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7章 古为今用,建设社会主义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17章 古为今用,建设社会主义

簡繁轉換
作者:全金属弹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3 22:54: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抢收这活,搁在农业学大寨的光荣岁月里也是头等苦差事。

天气闷热潮湿,人们恨不得光膀子干活才舒服。

可玉米叶锋利能割破皮肤、玉米穗和绒毛粘在皮肤上让人浑身发痒,这种又疼又痒的滋味比受热还要难受。

于是进玉米地得把浑身包裹的严严实实。

如此一来不光累还难受,生理心理都是折磨。

徐卫东块头大,受不了闷热。

他无论如何得脱衣服干活,于是脖子前胸后背都有玉米叶割出来的红印子,活像被十八个大闺女挠过。

等到休息时候朱韬蹲在垄沟上坏笑:“老徐你这血道子,回城就跟居委会说是与苏修特务搏斗负的伤!”

徐卫东看得开。

他挺起胸露出因缠了玉米须而成金色的胸毛:“这是本次支农抢秋战役的勋章,一等功!”

他又看钱进笑:“你这一身行啊!等收工去澡堂子,保管搓下二斤苞米面!”

其他队员赶紧脱衣服擦身子,一个个面色难看:

“早知道不来了。”

“刘有牛还说咱来他们生产队能沾光,被他妈糊弄了,这不是活遭罪吗?”

“回去卡刘有牛家一下子,收拾收拾他。”

周耀祖劝说:“下乡哪有不遭罪的?”

“再说这次的支援行动是为了抢收玉米,去了哪里都得钻玉米地!”

有队员坚持迁怒刘有牛,回城一定要他好看。

钱进看不下去。

抱怨几句是常理,可要整人家刘有牛就是迁怒于人了。

他说:“一,队长说的没错;二,牛哥没坑咱。”

“咱来了这里还能干运送玉米的活,要是搁在其他生产队,怕是被塞进玉米地里就出不来了!”

有个叫冯广源的青年怒气爆发:“钱进你行了吧,我们受队长的教育还得受你的教育啊?告诉你,这里轮不到你说话!”

“人钱进同志这是觉悟高,没看刚才人都受到老农民的表扬了吗?”又有人阴阳怪气。

钱进可不惯着这些人,直接开怼:

“有本事回城让居委会赶紧给自己安排个工作,别待在突击队委屈自己。”

“你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怕受累。”

“我就要钻玉米地,我还真不信了,妇女老人能干的活,我一个大青年干不了?”

休息结束,他回头又扎进玉米地里。

徐卫东伸手指向说话那三人:“破坏内部团结,你仨就他妈嘴贱。”

“老子是领袖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老子也钻玉米地!”

“老猪,跟我走!”

正抠脚趾头的朱韬:?

周耀祖也默默的钻了回去。

钱进用毛巾扎了头,在地里干的是咬牙切齿。

他闷头苦干的姿态打动了社员,等到再休息的时候好几个人围过来跟他聊天。

有问他家庭的。

有问他出身的。

有问他在城里住房情况的。

然后有扎着大辫子的姑娘含羞带怯的坐在他身边……

钱进有点慌了。

抢秋的时候不光生产队忙,公社里的供销社也忙。

有销售员用永久自行车驮着个雪糕箱,在生产队的田地里转悠着耍嘴皮子:

“布尔什维克冰棍五分,布尔乔亚奶油雪糕一毛五!”

刘旺财做主,生产队掏钱买了二十多支冰棍送过来:

“各位领导热吧?来,吃根冰棍凉快凉快。”

田里孩子多。

正在钻草垛、挖泥地的娃娃看到有冰棍便争先恐后的跑来,纷纷猛吞口水看冰棍。

有家庭条件好的社员,自己掏钱买冰棍给孩子打馋虫。

但也有好些家庭吃饭都困难,没有闲钱给孩子买冰棍。

孩子又哭又闹还打滚,却也没办法。

徐卫东很仗义,摸了摸裤兜问其他人:“你们还有多少钱?我钱不够了,咱请娃吃冰棍。”

众人闷不做声。

徐卫东看向朱韬。

朱韬摊开手:“我家条件你不了解?有钱我还待在劳动突击队里丢人现眼?”

正要掏钱的钱进停下手,说:“请吃冰棍没什么意思。”

“这样,今天哥们我代表突击队请老乡们吃点新鲜的。”

他让刘旺财找人去打了一大桶井水。

凉丝丝的井水扔进去冰棍更凉了,铁皮桶外面顿时冒出一层小水珠。

冯广源见此揶揄的笑:“行,不患寡患不均,这下子一人能喝一口冰棍水了。”

钱进不说话。

他托刘有牛去自己留在仓库的网兜里拿果粉了。

果粉已经拆袋倒入罐头瓶子里。

两罐头瓶子的酸梅粉拿来一起撒进水桶,搅和之后便是大桶的冰镇酸梅汤。

他给徐卫东舀了半瓶子:“尝尝。”

徐卫东识货,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嘿,酸梅汤啊!”

“哪来的好东西?”

钱进解释说:“黑市换的,沪都益民食品厂出品!”

“周队长、刘队长、大牛哥,都喝点解解渴……”

周耀祖赞叹:“确实是江南酸梅汤的味道,那些年我在崇明岛下乡没少喝这个。”

刘旺财拿来个军绿斑驳的水壶,上面红字脱落的厉害。

钱进仔细看,大概能认出是‘百团大战奖’的繁体字!

歇息的社员们不管老人小孩都围上来。

一桶冰镇酸梅汤迅速被刮干净,喝的人赞不绝口,连带着对请客的突击队也赞不绝口。

刘旺财感叹:“跟着领导们沾光了,俺队里社员这辈子头一次喝到酸梅汤。”

没人不爱听好话。

多数突击队员站队钱进了。

海风吹过玉米地从轻拂众人皮肤凉丝丝。

冰凉的酸梅汤入肚带走众人心里的燥热。

地头上一时之间只有孩童的欢声笑语。

冯广源三人小团体尴尬的独坐一隅。

他们没好意思来喝酸梅汤,钱进也没招呼他们——压根不惯他们臭毛病。

歇息一阵,刘旺财起身:“同志们,歇够了继续干?”

“城里的领导请咱喝了酸梅汤,这真是玉米一年熟一次,领导请客头一次,咱加把劲啊!”

钱进把毛巾往头上一扎。

咬牙干吧。

红星刘家生产队还没有通电,所以夜幕降临的时候,今天的活就结束了。

暮色四合,月上柳梢头。

各家各户陆续亮起煤油灯。

修补农具的叮当声混着炒菜的刺啦声,声声入耳。

炊烟从草房顶的缝隙钻出来,裹着煮玉米、蒸红薯的甜香漫过渔村,味味钻心。

招待突击队的饭局在刘旺财家进行。

钱进走进刘旺财家院子,刘旺财正在发脾气:“都是城里来的领导,叫人家喝散酒?”

“去,老小你快跑,到公社赊两瓶瓶装酒,好歹得是八毛大曲啊。”

钱进拦住准备跑的少年,他拉了把刘旺财说:“刘队长,天黑了让孩子出去干嘛?”

“喏,我这里带了几瓶酒,你看看要是能行,咱今晚喝这个。”

小二锅头瓶盖拧开,喝惯了劣酒的刘旺财立马赞叹:“是好酒,香咧。”

他又有些不好意思:“但今晚不能喝这个。”

“你们来下乡支援我们的秋收工作,结果我们喝你们的汽水还得喝你们的酒?这光吃你们了,说出去叫人笑话。”

钱进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没事,刘队长我实话实说,其实我需要你、需要咱红星刘家帮点忙。”

刘旺财的媳妇正好从厨房出来,钱进塞给她网兜:“婶子,给你们带了点小礼物。”

刘旺财媳妇看着沉甸甸的网兜,一时之间接不是、不接也不是:“领导,你这是干什么?这是干什么!”

钱进直接把网兜塞给她:“不干什么,就是代表我个人给咱队里一点心意。”

塞了网兜,他又把人强行推进厨房。

刘旺财卷了支烟炮仗,说道:“领导,你要我帮什么忙直说就行,没必要给我家塞东西。”

“你们给我们生产队来帮忙,要是我们生产队能给你们帮上忙,那就太好了。”

这是心里话。

社员们都愿意跟城里人搭上关系。

以后去城里有个能落脚的地方,或者需要什么票证也有个可以兑换的来源。

钱进说:“那我不绕弯子了,是这样的,我个人喜欢捣鼓些老物件。”

“于是我就想,咱生产队里有没有什么老物件呢?”

“我不是投机倒把,纯粹自己喜欢,所以我想用点商品看看能不能跟社员们兑换点老物件!”

刘旺财猛弹烟灰,犹豫的说:“按理说,俺社员喝了你的酸梅汤俺家里收了你的酒肉,你找我帮忙我不该拒绝。”

“可是政策上不允许咱私底下搞交易,这不成长资本主义尾巴了?”

钱进说:“当然不是,咱是互赠互助呀。”

“我不买你东西,是换,是用我用不上的东西换你用不上的东西。”

“另外咱这是有政策指导的。”

他在张红波送去的《红旗》杂志里找到一篇社论:

“国家发起了‘古为今用'号召,要开展文物收集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建设!”

刘旺财打起手电仔细看,最终下定决心:“行,我家里有几样东西,但现在人多眼杂,等吃完饭再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