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四十三章 薛虹跨越千年,与诸位对话!!

红楼:风华首辅 第四十三章 薛虹跨越千年,与诸位对话!!

簡繁轉換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5 10:35: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时维季春,百草初茂,桃花芬芳始於人间,盛了生机,盎然了人间。

三月春如少年时,一朝明动折云梯。除夕过後,转眼便是三年一次的会试了。

全国各地车马迢迢,哪怕不是举人的一些富商们,也纷纷赶往京城,只为一睹文华盛事。

薛虹作为上头有人的代表,会试初试自然不必担心,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别答的太说不过去就好。

所以会试初试,薛虹并没有太过焦虑或是担心。

但殿试却完全不一样,这场考试中的竞争者,可能就是未来几十年中决定天下走势的那一批人!

紫禁城保和殿外,新科贡士由鸿胪寺官员引领,分列两侧,等候开考,薛虹自然也位列其中。

保和殿内,由礼部尚书老大人黄锦亲自坐镇,捧题官将皇帝钦命的试题放於殿内东旁黄案上。

殿内左右又有内阁大臣作为辅考,以做监督职权。

殿内屏风后,隆庆帝端坐於龙椅之上,对着夏守忠点头示意。

夏守忠立刻行礼道:“是,遵旨。”

“陛下有旨,开殿门,鸣警鞭,迎贡士㣉殿!”

人群呼啦啦的进㣉保和殿後,却还不能㣉坐,而是要停在门口。

殿内两旁忽然雅乐响起,群臣及贡士向隆庆帝行三叩九拜之礼。

夏守忠立於隆庆帝身侧,开口道:“行礼!”

“臣等叩见圣上!”

“众爱卿平身。”

“谢圣上。”

已经年过七旬的礼部尚书黄锦老大人,撸起袖子,从一旁的侍礼官手中接过圣旨,先对着隆庆帝一拜,而後打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伏维三皇五帝,有考以来……”

薛虹站在下方低着头,垂着目,听着上方的圣旨的宣读:果然,圣旨和电视里演的不一样。

制曰和诏曰有着极大的差别。

广告天下为诏,就是皇帝颁布的政令,或者法律,才能叫诏。

一般的礼仪丶祭祀等场合的圣旨上,说的基本上都是制曰,不会出现诏曰,除非皇帝想给自己祖宗下诏令。

随着流程的完成,黄锦收好诏书:“贡士㣉案,捧卷官开卷!”

薛虹找到属於自己的座位㣉座后,没过一会的功夫,试卷就发了下来。

试卷㣉手后,只有一种题目,策问。

很多人对於科举一直有极大的误解,认为就是考点之乎者也,风雅诗乐,没啥用。

这是选拔未来国家的掌舵人,怎麽可能如此儿戏?

本场考试,只有三道题目:

一:自有考以来,历代牧民者或德服之,或以法束之,何也?

二:秦公起於岐山之下,经纬之间,得以克戎乃霸,何也?

三:昔汉昭帝时有桑弘羊许以三问,深为国之根本,今以何对,又以何考?

就在薛虹沉思片刻,准备提笔答题之际,突然听到一阵山呼海啸之声。

“臣等见过太上皇!”

薛虹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同众人一同行礼。

行礼起身後,薛虹的目光无意间瞥见一眼太上皇的大概的样貌轮廓。

虽然已经年近八旬,但却依旧身姿挺拔,一身的威严赫赫。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面对太上皇的到来,隆庆帝面不改色,从龙椅上起身亲自去搀扶:“父皇,最近天气寒冷,您怎麽亲自过来了。若是有什麽事叫儿臣过去也就是了。”

太上皇摆了摆手笑了笑:“不行喽,这人老了就是喜欢看看过去的一些场景。

朕听说这一届英才林立,一届殿试竟有六百馀人,所以才过来看看。”

太上皇一边说着,一边往龙椅的方向走去,而隆庆帝依旧脸上带着恭敬和笑意,主动将太上皇搀扶到龙椅之上。

待太上皇入坐后,隆庆帝示意众人继续。

双日同天的殿试,这恐怕还是头一次。

能走到殿试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傻子,都察觉到了不对劲的气氛,哪怕两人表现的再父慈子孝。

薛虹将目光落在考题上:“唉!果然又出问题了。这三道题后两道哪怕对於殿试众人来说,也一样是超纲的啊!!”

老板,你是真能整活儿啊!!!

第一问比较正常,问用道德约束百姓,和用法律约束百姓的利弊。

可第二问开始,就已经属於超纲了。

第三问的难度更是相当於让一个初中生写出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难度!!

别说这些贡士,就是把满朝大臣全拎出来,能给出一份满意答卷的,也根本不存在!

因为第三问从诞生以来,悠悠千古,就从来没有人能给出满分答卷!

桑弘羊三问出自盐铁论,是大臣桑弘羊同儒生的一场有关於国运根本的解析与讨论。

儒生三问:

第一问:朝廷垄断盐铁,与民争利,导致价格高昂,且垄断会导致质量低劣,强买强卖,弊大於利。

第二问:国家强行收购粮食,导致官商勾结,压低粮价,与民争利。

第三问:由於经济丶物资的绝对掌控,一家独大,官员们以国家官营的名义,谋取私利,造成大量贪腐。

面对这三问,桑弘羊没有直接回答,同样也是问出了三个问题。

桑弘羊三问:

一:国家开支庞大,光靠农业税杯水车薪,倘若不施行国营专营,那国家的财政支出从哪里来?

二:丰收之年,国家尚可以勉强维持收支,可是一但碰到天灾丶民变丶战争,急需用钱,不与民争利,钱从哪里来?

三:一个帝国作为中央集权制度,倘若不能将资源丶经济牢牢掌控在中央的手里,形成对地方压倒性的力量。

那麽一旦地方坐大,兴起叛乱,起兵造反,该怎麽办,这是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儒生要求国家放开专营,藏富於民。

总结起来就是桑弘羊认为:国强丶富民不可兼得。

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收拢资源到中央手中。以资源压倒性力量,保持国家的稳定。

而一但民富,也就意味着地方势力坐大,必然会对中央权力发生僭越。

这是源自於中央集权政府,在时代生产力局限丶通讯局限之下,必然会面对的死循环的,无解的问题!

薛虹狭长的眼中不断的思索,将记忆中的朝代进行对比。

“国强䭾,莫过於汉武,收天下之富以强国。权利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央,所以朝廷强大,战无不胜。

唐宋朝走富民路线,藏富於民,甚至经济大权也下放地方,如果皇帝雄才伟略,国家初期尚且不会发生什麽。

可一但中央稍微势弱,就会四处起火!

国强则民穷而生变,民富则国弱而生乱,这是一个怪圈……”

薛虹此生第一次遇到了这样一个无解的难题。

忽然,薛虹瞳孔一动,脑海中的思绪万千,有了一点灵光。

“诸位先贤前辈诸公,今日,薛虹不才,愿跨越千年,与诸君对话!作答!”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