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五十一章 农耕文明:菜就多练

红楼:风华首辅 第五十一章 农耕文明:菜就多练

簡繁轉換
作者:烟柳画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5 10:35:5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我又只有这一个独女,若非年纪太小,早就准备让两个孩子定下亲事了。

若是大嫂同意,便先让虹儿纳妾,先和小女订下婚约,等小女及笄再……”

林如海说着也自觉有些理亏,因为薛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大明律法规定,男子十六就可以成婚。

等到黛玉及笄时,薛虹已经二十六丶七了。

所以林如海也一直提议,可以先让薛虹纳个妾室,就算生下来个孩子也没多大问题。

薛母却并没有一口回绝,也没有答应下来,只是道:“林大人,这样的事若是孩子他爹还在或许可以做主。

我只是一个地里头出来的妇道人家,没什麽见识,这件事不如还是看看孩子们的意愿吧?

若是虹儿同意,那老婆子自然也没什麽。”

林如海有些惊讶,因为到了他们这样年纪的人,重视的无非就是儿孙,薛母居然看的这麽开?

“我相信我的儿子,他比我和他爹强多了,那他的选择也一定比我们选的要好。

既然这样,还有什麽操心的呢?我只是希望,我能健健康康,多活几年,不要给虹儿添麻烦就好。至於抱孙儿的事,一切顺其自然吧。”

林如海心底说不出的滋味,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听不到这一句来自父母的肯定。

包括林如海自己,哪怕他贵为探花,也从未在年轻时,在父母的口中得到过这样的肯定。

“大嫂,虹儿能有您这样的母亲,是他的福气啊……”

……

荣禧堂内的罗汉榻上,三五个丫鬟围成一团,捶腿的捶腿,揉肩的揉肩。

还有那捧香的丶捧着果脯水果盘子的,并着站在门口的两个丫鬟。

单单里里外外只管侍候贾母,时刻候着的大丫鬟,就有十个。

贾母虽然躺在榻上,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宝玉呢?”

“回老太太,宝二爷到学堂去了。”

贾母点了点头,在她看来,就算宝玉以後当不了官,起码也得有个功名护身才是。这年头,读书的到底比舞刀弄枪的尊贵。

“老太太,珠大奶奶向老太太请安。”

“嗯?珠哥媳妇?快叫进来。”

贾母也消了睡意,从罗汉榻上坐了起来,自己这个孙媳妇,除了逢年过节,几乎从来不出院子,今儿个怎麽想着来请安了?

不过在贾母的眼里,李纨也是可怜人,年纪轻轻便寡居府上,守着这麽一个孩儿。

李纨体态偏瘦,眼底一片沉寂,脸上也无喜无悲,到了屋子里也只是轻道一声“见过老祖宗”便行礼。

“好孩子,快起来吧。可是院子里有哪个奴才敢欺负我的曾孙!或是克扣了东西?你只管说来,不管是哪房的,我一定替你撑腰做主!”

李纨却道:“不曾有人苛待了媳妇和兰儿,是媳妇想为了兰儿的前途求老祖宗一事。”

此话一出,贾母便大体猜到了些。

“媳妇听说林姑父的弟子蒙圣上钦点,高中了探花。如今兰儿也年纪不小了,正是该用功苦读的年纪……”

“珠哥儿媳妇,这件事不要再提了。兰儿那边,我会让府里单独请位先生的。你先回去吧。”

李纨听了贾母的回复,脸上依旧没有露出任何失望的表情,一如人们在背地里称呼她“死鱼眼珠”的那样。

李纨走後,贾母越想越後悔。

李纨能想到的事,她会想不到吗?

林如海丶薛虹师徒二人这一对探花,正好一个教她的宝玉,一个教导兰儿。

当然,要是能再把黛玉和宝玉的婚事定下来,师徒关系加上岳父的身份,那林如海怎麽也该偏向着些宝玉。

可现在出了王夫人弄的这档子事儿,贾母自觉就算舍了这张面皮,恐怕也难让林如海点头。

这就有些异想天开,没有这件事的发生,林如海也不会收了贾宝玉的。

贾宝玉的出身,加上衔玉而生的传闻基本就已经断了他走仕途的可能性。

如果好好读书,未来争取成为一代大儒,或许还有可能,从政?想都不要想!

口中含玉的典故左传中就有记载。是商朝王室微子启发明的一套亡国投降的流程。用来给胜利䭾周武王优越感的流程。

自那以後,自缚双手,口含玉壁就成了亡国之君投降的标配,左传中记录了很多这样的形式。

这也是为什麽隆庆帝没直接弄死贾宝玉的原因之一。

一个婴儿,光着身子,被脐带缠绕,手不能动,口含玉壁出世,顶多就是个败家子,预示着贾家要完犊子的徵兆。到了贾宝玉这,贾家的富贵也就算了结了。

但含玉而生还是恶心到了隆庆帝和皇室,所以贾宝玉在家里蹲着,哪怕是科举考个举人都没事。

看在贾家祖宗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上,饶你小命没问题。

但你要是想成为进士,甚至为官做宰,那就是有“取死之道”了。

当初要不是没得选,林如海也不会生出那麽个简直发了昏的念头来。

至於请薛虹给贾兰当老师……他躲远点还来不及呢!

……

薛虹在四夷馆待了着一个多月中,阅读了大量翻译过来的书籍文献。

终於大概能确定这个时代大体处於什麽时期了。

现在西方世界正处於文艺复兴和大航海的**时期,很多的物件已经被发明出来了,比如摆钟。

但距离工业革命,恐怕还有个百馀年的时间。

恐怖的来了,薛虹居然在去工部办差的时候,发现了一架被封存的,落了灰的多轮纺织机,可以提高几倍纺织效率的那种。

还有一些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但薛虹很难认全。

当薛虹因为这个发现,去请教黄锦老大人时,这位老人家是这样说的。

“你是在奇怪,为什麽明明有着可以提高效率的东西,为什麽朝廷却要把它们放在仓库里吃灰对吗?

景瑜,现在一匹棉布的价值几何?一匹最普通的丝绸价值几何?”

“回大人,棉布是一钱五分银子一匹,至於绸缎……大概是一两银子左㱏,各地应该会有些浮动。”

黄锦老大人摸了摸胡须:“差不多,但如果工部里面的那些机器流出去,会发生什麽?

棉布和丝绸的产量提升,甚至可以集中工匠,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取代原本一家一户妇女的低效率生产,价格也会落下来。你觉得这是好事吗?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麽接下来的发展,老夫可以预见,商人会大规模的垄断织造行业。

而那些以此补贴家用的百姓们呢?会失去生存的手段。

以往织造的效率低下,他们没得选,只能把这件事下放的百姓的手中。

可一但效率上来了……”

薛虹脑海中瞬间便明白了黄锦老大人口中之话的意思,一阵后怕生出。

“哈哈哈哈!年轻人,有为国为民的想法对,也很好。但很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後果。

唔?到点了?走走走!回家回家!我重孙子今天打架打输了,我得去教训这小子一下!”

薛虹出了午门后,翻身上马,这是他再一次见识到了古人的智慧。

古人只是限制於时代的原因看不到很多事罢了。

薛虹知道,黄锦老大人还有一部分话没有说出来,但他依旧猜到了。

那就是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很高,但同时也非常脆弱。

在无法对外扩张的情况下,无限制的贸然扩张生产力,那对於整个天下的百姓是一场浩劫啊!!!

不是古代的上层一味的为了巩固统治不去发展生产力。

而是为了保证朝代的稳定和百姓的生存,必须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对於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能对外扩张的土地已经全部打下来了,剩下的地盘都是没有价值的。

北边游牧民族占据草原不是因为他们强,恰恰是因为他们菜!那块地如果能种地,也轮不到他们占着!(我东北人,老婶老妹都是满族旗人,没有任何歧视,五十六民族都是一家人,本文单纯论证文明生产力的优劣性。)

对外无法继续扩张,那就只能对内限制。

历史书只说了珍妮纺织机的意义,却没有说珍妮纺织机带来的时代的伤痛和後果。

时代的一粒微不足道尘埃,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无边无际的大山。

薛虹坐在马上,沉默良久,原本自视甚高的心态,在这一刻,终於彻底收敛了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就这样,薛虹骑着马,一路慢悠悠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

黛玉的房间内,摆放着几口大箱子,还有两封被腊封起来的信件。

黛玉的小手拿着其中一封,正要拆开:“艾婆婆,师兄可回来了?”

“回小姐的话,公子还未回来。”

黛玉手上的动作一停:“今儿个这是怎麽了,往日师兄若有事也会差人回来通知一声……莫不是……

艾婆婆,你吩咐两个下人,沿着路去迎一迎师兄。”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