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三章 林如海入金陵

红楼:风华首辅 第三章 林如海入金陵

簡繁轉換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5 10:35: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薛虹一边做答,一边时刻注意火情,现在火势已经被成功的压制下去了。

或者说,薛虹从始至终,都不认为,这场火会发展到烧死人的地步。

那样的话,可就成了千古笑话了。

堂堂乡试场所贡院,如果因为失火把一省之地的所有秀才一锅端,这样的事情,绝对会被记载到史书上的。

一般来说,就算是造反的,也不会丧心病狂去放火烧贡院。这样做等於和天下所有读书人结下死仇!

在薛虹看来,这场大火几乎不存在意外的情况。

因为这火起的太快了,哪怕是现在房子都是木质结构,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火势的苗头,一瞬间就连成一片。

除非贡院那个角落堆放了什麽易燃的物品。

但这里是金陵城贡院,不是顺天府的贡院,八月份用不着取暖,所以贡院里面不可能堆放大量柴草。

再结合主考官悄悄换人的情况,薛虹甚至有一定的把握,这火,搞不好就是朝廷的人自己放的。

只不过不知道要做什麽就是了。

薛虹确认火势不足以威胁自己的性命后,开始放心做答。

……

又是一天一夜后,贡院大门终於打开,一众举子纷纷涌出大门。

这三场考试下来,一些身体虚弱一些的举子,直接昏了过去,是被人抬出去的。

就连薛虹也多少有些狼狈,面有倦色,但还是快步离开了这里,回到客栈。

考试结束後到放榜大概还有十五天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

一般是八月中旬到九月上旬,放榜的时间又恰逢桂花开放,故而也称桂榜。

“还是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逛一逛金陵吧,如此即便落榜也不虚此行。”薛虹一边走路,一边盘算着明天该去哪里逛一逛。

然而,当天下午传出来的消息,立刻让薛虹熄了四处游玩一番的心思。

本场乡试,负责应天府的主考官㱏佥都御史?胡有德,以及应天府知府全部意外身亡。

官方对於外面的解释是:贡院失火,胡御史丶应天府知府身先士卒救火,但由於经验不足,不幸葬身火场中。

可薛虹可是清楚,早在去救火之前,主考官胡御史就已经消失了!

而且好巧不巧的是,胡御史,也是正八经的义忠亲王一脉的人。

薛虹虽然只是一届秀才,可这十多年来,通过细枝末节也把朝廷的情况摸了个大概。当然,也只是明面上的摸了个大概。

基本上现在朝廷里分了三股势力,太上皇一股,也是实力最强,最根深蒂固的一股。主要是开国勋贵,以及太上皇时期的老臣。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城的四王八公,以及大部分边军将领。

薛虹也是在成为秀才后,才知道这个世界的特殊地方。

这不是他所熟知的那个大明朝,更不是後面的清朝。

开国皇帝虽然也姓朱,但却不叫朱元璋,朝代也叫明,但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脉络。

还有一股势力就是现如今的皇帝,隆庆帝本人麾下的势力,这股势力虽然无论从人数还是权利上来讲都是弱势,但毕竟占据大义。

而且这些年来稳扎稳打,发展的速度快且稳。

这最後一股势力就有些奇怪了,偏偏存在感还不低。

那就是以废太子的儿子义忠亲王为首的江南一脉的商人以及官员。当然,这一脉势力也是依附於太上皇的,并且和勋贵关系暧昧不清。

客栈的二楼房间里,薛虹靠在窗户前,端着一卷资治通鉴,正是汉纪赤壁之战的片段。

馀光瞥见窗户外不时路过的士兵以及衙役,幽幽一叹。

“载戟堪戈起旌卢,烟波浩渺潜龙伏。

魏武难免华容渡,天下三分魏蜀吴。

一场火,揭示了天下三分,如今这政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甚至在薛虹看来,现如今大明,还不如汉末时期呢!

汉末那会虽然内部打生打死,但对於外族依旧有着绝对的统治力。

可现在的大明……不是薛虹看不起他们,兵部如果把吃空饷的名额筛出去,九边三十万边军,能不能剩下二十万都不好说!

起码百分之三十的数量是在吃空饷!

而且大明的兵战斗力现在还剩下多少,犹未可知。

因为本朝太祖足足制定了两百多条充军的刑法!

从偷拿斗殴丶欠税逃役,到盗匪杀人皆可充军。而且除了罪犯本人,宗族亲人丶里甲邻居也都是可株连的人选。

再加上明朝世袭的户籍制度,导致军人一下子成了贱人籍,更成了百姓们口中的臭丘八。

这样一来,官府就更不会去提高士兵的待遇了,再加上将领吃空饷,喝兵血。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二十万边军,能不能发挥出来十万的战斗力都是个问题。

而北边的后金,以及重新有崛起趋势的草原,都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还有沿海崛起的番邦。

外部有豺狼虎视眈眈,内部却又内讧的厉害。

在薛虹的眼里,大明就像一艘破船,四处漏水,边边角角的修补已经无济於事。

要想给这个王朝续命,不下猛药,是不行的。

……

数日後,扬州巡盐御史府上,挂起了白帆。原来是巡盐御史家的夫人,荣国公家的千金不幸去世。

在扬州这片地界,盐商们便是一等的富贵。而身为巡盐御史的林如海,手握着盐商的命门,自然有的是人想要巴结这位大人。

因此,林府门庭若市,来此吊唁者不知其数。

而又因林如海,乃是太上皇所点探花,家中更是四代列侯,所以无论是士林,还是旧故,皆非等闲之辈。

真真往来无白丁也!

林府後院中,林如海坐在太师椅上,半开双目,眼底布满细密的血丝,手上还拿着一封已经拆过了的密信。

“四皇子莅临金陵,秘密召我前去到底所为何事。难不成,是盐政上要有大动?

嗯……敏儿不幸去世,玉儿年岁尚小,我身为巡盐御史,恐怕难以独善其身。

正好前些日琏儿前来奔丧吊唁时,带来岳母的信,说想接玉儿进京,以慰思念。

不如将玉儿送往岳家,无论这扬州发生何事,有荣国府岳母大人与舅兄看护,玉儿定得周全。”

林如海敏锐的察觉到局势的变化,为了保下爱女性命,也就只能忍此离别之苦了。

如果不是情况特殊,父亲尚在,又哪有让女儿寄居岳家的道理呢?

就在林如海下定主意时,门外有一丫鬟轻声来报:“老爷,贾先生求见。”

林如海揉了揉眉心,掩去眼底的疲惫以及伤心,随後开口:“请先生进来吧。”

话音落下,一青衫男子迈步走了进来,当即弯腰对着林如海深深施礼。

“雨村见过大人。”

“先生不必多礼,坐下用茶。”

贾雨村再谢后,方才坐下。

林如海从桌子上拿起一叠邸报递给贾雨村,而後端起茶盏浅抿了一口:“邸报我已看过,朝廷要将年前免职的官员官复原职。此时先生进京,恰到好处。

不瞒先生,拙荆去世,独留下小女,无人看护,而我又公务在身。

幸都中岳母来信,派船来迎,想接小女入京,以解思念。二来也可让小女代拙荆尽孝。

小女蒙先生训教之恩,逢此良机,自当回报先生。”

贾雨村听闻此言瞳孔猛的一缩,但还是谦虚的说道:“女公子才思敏捷,乃村平生仅见。这皆是女公子自身的努力,与我并不相干啊。”

“唉?这便是贾先生谦虚了。我已修书一封,托内兄贾政替先生运作协佐。”

也许是因为妻子突然去世悲伤过度,也许是因公务繁忙忧劳成疾,短短几天,原本健康的林如海身子迅速垮了下去。

这才说了几句话,身子没由来的一阵虚弱感涌上。

贾雨村接过书信,眼底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伸手将信件死死的握在手心,又厚着脸皮开口:“多谢大人,不知大人内兄,现居何职?

只怕晚生草率,不敢擅自入都打扰。”

林如海喘息片刻,这才继续开口:“说起来,岳家与先生还是同谱呐,乃是荣国府贾公之後。

大内兄贾赦,承袭爵位,现居一等将军。二内兄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

先生此去入京,一来有真才实干,二来得内兄相助。他日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啊!

小女已定下在下月入京,先生何不同往啊?”

贾雨村立刻起身行大拜之礼:“大人之恩,晚生永世不忘!他日必将图报,以谢大人!”

林如海差人送走贾雨村后,身子一下瘫软在椅子上,好一会才缓了过来。

他之所以这麽费力帮助贾雨村,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女儿铺路。

贾雨村此人,野心不小,又有才干。倘若真被他遇到机会,不说六部尚书,内阁阁臣。

但一地知府,还是有可能的。

只要他日能记得今日恩情,能帮一帮玉儿,也是好事。

四皇子以陛下金令相召,林如海自然不敢再耽搁,又命人叫来贾琏。

给了他一千两,以做为姑父的见面礼。

而後又拿出十万两,言说此乃是向岳母表一表孝心。

随後便连夜带人,上了马车,直奔金陵而去。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