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狗在楚營 > 第一十三章 人頭稅

狗在楚營 第一十三章 人頭稅

簡繁轉換
作者:醉青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17:21 来源:搜书1

只要肯跟著去閩越的士卒,到時直接改成募兵製,給全體士卒每月按級別發糧餉。千裡為官隻為財,只要錢給夠,很多人還是願意背井離鄉的。

至於讓百姓遷徙去閩越,也不難,只要大王承諾免稅免徭役,大家怎麽可能不願意遷徙呢?”

“不行,免稅那我們怎麽還債?”季布率先開口說道。

“去到那邊都搞大農場模式,自己收自己稅還不是左手倒右手,而且到時的土地全部收歸楚軍所有,百姓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常威分析道。

“這樣子百姓去到那邊怎麽謀生?”季布問道。

“以工代賑不就行了嗎?或者說我們雇傭他們,只要給我們乾活,我保證他們全家頓頓有肉。”

“這是真的嗎?你確定真的能讓他們都吃上肉?”季布有點不可置信道。

“珍珠都沒那麽真。”常威信心滿滿地說道。

“既然如此,田賦可以不收,但口賦和雜稅不能免了,不然債務怎麽還?還有徭役也不能免,去到那邊修建城池,不用勞動力嗎?”

“口賦?什麽是口賦?”

“仙師,口賦簡單來說就是人頭稅。”一旁的鍾離昧解釋道。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朝已經開始征收人頭稅。

當時的《秦律》規定,男子成年之後,必須到官府登記,分立門戶,按照規定交納戶賦,如果隱匿戶口,逃避納稅,要進行加重處罰。如果成年的男子不分門立戶,要加重征收人頭稅。這就是所謂“舍地而稅人”。

當然秦朝的財政收入主要集中在田賦之上,史書上記載最高能達到收入的三分之二,就是66%的稅。

加上秦大大在位期間,大搞基建,什麽萬裡長城、阿房宮、驪山大墓、還有全國搞馳道等等。

這幾樣工程哪一項不是耗費巨大的,所以雜稅也多如牛毛。

萬裡長城和阿房宮,只要參加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耳熟能詳,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

驪山大墓就是秦始皇陵,現代的西安兵馬俑,當時動用了七十多萬人,修了三十九年才修好,佔地面積56.25平方公裡,差不多是兩個澳門大小。

據說兵馬俑的挖掘工作要持續700多年,這考古工作真的是可以薪火相傳,傳個幾十代,當然這主要還是考慮到保護文物,但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工程耗費有多巨大。

至於馳道,那可是秦朝版的高速公路。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第二年,他才發現交通是個大問題。他意識到,統一,不是僅僅攻佔了,佔領了。真的要達到了一統,就要在文字,度量衡,錢幣,等等許多方面都要規范統一,否則統一就是紙上談兵,就是一句空話。

而這些都是要從中央統一規定之後,傳達到郡縣各地,層層下達,具體執行的。可是交通不解決,那麽許多皇帝制定發出的詔令,就不能很快得以執行。時間拖長了,人心就會渙散,而郡縣製也不能真正得到落實。當初周朝所以分封,這也是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山高皇帝遠,鞭長莫及,就會使得皇帝的一切指令,政策都成為形同虛設。

於是,秦始皇決定,要建馳道,改善交通狀況,修建高速公路。

在那之前原來六國自己境內也都有自己的道路。但是寬窄不一,這也是各國為了自己的國防安全考慮所致。這樣可以防止別的國家的車隊進入。所以秦始皇下令把秦國和六國境內原有的舊道連接起來,加以擴建,改名為馳道。

並規定每條馳道寬50步,全都一樣,還規定車距六尺。也就是車的兩個輪子之間的距離是六尺。那時的一步就是6尺。也就是說,每條高速公路可容五十輛車並行!馳道寬闊平坦,每隔三丈還種一棵大樹。

在上面駕車速度極快。據史書記載,在馳道之上半天即可飛馳二百裡以上。當時以鹹陽為中心向各方輻射,修了數條馳道——高速公路。

一條向東直通燕齊,就是現在的山東榮成;一條向南直達吳楚,南海郡,即現今廣州;還有一條直通西南至滇,今雲南滇池附近;向西的一條直至隴西郡,現在的甘肅岷縣地方。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令蒙恬修了一條由鹹陽向北延伸的直道,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就是現在的包頭,全長1800多裡。這條“直道”的遺跡到現在還能找到。

秦始皇還下令在今雲貴地區修建“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了攀越五嶺的“新道”。

這樣,一個以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系在了一起。也保證了郡縣製的實施。近來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裡驚奇地發現有古代的“軌(鐵)路”。

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複線,只不過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這是比兵馬俑更驚人的大發現,修馳道逢山開山,遇河架橋, 路面全用石灰加膠土夯成。

這些馳道,歷經兩千多年風雨,至今有些路段仍可見當年路面之形,可見其質量之高。

現代很多地方修高速都導致負債累累,更不要說在古代了。

這也是秦朝為什麽要苛捐雜稅,大征徭役,為後世所詬病,沒錢,怎麽辦事?

至於人頭稅,對比田賦和雜稅、徭役來說,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它是到了漢朝才被發揚光大的。

沒辦法,只因當初大家起義喊的口號就是:誅暴秦,伐無道。

漢朝成立之後,當然要跟秦朝不一樣。

就像新官上任,都會把前任的全部推倒重來一樣,就算是乾一樣的事,也得換個口號,不然自己乾得再努力,功勞也是別人的一樣。

因此才有了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

但養文臣武將和軍隊總要錢吧,既然田賦不能收太多,雜稅又不能隨便加,那只能增加人頭稅了。

所以看似漢高祖時期,劉邦將田賦的比例從十稅一,降到了十五稅一;到了漢景帝時期,則降到了三十稅一;在漢文帝時期,甚至還有好多年都是乾脆不收稅的。

可以說,在漢初時,百姓的賦稅壓力非常之低,而這樣的大規模減稅,在中國歷史上也就那麽一次。

我們似乎會覺得漢朝初年的這幾位皇帝人挺不錯的,知道心疼自己的百姓,比起那些動不動就搞苛捐雜稅、橫征暴斂的皇帝可愛多了。

但實際並不是那麽一回事,因為漢朝的人頭稅對百姓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