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八十六章 三国演义!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八十六章 三国演义!

簡繁轉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3 22:3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苏轼愕然道:“话本?杂说?”

苏允笑道:“对,类似的东西,我叫它小说。”

苏允放下碗筷,在一沓册子中挑出来一本,递给苏轼,苏轼不明所以接过,随后看到扉页上写着四个大字:三国演义。

随后翻开第二页,第二页上写着: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而下面写着一首词,正是苏允写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苏轼看了一下苏允,随后继续往下看: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

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苏轼顿时惊到了。

这个开头便十分惊艳,其气势之磅礴,让人不由得心旌摇曳。

一首临江仙,有一种宿命感扑面而来,再想一想三国争霸之后的落幕,让这首词顿时有了厚重的历史感。

而下面的这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更是道尽了天下大势!

苏轼大惊道:“你这是要将东汉末的大争之世给尽数写出来?”

苏允点点头道:“史学大多在读书人之间流传,再好的典籍,平民百姓也总是难以读懂,我想要写一本通俗类的书,让稍微识字的平民百姓也能够读史,也可以以史为镜,也算是起到一些教化的作用吧。”

苏轼苦笑摇头道:“这个可不好写啊,汉末三国,何等的纷繁杂乱。

你若是取一人故事来写个小话本,倒是不太难。

比如说你写个桃园三结义一小段,大约不算太难。

但瞧你的野心可不小啊,是要写整个三国,多达百年的时间,各种争斗、战役、人物,便是看着都觉得眼花缭乱。

你还要将其呈现出来,这个工作之困难,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啊!”

苏允笑道:“是很难,你看我各种人物小传、时间表、各种战役的研究等等,才刚刚开始,便做了这么多的笔记,想要完成资料的梳理,便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不过也无所谓,我是有些信心的,不信叔父可以看看我这写好的前三回,看看写得如何?”

苏轼点点头,寻了一张椅子坐下,翻开慢慢看。

苏允笑了笑,席地而坐,继续大吃大嚼起来,这工作可不轻松,脑子都有些麻了。

苏允前世当然看过三国演义,他是个三国粉,各种电视剧、电影、游戏都看过玩过,以及原著都是啃了一遍又一遍的,不过要将其重现出来,却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苏允倒是想要依照记忆写出来,但动笔的时候发现,没有自己做过功课,就算是有个大概的脉络,依然是很难写出来。

所以苏允这才找苏轼借书,以三国志为蓝本,这样来写就轻松多了。

不过这工作依然很难,因为苏允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他想要让《三国演义》更加的精彩与完美!

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自然是极好的,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但并不是说这本书便是完美的。

相反,这本书依然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的,其中不乏有存在着时间与故事、故事与人物、人物与时间的多重断裂这类屡见不鲜的现象,整个小说的空间结构则是缺乏逻辑秩序而显得破碎零乱,主次、前后、轻重、衬映、深浅等应有区分度不够分明的缺点。

这大约是原作者被大量的史料所迷惑的缘故。

写作者尤其要注意海量的资料所带来的麻烦,很多人写东西的时候收集资料,然后这个不愿意放弃,那个也要塞进去,最后只能堆叠出来一堆屎山。

当然,三国演义算是做得很好了,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苏允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里面有些逻辑不够贯通的地方给修补一下,让其气韵更加的贯通。

当然……

更加重要的是——塞点私货进去。

写书不塞私货,那还不如不写。

不过苏允对此事十分谨慎,他深知三国演义的魅力,一旦出世,必将引起天下人的热捧,到时候里面所写的所有东西,都会被人一一考证出来,甚至集结成为某个分类的册子,比如说各种战争的谋略、政斗的筹谋等等。

要塞私货进去,便须得能让人看懂,看懂了也就是众所周知了,那么朝廷也必然会知道,那么这塞进去的私货,将会决定书的命运,所以这要塞什么私货进去,须得好好地思虑一番。

不过那还是之后的事情,现在要先把整个架构给理出来,然后慢慢往里面添加东西便是,至于合不合规,到时候还得请苏轼来把关才是。

苏允大吃大嚼,很快便将饭菜给吃完,他抹了把嘴,起身喝了口浓茶。

此时苏轼也将三回小说堪堪看完,不过他没有说话,只是掩卷而思。

苏允也不打扰他,又是埋头进了资料之中,他要整理的东西多着呢!

三国演义全书六十余万字,却足足描写了近百场战争,其中被人津津乐道便有北方统一战、江东统一战、西川统一战、濮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合肥之战、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等等。

人物更是浩繁,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千余人,其中武将四百余人人,文官四百余人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一百余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六七十人人,宦官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一百余人人。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描写得比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的便有近百位,对其肖像有所描绘的大约二、三百人。

光是战争与人物的整理,便是一个极为繁重的工作!

所以苏允哪有时间管其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