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九十九章 人间清醒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九十九章 人间清醒

簡繁轉換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3 22:34: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约是姜松涛十分着急给九江楼找回信誉,因此很快便将卖身契文书还给了张清荷以及元宝儿二人。

张清荷一身轻松,然而元宝儿却是一脸的茫然。

这种茫然既是对未来生活的茫然,又是当下所面临的困境。

元宝儿面对诸多的物件一脸的苦恼,她是这件舍不得,那件又想带上,让张清荷看得十分好笑,道:“这些东西让苑内的姐妹来挑选吧,咱们都不要了。”

元宝儿大惊失色道:“都不要了?这些可都是十分值钱的,不说别的,就是这些衣服以及胭脂水粉什么的,加起来不得几千贯钱,就这么不要啦?”

张清荷点头道:“都不要了,咱们已经从良了,这些东西都过于妖艳,带着又穿不上,有什么好可惜的。”

元宝儿一脸的心疼,央求道:“咱们带上吧,就算是不穿出去,留在家里偷偷穿也是好的啊,我看那瞎眼的苏郎也不是不通人情的人,他可以理解的吧?”

张清荷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咱们不去找苏允,咱们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

元宝儿大惊,正要说话,却被张清荷给捂住了嘴巴,一会之后,张清荷松开了手,低声道:“有什么问题问,但须得小心隔墙有耳。”

元宝儿十分惊诧,低声道:“咱们脱离九江楼的理由不是去给那苏郎为妾为婢么,不去啦?”

张清荷莞尔一笑,低声道:“不这么说,咱们什么时候能够脱离这风尘之地?”

元宝儿道:“就算是没有苏郎,东家不也承诺了,只要交够赎身钱,便放你走的么?”

张清荷呵呵一笑,道:“你见过哪个姐儿能在一二十岁的时候能够脱身的,难道她们便攒不够两万贯钱么?

我不知道姜东家是怎么做的,但之前的那些花魁,哪个不是干到三十岁年老色衰的才离开九江楼,离开之后,又有哪个的下场很好的?反正我是不信他的。

而且,就算是到时候我三十岁能走,那你这个小丫头呢,难道还要让你走我的老路?”

元宝儿歪着脑袋道:“当花魁的话,好像也很好啊,多风光啊”

张清荷静静地看着元宝儿,把元宝儿看得有些紧张,道:“姐,你这么看我做什么?”

张清荷叹息了一声道:“你从小在青楼长大,也难怪有这般想法。

我入青楼的时候已经记事了,却是不是你这般想法,青楼这等污秽之地,哪里是女儿子家该待的地方?

什么花魁女状元的,还不都是卖笑的,哪个有志气的女子愿意以色娱人。

元宝儿,我不强迫你,你若是觉得当花魁是你的梦想,那你留下便是,以你的才艺与姿色,倒不是没有机会当花魁的。”

元宝儿赶紧道:“姐,我跟你开玩笑呢,你去哪里我便去哪里,我们一辈子也不分离!”

张清荷坚定看着元宝儿道:“我必须跟你说在前头,咱们虽然有两万贯钱财,但这两万贯钱财可能就是咱们下半辈子的花销了。

所以咱们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过得比较清贫,你须得有心里准备,什么漂亮衣服,什么胭脂水粉,却是全都没有了,你要想好了,别以后觉得生活艰苦,便又来埋怨我!”

元宝儿有些头疼,道:“姐,我觉得苏郎那人还算是不错的,这人家财万贯,还那么有才华,关键是长得好看啊,我觉得咱们若是能嫁给他,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啊。”

张清荷无奈笑了笑,道:“元宝儿,咱们既然离开青楼,我便教你离开青楼的第一件事。”

元宝儿好奇道:“姐姐,什么事?”

张清荷道:“我在九江楼当花魁,天天有那么多的男子凑上来,金山银山的为我花钱,你道他们是真的喜欢我么?”

元宝儿点头道:“当然是喜欢的啊,不然能花那么多的钱啊?”

张清荷摇头道:“记住了,他们就是为了睡我们而已,全然没有什么真情实意的,你要真是相信了,你才是天下第一号大傻瓜。

我要教你的事情便是,就算是有再多的男子捧着我们,我们始终是青楼的窑姐,是污秽,是不堪的!

那些官家子弟可以来青楼嫖我们,但他们的长辈是绝对不会允许我们进他们的家门的,你可明白了?”

元宝儿瞠目结舌,好一会才道:“可是不也有许多的姐妹被一些官员纳入房中么,那些也是假的?”

张清荷呵呵一笑道:“那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进去另一个火坑罢了,在青楼命运全然不由自己,当了那些人的妾,命运更是由不得自己了。

他们可以将我们随意送给友人,可以让我们服侍他们的友人过夜,生了孩子,也只是当奴才的命,这样的生活,你觉得有意思吗?”

元宝儿悚然而惊,连连摇头道:“那我宁可在青楼当窑姐。”

张清荷笑道:“咱们现在是脱离苦海了,出了这个门,咱们就是鱼入江河矣,以后崭新的生活在等着我们呢!”

元宝儿此时脸上亦是绽放出了笑容,连连点头道:“姐姐,我跟你走!”

姐妹两人简单的收拾了些东西,将交引贴身存放,其余的只带了一些看着朴素的衣衫,其余东西,全然送给了苑里的姐妹。

这交引,是张清荷托柳香兰帮她去办回来的,柳香兰认识的人多,办这些事情比她出面要简单得多。

当夜,她们便乘舟悄悄离开了鄂州。

上了船后,元宝儿问张清荷道:“姐姐,你为什么不去跟香兰姐道个别?”

张清荷笑道:“她大约也是知道我的打算的,也没有什么好告别的,就这样吧。”

PS:

宋朝时候的商人,如要折博茶盐,令所在纳银,赴京请领交引。

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同样也是对于商业管控极其严厉的朝代,它直接将原本民间的钱庄组织握在手中,设立了交引铺。

所有商人,无论是茶、香、布匹,统一将货物卖给交引铺,相应地交引铺把印有商品、数目、钱数的纸质票证(交引)给商人。

它们在得到票证的时候,需要到京城或者其他官设的地点兑换成钱,有些商人嫌麻烦会将交引转卖给他人。

商人将货物兑换为交引,实际上就是将货款换成了一张“存折“,可以随时支取,这便成了钱庄的一种形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