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為此次模擬同樣達到了A級評價,自然也就擁有了新一次摹刻機會,這下潘鳳自然不會有任何猶疑,再度選擇了摹刻金色天賦【天假其便】。
接著潘鳳又將模擬當中情節在腦海中過了一遍,除去那些旖旎的畫面,此次模擬當中也涉及到了不少隱秘的消息。
至少,對於何進與十常侍之爭,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細節。潘鳳對於自己未來的計劃也逐漸清晰了起來。
接下來一連幾日,潘鳳每天除了借助皇城禁製鍛煉以外,便是走訪於皇甫嵩、何進等人府上,時不時還會去拜訪下與自己同為孝廉的荀彧,也順便請教一些即將到來的公府複試上的問題。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公府複試這天。
大清早,整個郎署當中新被察舉者都在郎署長官的帶領下集合一處,隨後便被領往了尚書府中。
在尚書府院中,潘鳳見到和他所在右署同樣的另外兩支隊伍,正是左署和五官署的隊伍。
身為潁川荀氏嫡子的荀彧更是傲然立於左署隊伍派頭,但不知為何,卻哈欠不斷,像是一副休憩不足的狀態。
為了能夠在今天公府複試這個重要日子出醜,徹底坐實自己早已泯然眾人的事實,荀彧為此可是煞費苦心。
不僅動用了族傳秘法,壓製住了自己的修為境界,更是已經三天兩夜都未曾合眼,精神力過人的他雖然不至於當場昏倒,但也已經有了一些頭重腳輕之感。
所以荀彧此刻根本不是掩飾,他是真的大腦缺氧。
而只有戲做的足夠全套,自己才能成為眾人眼中的笑柄,才能在將損失控制到最小化的情況下玷汙荀氏的名聲,讓荀氏百代傳承不會斷於第三次黨錮之禍當中。
秉持著這樣的念頭,就連郎署長官讓隊伍前進進入府廳時,荀彧都明顯慢了幾拍,讓原本恭敬的郎署長官眼中都多了幾分不耐煩的神色。
進入到尚書府的正廳之內,廳內前方早已擺上了數排案幾,明顯是給此次公府複試的佼佼者所留。
而在廳中最前方,除了負責選拔官員的選部尚書盧植和其下屬的幾名部曹之外,還端坐著三名青綬高官。
荀彧知道,這三人正是:擔任禦史中丞的韓馥,擔任司隸校尉的袁紹以及本應是領尚書令的袁隗有事未至改派的一名尚書仆射。
這三位(指尚書令)雖然品秩不及公卿,但卻都是京中一等一的實權人物,哪怕是朝會時,公卿也須同他人連席而坐,唯有這三位因以事物繁多,享有獨佔一席的權力,因而被世人稱為‘三獨坐’。
而此三人再加上掌管官員任選的選部尚書盧植,無疑就是此次公府複試的考官了。
看著台上同樣是二十出頭,卻已經手握實權擁有決定他們命運前途的袁紹袁本初,台下眾多察舉者一時間都投去了無比豔羨的目光。
而袁紹端坐台上,也同樣在打量著台下人群。
作為婢女所生庶子,他的童年是不幸的。出生不久後便恰逢父親去世,雖然對那個陌生的男人並沒有太多感情,但那個男人的離去還是讓他和母親的日子難過了起來。不僅府上那些下人冷嘲熱諷,甚至就連本應是血親的同族弟兄,都時常對他拳打腳踢。
年幼的悲慘經歷讓袁紹早早就成熟起來,
知道如何裝出乖巧模樣討族中那些大人物的歡心,明白如何在憔悴的母親面前掩飾自己的傷痕,更加清楚那些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有多麽靠不住。 最終,一切迎來了轉機,因為在那些大人物眼中乖巧懂事的形象,他被選中過繼成為袁氏一支的嫡子,身份地位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而在獲得動動嘴皮就能盡情享受榮華富貴的尊貴身份後,袁紹卻並沒有因此沉淪,而是更加的勤奮好學,更加的謙卑自愛。
被舉孝廉之後,他更是巧妙借助袁家勢力,庇護那些在第二次黨錮之禍當中受到迫害的清流名士,將袁氏聲望變成他自己的名聲。
而等到禍患平息,論出身,他是天下仲姓的汝南袁氏這一輩的嫡子,論名聲,他更是能與許多老一輩名士相較。
接下來,他的崛起自然就變得理所當然。
只是讓他頗為不滿的是,明明他都如此努力了,明明他才是袁家小輩當中最耀眼的那位,可族中那些老家夥卻還當自己只是個稚童一般,族中傳承之事從來就考慮他那個大哥袁基。僅僅靠著一個老成持重,就被族中那些老家夥一路扶持到太仆的位置上,就連承襲的列侯爵位,也由其繼承。
甚至就連不學無術,年少時迫害他最起勁的袁術那廝,也被這幫老東西硬生生提到了虎賁中郎將的位置,還大言不慚美其名曰‘袁氏三星’。
呸,什麽袁氏三星,分明就只有他袁本初和袁氏雙廢罷了!
而偏偏越是如此,他袁紹就偏要出人頭地,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到時候一定要讓那幫老東西好好看看,袁家的未來,究竟在誰的手中!
所以,哪怕已經身為司隸校尉的重任,哪怕冒著會被十常侍針對的風險,他都毅然投靠到了當朝大將軍何進的帳下。為的就是憑借自己的努力,等到社稷有變,以從龍之功,築青雲之梯!
而眼下,除了維護好與何進的關系之外,對袁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繼續養名望。而眼下,公府複試無疑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只要自己降低身份傾心結交,等到數年之後這些人成為朝中棟梁的時候,自然會念自己今日恩情,成為自己的一縷助力。
所以他此前早已對這批察舉者做過詳細的調查,知道其中哪些是有真才實學,知道哪些是不學無術的世家劣子,更知道其中哪些已經屢立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