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国军垦 > 第2509章 过年

大国军垦 第2509章 过年

簡繁轉換
作者:大强6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4 22:35: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女人虽然各方面都跟渊博,叶凤却发现,她在做饭方面真的一窍不通。

因为是晚上,蔬菜没地方去买了,叶凤翻了一下冰箱,里面倒是有牛排和洋葱。

叶风笑了,这已经是最好的饺子馅之一了,虽然他最喜欢韭菜馅的,但是这边真没有。

教女人把牛肉切碎放进绞肉机,为了省事,干脆把洋葱也一起放了进去。

叶凤则合面做皮,叶家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开始学做饭,这是一种习惯,从梅花开始至今,这个传统一直没有丢下。

特别是过年吃饺子,一家人都要上阵的。主打一个阖家团圆。

把面和好,馅也绞好了,为了嫩一些,叶风打了两个鸡蛋在里面。

其实饺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拌馅,好吃不好吃全在这倒工序上面了。

不过叶凤久经考验,二十多年已经拌过无数次馅了,这根本不在话下。

北方人拌馅讲究一个饺子熟了里面要有汤汁。其实这汤汁就是水馅,这也是南北方的区别之一。

南方人的灌汤包里面的汤,大部分都是猪皮熬的冻,但北方人却是用水把肉馅整个打起来,吃的时候则完全是馅本身的味道。

女人可能是第一次包饺子吧,虽然比叶凤大那么多,但是雀跃的像个孩子。而且非常乖巧,叶凤让她干啥就干啥。

两个人的饺子好包,有五六十个就够吃了。但是女人贪心的叫他多包一些出来,冻在冰箱里,以后也能吃到。

叶凤没有推辞,反正面和馅都多,两个人一口气包了一百多个饺子,直到快12点,才赶紧去煮饺子。

等电视里十二点钟声敲响的时候,热腾腾的饺子正好端上桌子。

两个人吃着饺子看着春晚,这气氛瞬间就对了,就好像一对小夫妻,正在跨他们一起过得第一个年。

这一晚,他们把煮的饺子都吃干净了,又喝了很多红酒,然后迷迷糊糊的上了床。

床上那些事儿就不必细说了,反正惊天动地的,老外对这些事情都比较宽容。这要是在国内,早有人敲地板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着一脸媚态的女人,叶风告辞,女人问他去干嘛?他说要去找默克多谈生意。

女人目光一闪没有再问什么两个人就这样告辞,彼此间连名字都没问。

中国年的初一是很热闹的,叶家谁都没有出门,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已经用不着给谁去拜年了。

疗养院也难得放了几天假,老人们都被孩子们接回家,团员是春节最起码的事情。

叶万成和梅花虽然逐渐老迈,但是精神还很好的,从一大早开始,就有人陆续上门拜年了。

虽然叶雨泽在军垦城身份很高,但这时候的他,只能在家里跟着玉娥一起,给客人们斟茶倒水。

拜年都是从左邻右舍开始,然后才是领导们,最后才是朋友。这顺序是有讲究的。

领导早点来,他们是不方便留下吃饭,而老朋友则是必须要吃饭的。

叶家没有保母,因两个女人看着一个孩子。虽然工作忙,但也不是照顾不过来。

叶家的遗传基因很强大,叶归根才几个月,长得跟小时候的叶雨泽还有叶风简直一个样。

为了这个孩子,梅花几次闹着要回家住,好不容易才被玉娥劝住了,因为她一跑,那些老同志们都待不住。

老同志们都不拜年了,最起码叶万成这个辈分的都待在家里等着别人去拜年。然后他们发发红包。

发红包是中国人的习惯,老人给孩子,大人给孩子。

所以,过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不但有新衣服,好吃的,还有好多钱花。

虽然大部分都被父母以保管的名义收走,但总能留下一些的。孩子们能有多大理想,能买点鞭炮,买个玩具,就能快乐好几天了。

只不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孩子们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一代人跟一代人差别都很大。

比如叶万成他们那一代小时候,大多是看不到压岁钱的,因为大人们都没钱,怎么给?

到了叶雨泽他们这一代,一块两块问题不大,家境好的能有五块。

叶风他们就厉害了,没有一百块钱,还真拿不出手,特别是军垦城的人。

等到了叶归根他们,好像已经不属于压岁钱这个范畴了,比如梅花两口子给了一万,叶雨泽两口子同样给了一万。

加上拜年的人给的,出手就没有低于五百的,几个月的孩子,一个年下来压岁钱十万都不止。

其实外人的钱亦菲是不愿意要的,毕竟身份敏感。只不过人家是给孩子,她也没啥好办法。

只能尽力在给别人家孩子压岁钱时候多给一些,这种人情往来的事儿,总不至于让人说什么吧?

叶家一共请了两顿客,就算他家客厅足够大,也去隔壁借了桌子。

第一桌是叶万成请的,都是老同志们,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同志,而是那些跟他感情好的人。

早就是一介布衣了,叶万成也就没有顾忌请谁不请谁可能带来的各种猜测。

老魏自然是他必须请的,介个老头如今还每天都在巡边,在目前的巡边员队伍里,他是硕果仅存的第一代军垦人了。

原本严重的风湿病,在叶万成的调理下,已经好了很多,最起码不会因为走路,引发各种疼痛了。

叶万成一直佩服他,其实所有人都佩服他,因为他不是老基建连的人,是没有资格进入康复中心的。

但是在叶万成的坚持下,他终于成了康复中心的人,只不过这位老同志从名字被写入康复中心那天起,他就体检时候去过一次。

其余的日子里,还是一直战斗在他的岗位上。其实如今他完全没必要这样做了。

因为边境局势稳定,加上有边防军和新一代的护边员们,结果他依旧坚持,这其实已经是他的一种新年了。

几十年了,魏全友每天坚持升旗,只有他跟老伴儿两个人,只是放国歌的工具换了很多次。

由开始的收音机变成录音机,到现在的手机。唯一没变的就是时间,他总能在早上八点把国旗从他的屋子前面升起来。

如今的魏全友已经成了名人,并不是因为他做出了什么杰出的贡献。而只是因为他一直默默的只做一件事。

这件事很普通,普通的谁都可以做,甚至很多人看着都可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一直做下去。

一个退役老兵,一个兵团战士。能被边防军官兵那么尊敬,甚至于每一届新兵到来,都会被老兵带着来看魏叔。

按照战士们的话说:“魏叔永远是我们的老班长。”

其实他从来没有在这个部队服过役。而这种尊敬是发自骨子里的。

几十年来,他放弃了工作和工资,靠着一点畜牧一直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他不是不能多养一些牲畜,但是草太少了,他要先保证战士们有肉吃。

给部队放羊,那完全是义务的,报酬也不过是一两只羊。但他付出的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汗水。

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忘了交党费,没有马,走几十公里,要知道那时候他已经辞了工作,几乎没有收入啊!

这种人说他傻也好,说他沽名钓誉也好。如果我们国家多一些这样的“傻子”一定会更加富强。

所以,尽管今天曾经的团政委刘庆华在,曾经的老连长马全义在。曾经的老书记叶万成在,可主座还是被这个老魏头坐了。除了他没人敢坐那个位置。

魏全友不会应酬,更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场合,甚至对于让他坐的这个位置,都不太清楚含义。

所谓的主座,这完全是官场上流行起来的东西,他不懂,所以,让他坐他也就坐了。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那就是一个凳子,谁坐不是坐呢?

大家敬他酒,谁敬他都喝,只有叶万成敬他他不喝,因为他心里叶万成是他最好的战友和兄弟,不能喝就不用逞强。

这些人在一起,谈的最多的就是刚进疆时候的各种事儿,甚至互相揭短。

比如偷看谁媳妇洗澡啦,比如听人家夫妻的墙根啦。还有谁饿急了,把人家牧民的羊宰了等等。

这些事在当时都是很严重的事情,被人发现肯定会严肃处理的,甚至判刑。

不过因为战友感情,都被包庇下来了。现在即便被当事人知道,也只会笑骂一句了事。

想想从前,看看现在。老同志们心中真的是感慨万千,而那个最大的功臣叶雨泽,此刻正在下面为他们忙前忙后。

一会儿给这个倒酒,一会儿给那个点烟。要不就看看茶水是不是凉了。

这个时候老同志们是最骄傲的,你有钱咋了?你的企业成为世界霸主又怎么样?

还不得乖乖的站在那里给老子端茶倒水?

招待完老的,叶雨泽就成为猪脚了,他身份是个商人,自然不会招待那些体制中人。

他招待的都是那些技术人员和各单位的老总们,这些人才是他的柱石。

可惜,当初那些最早来的苏联专家们走的差不多了。主要是年龄到了,身体状况已经没办法承受研发工作。

这些人有一些回国了,有一些则全家定居在这里。但是很多东西都需要天赋。

大部分杰出的人才,他们的子女们则没办法继承天赋,成为普通人。在工厂里面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衣食无忧。

如今发动机这一块,伊万和老三已经成了无人可以撼动的专家。可以说他们在全世界,都是最顶尖的两个权威。

叶莲娜则成了飞机发动机的大拿,只不过她此刻没有在酒桌上,而是跟着婆婆一起做饭呢,谁让她是老三媳妇呢?

这一桌自然是倪老做首位,即便是老三和伊万也要让着他,没办法,谁让如今芯片这一块谁都离不开呢?

别说机床和飞机,就是汽车也开始智能化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起来。

如今的战士汽车,因为倪老的存在,在智能化这一块,已经远远走在全世界车企的前列。

加上强悍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如果他们想全面发展的话,能让全世界一半车企倒闭。

不过这个世界太大了,叶雨泽暂时没有那样的野心。所谓做人留一线。谁都不容易不是?

不过发动机这一块,叶雨泽一直抓的很紧。我可以不用车去霸占市场,但是发动机却没有顾忌。

大不了你来买啊?反正车还是你的品牌,最多打开引擎盖的时候,MadeinChina,soldier这个标识在就行了。

如今公司对外扩展的策略就是不拒绝合资,但把控核心技术。既然没有能力去称霸全球,那就技术输出。这本就是几个核心国家一直采取的手段。

倪老的品质是没有人能比的,在整个军垦城的研发人员都有点飘的时候,只有他一如既往地谦逊。

无论什么人跟他请教问题,他总是耐心的给人家解答,如今有些特别优秀孩子,放弃上华清北大的机会,来军垦大学,其中倪老占了很大的因素。

军垦大学有几个学科,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没有之一。这还真不是吹牛逼,而是事实摆在那里。

这就是因为一些企业的专家同时也在军肯大学兼职授课。

只是,军肯大学一直不肯招收留学生,这引来了很多国家的抗议,甚至米国政客为此没少抨击。

但是这种事儿本身就是有人家自己决定的,你多不满有个鸟用?

军垦大学名义上属于教育部,但是人家又不要上面拨款,所有的钱都来自军垦城自己,这样的学校你凭啥命令人家?

任何名牌大学都有一些关系学生,至于啥关系这个不方便说。其实关系学生军垦大学也有。

那就是必须是军垦子弟,且成绩优秀的,即便分数差一些,也会被特招,没办法,因为人家就叫军垦大学。

曾经有人拿这个做文章,当初郑兰芝一句话就给怼回去了:

“你来兵团劳动几十年,你的子弟我也同样照顾!”(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