减成25阶,官员升迁已经是极快了,还连升三级的话,那可就太吓人了!

奴才算一下哈,这承议郎可以担任什麽差遣……啊,苏允的叔父苏辙,现在担任的是右司谏,苏大家若是承议郎,这右司谏也是当得啦!

苏司谏是嘉佑二年的进士,入仕二十五年,才被拔擢为右司谏,苏大家才刚刚入仕不过几个月,便可以担任苏司谏……这如何了得?」

赵顼呵呵一笑道:「苏子由入仕二十五年,他给朝廷做了什麽,反正朕是没有什麽印象。

但居正做了什麽,朕却是一清二楚,两部集注足以让朕青史留名,一部三国演义,可以开启民智。

入仕以来,先是将南衙痼疾左右厅尽皆铲除,又清理楼店务,给南衙增加了百馀万的收入。

以身入局治理惠民河之事,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李清臣这等大臣都解决不了的蔡村围堵运河,足以激起民变的大事,却被他轻而易举的解决。

现在还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搞出来一个洞子菜,不仅将蔡村这等朝廷隐患给解决掉,还给朝廷每年贡献六七百贯的纯收入。

呵呵,朕与王先生吭哧吭哧努力了多少年,得罪了多少大臣,承受了多大的骂名,经受多大的压力,才让朝廷每年多个千馀万贯的收入。

光是这一个,苏允的功劳便足抵熙宁众臣了,你说,朕不过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谁敢有意见?

谁若是有意见,朕倒是要问问他,给朝廷做了什麽贡献!」

孙思恭不敢再多说什麽了,随后赵顼招来中书舍人蔡京,口述词头:宣德郎苏允治理惠民河丶楼店务反腐丶助蔡村脱贫有功,拔擢为承议郎,差遣不变。

蔡京听得赵顼词头,脸色亦是有些变化,想了想道:「陛下,苏允年不过二十,入仕不过数月,这一升再升,恐有大臣争议,是不是应当缓缓再说。」

赵顼看向蔡京,道:「苏允治理惠民河有功否?」

蔡京想起了可怜的李清臣,但最为关键的钱粮人力调度是苏允,解决最为关键的要害的人是苏允,相比起来,李清臣所做的那些,好像的确是枝微细节,这功劳给苏允,好像也没有什麽问题。

蔡京点点头道:「有功。」

赵顼又道:「苏允整饬楼店务,将楼店务众多蛀虫拿下,给朝廷收回百馀万贯的损失,以后楼店务亦是可以给朝廷创造十馀万贯的收入,有功麽?」

蔡京赶紧点头,道:「自然是有功。」

赵顼呵呵一笑道:「蔡舍人可知道苏通判这一次又做了什麽麽?」

蔡京道:「刚刚听陛下您说,苏通判帮蔡村脱贫。」

赵顼点点头道:「苏通判认为,蔡村蔡氏屡屡有触犯朝廷法纪之事发生,并非蔡氏天生就是乱民,而是蔡氏穷困之故矣。

穷才是根源,若非穷,蔡氏不可能占河道养鱼养藕,若非穷,不可能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与朝廷作对。

所以,劝离蔡氏拆除鱼池藕池之后,苏通判便开始谋划帮蔡氏乃至于沿河百姓脱贫事宜。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与蔡村村民搞出来一千亩的菜地,该菜地可以在寒冬腊月出产大量的蔬菜瓜果。

这些菜地每个冬季可以产出价值七八百馀万贯的蔬菜瓜果,以后更是可能达到千馀万贯。

而苏通判将这价值每年产出千馀万贯的产业直接献给了朝廷,蔡舍人,你说,朕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有问题麽?」

蔡京迟疑道:「陛下,不过是每年七八百贯乃至千馀贯的收入,这也算不上什麽功劳吧?」

蔡京直接将万字给省略了,因为这听着根本就不合理。

这就像后世你在村里种了千亩的菜地,然后跟人说你种了千亩菜,这千亩菜价值相当于国家赋税的六分之一,你说会不会有人相信这个说法?

蔡京对朝廷每年的税赋收入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有所了解,熙宁变法以来,朝廷收入激增,每年有六千馀万贯的收入。

现在赵顼说苏允搞了片菜地,种出了菜,然后价值一千万贯,嘿嘿,蔡京除了认为自己听错了,还能怎麽认为?

至于错在哪里,这七八百万贯,跟一千馀万贯这些字中,除了一个万字比较碍眼,其馀的也算是合理了,因此直接便权当万字乃是官家口误,直接给去掉了。

赵顼笑道:「蔡舍人,朕没有说错,说得便是七八百……万贯。」

赵顼在万字上加重了语气。

蔡京有些茫然,看了一下赵顼,又看了一下在旁抿嘴笑的孙思恭,重复了一下赵顼的话,道:「七八……百万贯?」

赵顼没有生气,点点头道:「对,就是七八百万贯。」

孙思恭赶紧解释道:「苏通判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用一种叫地洞子的技术,可以在冬天种出来新鲜的瓜果蔬菜。

一亩地可以挖出五个地洞子,一个地洞子一个冬天可以产出六百斤的蔬菜瓜果,一千亩地可以产出三百万斤的蔬菜瓜果,而冬天的蔬菜瓜果,一斤可以卖出两贯高价,合六百万贯总值。

而这一千亩地仅仅是个开始,以后可以种两千亩,三千亩,乃至于万亩,官家说一千馀万贯其实还是保守了些。

若是沿着运河运输蔬菜瓜果,在运河沿岸城市贩卖,以后数千万贯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孙思恭已经解释得足够明白了,但蔡京被这麽大的信息量给冲击得晕乎乎的,犹然有些茫然:「一千亩地,种出可以卖六百万贯的蔬菜瓜果……」

不过蔡京终究是聪明人,立马意识到这个什麽地洞子才是关键所在,冬天能够种出蔬菜瓜果,这个之前可是只有靠汤室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蔡京立马道:「这地洞子能够在冬天种植蔬菜瓜果?」

赵顼点点头道:「对,蔡舍人若是有疑问,可以去蔡村看看。」

蔡京立马点头道:「此事若是为真,苏通判可算是造福天下人了,臣定然不敢阻拦官家拔擢他!」

赵顼微微皱眉,蔡京这意思,是没有见到实物之前,是不肯写这任命书了。

气氛一下子有些凝滞起来。

孙思恭眼珠子一转,立即提议道:「官家,您也没有去蔡村考察过,不如您也去看看。」

孙思恭这话一出,赵顼顿时心生兴趣,随即有更多的新想法,笑道:「孙大伴,你去三省,问问相公们要不要跟朕一起出去考察一下民生。」

孙思恭赶紧应了一声,道:「那老奴就去三省请诸位相公去。」

赵顼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孙思恭赶紧去三省通知此事。

皇帝出巡,自然不是说走就走的,不仅要请三省相公,还得让禁军丶皇城司等提前准备,宫内也要准备各项事宜。

出巡时间定在了第三天。

不过天气愈发寒冷起来,到了第二天早上,天上竟然下起了冻雨,一下子仿佛进入了寒冬。

孙思恭赶紧请示赵顼,闻讯这麽冷的天气,还要不要出巡。

赵顼笑道:「这不是更好麽,若是能够下雪,那对比就更加强烈了。」

皇帝以及三省相公要考察地洞子,苏允这个地洞子缔造者,自然是被通知到场,到时候还得他去现场做一些解说什麽的。

苏允对此虽然有准备,但看到外面的风雨,也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天气去田间地头,那可不是什麽好玩的事情。

这会乡村里可没有什麽好走的路,平时没有雨的时候灰尘漫天,这会儿下了雨更是不好走,满路烂泥,别说车马不好走,连步行都费劲。

这种阴冷天气,在烂泥地里出行,可是要遭大罪的。

不过官家带着三省相公出巡,只是通知他一声过去,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那也没有什麽好说的,就去呗。

第三天一大早,苏允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穿了一身利索点的衣衫,乘坐了驴车在御街等候皇帝以及三省相公的车马。

知道路不好走,赵顼的御驾相对简约,有点轻车简行之意,不过毕竟是皇帝出巡,再怎麽简约也不能简约到哪里去。

这下子保证开路的随行人员可是受罪了。

下了秋雨,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十分潮湿,地上烂泥滚滚,车马碾过,烂泥很快便糊在了车轮上,前面驾车的车夫走一段便要下来铲掉车轮上的泥,还得给马匹也铲铲蹄子上的泥土,一路上不少马匹摔了跤。

一路艰难行进,花了大半天才算是到了蔡村。

苏允一下车,便被寒冷秋风冻得一哆嗦,好在他身强力壮,一股内火自生,自是不怕这种天气。

但赵顼以及王珪蔡确等人要麽身体虚弱,要麽年纪大了,一个个裹上了厚实的皮毛犹然有些冻得哆哆嗦嗦。

但赵顼却是颇为满意:这样效果才好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